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七国文字差异有多大?

人类先是有口头的语言,之后才产生书面的文字。所谓文字,是人类以符号的形式记录所想表达的信息,以使其传承久远的方式和工具。文字不但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也是人类进入信史时代的标志。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和半坡文化时期的彩陶上,就已经出现了中国早期刻画文字的萌芽。经过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西周时期的金文,再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字经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汉字的诞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于汉字的起源,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说法有结绳说、八卦说、图画说、刻契说、刻划说和仓颉造字说等。其中,仓颉造字是古代流行的关于汉字创造者的一种传说。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古文字,不可能完全是由一个人创造出来的,实际上是经过多代人系统化的整理和规范,逐渐形成了体系。今天的学者认为,如果历史上的确有仓颉这个人,那么他很有可能是汉字早期的整理者或者颁布者。

在语言产生之后,文字出现之前的漫长年代里,结绳记事是古人用来记录事实、进行传播的手段之一。

在我国古代的文献中对此有所记载,如《周易·系辞》中说:“上古结绳而治”; 《老子》中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春秋左传集解》中记载:“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扬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结绳通过特定的符码规则来帮助古代人记事,古人在不同粗细的绳子上面,结成不同距离的结,这种结有大有小,而且不同的结法、每个结之间的距离大小以及绳子的粗细都表达不同的意思。

结绳记事一般由部落首领或者巫师遵循一定的规律记录,并代代相传,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准文字形态,但其变化却有限。

结绳记事之后,古人记录重大事件方法是契刻,就是在木头、竹片、石块或者泥板等物体上,刻画各种符号和标志,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

古代有过“刻木为契”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初,瑶族人和佤族人仍用契刻的方法记录重大事件。

契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木棍上契刻符号,而且符号的形状有多种,如条状、齿状等,不同的形状表达不同的意思;另外一种是在木板上契刻出不同的图形,以表达不同的事物。

到了契刻记事时,距离文字的出现,也就一步之遥了。确切的说,契刻记事到了图形符号时,已经基本跨入了文字之门。

文字产生之前,原始的实物记事、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只是文字不同的孕育方式,但无法演变为文字。岩画出现之后,逐渐发展为示意图,再到象形文字,表意比较清晰的文字开始慢慢出现。

岩画,是指刻画在岩石或者崖壁上的图画,也称为崖壁画、崖画。在汉字诞生的过程中,岩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将岩画中图画的线条简化、模式化,并将其与语言形成对应的关系,它就变成了文字。中国的岩画资源非常丰富,许多地方都有岩画出现。

从今天考古发掘出土的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考古人员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了一个用笔朱书的“文”字符号,这些符号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然而可惜的是,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为止仍然稀少。

今天我们能看到最早的、完全成熟的文字系统,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迄今为止,已经出土的甲骨总数约有16万片,共发现不重复的甲骨文单字4500个左右,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文字已经得到了破译。

殷商甲骨文字的主流是象形构字,符号化的形声字所占比例并不高。据相关专家统计,商代甲骨文中会意、指事、象形三类象形化文字约占70.66%,其余的则属于形声文字。

甲骨文象形程度比较高,虽然其基本构件只有一百多个,但是选字规范比较宽松,一字多形的频率也比较高,因此甲骨文已经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

除了甲骨文以外,商代的文字还有金文、陶文等。所谓金文,即青铜器文字,也称“钟鼎文、钟鼎款识、彝文、吉金文”等。

金文象形程度更高,线条肥厚圆润,似乎更接近原始文字。金文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部落氏族标志或名称的族徽文字,它们与一般的金文不同,常常单独出现,无法通过上下文来释读,其象形性的特征十分明显;另外一类则是用于一般记事的文字。

其实,我们可以把甲骨文当做一种比较特殊的俗体字来看,所谓俗体字,就是日常使用的比较简便的字体;而金文我们可以当做正体字,所谓正体字,就是在比较郑重的场合使用的正规字体。

