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总是夸耀王家的地位显赫,为何却从不提自己的父亲?

王熙凤的父亲,就是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但是,这位总裁不仅总裁王家,也管着十二钗。换句话说,王熙凤的父亲是明朝皇帝,而且,隐藏着两个明朝皇帝。那么,这两个皇帝是谁,王熙凤为何总是夸耀王家的显赫地位,却从不提她的父亲呢?

凤姐的祖上是金陵体仁院总裁

《红楼梦》前八十回书中,几次暗点了王熙凤的父亲,但都没有提到他的名讳。凤姐夸耀王家地位显赫,最直接的一次是在第十六回。荣国府得到元妃归省的消息,大家就议论开了,赵嬷嬷说:“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赵嬷嬷说的这一次贾家接驾,是她记事的时候,年代久远了。

听赵嬷嬷这样说,王熙凤也想起了王家的事:“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赵嬷嬷接过话头,证实:“那是谁不知道的?如今还有个口号儿呢,说‘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

这段对话,暗藏了一段历史,那就是郑和下西洋。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集结地都在江苏太仓,出洋地则是在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赵嬷嬷所说的姑苏扬州一带,王熙凤提到的粤、闽、浙这些地方,都是郑和造船之地,以及来自闽、粤、江、浙等地造船工匠。

除了贾府王家两次预备接驾外,赵嬷嬷还讲了这么一件事:“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甄家接驾四次,这就有六次“接驾”了。永乐年间,郑和总共六次下西洋,这段历史全部从赵嬷嬷、王熙凤的口中说出。

这处情节,意在点明永乐年,而不是要写郑和下西洋。王熙凤以永乐年夸耀自家地位显赫,其实是交代王熙凤的家世,她们家才是书中真正的钦差金陵生体仁院总裁。“体仁”二字,出自永乐皇帝朱棣的谥号:“大明太宗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王熙凤的哥哥名叫王仁,其中就以“仁”字照应了“体仁”。

管外国人朝贺,养活外国人,这是皇帝的差事,王熙凤出自帝王家,这是毫无疑问的。除了这处暗示外,我再点两个细节来证实凤姐的真实身份。

第一处,凤姐出场时,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这条璎珞圈,出自《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朱元璋的脖子上曾经蟠着一条“有足类龙而无角”的蛇,这种蛇就是“螭”。螭蟠在朱元璋的脖子上,“若镂刻状”,“人咸以为神龙之徵”。王熙凤出场时的描写,其中就暗藏了“凤阳”。如此,凤姐出身于凤阳朱家,她们家之显赫是无需夸耀的。

第二处,第七回书中写到了宁国府“丹墀”。书中说:“凤姐起身告辞,和宝玉携手同行。 尤氏等送至大厅,只见灯烛辉煌,众小厮都在丹墀侍立”。丹墀,“赤地也”,唐朝李嘉佑《送王端赴朝》诗:“君承明主意,日日上丹墀。”丹墀,象征皇帝宫殿,《红楼梦》中则专指朱(赤)明皇帝。宁国府寓意大明皇统,而王熙凤是宁国府的姑姑,也就是“孤”的意思。

王熙凤家就是金陵体仁院的总裁,首先以永乐皇帝为象征。后代皇帝是不能提前代皇帝名讳的,这就是凤姐不提自己父亲,从不说自己父亲名字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熙凤的父亲是金陵王

赵嬷嬷说,王家是“江南王”,而在第四回书中,护官符上却说王家是“金陵王”。为何前后文不照应,是不是王家因为世袭辈降了爵位呢?其实不是,江南王有两个寓意,第一个寓意就是上面所说的王熙凤家世出自凤阳,大明第一个都城就在江南之金陵。第二个寓意,则是说的南明时期,“凡鸟偏从末世来”,王熙凤是明清之交末世之凤。第二个寓意,还涉及到江南甄家四次接驾,这层寓意下文再讲。

金陵王,不是说的大明第一个都城南京,而是指的北京十二陵。南明时期,朱家只承认北京十二陵。金,讲的是朱元璋的家史,《朱氏世德碑》中说:“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家巷……元籍淘金户”。陵,即皇陵,金陵十二钗其中之一寓意是北京十二陵。王熙凤家是“金陵王”,十二陵第一陵便是长陵

