武松打虎在山东,李逵杀虎在山东,宋朝时,山东一带老虎会这么多吗?

何止是多,可以说是相当多。

读小说《水浒传》时,如果留心,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啥事情呢?就是,小说中的老虎,还是蛮多的。

比如,武松途经景阳冈,不听店家劝阻,非要在酒后赶路,果然,在景阳冈上,就遇到了一只“吊睛白额大虫”,这大虫,便是老虎。

还有,江州劫法场后,李逵上了梁山,上山不久,因思念母亲,就想着把老母亲也接到山上来享福。

而在接到母亲,并开始折返的路上,刚走到沂岭,就遇上了老虎。

李逵的老母亲,便是被这里的老虎所吃,看到母亲遇害,李逵悲痛之余,一怒之下,就接连杀了一窝老虎,数量多达四只。

除了武松和李逵这二人,《水浒传》里,还有其他人也打过老虎。

比如绰号两头蛇的解珍,与绰号双尾蝎的解宝这兄弟二人,二人在早年间被蒙冤入狱,便是和老虎有关。

小说中提到,解珍、解宝兄弟,本就是登州的猎户,而作为猎户,穿山越岭、捕兔逐鹿都不在话下,同时更是有胆色敢上山擒虎。

这年,登州闹虎患,一头猛虎在外山上出没,且伤了好几个人,而作为当地的父母官,登州知府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于是,知府大人发出文书,要求当地猎户在三天内,务必捉住老虎。

而解家兄弟得知后,迅速做了相关的准备工作,比如在老虎必经之地埋下窝弓药箭,同时二人吃住在山上隐蔽之处,只等老虎出现。

一直等了三天两夜,这头老虎终于出现,并毫不意外的被解家兄弟布下的药箭射中。

谁知,这头老虎也是力大无穷,中了药箭居然还能挣扎,并且一路逃窜出去,解家兄弟只得在后面紧追不舍。

结果,也许是药箭上的药起到了作用,老虎慌不择路,一个不小心,掉到了山下。

并且好巧不巧的是,老虎最终掉落之处,正好是登州地主毛太公家的后园,而听到动静的毛太公,当即就让儿子把已经昏迷不能动弹的老虎捆了起来。

毕竟他知道,衙门里正在悬赏这头老虎,而如今得来全不费工夫,可以拿着老虎还钱去了。

但随后赶到的解家兄弟怎么能善罢甘休,二人与毛太公一家就起了争执,但奈何毛太公老奸巨猾,趁解家兄弟不注意,当即就把二人捆住,并送到了衙门。

到了衙门,毛太公又诬告解家兄弟“混赖大虫,抢掳财物”,加上毛太公的女婿刚好也在衙门里任职,一番运作之下,解家兄弟便被打入了死牢之内。

且不论二人之后是如何逃出生天的,单说他们的这段遭遇,就说明了当地也有老虎的出现。

这便是《水浒传》中,牵涉到打老虎的几处情节,这其中,武松打虎,是在景阳冈,李逵打虎则是在沂岭,至于解家兄弟捉虎,是在登州。

这三个地方,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均在山东境内。

那么问题就来了,按照《水浒传》设定的时间,当时为宋朝,而宋朝的山东一带,真的有这么多老虎吗?

答案是真的很多,并且还是非常多那种。

多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在宋朝时,虎患这个词儿,真的不是开玩笑,不说老虎随处可见,但在不少地方都有其出没的记载。