商代晚期的金文,字体大小有别,象形化的特点比较突出,字符团块、肥笔明显,字体边缘整齐,线状符笔直且粗细均匀。

到了商末周初,图画式的象形字符已经非常少见,部分文字线条勾勒的形象意味浓厚,不少字局部团块、肥笔明显。西周早期的金文,几乎保留了商末周初的全部特征。

西周时期,象形化文字已经逐渐衰退,而形声字的比例从29.34%逐渐上升到59.9%。由此可见,西周金文书写风格分期的衡量标准,主要是文字象形化的减弱以及符号化加深的程度。

西周时期,文字发展的特点是图画性逐渐减弱,符号性逐渐增强。文字不再是画成的,而是写成的。从这一点来说,西周金文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西周后期,文字逐渐发展演变为大篆。所谓大篆,也称籀(zhòu)文。周宣王时,太史籀用成熟的大篆,作字书十五篇,就是《史籀篇》。因其为籀所作,故世称“籀文”。西周为显示国威,将原本的金文,繁化而成为籀文。

唐朝时出土的“石鼓文”,据考证是秦襄公时所刻,推测和《史籀篇》中的文字相似,是已知最接近籀文的代表。

大篆的发展,使得文字产生了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字体的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均的线条不但变得均匀柔和,而且十分简练生动;二是字体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脱离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春秋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字已经开始向不同的风格发展。总体而言,还是在继承西周文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块面笔画线条化和线条笔画规整化。

春秋中期以前,各个诸侯国使用的金文与西周晚期的金文没有太显著的区别。到了春秋中后期,各个诸侯国的文字普遍出现了长条化和整齐化的趋势,风格上则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春秋时期的各个诸侯国中,周平王东迁之后,秦国承袭了宗周故地的同时,也忠实地继承了西周王朝所使用的文字系统。

吴楚文字的特点是具有浓厚的装饰美术化倾向,最引人注目的是鸟书在吴楚的盛行。所谓鸟书,就是在美术化的文字中,改造原有的笔画使其成为鸟的形象,或者在原有的文字上,另外加上鸟的形象。

春秋晚期出现的玉石盟书,其文字用毛笔书写,字体不但草率而流畅,结构也紧凑而多变。这种字体是把正规的金文字体用手写的方式表现出来,其风格类似于后来战国时期的俗体字。

春秋时期之前,由于贵族阶级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占有统治地位,因此文字也被贵族阶级所垄断。

在春秋、战国之交,当时的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旧的贵族阶级逐渐被新型的封建阶级所取代,文字不再被旧的贵族阶级所垄断,开始扩散到民间,这对文字的形体演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进入战国时期后,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文字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使用的人越来越多,文字的形体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俗体字的迅速发展上。

战国时期,天下的诸侯国经过春秋时期数百年的相互兼并,最终形成了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以及宗周、宋、卫、中山等几个小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剧变,给文字的发展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字的使用也日益广泛,因此出现了文字必须简化的要求。毛笔的出现,使得文字书写于竹帛上要远比范铸简捷,所以文字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平民。

但是平民对文字的形义关系理解比较差,难免会写错字形,因此以讹传讹,最终形成了讹变字。

文字书写的简捷,以及文字应用的广泛,导致了字形的简化和草率,从而形成了省变字。

诸侯割据,政治上不统一,使得各诸侯国的文化自由发展,文字也因此带上了浓厚的地方色彩,这必然使得地区之间文字异形现象突出,因而形成了异体字。

战国时期的文字,仍然以金文为主,但是礼器文字相对减少,而兵器铭文逐渐增多。

除了金文以外,战国时期的文字还有货币文、简帛文、玉石文、玺印文、陶文等。货币文,又称货布文、泉文、钱文,是指金属铸币上的文字;玉石文,指刻或写在玉、石上的文字;陶文则是印刻在陶器上的文字。

进入战国时期之后,秦国由于地处西方边陲,比较落后,发展相较于东方各国也比较缓慢,文字产生的变化也比较晚。

大约从战国中期开始,秦国的俗体字开始迅速发展,传统的正体字虽然受到很大的冲击,但是始终没有打乱正体字系统。

由于秦国的正体字承袭了西周王朝的文字传统,因此秦国的俗体字比较侧重于通过方折、平直的笔法改造正体字,其字形一般和正体字有明显的联系。秦国的正体字后来演变为小篆,俗体字则演变为隶书。