那么,此时的“金陵王”是以谁为代表呢?那就是王夫人的哥哥王子腾。王子腾,由王子而升腾,当然指的是皇帝。“京营节度使”,指的是营建大明第二都城、节度京师的永乐皇帝。第四回中,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第五十五回从探春口中,舅舅又升了“九省(都)检点”。这两笔正好是“王子腾”的诠释。

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封建诸子”,总共封了九大藩王,也称明初九大塞王。这九大塞王中,燕王朱棣发动藩王之乱,夺了建文帝皇位,由“查边”的藩王,旋升“九省都检点”。都统九大塞王,等于是号令天下。查边,也隐含了“天子守国门”之意。

检点,本应做点检。这一笔是仿写《水浒传》中的“如今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检点继位”,施耐庵故意把“点检”颠倒为“检点”,是在戳穿“点检做天子”的谎言,赵匡胤不是因柴世宗禅让做了皇帝,而是因陈桥兵变谋朝篡位。《红楼梦》秉承《水浒传》主题和“诗禅”体裁,以此揭露封建本质,寓意封建必亡。

朱元璋恢复周制,“封建诸子”,为大明灭亡埋下了祸根。王熙凤家出自“金陵体仁院总裁”,与赵嬷嬷大谈郑和下西洋,也就暗藏了大明第一次藩王之乱,永乐皇帝派出船队下西洋寻找建文帝。后文书中的江南甄家,同样写的是藩镇之乱。

那么,王子腾是不是王熙凤的父亲呢?第三回书中,王熙凤出场时,众姐妹告诉林黛玉:“这是琏嫂子”。书中交代:“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内侄女,也就是娘家哥哥的女儿。王夫人的哥哥只有一个,就是王子腾,高鹗所写的王子胜,出现在第一百一十一回,不是原著中的人物。因此,王熙凤的父亲,其实就是王子腾

王子腾是皇帝,王熙凤也有皇帝的隐喻,当然不能直接提她的父亲了。

江南甄家四次接驾,寓意南明四朝皇帝

“钦差南京体仁院总裁”,首先寓意了永乐皇帝朱棣,大明二祖之一。而大明最后一个皇帝,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的谥号是“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纬武体仁克孝匡皇帝”。永乐皇帝谥号中的“体仁”,中间还差了几个字,永历皇帝谥号中的“体仁”则是连在一起的。《红楼梦》主题故事,写的就是南明时期的藩镇之乱,朱家藩王争夺皇统导致大明彻底消亡。

说北京只有十二陵,依据就在永历皇帝这里。顺治十八年(1661年),吴三桂把朱由榔骗进清兵大营。吴三桂前往觐见时,朱由榔呵斥了一番,然后说:“今亦已矣,我本北京人,欲还见十二陵而死,尔能任之乎?”吴三桂答:“某能任之”。

据《阳秋杂录》记载,当时,吴三桂“缄口伏地若死人……伏不能起,左右扶之出,则色如死灰,汗浃背”。这段历史,也被写进《红楼梦》中。胡庸医见了尤二姐的金面,顿时“魂魄如飞上九天,通身麻木,一无所知”

尤二姐其实是“由二姐”,南明时期有朱由崧、朱由榔两个木字辈中的由字辈皇帝,尤二姐喜欢吃槟榔,由二姐、槟榔,就是朱由榔王熙凤借剑杀人,寓意朱由检之后的南明藩王之乱

南明时期,总共有四个被承认的大明皇统皇帝,也就是弘光帝朱由崧、隆武帝朱聿键、绍武帝朱聿鐭、永历帝朱由榔。江南甄家四次接驾,指的是这四个南明皇帝,哪里是什么康熙南巡?