宋徽宗时,有个叫做江少虞的人,曾官至太守,他写过一本书,名字叫做《事实类苑》(又称《宋朝事实类苑》。

该书记载的,是从北宋太祖赵匡胤时期,一直到宋神宗时期,前后120多年间的各类史实,整体可参考性极高。

而这本书里,就记载了一个“老虎惊魂”事件。

说是在宋真宗天禧年间(1017年—1021年),有个武臣,奉诏命要去京师一带任职,当时是夏天,虽说天热,但也不敢耽误任期,因此他就带着随从迅速上路。

但由于白天实在太热,这帮人就开始白天休息,夜里趁着凉快点再赶路。

而这天,一行人走到了齐州(今山东济南境内),在当天晚上赶路时,由于有河流,不过不太深,所以一帮人就雇了几匹马,准备淌水过河。

结果,这几匹马刚进到水里不久,走到一片芦苇荡时,就发出了阵阵不安的哀鸣,以及重重的喘息之声。

不过,当时几个人也没在意,继续往前走,而前方由于芦苇荡太多,所以一帮人一边将其拨开,一边缓慢前行。

而拨了一阵后,走到最前面的那个人,突然站住不动了。

之所以不动,就是因为在这人的眼前,出现了一只老虎,正蹲在一片芦苇之上,同时还盯着自己。

这一刻,估计这人深切体会了什么叫“虎视眈眈”。

而这个情景,单是想象一下就够吓人的,深更半夜,月黑风高,一群人在茫茫的芦苇荡的穿行,突然,眼前出现一只老虎。

就当时的情况,就是没喝酒的武松来,也得吓出一身白毛汗。

但事情的后续发展,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这只老虎原本该暴起攻击的老虎,和人对视了一番后,起身逃走了。

也许是它被突然出现的人吓到了,也许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老虎跑了。

不仅如此,这只老虎还把身下的三只小老虎丢了下来,结果就是这帮人在一番惊魂之后,平白得到了三只小老虎。

“虎大怖骇,弃三子而走,役卒获其子。”---《事实类苑》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就会发现,当时山东境内,不仅有老虎,并且,老虎还不止在山上活动,也会在芦苇荡里出没。

那么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为什么老虎会出现在芦苇荡中呢?不应该是在山林里吗?

在我们很多人的普遍认知中,一般都认为老虎爱在山林中活动,尤其是那种山势险峻的地方,总觉得这里才是老虎的生存之地。

毕竟有句老话叫做“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所以,大部分人都认为老虎都在山林。

但事实上,这种认知并不完全对,确实有老虎喜欢在山林不假,但同时,也有部分品种的老虎,就爱在芦苇荡或者是河谷、草丛之类的环境下活动。

什么品种呢?答案是我国特有的虎种,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虎种华南虎。

华南虎在我国的历史上存在已久,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野生华南虎,几乎可以说遍布我国大部分区域。

而华南虎的习性,就是喜欢在矮林灌丛、芦苇荡之类的环境下生活,当然,其也会在山林中出没,但相比之下,灌木丛、芦苇荡里更适合它。

并且,华南虎擅长游泳,甚至能游过较狭窄的海峡,曾经在厦门,就出现过华南虎。

因此,像河谷、芦苇荡这种浅水区域,对于华南虎来说,那都完全不是个事儿,所以,像前文所说的那种在芦苇荡中发现老虎,也是有据可依的。

而结合华南虎的分布以及习性来看,当时那帮人遇到的那只老虎,正是华南虎,不仅如此,包括《水浒传》中的老虎,基本也可以判断为华南虎。

毕竟曾经的华南虎,是我国境内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虎种。

而说回山东的老虎,除了上述这个典故之外,还有不少其他史料里,也记载了宋朝时的山东,老虎是真多。

比如,在《续资治通鉴》里,就记载了发生在宋真宗时期的一个事情。

宋真宗我们都知道,是我国古代皇帝中,最后一个进行泰山封禅的皇帝,在他之后,再也没有皇帝搞这个仪式。

至于为什么,三个字,嫌丢人。

而史料记载,就在宋真宗去封禅前夕,按惯例,派了手下的人先去了一趟泰山,目的是了解下行程、路线以及风土人情等。

而这人回来后,告诉宋真宗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说当时的泰山附近,有老虎出没,但是,这里的老虎,却并不像其他地方的老虎那样会伤人,反而不吃人。

“泰山素多虎,虽屡见,未尝伤人。”---《续资治通鉴》

为什么泰山的老虎不吃人呢?难道这里的老虎转性了?其实,我们只要稍微想一想,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老虎是猛兽,而在猛兽眼里,什么牛羊啊,野猪、小鹿等等,都是它的食物之一,而人也不例外,换句话说,人在老虎眼里,和其他动物是一个作用。