当时东方各国的俗体字发展的非常迅速,但是其字形与传统的正体字字形之间的差别却非常大。相对于正体字,东方各国的俗体字应用的更为广泛。

战国时期,在秦国的文字中,继承的传统旧体字仍然保持着重要的地位。而东方各国的文字是指当时各种通行的文字,与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传统正体字相比,已经面目全非。

因此,把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和东方各国的文字区分开来。其中,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和小篆合称为“秦系文字”;战国时期的东方各国文字则称为“六国文字”。

六国文字按照其特点,可分为齐系、燕系、晋系以及楚系。魏国、赵国和韩国都源自晋国,他们所使用的文字基本上没有差别,因此都归为晋系文字。

整体来说,六国文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俗体字的流行,而俗体字中最常见的就是简体字。同时,六国文字还出现了加点、加画或者加偏旁的繁化现象。

正是因为出现简化现象以及为数众多的繁化现象,使得六国文字的面貌相较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的文字,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六国文字的笔画通常比春秋时期以前的文字笔画平直。

春秋时期的文字中,已经出现了地方性的异体字。比如齐系文字中的“老”字的写法,在其他各国就不通行。

战国时期,各国字体的变化往往不同,因此地方性异体字的数量更是大幅度增加。不但六国文字与秦系文字之间的差异性非常大,就连六国文字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随着疆域的扩大,国事更加繁忙,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各地文书,统治者感到原有文字的繁杂,不方便使用。再加上原来各国书不同文,写法各异,急需统一文字,以便使用。

于是,秦始皇下令创造新的文字。丞相李斯创作了《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创作了《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创作了《博学篇》,他们都是在原秦国大篆籀文的基础上,省改、简化而成。这种新创的字体,被称为“小篆”。

小篆,因其笔致遒健,又被称为“玉筋篆”。相较于大篆,小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从古文到大篆,再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对于秦朝的下级吏员来说,篆书字画多,书写速度慢,无法完成异常繁多的文书。为了工作的需要,当时的吏员便创造了一种比篆书更为简易、书写速度更快的书体,由于这种书体的主要使用者是徒隶一类的下层吏员,因此被称为“隶书”。

隶书是从籀文草率写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由于籀文圆转弯曲的笔道太多,写起来非常费时,所以在非郑重的场合,人们一般将字写得草率一些,原本应该工整的弧形笔道变成了比较平直的笔画。

秦朝时期,主要的字体是小篆,隶书则是辅助的字体,其地位相对很低。对于统治阶层来说,甚至看不起隶书。秦朝之所以允许官府使用隶书来处理日常公务,是因为当时官狱事务繁杂,用小篆处理不过来,不得不用更为便捷的隶书。

可以说,在秦朝,隶书实际上已经动摇了小篆的统治地位。秦朝虽然用小篆统一了全国文字,但是不久之后的西汉时期,隶书就正式取代了小篆,成为了主要字体。换言之,秦朝实际上是以隶书统一了全国文字。




这个差异其实就像方言差异,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其实七国文字差异,是在战国前期才逐渐形成的。因为春秋战国混乱之前,中原也是一个统一的奴隶王朝,大家以周天子为尊。当时中原文化以周天子的领地为中心播撒,各国之间有共同的“字体”,那就是著名的“大篆”

大篆是西周时期的“汉字”,这意味着大家写的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不至于我写中文,我在新疆的朋友写阿拉伯文,在西藏的朋友写藏文,大家要想书信交流,那就只能写中文,也就是汉字。

可是到了后来春秋晚期、战国前期。



诸侯割据,大家都想当这个皇帝,但是又互相制约。那么这样一来,他们干脆搞搞软实力方面的转移,既然孔子天天喊着“礼崩乐坏”,那好,咱们就干脆把国家文字、语言都给他改了,就照着“大篆”的基础魔改,你们也别管我怎么改,最重要的就是要:

“你们看不懂”