吴三桂原本答应朱由榔,带他去北京。但是,朱由榔有天日之表、龙凤之姿,明朝叛军,甚至清兵都认为他才是真龙天子,竟然要追随其起兵反清。于是,吴三桂奏请康熙,于康熙元年(1662年)阴历四月二十五日,以弓弦将朱由榔父子缢杀——尤二姐死前,就被胡太乙(医)堕下了一个成形的男胎

四月二十六日,吴三桂下令纵火焚化朱由榔。王熙凤《聪明累》曲中所唱的:“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也就暗藏了这段历史。第二十七回书中的:“至次日,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讲的是两代历史,“次日(四月二十五日)”、“四月二十六日”,就是朱由榔罹难被焚化的日子。

“未时交种节”,则指的是芒种交节到夏至,所以,书中说:“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这一年是顺治六年(1649年),第二年,以荣国府为象征的桂林靖江王灭亡,这家藩王的结局也是被缢杀,是林黛玉判词“玉带林中挂”所隐喻。靖江王城最终的结局,也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被大明叛将孔有德纵火焚毁。

王熙凤家是大明时期的金陵体仁院总裁,而朱由榔则是南明时期体仁院总裁,他是“槛外人”,没能进“十二陵”。总而言之,王熙凤有朱家皇帝的隐喻,象征南明藩王之争,所以,他们家是“江南王”。同样,皇帝不能称其父亲名讳,终《红楼梦》全书,王熙凤只能夸耀家史显赫,但却不能提父亲的名讳。

贾史王薛,其实是“家史王说”,大明灭亡后,以来自宁王府的王子朱统托(八大山人)、来自桂林靖江王家的王子朱若极(石涛)为主诉说家史。他们是大明皇室后裔,当然不能在书中直书大明皇帝的名讳了。

王熙凤祖上封都太尉统制县伯,又暗喻的是靖江王家。靖江王一世祖是朱元璋的大哥朱兴隆,也就是书中“兴隆街的大爷”。大哥称“伯”,而靖江王家是九大藩王中唯一非皇子亲王,这家藩王比皇子亲王低一格,女儿不能称郡主而只能称县君。

王熙凤不提自己的父亲,其实写的是南明藩王之乱。与赵嬷嬷夸耀王家,所提到的粤、闽、滇、浙,也是南明时期藩王播迁,或者说是逃亡之地。王家养活外国人,王熙凤所说的这句话,也得以“风月宝鉴”照看,另一面是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逃到缅甸避难。




凤姐有几次说起过王家,总是充满了自豪,却从来没有提到过她的父亲。凤姐不提起自己的父亲,不代表她的父亲叫人说不出口。凤姐屡屡只提王家不提父亲,这与说话的语境和家族社会的思维习惯有关。

凤姐的父亲不会太差劲

凤姐的父亲,在前八十回,一共只提到过两次。第一次在第六回:

那时只有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与王夫人随在京中。

第二次在十四回:

又有胞兄王仁连家眷回南,一面写家信禀叩父母并带往之物。

透过这两次“出镜”,我们可以得知,凤姐父亲的活动足迹:年轻时随父在京,后来返回祖籍金陵。凤姐的父亲后来回到金陵,不会是在那里吃老本混吃等死,他在金陵应该也有个一官半职。

王家是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由于第三次所表,侯爵只可传袭三代,伯比侯第一等,很可能县伯的爵位是一代而终,不能传给后人。王家的儿孙若想跻身官场,有两条路:一,好好学习,以科甲出仕;二,花钱买官。

王家虽也号称“诗书大宦名门之家”(第四十五李纨语),但是他们家的人,留给人的印象都没读太多书。宝钗说过凤姐“不认得字”;薛姨妈在接牙牌令时只用一些俗语,说明不通诗文;王夫人连牙牌令都不接,也不像是读过多少书的;王子腾的几个职位都是武职,看来“文化”也不太高。从家庭氛围来看,凤姐的父亲不大可能靠读书博取功名。

“护官符”上写着: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凤姐曾说:“把我王家的地缝子扫一扫,就够你们过一辈子呢。”这都说明王家很有钱。家里不差钱,官场上又有人脉,王家的子弟要捐官,不为难事。

赖大的儿子也捐官了,后来又被选上州官,这都是靠贾府的人脉上去的。贾府的奴才之子尚且能托光往上走,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子弟,就更不缺升官的途径了。凤姐的父亲不仅会做官,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金陵是四大家族的大本营,朝廷派任的地方官只有让他们满意了,才保得住官爵和性命。凤姐的父亲在金陵占地利人和,哪怕只是个庸才,只要不至于太蠢,他在金陵官场上就能混出个人样来。