所以,说泰山的老虎不吃人,那纯粹是胡扯。

但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其实原因很简单,宋真宗不是要去泰山封禅吗?手底下的人,必然要弄出来一些所谓的“祥瑞”,来拍皇帝的马屁。

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宋真宗的光辉形象。

但从这个记载里,我们就可以发现,当时在山东泰山的附近,确实是有老虎的,并且还“素多”,达到了“屡见”的地步。

再次证明,宋朝时山东的老虎很多。

不仅仅是当时的山东,宋朝的其他省份,同样也是多有老虎出现,甚至,还达到了“猛虎白日行”的地步。

啥意思呢?就是老虎居然在大白天出没,并且“当路择人肉”,意思是在大路上就敢吃人。

这么一来,数量可观,且频频伤人的老虎,就在当时形成了“虎患”,不少地方都上报过关于老虎吃人的事件。

所以到了后来,宋朝就不得不出台了关于治理老虎的制度。

宋神宗时期,朝廷就规定,如果遇到“虎豹伤人”,那么就可以进行捕杀,只要捕杀成功,除了可以领取官府提前悬赏出来的赏钱之外,还有另外的赏赐。

比如老虎,当时就另外赏“钱五千”,豹子则为“钱两千”,甚至还可以免除徭役。

既然朝廷公开支持捕虎,且还有这么丰厚的赏赐,因此,北宋时期的人们,对于捕虎这件事的热情,那可谓是空前高涨。

加上老虎浑身上下有不少地方都可以入药,更加剧了当时人们捕捉老虎的热情。

而从这里也侧面说明,在宋朝时期,老虎这种动物,不仅是在山东有不少,其他地方同样也有,不然也不至于当时“全民捕虎”。

说到这里,再去看《水浒传》中关于捕虎的桥段,也就能够理解了,其实说白了,不管是武松打虎,还是李逵杀虎,乃至解家兄弟捉虎,都是北宋时期猎户以及民众在应对虎患的一个真实写照。

所以还是那句话,艺术嘛,虽高于生活,但也是来源于生活的。

而在宋朝之后,虎患依旧存在,并且,其规模和对百姓造成的危害,一点都不比宋朝时期的要少。

比如在明朝的嘉靖年间,老虎曾一度在厦门形成祸患(再次证明华南虎会游泳),不仅猎食当地的猪羊,甚至还叼走幼童,给当地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还有,福建泉州的同安县,在明朝正德年间,也有虎患的出现。

到了近代,像厦门这里,依然还有虎患,比如1894年四月份的《申报》就记载,当月2日,有老虎出没于厦门狮山一带,还造成了一定损失。

除了厦门,近代的湖南也曾出现过虎患,比如湖南境内就曾爆发过饿虎之灾,其中闹得最凶的地方是耒阳县,曾经在一天之内,就有多达三十多起老虎伤人事件。

此外,小说《三国演义》里,也有不少关于猎杀老虎的情节,比如东吴之主孙权,就很喜欢杀虎,还有曹彰,曾经徒手和老虎决斗。

这些典故,以及近代在厦门、湖南出现的虎患,都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在古代和近代,不仅是山东,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老虎的出现,甚至还形成了祸患,只不过到了现代,老虎的生存环境被大压迫,所以虎患这种事才会越来越少,如今想要看老虎,也只有去动物园才行。




老虎,曾经广泛分布在中国,包括已经灭绝的新疆虎,野外灭绝的华南虎,仅在中国西南边境分布的孟加拉虎,少量分布在中国东北的西伯利亚虎。这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就是中国的特有虎种华南虎。