于是,这就成为了“五系”文字,这是战国七国的文字体系,之所以前文说到这种差别说大不大,因为有的人就真的能够看出来文字的相似之处,就好比日本现在的文字就有很多汉字,咱们也能看得懂。当然,日本算是改得比较狠,仅次于韩国,属于半创新体系。但是战国七国不一样,他们改得范围有局限性,对于知识渊博的人来讲:

“全都一个样”

大篆之魔改:五系文字‬

回顾战国末期,因为敌人之间灭得也差不多了,更多的是一种兼并,有一些国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实现了内部的小统一,只剩下一个政权。就这样,战国前期进行的“魔改大赛”,最终还在战国最后七国的主导下,完成“融合”,就这样诞生了五个派别的文字。

以强者为尊,这五种体系的文字分别是:

燕系文字、齐系文字、秦系文字、晋系文字、楚系文字

其中秦系文字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作为官方文字,这便是书同文。

那么七国的文字差距到底大不大呢?而他们分别又有什么特色?

就差别而言,其实在一部分的字形上,七国的文字及其相像,甚至都一样。这种情况就是七国在对于文字魔改时,改无可改,因为有些文字的确最简化、最美观就是如此了,比如“安”字、“马”字。



当然,马字的话,秦国的更为完整美观,而其他六国的马字,大多以两横、三横作为主要特征,而安字的话,除了齐国真的不知道怎么改的,大多都相同。

对于,要说七国之间的文人百分百文字交流那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大家传习西周时代的文化,西周的时候,还是统一的文字,而秦国与最早的文字最为相似。

秦国一系



秦国的文字是最接近西周的原始版,原因其实大家是想不到的。

因为他们的文化程度没有其他四大派系那么丰富,所以就算是魔改也改不出什么花来,因此秦国人会一直使用最相似于西周的文字。但这好像冥冥中有注定,由西周开创的时代,最后是由传承西周文字最相似的秦国结束混乱。

楚国一系

诞生过屈原的楚国,在文字的风格上是飘逸的,楚国人在竹简上写文字,已经具备了一种书法的韵味,尾笔和连笔有着灵魂在内。所以楚国的文字,现代读起来,也需要一定的书法基础才能读懂。

晋国一系(赵魏韩)

晋国文字又被称为“三晋”系,这是在三晋分家后,赵国、韩国、魏国共用的改版文字。晋国系的文字写法十分板正,而且笔画很短,和楚国的风格恰恰相反。

齐国一系

齐国的文字给人的感觉是“颠倒颤抖”,当然,这说的是现代人的角度。初初看齐文字,对照大篆,总有一种齐国一系的文人们是利用左右旋转的方法来进行魔改...

燕国一系

五系文字,是整个战国时代诸侯国文人的结晶,其实现如今出土的文物仅是那个时代的冰山一角,许多当年的文字真实面貌是如何我们难以得知。

对于战国时代的人来讲,七国文字差异到底如何‬

现代的我们去看这些战国文字自然是难懂,别说战国文字,就算是大篆,很大一部分我们都很难认得出来。因为汉字经过了古改今,繁改简,有一部分人现在连繁体字都认不全了,所以对于认战国文字,自然是非专业难以胜任。

但对于战国时代的七国文人来说呢。

其实存在一定的隔阂,但是,因为出于同源,加上战国时代,几个国家的联系极其密切,同一个文化圈层里,文人对这些文字还是有很敏锐的感受。

还是之前举的日本现代文字的例子:


而且现代的日本文字是经过多种非中华文化影响过后的成果,都仍旧是有极高的汉字率。而且日本文字和中文的区别不仅在于字型,还在于语法、顺序。

但战国时期不同,七国虽然敌对,但是仍旧属于一个文化圈层,而且都还要表面上以周天子为尊。其次,当时根本不存在外来文化半路输入,导致某一国的文字出现了非中华的元素,所以战国时期的文人,在文书交流上的难度并不大。

七国魔改文字,为的还是加剧形式上的礼崩乐坏,以此来做好孤立周天子的准备。除此之外,每个诸侯国新创文字,就是为了在战争胜利后,吞并天下后立即完成自己的文化输出,从而实现文化统治地位。