王夫人谨慎会待人,薛姨妈精明善处世,王子腾接连升官,凤姐有一万个心眼子,王家的基因不差,凤姐的父亲想必也不会太平庸。他的能力,应该足以支撑他在金陵本土成个人物。

凤姐的父亲或许没有其弟王子腾优秀,但也不可能是泛泛之辈。凤姐就是哪天想提一提,也不会怕丢脸。

语境和家族社会的思维习惯

凤姐一共有三次提到王家。

第一次在第六回。凤姐正接待刘姥姥,贾蓉来借老舅太太送给凤姐的玻璃炕屏。凤姐假意说已经借出去了,贾蓉半跪在炕沿上哀求,凤姐笑道:

“也没见你们,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不成?”

这玻璃炕屏是“上回老舅太太给婶子的”,可见不是凤姐的嫁妆,而是后来给的。凤姐的父母都在金陵,这个给玻璃炕屏的“老舅太太”是王子腾夫人,凤姐在这时候提自己的父亲不合适。而且贾蓉是贾家的子侄,对应“王家”才合理。

第二次在十六回。贾琏、凤姐、赵嬷嬷一边吃酒,一边聊接驾一事。赵嬷嬷说江南甄家接驾四次的风光过往,凤姐忍不住插一句:

“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接驾还是凤姐爷爷时候的事,和她父亲没关系,此时也不适合提。

第三次在七十二回,贾琏笑凤姐要一二百两银子太狠,你们要三五千也拿得出来。凤姐翻身起来数落了贾琏说我有三五千,不是赚的你的。后面又说:

“把我们王家的地缝子扫一扫,就够你们过一辈子呢。说出来的话也不怕臊!现有对证:把太太和我的嫁妆细看看,比一比你们的,那一样是配不上你们的。”

凤姐和贾琏动肝火,要证明自己的钱不是在贾府当管家赚来的,举出王夫人和她的嫁妆。涉及到姑侄两代的嫁妆,就不是凤姐父亲一个人的事,这时候也不适合把父亲抬出来。

古时候是家族社会,不像现在的家庭都是一个个的小单位。我们现在说到“我家”,通常是默认父母及其子女所构成的家庭。古时候的人说“我家”则涵盖着爷爷奶奶、伯伯伯母、叔叔婶婶及他们的子女所构成的家庭。一大家子人关起门来,可能会阋墙,会分出你的我的。但是只要打开门,在外人面前,就是一个整体。如果在外人面前分出你的我的,将会引起人的笑话。凤姐在“王家”之外的人面前提王家,不会单提她的父亲。

居住在贾府里的王夫人、薛姨妈和凤姐都来自王家,她们私下里聊天,很难不涉及到凤姐的父亲。文本里没看到凤姐提她的父亲,不代表她从来没说起过。

凤姐夸耀王家富有,不用单独提起她的父亲,王家的荣耀有她父亲一份。夸耀王家,意味着在夸耀这个大集体的同时,也炫耀了自己的父亲。




王家远没有贾家显赫,家世是王熙凤的短板,她从来没有公开在外面夸耀过娘家地位显赫。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只是地底下对丈夫贾琏、赵嬷嬷、贾蓉夸耀王家有钱而已。她甚至从没公开提及过王家叔叔王子腾有权势,更从来不提自己的父亲。


因为王家的门楣始终比不上贾府,就算王子腾权倾朝野,他也只是个官员,没有爵位,比不上树大根深的贾府显赫。


王家的情况和荣国府一样,都是长子袭爵,次子当家。


王家的权势是属于叔叔王子腾的,王熙凤的父亲空有爵位,没钱也没势,不足以拿来作为吹嘘的资本。否则按照王熙凤的个性,如果家族显赫,父亲得力,肯定会高调的提出来显摆。



至于,书中提及王熙凤经常在外面弄权捞钱,主要靠的其实是贾府的势力和人脉关系。她日常夸耀娘家如何有钱,针对的也是贾府渐渐穷途末路的现实,甚至需要靠她的嫁妆贴补家用。