《水浒传》里面最精彩的一段就是武松打虎,除了武松打虎,还有李逵杀虎,解珍、解宝兄弟猎虎。《西游记》里,唐僧最初的坐骑白马,就是被老虎吃掉了。古代的打虎英雄也不止武松一个,北宋大文豪司马光在他的笔记《涑水记闻》里曾记录过顺阳县孔县令持箭射虎,虎口夺吏的英勇事迹。元朝正定县人张万户“平生射虎数十”,经常对老虎一箭封喉,人称“杀虎张”。明朝万历年间江苏镇江还出了个杀虎女英雄徐氏,手持刚叉刺瞎虎眼。



中国古代关于猎虎、杀虎的事迹记录很多。这是因为古代老虎数量太多,“虎满为患”。山东虎患,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记录,孔子一日路过泰山脚下,见一妇在墓前哭泣,他的弟子子路上前询问,农妇答曰: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再问为何不搬走,妇人又答曰:无暴政。孔子感慨万千,说出了一句千古流传的名言:苛政猛于虎!

泰山,乃五岳之首,又称“太岳”,最高海拔虽只有1500多米,但毕竟也是崇山连绵,草木旺盛,老虎出没并不稀奇,从妇人所言“昔者、又、今”可知她三个至亲之人不是在同一个时间死于虎抓之下,可见山东之虎患,其实是古已有之。



在古代中国,华南虎的分布最广,数量也最多,几乎所有的虎患,都是指的华南虎。山东地区的虎患,可能在北宋和北宋以前较多,元明清之后,随着山东人口的激增,虎患趋于减少,但其他省份可就没这么幸运了。根据统计,从北魏到元朝末年今千年的时间里,全国共发生虎患16起,南方仅6起,这可能跟当时南方人烟稀少有关。可到了明清时期,南方的虎患却曾爆发性增长,达到了惊人的514起。即便到了晚清、民国、建国初期,南方依然是虎患重灾区,福建、江西、湖南、贵州等受虎患最严重的省份更是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灭虎行动。

《水浒传》里面虽然多次记载了打虎事迹,但事实上山东的虎患相比南方,还算是比较轻的。山东开发的早,齐鲁大地,自古人文鼎盛,春秋战国时期即有齐、鲁这样的大国,人口多,与老虎接触的机会也多。但是山东山地的占比不大,只占总面积的14.59%,不像南方一些多山的省份,老虎数量多,“蔚然成患”。



自明清起,山东的虎患趋于绝迹,这是因为山东的人口已经严重挤压了老虎的生存空间。华南虎逐渐从山东退出,南方因为山地多,且森林覆盖率高,老虎繁衍迅速,与人类的接触更频繁,经常下山猎杀牛羊牲畜,虎患比过去更严重。建国初期,全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灭虎行动,华南虎此后竟至野外灭绝。而山东,早在清初老虎便已经基本绝迹了。




有趣的问题,这是为了塑造好汉!不是山东虎多,是水泊梁山在山东。【原创首发】

中国人对老虎的情感是复杂的,以惧怕为主甚至因惧怕而顶礼膜拜。云从龙、风从虎,在中国的词语中常将虎与龙搭配在一起的。龙争虎斗、虎啸龙吟、龙潭虎穴、虎踞龙蟠、降龙伏虎、卧虎藏龙、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等等,众多词语表明虎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与图腾龙一样如神一般的存在,龙是皇族专用,虎则比喻非皇族英雄。

一、打虎成了施耐庵塑造梁山好汉绝佳素材。

正是因为老虎让人惧怕,愈是谈虎色变,愈是令人津津乐道,这是人类的本性。无论虎口脱险,还是打虎上山均可以发挥无尽的想象,拥有任意挥洒的空间,是塑造好汉不可多得的素材。

《水浒传》景阳岗这里还有的一条不为人注意暗线,就是打虎赏金。武松打虎,当地衙门赏了一千,还是当地大户凑集的。武松当场便分给了众人,一是表明武松大义不爱财,二是表明“苛政猛于虎”,贪官污吏横行(武二爷的赏金已被克扣);三是引出当地豪强为富不仁,胡作非为。打虎赏钱就算层层剥皮也仍很可观,有学者研究过,武松当时的赏金相当于现在二三十万咧。《水浒传》中李逵曾杀四只虎赏金可就更多了,本想去谋赏钱的,可惜自己有命案在身,赏金没拿到还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二、北宋人根本不用去动物园,到处有虎患。