事实上,秦国的书同文也是这个原因。

秦统一六国,书同文:小篆和隶书‬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

秦国统一中原,是一个壮举,但是却还没完成其终极的历史使命。

修复战国之乱后的中原,这里包括了生产、经济、文化、政治和人民的精神思想。

所谓:“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

这便是当要之急,虽然这句话并不是出自秦朝,但是其政治本质是一样的。

在文字上,秦国文人纷纷进行大量的收集工作,将战国文字进行汇总,力图创造出,也可以说以秦文字为基础,完成最符合,最方便中原华夏人学习的新文字创造。

他们创造出了“小篆”:


小篆正是秦朝的官方文字。

再以小篆为基础,由推广了隶书。

小篆和隶书,就是秦朝在书同文的时候所输出的文化载体,文字类型。

所以秦朝的创立伟大就在于,修复中原分裂的意识形态,并且在短时间内完成民族的习惯的再次统一。除了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之外,还有货币,还有语言,地名等等,秦朝都进行了全国化的改革。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但以其为纽带的中华文化却永存了下来。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要说七国文字差异,可以说,差别肯定是有的,但是也不是很大,不过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估计一般都不怎么认识他国文字。

西汉到景帝、武帝时期,山东曲阜孔子故宅里的一面墙壁倒塌,战国人珍藏在那里的一些珍贵古书籍被发现。这就是引发绵延千年的今古文之争的古文经。古文经的文字,还是战国文字,当时认识可以读懂战国文字的人,已经是少之又少了,是在秦朝还没有把文字统一成小篆之前的文字,这实际上是战国文字第一次大规模的考古发现,大范围的出现在人们面前。


在发现古文经之后,能够懂得认识这些战国文字的人已经很少了,所以就被收藏在了宫廷的图书馆里,外人就不能轻易见到了。像孔安国、刘歆、许慎这样的大学者,也是经过不懈努力,刻苦研究后才读懂的。而且也正是因为如此古文经才被逐渐被解读出来。这说明什么?说明了,从秦灭六国到汉武帝在位,还没过一百年,连大学者认战国文字都需要花一番功夫了,可想而知普通人是不可能认识他国文字的。

六国之间的文字各有各的风格,当然我们外行人是看不出来。据专门研究文字这一学问的学者说,它们各自风貌不同,各有各的状态,各有各的风格,而它们之间的形体结构和声音通假,文字形状,更是具有繁多变化。

中国之所以可以这么久屹立在东方,出现统一的局面,这和文化统一是分不开的,当然还是要归功于秦始皇,秦始皇当年统一了文字。现在我们都在说普通话,写方块字,中国文字博大精深。那么在秦统一之前,七国的文字差别真的很大吗?真的到了各国之间互相不认识的地步了吗?答案当然不能完全肯定的,但是即便差别不是非常悬殊,但也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还是有大部分人文字不通的!就像现在各国之间都在学习对方的文字,双方交流沟通离不开文字,所以出现差异出现分化会导致很多麻烦。


有证据证明,汉字的起源是多源头的,来自四面八方,不过到了商周时期,国家统一局面,中国的文字基本上是比较统一的,毕竟当时会写会读的人非常有限,读书的人也非常少,尽管当时存在大量的异体字,但规范字还是占主流的,大多人还是会规范字的较多,文字差异还是非常小的。而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战火成为当时的家常便饭,各个诸侯国不满意臣服天子脚下,纷纷摆脱周天子的统治,个立山头。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诸侯不仅在政治上摆脱了周王室的控制,在衣着穿戴、语言、文字上也纷纷形成独立的系统和局面,文字就在此时开始出现差异。主要还是因为国家的不统一,才发展出差异变化的。

古文字学家何琳仪先生将战国时期的六国文字分为四大派系:齐系、燕系、晋系、楚系,另外其中有一个独立的系统局面,便是以秦国为代表的周秦文字体系了。大家知道,秦国之前毕竟是西方的小国,上不了局面,在文化上也比较落后。但是后来周平王东迁,导致西周故地逐渐归秦国所有,这样一来就让秦国和东周,都继承了西周的文字体系。