王熙凤不是吃哑巴亏的人,她付出了就要让大家都知道,尤其是丈夫贾琏必须知道,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家庭地位。也就是通俗说的:“赔钱赚吆喝。”


王熙凤的父亲应该是个男爵,王子腾发迹后,他回原籍养老


王熙凤的王熙凤的曾祖父是“都太尉统制县伯”,是官职有县伯爵位。


王熙凤的父亲是王家第三代的老大,因为王子腾和王子胜都没有爵位,所以王熙凤的父亲应该是嫡长子。


看一下王家祖上这个“都太尉统制县伯”的官职和爵位:


都太尉统制,是个作者虚拟的官名,但可以看出来是高级武官名称,因为“太尉”曾是古代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尤其是两汉和宋代,比如大家都熟悉的《水浒传》里的高俅,高太尉。


“县伯”是古代的一种爵位,源自晋代,贵族封爵,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个等级,其中伯以下都封以,于是伯、子、男又被称为县伯、县子、县男。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曾祖父是和四王八公一起跟随开国太祖皇帝征战,得意加官进爵的,进入贵族行列的,他的县伯爵位可以降级世袭。


按照古代嫡长子有限继承爵位的制度,到了王熙凤的爷爷就是县子,到了王熙凤的父亲继承的就是县男的爵位了



而且从王熙凤的祖父专管“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看来,王家从第二代已经不做武官了,也就是说他们家应该是只世袭爵位,不世袭官职的。


《红楼梦》中的爵位制度看似参考明朝的名称,实际上“降级递减”袭爵是清朝独有的,

清朝的爵位体系并不是严格按照“王公侯伯子男”这样划分,自王以下,分别是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其中公、侯、伯是超品,子是正一品、男正二品,以下的都不能使用爵位的称呼。


这样看来从老祖宗的官职爵位论起,王家就比一门二国公的贾府差远了。家世其实是王熙凤的短板,她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在贾府夸王家显赫?


这样打脸的事情,精明的凤姐不会做。她夸耀的一直都是王家有钱,有西洋货,这才是王家相比贾府的长处。这个后面再讲。


虽然王熙凤很精明厉害,但是她既没有大家闺秀该有的教养,也没有文化。她哥哥王仁更加不成器。可见王熙凤的父亲在教育子女这方面不太行,所以由此推论出,王熙凤的父亲继承了爵位之后,也没什么大的作为,是个庸碌之辈。


直到王子腾升官,当上了“经营节度使”,又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王家才算真正的重新回到朝廷的权力中心里来,


随着王子腾大权在握,那么王家当家主事的人也就变成了王子腾。王熙凤的父亲在王家的地位就很尴尬了,简直比贾赦在贾府还要尴尬,因为至少贾政没有王子腾那么有出息,贾赦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从凤姐自幼常来贾府串门,和贾珍从小玩到大这些细节看来,她是在京城长大的,她有父母,自然不可能是寄居在叔叔家,那么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王熙凤的父亲以前也是在京城混的。


但是王子腾发迹之后,他的处境很尴尬,所以才不得不回到金陵原籍老家去居住生活。


王家共十二房,京城只有王子腾、王子胜两房,王熙凤的父亲在京城比不上两个弟弟,但是回到老家,凭借身上的爵位和嫡长子的身份依然可以当老大,说不定还是族长,统领全族,横行乡里,岂不是很爽。


关于凤姐的父母,在《红楼梦》第十四回写到凤姐因为“胞兄王仁连家眷回南,一面写家信禀叩父母并带往之物”。


通过这一的情节可以看出,这时候凤姐的父母还都在世,她的亲哥哥叫王仁,凤姐应该还有个亲姐姐,因为在第二十七回,凤姐帮宝玉圆谎,宝玉向林黛玉说道:“你听见了没有,难道二姐姐也跟着我撒谎不成?"


