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秦可卿的死,为什么让贾宝玉如此伤心到吐血?

《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了,贾宝玉因此而吐血,他的表现除了痛心,还暗藏玄机,代表着另一种暗示。


秦可卿与贾宝玉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与小说中在第一回就提到的梦幻二字关系重大。


我们知道作者在小说整体上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比如林黛玉、贾宝玉的双重身份,黛玉前世为绛珠草,宝玉则为神瑛侍者,这是虚写,而他们二人在贾府的身份则以实来写。


再如,贾宝玉在太虚幻境是虚,而大观园里的姐妹则是实;还有一直贯穿全文的空空道人、赖头和尚也是不断在虚与实之间切换。


正是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使得整部小说的氛围呈现出“梦幻”之感。因此,个人认为,在秦可卿与贾宝玉之间的情感关系上,作者同样也是这样的写法,即虚实结合。


在第五回中,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了秦可卿的闺房,什么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秦太虚写的充满柔情的一副对联,武则天的用过的宝镜,赵飞燕舞过的金盘,伤了太真乳的木瓜,等等。


作者这样写无非在营造一种梦幻的氛围,而营造这种氛围的目的,就是让贾宝玉在梦中进入太虚幻境。

在进入太虚幻境后,贾宝玉在警幻的带领下参观并参与了其中的活动,又是看册子上的判词,又是喝万艳同杯,还听了《红楼梦曲》,最后还娶了妻,行了夫妻之礼。


仔细想想,实际贾宝玉的一生在太虚幻境已经走完了,他已经经历了之后在贾府所经历的一切,判词把女孩子们的命运结局都已点明,而他自己的命运结局也在其中。


在太虚幻境他娶了妻子,而那名有着黛玉与宝钗之相貌的女子就叫秦可卿,这本身就在暗示钗黛两人都在他的婚姻中有着很重的分量。


太虚幻境的结局显示,宝玉似乎钗黛都得到了,但似乎又谁都没得到,这也是一种梦幻的结局。


与之相对应的现实是,贾宝玉迫于家族的影响娶了薛宝钗为妻,但在情感上来说则钟情于林黛玉。


对于宝玉而言,他的确是既得到了薛宝钗,又得到了林黛玉。同样,于钗黛而言,也是如此。


但他最后却出家当和尚去了,从而造成另一个结果,就是谁都是过眼云烟,似一场梦,他谁也没有得到。

像这样梦幻的结局同样也体现在了袭人与晴雯身上。贾宝玉与袭人的关系与众不同,因为他们二人有肌肤之亲,夫妻之实,而且这种关系贾府上下大都知晓。


在贾府丫鬟上位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儿,这本身也是贾府的规矩。贾母把晴雯、袭人都塞到宝玉身边,其目的除了对宝玉在生活起居的照顾,潜在的用意就是为宝玉择选合适的小妾。


最后的结果是,袭人抓住机会捷足先登,而晴雯则争位失败退出贾府。晴雯在将死之时心有不甘,她说“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这句话意味深长。


她原本有着比袭人更大的优势,但她并没有利用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发展与宝玉的关系。而袭人就不一样,她从一开始就认为自己是宝玉的人。


所以,当宝玉向她传授梦中男女之事时,她立马就答应了,此后作者这样写道:说“宝玉视袭人更与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职。”


此处这样写必不是闲笔,此后的袭人凭借与宝玉的私人关系确实在怡红院做到了一姐的位置,而其他人都得唯她马首是瞻,而晴雯则凭借自己清高的人格魅力在情感上同样征服了贾宝玉。


所以,在宝玉心中,他看重袭人,但更欣赏晴雯,他得到了袭人,也得到了晴雯,但同样受家族影响,袭人被认可,而晴雯则被逐出了贾府。最后也是随着他的出家,谁也没得到。


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秦可卿与贾宝玉二人之间也必与“梦幻”二字有关。那么秦可卿于贾宝玉的“梦幻”之处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在小说中,我们需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宝玉除了与袭人有云雨之事,还有一个人也是不可放过的,此人就是秦可卿。