文化璀璨的宋代,抑武崇文。加上唐末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宋初欲收复燕云十六州,战争不断,人口呈下降趋势。那个年代生态环境较好,影响老虎生存环境因素主要是人口与耕地。宋朝中后期,随着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人地矛盾开始加剧。大家不要被《清明上河图》的繁荣盛况所迷惑,当时也就是除了首都开封以外,各地均有老虎的记载,并且很多地方都发生了虎患。不敢说虎豹横行,但也危害乡里,防范豺狼虎豹,是当时人们的必备技能。宋代有专业的打虎队,政府还特地号召各地组织乡勇,群防群治。打虎的赏金还很丰厚,虎五千,豹二千,很多人因此都以打虎豹为荣为生。

所以宋代老虎多也不假,对打虎英雄(可能是武松的原型)也有详细记载。但是之所以看起来山东虎多,主要是《水浒传》太有名了,并且好汉们都要上梁山呀,所以去梁山路上的老虎就悲剧了。


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谢邀回答,作为山东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要说现在,山东是没有老虎的,人口太多,老虎的生存对自然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再说了,山东也没有那么多的人迹罕至的森林供老虎休养生息,但这并不意味着古代山东没有老虎。所以《水浒传》打虎事件的真实性,我们无从确切得知,姑且相信那时候的山东地界有老虎。

李逵是在沂岭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境内的一座山岭杀死了四只老虎,而武松是在景阳冈就是现在的山东省聊城阳谷县城东16公里张秋镇打死一只老虎,两个地方相隔很远,那么如此说来,在山东境内可能存在着很多老虎,那么这些老虎是东北虎?还是华南虎?

李逵杀虎

之所以研究这些老虎到底属于哪一种老虎,是因为武松曾经赤手空拳打死过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我们都知道,现存于世的几种老虎,在体型和凶猛程度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境内生存或生存过三种老虎,一种是现在已经濒临灭绝的东北虎,一种是早已经灭绝的生活于新疆地区的新疆虎和刚刚灭绝的生活于中国华南地区的华南虎,那么,生活于山东的老虎哪一种呢?

东北虎

《水浒传》的故事发生于北宋年间,而根据史料记载,当时中国境内三种老虎都还存在,而这三种老虎以东北虎体型最大,平均个体体重在300公斤,比人要大得多,而华南虎要远小于东北虎,雄虎个体体重在150-225公斤,而雌虎在125公斤左右,新疆虎要大于华南虎小于东北虎,从体重上看,任何一种老虎,常人都是难以赤手空拳打死的,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只能是个头比较小的老虎,在这里华南虎是最合适的,否则以一个人的力量打死300公斤的东北虎那是绝对不太可能的,再说山东对于东北虎生长环境来说,过于炎热,所以不可能是东北虎。而新疆虎位于遥远的西北地区,是不太可能跨越戈壁沙漠来到东部沿海地区的,那么,古代山东的老虎只能是华南虎。

华南虎

另有一项数据表明,华南虎并不仅仅分布于中国的华南,在华东、华中、西南地区也有广泛分布,因此,北宋年间在山东的确有老虎的可能,而且这种老虎是华南虎无疑,那么相比较而言,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可能性就大大的提高。

说到这里,我更为人类失去华南虎这样一种最威猛的同伴而深感惋惜,想想北宋距今一千多年的时间,生活在中国境内的三种老虎已经仅剩存东北虎,这不得不说是我们的一大损失,保护珍贵野生动物,人人有责,不要让我们的后代对生活的地方是否存在过某种美丽的生物而心存质疑。





先说一件真事。在二十年前,曾有报道,河南孟州,有一位打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李逵   真宗   宋朝   山东   猎户   虎豹   水浒传   老虎   家兄   华南虎   泰山   芦苇荡   东北虎   北宋   境内   财经   武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