宝玉本该叫凤姐二嫂子,但是因为又是表姐,所以常叫姐姐或凤姐姐,这里单独提到二姐姐,说明还有个大姐姐。


王熙凤只私下夸耀过王家有钱、有洋货,从不敢说王家显赫


《红楼梦》中王熙凤并没有“总是夸耀王家的地位显赫”,她只是私底下,一共提到过王家三次,还都是在自己屋里,关起门来说的。


头一回是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时候,宁国府的贾蓉来找她借玻璃炕屏,王熙凤说了一句:“也没见你们,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不成?你们那里放着那些好东西,只别看见我的东西才罢,一见了就想拿了去。”


再一回是王熙凤在和贾琏、奶妈赵嬷嬷在屋里吃饭的时候,因为元春省亲说起太祖皇帝难寻,她提到自己的娘家王家,并没有吹嘘,说的全是大实话:

“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从王熙凤这段话里,结合清朝的历史史实,应该是暗指清朝康熙皇帝南巡的事情。《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以自己家族的故事为创作背景,将曹家的兴衰荣辱都拆分给了书中几个家族来体现。



王熙凤的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王家负责的,按照《红楼梦》虚实结合,官职半古半今的基本法则,这个涉及“朝贡”和“朝贡贸易”官职业务主要和古代的礼部、鸿胪寺以及内务府挂钩,也与清朝的盐政和江南三织造脱不了关系。


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的家族曾受康熙皇帝恩宠,三代四人连任江宁织造,曾负责过给皇帝采办洋货贡品的事情,这就少不了要和“朝贡”和“朝贡贸易”关联。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四大家族中,贾、王、史三家都是贵族,唯有薛家是皇商,而偏偏又只有王家和薛家联姻?因为王家的业务需要一个可靠的皇商合作,在古代,没有什么关系比姻亲更为可靠了。


王家和薛家联姻之后,王家的工作业务开展的更顺利了,顺便王家也靠薛家的商业资源发了大财。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王家官职爵位都远远比不上贾府和史家,但是当贾府和史家出现财政危机的时候,王家还富的流油了。


王熙凤第三次提到娘家王家就是夸富,那时候贾府已经要靠典当支撑了,王熙凤还可以对贾琏嚷嚷:

你们看着你家什么石崇邓通。把我王家的地缝子扫一扫,就够你们过一辈子呢!


王家为啥这么有钱?就是从王熙凤的爷爷从事的工作,以及与薛家联姻合作开始发财的。也就是靠西洋珍奇货物发财的。可以说《红楼梦》中的大部分西洋物件都是出自王熙凤手里,也就是出自王家。


比如王熙凤屋里的自鸣钟、送给大家的暹罗国进贡的茶叶、贾蓉借的玻璃炕屏、送给宝玉的波斯国玩器,宝玉给晴雯讨来用的膏药贴“依佛那”等等。


但是王家虽然有爵有钱,也有很多西洋的珍奇货物,但是这并不代表王家显赫。


有钱和显赫是完全两码事,有权有势,门厅显贵才算得上显赫。王家的门楣,就算有王子腾发迹之后,比起一门二国公的贾府来,还是差很多了,因为贾府虽然衰落了,还有元春做贵妃呢。


王熙凤嫁给贾府属于妥妥的高嫁,她在贾府是根本不可能公开夸耀王家多么显赫的,那会笑掉别人的大牙,打自己的脸面。王熙凤比谁都明白这一点,所以她就算夸耀,也只是私下里说说娘家的长处:有钱、有洋货,仅此而已。


王熙凤对丈夫贾琏一开始是很顺从的,就连她在和赵嬷嬷、贾琏提起自己爷爷的事情那一回,书中还写到“凤姐虽善饮,却不敢任兴,只陪侍着贾琏”,凤姐贾琏夫妻的实际家庭地位怎样,一目了然了吧。


书中还有一个细节可以体现王家的地位比不上贾府,那就是屡次写到王子腾家开宴会,王夫人经常不去,只有王熙凤和薛姨妈带着宝玉姊妹们去参加。


但是,王子腾的夫人却常来贾府走动,如果王家已经比贾府更显赫,这基本是不可能的。


王熙凤弄权倚仗贾府势力,用娘家财产撑腰压制贾琏


王熙凤的娘家既然不如贾府显赫,那么为什么她后来敢和贾琏嚷嚷起来,不再顺从了呢?