若按先后顺序,秦可卿才是贾宝玉真正意义的第一个女性,他们二人在太虚幻境是有夫妻之实的。


但在现实中,袭人与贾宝玉也有云雨之情,而且作者在写到此时,如上述所言,也说了宝玉待袭人与别个不同。


那么对应在幻境中的秦可卿,从情感上来说,宝玉待她与别个不同,也是符合常理的。


所以,当他听到秦可卿的死讯时,何止是吐血,大半夜的他不顾贾母的劝阻,还立马起身前往宁府去祭拜她。


有一个细节要特别注意,小说这样写:“如今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这依旧是梦幻的虚写。

也就是说,贾宝玉与秦可卿相识于梦境,在梦境中他们相依相偎,还结成了夫妻,但在第五回幻境中,只交待了贾宝玉的突然离开,并没有交待秦可卿在梦中的结局。


那么幻境中的秦可卿如何了,怎样了,有结局吗?肯定有,作者在第十三回便给出了答案。


秦可卿死了,贾宝玉从梦中听到了这个消息,他在震惊之余,又悲痛万分,小说中是这么记述的:


如今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喷出一口血来。


也就是说,吐血这个行为是在梦中被激发出来的,并非来自于现实中的痛苦。所以宝玉吐血之后,清醒之后,他的表现非常平静。

做了一场梦中的恋人夫妻,宝玉无论如何都要去宁府祭拜秦可卿,这是他们在现实中的告别。


那么秦可卿之死对贾宝玉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贾宝玉彻底从太虚幻境中清醒了过来,走了出来。


从此之后,他才真正开始自己在人间的劫难生活,开始了他与钗黛二人的情感纠葛,开始见证贾府的兴衰,开始真正体味人间的真与假。


综上所述,作者开篇即提出“梦幻”的理念,而且这种理念一直贯穿全文,甚至用在了不同的人物身上,钗黛如此,晴袭如此,秦可卿也是如此。




有红学家说过,贾宝玉和袭人的“初试”其实不过是“重演”,而秦可卿才是贾宝玉真正初试的对象。 这话看着捕风捉影,但细细琢磨,也似乎有那么点意思。

贾宝玉与秦可卿,一位是荣国府得宠的公子,一位则是宁国府受欢迎的媳妇。辈分上,贾宝玉比秦可卿大一辈。在讲究男女大防的年代,虽然贾宝玉不过十岁出头的年纪,但大抵不该和秦可卿有什么接触的。

书中关于贾宝玉和秦可卿的交集描写仅有两处而已,一处是第八回贾宝玉与秦钟初会时,另一处便是众所周知的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时就是睡在了秦可卿的床上。

可就在为数不多的几次交集中,贾宝玉却对秦可卿产生了非常复杂的情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秦可卿死时,刚听到噩耗的贾宝玉竟然吐出一口鲜血,还不顾夜里风大直奔宁国府。

论理,以贾宝玉和秦可卿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加上两人的年龄差以及辈分上的差距,秦可卿的死对贾宝玉是不可能产生这么大的震动的,可为何贾宝玉却表现得比人家丈夫贾蓉还要悲痛?就连那秦可卿的好闺蜜王熙凤,听到噩耗后也仅仅是发呆而已。

关于这个问题,批书人脂砚斋是这样解释的:

宝玉早已看定,可继家务事者,可卿也。今闻死了,大失所望,急火攻心,焉得不有此血?为玉一叹!