即使是天下的文字分成了多个派系,没个国家都不一样,但是中国文字本是同根同源的,而且七国之间虽然常常爆发战乱,但是文化上的交往却因此变得非常频繁。所以像苏秦、张仪这样的纵横家周游列国,佩戴六国相印,随意出入各国,这就足以说明当时语言、文字的差异区别其实并不大。并且,越来越多的考古学家,考古资料也证明了,当时七国之间文字的差异是很小的,还没有现在的简化字与繁体字之间的差别大。

即便各国文字差别不是很大,但已经明显露出文化大分裂的倾向,分裂状况逐渐明显,如果没有秦始皇的统一,规整文字同一使用秦小篆。可能差异就会越来越大,分裂越来越明显,根本是难以想象的一个局面。




七国文字区别是有,但不是像古人说的那么离谱。

我认为七国文字的之间的区别,甚至没有【大陆的简化字】和【港台繁体字】的区别大。

今天,恐怕只要初中文化就能很好的识别繁、简体吧?我这样的「民科」花点精力和时间,都能读懂战国文字。

那你要问,为什么汉代的人连战国时代的《壁中书》不认识呢?而且连文字学家许慎都不认识六国文字?

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题主的问题只有「是」和「不是」两种答案。

真实世界远比你想象要复杂,诉诸简单的解答,可能很容易被接受,但离真相却有十万八千里。

所以,我不会回答「是」和「不是」,我只摆证据,讲道理,让你自己去判断。

---------------------------------------------------------

王国维先生曾经将战国文字分为西土文字和东土文字两个大系:

  • 西土文字,也即周秦文字,比较保守。
  • 东土文字,也就是其他的六国文字。

其实,战国时代的「七国文字」,其实远远不止七个国家。

现今学术界将战国文字分为五个系列:「齐、燕、楚、秦、晋」。

「齐、燕文字」发现比较少一点,发现最多的是「楚、秦、晋」文字。

「秦国文字」也叫「周秦文字」,就是我们今天使用文字的母体。那么,也就是说,六国文字最多的就是 「楚、晋」文字。其次是「齐、燕」文字。

研究这些战国文字,并进行归纳分类,属于【比较文字学】中的【分域研究】。

首先,要分清「标准体」和「俗体、应用体」的区别。

六国文字在在正式场合用的标准体,是比较遵循文化宿主周王室的文字的。

比如:金文用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字形的区别是不大的,仅仅在于「书风」。

学者何仪琳的形容是「齐之凝重、燕之峻整、晋之劲利、楚之华丽、秦之刚健」。

当然,「书风」这种东西近似「玄学」,非常主观,听一下就行了,不要当真。很难诉诸实际操作的。

上图是「燕、晋、齐」三国文字,你怎么从书风上断?比如:「峻整」「劲利」你怎么区别?

正如梁武帝说王羲之的字「龙跃天门,虎跃凤阁」,米芾就喷梁武帝:此等何语(这TM是什么鬼话)?

战国文字难认的是「俗体」和「应用体」。

比如楚国金文很接近周秦文字,楚简就相隔很远:

可以这么说,能认识西周金文和籀篆,就能认识楚国金文,但是却不会认是应用体:楚简文字。

我不查任何字典,几乎可以认识甲骨文和金文,但楚简文字真的很难认,主要是没有系统的学习过。

周王室输出的是意识形态制高点,以及文化标杆、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等,也就是是「礼、乐、诗、书」这一套东西,这套东西曾经让众诸侯以及周围的蛮族顶礼膜拜。

东周时代,礼崩乐坏,周天子的权威性大大下降,各诸侯国的文字也自成一体,有文字的内部因素,也可以说是「礼崩乐坏」在文化上的体现。

诸侯国不再觉得文字一定要学习周秦文字的文风,他们开始自成一体,文字在不同的诸侯国,有不同演变路径,产生不同的变体。

国家越强大,文化越流行,今天我们穿Nike鞋和牛仔裤,喝可乐,学英语,是因为美国强大的原因。日本人古代文化上学中国,今天学美国。假如有一天,印度跟美国一样强大,印度咖喱味音英语就是正宗英语。


六国文字本来是周文字,虽然有变异,但也有很多是相同的,仍然是有迹可循,不是天书。

下面,我将主要以战国印章文字举一些例子:

以下的【字形比较】全部引自:
  • 陈光田. (2009). 战国玺印分域研究. 岳麓书社.
  • 刘建峰. (2012). 战国玺印文字构形分域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山东大学).