因为王家越来越强大,但是贾府越来越没落,贵妃元春在宫里也不得宠。王熙凤在贾府得不到什么好处,还要自己贴钱,典当嫁妆来填补财政窟窿,打发宫里太监的勒索敲诈。


王熙凤这么精明的人,她这样赔钱出力的图什么呢?两件事,一是图贾琏袭爵后,她能混个诰命夫人;二是图贾琏能对她好一点,王熙凤是真爱贾琏,占有欲极强。


也正是因为凤姐精明,所以她赔了钱就要赚吆喝。她整天四处跟人说家道艰难,连来打秋风的刘姥姥也要哭穷,凸显的就是她治家理事的才能。


她又跟贾琏嚷嚷,说贾府穷,王家有钱,她和王夫人的嫁妆丰厚,就是为了用钱财压制贾琏,保障自己的家庭地位。


贾琏虽然花心,也不怎么待见她了,但是贾府穷了,贾琏以后在官中挪用银子越来越费劲,总有要指望王熙凤的时候,王熙凤就是要用这个来拿捏贾琏。



只要王家一天不倒,王熙凤手里有钱,贾琏就被拿捏的死死的,尤二姐被王熙凤整死,还连带失去了一个儿子,也只能忍气吞声。


不过,王熙凤用以夸耀王家来壮大自己声势的资源,也就是财富而已。她作为一个出嫁的女儿,想要靠王家或王子腾的势力真的去做点什么事儿,其实基本靠不上。不过提起来也就是个虚名,为人忌惮而已。


王熙凤仗势欺人,放高利贷也好,弄权赚银子也罢,打的都是贾琏的旗号,用的都是荣国府的势力。比如王熙凤弄权铁槛寺那一回,书中提到具体操作过程:

假托贾琏所嘱,修书一封,连夜往长安县来,不过百里路程,两日工夫俱已妥协。那节度使名唤云光,久见贾府之情,这点小事,岂有不允之理。



贾府虽然没有像王子腾那样权倾朝野的高官,但是贾府百年基业,树大根深,四王八公、江南甄家这些顶流权贵都和贾府有关联,这样显赫的家世关系,是王家比不了的。


也是在这一回中,尼姑净虚本来求的人不是王熙凤,而是王夫人,她的原话是:“可以求太太与老爷说声,打发一封书去。”太太,就是指王夫人。


王熙凤的回答也很有意思,她说:“这事倒不大,只是太太再不管这样的事。”看样子这种仗势敛财的事情,王夫人可没少干。而王熙凤也从这一回中,一下子赚了三千两银子,尝到了甜头,“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


真是因为凤姐仗着贾府的势力,这样的事情做多了,后来才有门路去挑唆张华告状,越发狂妄的说出了“便告我们家谋反也没事的”的话来,这里凤姐说的“我们家”,自然是贾府,而不可能是王家。


所以综上所述,王家只是比贾府有钱,并不如贾府显赫,凤姐也没有总是夸耀。她连那位大有作为的高官叔叔王子腾也没提过,更不会提及自己庸碌无为的父亲了。


王熙凤这样的聪明人懂得如何扬长避短,善用自己手里有限的资源,发挥足够大的价值。


南山橘暖/文




王熙凤如此作为显而易见是避重就轻,王家的地位和王熙凤的父亲哪个值得夸耀一目了然。

四大家族之王家

贾雨村补授应天府,恰逢薛蟠打死了冯渊,甄英莲落难拐子手。原先葫芦庙的小沙弥改头换面做了门子,递给贾雨村一张护官符,里面写道:

贾不假,白玉做堂金为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才刚看完,贾雨村就听见王老爷来拜,薛家出了事,王家来疏通关系,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初现端倪。从“护官符”里可以看出在红楼刚开场的时候王家的巨额财富,“白玉床”显然比薛家的珍珠黄金更为贵重,薛家是皇商,实则地位不高;王家需要龙王去请,暗喻金陵王所拥有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不容小觑的地位。

王熙凤得意夸耀王家地位显赫从王子腾升官开始的

王熙凤初嫁到贾府是高攀的,那时王家门第没有贾家高,所以即使是王夫人,在贾家的地位仅次于贾母,依然小心翼翼,生怕出点差错。原本是姻亲关系的四大家族以贾家为首,荣宁二府子弟不肖,全靠父辈余荫,唯一科举入仕的贾敬直接去道观炼丹去了。