在《红楼梦》众多批书人中,脂砚斋一直被认为是与作者关系最为密切,也是最理解作者的一位。可是这一处批文,却非常值得商榷。

我们都知道,贾宝玉此人,向来只留心女儿之事,不问经济仕途,不喜程朱理学,他的追求是自由和平等,至于“家务”,不说不关心,是根本没有留意过这个问题。

譬如到了第六十二回,他和林黛玉夸赞探春“心里有算计”,林黛玉便接话,称探春做的是对的,平日里自己也算过,贾家入不敷出,再不省点,以后就难了。

谁知贾宝玉听后却笑道:

“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

这话说的,是一个操心家务的人会说的话吗?完全就是一个安富尊荣的公子做派嘛。在这点上,贾宝玉还不如林妹妹呢。

更有后来第七十二回,因为贾府各种矛盾开始浮出水面,探春为此感慨烦难,贾宝玉却不以为然:

“谁都像三妹妹好多心。事事我常劝你,总别听那些俗话,想那些俗事,只管安富尊荣才是”

那尤氏听了有点无奈,就打趣他“不为后事考虑。”谁知人家宝玉却笑着说道:

“我能够和姊妹们过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什么后事不后事。”

贾宝玉的表现,自然因为他本人理想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因此而产生的放任自流的思想。但这正也说明他是不可能因为“家务”这种“俗事”而烦恼的,更别说因此吐血了。再说贾宝玉真对“家务”这么上心,后面应该努力读书入仕,为家族担起重任了,哪里还会是一位“于国于家无望”的情种?

那么,秦可卿死贾宝玉吐血,究竟是为什么?

细究起来只有一个原因:秦可卿在贾宝玉心里,是情人一般的存在。

虽然,贾宝玉这个人,一向最懂怜香惜玉,爱惜女性的。不仅是在姑娘们面前伏低做小,就连丫头们面前,贾宝玉也常常怕冲撞了她们。

秦可卿作为一位年轻又才貌俱佳的女子,突然香消玉殒,贾宝玉为此大感痛惜,自然是有的。但是,绝对不可能悲痛到吐血的程度,若是如此,后来的晴雯之死,贾宝玉又得吐多少血呢?

所以,贾宝玉对秦可卿,绝非简单的欣赏和爱惜,而是含有男女之情的情愫的。

贾宝玉为何会爱上秦可卿?

一、秦可卿是薛林二人的完美结合体

我们都知道,贾宝玉的前半生都在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纠缠,林黛玉的风流袅娜,薛宝钗的鲜妍妩媚,一开始都让贾宝玉所欣赏,可是这两个人也同时美玉微瑕,林黛玉本性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在贾宝玉没有给到她绝对的安全感之前,两人难免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而薛宝钗呢,倒是懂得随分从时,行举大方豁达,但太好为人师,更有甚者每每劝谏贾宝玉留心仕途经济学问,这是最令贾宝玉所惋惜的。

这种情况下,那秦可卿简直是为了满足贾宝玉的幻想而生的,因为她不仅有林黛玉的袅娜风流,还妩媚鲜妍如薛宝钗。但是薛林二人的缺点,她却完全没有沾染半分。

她为人平和大方,行事稳妥,整一个贾府,她不仅被晚辈和奴才们敬重,与平辈相处和谐,更赢得长辈们的喜爱,那在深宅大院中浸淫了几十年的史太君,都将其视为“重孙媳妇中第一得意人”。

姿容上乘,气质绝佳,行止令人如沐春风,还有比这更吸引人的吗?

二、秦可卿满足贾宝玉对成熟女性的幻想

从爱情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个曾被别人爱过或者占有过的成熟女性,最吸引人。秦可卿不仅兼具林黛玉和和薛宝钗的美,还有着两人没有的成熟美,这对一个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小男孩来说,是有着莫大的吸引力的。

纵观整个贾府,也不是没有秦可卿这等年纪的少妇,但李纨寡居且是自己长嫂,王熙凤虽美艳风流但过于熟稔,而秦可卿却在不远不近处,贾宝玉将其作为幻想对象,也不会有罪恶感。