相同字形

如:战国印章上「长、人、女、弓、心」等基本字符都差不多。


不同字形

简化程度不同:经常被拿出来进行比较的「馬」字:

西周金文「馬」:

齐国文字的简化,保留了周文字「馬」的大致轮廓,简化不是很剧烈:

但其「燕、楚、晋」文字的简化比较剧烈,只留下了表示「马头」和「鬃毛」的笔画:

不同的装饰笔画:如「丘」字,晋、楚两国的「丘」加了一对「角」的装饰笔画。

不同的偏旁位置:都,「邑」有的在左边,有的在右边。

不同的笔画形态:「己」的笔划形态不同:


不同的偏旁部首形态:

如「水」部,晋系文字的水尾巴非常之长,

如「宀」部,「燕、楚」两国写成一个「三角形」,「晋、齐、秦」差不多。

不一一举例,总之能够根据字形、偏旁、笔画的形态,进行判断属于哪一国的古文字。不是那么深不可测。

我举个李学勤先生释读战国文字的例子,。

东周时代的【中山国】,仅仅在古籍中有只言片语,中山国王陵上个世纪在河北平山县三汲乡被发现。

这个史诗级的考古发现,只是源于一块刻有几个古文字的石头。

这个石头是如此的其貌不扬,如果不是考古学家敏感一点,就有可能错过这个世纪大发现。

考古学家怎样得到这块石头的呢?

原来平山县三汲乡的一个老农,七十年代的时候,在田里干活的时候,发现一块刻有文字的石头,他就搬回去当猪圈的踏脚石。

考古学家很偶然从老农同村的一个村民那里知道,就去老农家里将这块石头上的文字拓下来,寄给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释读。

今天我们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守丘石刻」:

考古工作者为了不影响李先生的判断,没有提到任何背景信息。

李学勤先生在回信中,告诉河北考古工作者,我先问你们三个问题,才能告诉你们答案:

1、发现这块石头的地方,附近是不是有一个大土堆?

2、附近是不是有河流水泊?

3、附近是不是有山林?

考古工作者当时惊讶不已,因为李学勤先生说的正是三汲乡附近的地貌:土堆、河流、山林。

我们来看地图:

1、大土堆就是中山国王陵

考古学家之所以紧盯这里,就是因为三汲乡附近很多土堆,一般大土堆一般都可能是帝王陵墓。

2、平山县的滹沱河穿过三汲乡

3、三汲乡位于太行山东麓,高山森林很多,来看谷歌地图一目了然:

可以发现中山国背靠大山,左右是河流的「山中之城」,「中山」因此而得名。

李学勤仅仅凭石刻上19个战国文字就知道这么多信息,「守丘石刻」铭文为:

监罟有(囿)臣公乘得,守丘(其)臼(旧)(将)曼,敢谒后贤者。

简单说一下李学勤是怎么知道的:

铭文上【监罟有(囿)】、【守丘】是先秦的官职。罟:是渔网,监罟,就是管渔业的。

「有(囿)」是守帝王园林的官职。这个人叫公乘得。

「囿」是先秦帝王狩猎、游乐的园林形式。通常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

  • 《诗经·大雅》记载周文王在灵囿捕猎: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 《说文》:罟,网也。
  • 《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那么,凭以上几点推测,必定知道石头出土地,是帝王园林,有山有水。


守丘:守护帝王陵墓的官职。这个人叫「曼」,他称自己是「旧将」,可能是「退伍老兵」。


从守丘可以推理出石头出土地是帝王陵墓,一般帝王陵都是大土堆,陕西这样的土堆至今依然很多。

《守丘石刻》上十九个字对于一般人是天书,但是,对受过训练的人,能看出来是典型的晋系文字。

对李学勤这样一辈子研究古文字的人来说,斜着看一眼都知道:

我只举两个例子:

《守丘石刻》的「将」字,从「床(疒)」从「酉」。

《说文》训为「醬省聲」,战国文字将「醬」字省去了「夕(肉)」和「寸」,今天的「将」则是省去了「醬」的「酉」部。

战国古玺印章中经常出现:



这是比较方正的齐国文字,变成了「病字旁」:
引自:《古玺汇编》0093、0095,0096,页16

监罟囿叫「公乘得」,「公乘」是一个合文,右下角的「二」是「合文符号」,「公乘」是先秦复姓,

比如晋系印章人名:公乘高、公乘画

汉代人不认识战国的字,李学勤先生很轻易的释读出来了,而且进行了神推测,这说明什么问题?

第一,说明古人不认得,不等于我们不认得。今天我们对古文字的认识全面超越汉代以后,任何一个时期的古人。

第二,战国文字没有那么「天书」,别说李学勤这样专家,我都能认出来。那么,战国时代的一个知识分子:苏秦、张仪、韩非子,认得几国文字不是很正常吗?

你去香港、台湾会不认得繁体字?粤语中的方言字,你起码大多数能估出来。

所以,战国文字多样性带来的不便利,很有可能被夸大了。

从出土文献来看,秦始皇用小篆统一文字并不成功,而是更加简洁的古隶统一了文字。主要是是因为隶书简洁的便利性,行政干预的力量不是主要的。

跟随刘邦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大部分原来的楚国人,楚国当时占据中国的半壁江山,那汉代为什么不恢复楚国文字?

其一,路径依赖,汉帝国依然是在秦帝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秦帝国建立了高效的行政体系,包括其官方文书体系。

其二,确实是秦隶比较简洁。楚文字与六国文字差别最大,推行楚文字为标准文字的代价太大。汉帝国是大一统王朝,要统治原来的六国,肯定要考虑这个问题。

现在我们讨论战国文字,一般是引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中说的战国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然后用《壁中书》的例子,来证明战国古文有多么难认。离战国最近的汉代人都不认得,我今天就更加难认。

其实,并不是许慎说谎,汉代人会不认得六国文字的原因,是有一个文化断层,这个断层接近五十年的时间。

产生断层原因如下:

这些结论是常识范畴,我就不引证文献证明。

主要是经过秦始皇的统一六国、书同文、焚书坑儒以及灭秦、楚汉相争战乱等各种因素,导致先秦典籍散佚。

原来六国的贵族体系全面崩溃,可以说是一个文化浩劫。

汉朝刚建立的时候,不但经济凋敝,而且简直是一片文化沙漠,经过休养生息才渐渐繁荣起来。

汉武帝时代,儒家兴起以后,儒生致力于寻找散落的儒家典籍,文献校雠学和小学文字学正是在那时候形成,目的就是为了解读用战国古文记录的先秦典籍。

虽然汉儒古文学派取得成绩很巨大,但是限于资料不多,所以,对古文字的认识,才是刚刚起步的草创时期。

所以许慎对战国文字认识不全面是很正常的。




秦始皇一统天下前,各国文字书风差距确实较大,但我认为大部分相互之间是认识的。

文字产生的基础是六义,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甲骨文被发现之初,人们破译其意义,就是从六义入手的。

春秋战国时的文字由殷周文字发展而来,由于书写材料的不同,书风出现变化,出现了浓厚的地域色彩,其中,齐、燕、晋丶楚、秦系文字最为典型。

但我认为,这些文字的本源是象形文字,而后甲骨文、金文,到春秋战国时,或许有很多字有一些异体字,但总体而言,字形的差别不会太大,差别大的是风格。

而这种风格的差距,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有点类似后来出现的书法风格的差距,比如颜字雄强,柳字华美,欧字险劲。

所以,我觉得,战国时各国的文字,绝大部分相互之间是认识的。

比如下图的《侯马盟书》,属晋氏文字,说不定没学过篆书的你,也可认出不少。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秦国   俗体字   楚国   大篆   小篆   汉字   正体   秦朝   象形   隶书   西周   国文   笔画   战国   差异   文字   财经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