当贾家走向没落之时,王子腾初任京营节度使(二品京官),后擢九省统制,奉旨查边,旋升九省都检点(一品大员)。随着王子腾不断地升官,王夫人态度也就渐渐变了,处理晴雯都不经过贾母。王熙凤跟贾琏吵架:“把我们王家地缝子扫一扫,够你们贾家过一辈子的”,这是因为王子腾的升迁给她们带来了底气,这时候的四大家族显然以王家为尊。

王熙凤从不提起自己的父亲,因为不值一提

王熙凤的父母在《红楼梦》里只有侧面描写,刘姥姥一进贾府攀亲戚时提了一笔:

那时只有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与王夫人随在京中的,知有此一门连宗之族,余者皆不认识。

王熙凤料理秦可卿丧事时,又添一笔:

又有胞兄王仁连家眷回南,一面写家信禀叩父母并带往之物。

据此证实王熙凤父母健在,并且住在金陵。王熙凤的父亲是王夫人的长兄,王子腾并非排行老大,可以推断王熙凤父亲就是王子腾的兄长王子胜,弟弟王仁。王家四兄妹:王子胜、王子腾、王夫人、薛姨妈。

王熙凤不以自己的父亲为豪,很大原因是王子胜没有走仕途,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贾雨村在应天府处理薛蟠害人性命之事,特意提到的“王老爷”兴许是王熙凤的父亲。

王子腾没有儿子,将王熙凤、王仁养在身边长大,王熙凤背靠整个王家,金陵太过遥远,与京都一比显然没有多少风光可言。放着王子腾所在的京城王家不靠,去提那个闲居金陵的父亲,王熙凤估计也不好意思洋洋得意了……




王熙凤掐尖要强好显摆是真的。如第十六回,凤姐向赵嬷嬷贾琏说起她爷爷预备过一次接驾,第七十二回,凤姐向贾琏说把她们王家的地缝子扫一扫,可以够贾府过一辈子的。这么好炫耀的王熙凤,却一次也没有提过他的父亲,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王熙凤的父亲是庶长子。

在第六回,刘姥姥去荣国府打秋丰,周瑞家的向她介绍王熙凤,其中曾经提到王熙凤的父亲:

你到这琏二奶奶是谁,就是太太的内侄女,当日大舅老爷的女儿,小名凤哥儿的。

周瑞家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凤姐的父亲是王夫人的娘家大哥。即王府的长子。但是书中却又告诉我们凤姐的父亲住在金陵,是守金陵老宅的。第十四回,秦可卿病逝,王家老宅派王熙凤之胞兄王仁祭奠,等王仁走时,王熙凤写家信禀叩父母并带往之物。可作证明。

而守在金陵老宅,自然不是承爵之人,而在立嫡立长的时代,王熙凤的父亲做为长子,却不承爵,想来应是庶子,在有嫡子的情况下,没有承爵资格。


二,王熙凤的父亲的能力差,职位低,比不上王子腾。

王熙凤是个要面子的,吹牛也都是往大里吹,如她对贾琏说,把王家地缝子里的银子扫一扫,就可以让贾府过一辈子的。这句话真的有点儿太夸张了。

想当初王夫人嫁到贾府时,曾经惊羡过贾府的富贵的。以至于多年之后,还对当年贾敏的奢华排场念念不忘。可见,贾府的富贵曾经远远超过王家的。

但是王熙凤绝口不提自己的父亲,我想王熙凤的父亲无论是在能力上还是职位上都会逊王子腾很多,如果提起来,不但不能够给王熙凤增色,反俐会使王熙凤觉得脸上无光。因此才避而不谈。


《红楼梦》中有许多事情不合常理,如贾赦是贾母嫡长子,但贾赦袭爵后却不能接收荣国府,如贾敬中举后却置家宅于不顾,辞爵与道士胡孱,而王子胜是庶长子,看起来很有点儿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也未必不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刘姥姥   显赫   宝玉   大明   金陵   地位   父亲   红楼梦   嬷嬷   爵位   江南   寓意   凤姐   皇帝   王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