正因此,在贾宝玉初次梦中完成成人礼时,秦可卿成为了他的伴侣

因为潜意识里对秦可卿有所幻想,所以在第五回,昏昏欲睡的他,在秦可卿半开玩笑地询问下,微笑点头接受了睡在秦可卿的房间。而在这一次午睡中,贾宝玉神游了太虚幻境,第一次在梦中体验了高唐之乐。而对象就是神形与秦可卿如出一辙的“兼美”。

在贾宝玉醒来后,是夜便与花袭人偷试了梦中之事。而对于贾宝玉和花袭人的这一次偷试,历代许多红学家都认为,这不过是“重演”,实际上贾宝玉的初试对象是秦可卿,所谓的梦境不过是作者的一个障眼法而已。

譬如护花主人有评:

“秦氏房中虽是宝玉初试云雨,与袭人偷试却是重演,读者勿被瞒过……但虽如此,秦氏实为贾蓉之妻而宝玉之侄媳妇,若依来直写,不太污秽笔墨乎?且此书所写既作者家中事,尤不能无所避讳,故既托之以梦,使若续设然”

而洪秋蕃亦直言:

“秦氏得春气先,袭人步芳尘后”

细细一想,这种说法也绝非空穴来风。

首先,某种层面上来说,与贾宝玉梦中成亲的“兼美”,正是兼具林黛玉和薛宝钗之美的意思,更有其字为“可卿”,所以这“兼美”实则是秦可卿。

其次,书中写到贾宝玉在梦中被夜叉惊醒后,叫了“可卿叫我”,而按常理,贾宝玉做了这么久的梦,秦可卿在安顿完贾宝玉后早就离开房间了,可是她竟然还在原地,听到了这声叫唤。这说明贾宝玉做梦时,秦可卿还在房间内。而书中写到秦可卿听见这声叫唤后,也只是“纳闷”,就再没下文了,转而马上把目光引向花袭人。

所以,贾宝玉所谓的梦中成亲,有可能是现实中和秦可卿有了亲密接触,只是作者选择了最隐晦的手法遮掩过去了。

当然,即便秦可卿只是出现在贾宝玉的梦中与其成亲,都说梦是心头想,这也足够说明秦可卿在贾宝玉心中的份量。

某种层面上讲,秦可卿就是贾宝玉的初恋。而尚处青春期的小男孩,在突然得知初恋暴亡那一刻,急火攻心,口吐鲜血,也是非常在情理之中的。




我们知道《红楼梦》这本书是一部糅和了很多书稿的作品,一开始名叫《风月宝鉴》,后来又改名为《情僧录》、《石头记》等等。曹雪芹也自称是批阅十载,增删5次才有了现在的红楼梦的规模。如果大家很仔细地看红楼梦的前20来回,其中的风格和气味确实和后面有很大的不一样。

所以说《红楼梦》确实是从《风月宝鉴》中化出来的,那种风月情节还是比较多的,像什么王熙凤见到贾蓉,脸上一红什么什么的,说什么“今儿个也有客,也没精神了”之类的暧昧语言,这在后面的情节中是对应不上的,后面的王熙凤完全成了一个正经女人,在作风问题上是没毛病,这段前后是没联系的,所以显得非常的突兀。

而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什么大腿处冰冷粘湿一片啊,和什么香怜、玉爱等一群同志们闹学堂,以及和小鲜肉秦钟勾勾搭搭啦之类的,这些都和大观园中的那个清纯的小奶狗形象的贾宝玉是大有区别的。尤其是第28回他勾搭蒋玉涵时的那个老练劲儿,还亲自主持席面和薛蟠等人起酒令什么的,此时的“贾宝玉”都驾轻就熟,落落大方,简直不像是贾宝玉的形象啊,几乎就是西门庆。

所以说早年的《红楼梦》稿本可能写的不是大观园中纯情儿女的故事,想当年,随园主人袁枚也看了《红楼梦》后曾经说过,红楼中某女校书(妓女)尤艳,后来给郭沫若写诗挖苦说,“误把仙姬作校书,此翁毕竟太糊涂”什么之类的,但是袁枚也是饱读诗书的人,也不是道听途说的市井之徒,怎么会看错呢?所以说,很可能红楼梦当年的稿本就是写青楼的,写一些风尘女子的,所以说,在那样的稿本中,贾宝玉和秦可卿肯定也有更加私密的关系,并生动详细的描绘过。而在红楼梦中,就把贾宝玉和秦可卿的关系隐晦来写了,改成他梦见一个警幻仙姑给他送来的,既像可卿,又像黛玉宝钗的人,,其实这一段故事,大家也都可以认为,是作者暗喻秦可卿和贾宝玉有了亲密的关系,所以在秦可卿突然暴病身亡的时候,情深意重的贾宝玉因此悲伤吐血也是很正常的反应,




谢邀请!可卿辞世,宝玉闻讯当即呕血,说明宝玉因情伤心,而且到了伤彻心屝的地步。原因一,可卿虽是侄媳,但却是宝玉的梦中情人一一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子的妹妹可儿即是他的情境向导和老师。原因二,现实中可卿之美妍,居室之温馨,性格之可人,都是情种宝玉的女神级偶像。只不过辈份的关系,宝玉只好把这份对可卿的迷恋,深深地埋藏在心底。而今毫无思想准备的宝玉忽然被可卿离世的噩耗打击,如何不心疼得心肝破碎而呕血?不呕血就不是曹雪芹心中的宝玉了。




秦可卿身上有太多的谜团,她的身世竟然成为红学中的一大分支“秦学”。因为此,围绕秦可卿这个人物发生的故事,也随之成为聚讼纷纭的话题。比如,秦可卿的死何以让贾宝玉伤心到吐血。

秦可卿的出身谜团

《红楼梦》第五回,秦可卿出场。这回书只交代她是宁国府贾蓉的媳妇,着重写的是太虚幻境的故事。当时,宁国府梅花盛开,尤氏带着贾蓉夫妻面请请贾母、邢夫人、王夫 人等赏花。赏花、宴席毕,贾宝玉忽然困倦,贾母叫人“好生哄着,歇息一回再来。”此时,才写到秦可卿,这是这个谜一般的人物第一次出现在《红楼梦》中。

秦可卿带着贾宝玉前去午睡,贾母很放心,因为“贾母素知秦氏是极妥当的人,因他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 得意之人。”

贾家的重孙媳妇此时只有秦可卿一人,没有成家的草字头辈中还有贾芸、贾兰、贾蔷、贾菌等人尚未婚配,他们今后能娶到什么样的媳妇尚未可知,贾母何以就认定秦可卿就是重孙媳妇第一得意之人呢?

第八回书很奇怪,忽然在回末交代了秦可卿的出身,是这样写的:

他父亲秦邦业现任营缮司郎中,年近七旬,夫人早亡,因年至五旬时尚无儿女, 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下个女儿,小名叫做 可儿,又起个官名叫做兼美。

从这段话中看,秦可卿的出身并不太高,贾母重孙辈今后娶媳妇,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找个家庭出身更高的,恐怕不是什么难事。绝不是尤氏讲的那样,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文本如此矛盾百出,个中肯定有隐情。

秦可卿的人品与身份不相符

书中的秦可卿是一个不守妇道之人,与公公贾珍偷情,是焦大大骂的“爬灰的爬灰”的女主角。“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讲的就是这件事情,贾宝玉虽然是天下第一淫人,但秦可卿的乱伦比之贾宝玉更甚。贾宝玉不过是“意淫”,秦可卿则实实在在的“主淫”。

这样一个人物,怎么就能得到荣宁二府的一直认同,被称为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呢?

不仅是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而且是贾家导师级别的人物。她能一眼看穿贾家的未来,并托梦王熙凤,预见了“三春过后诸芳尽”的恐怖结局。

这也是秦可卿身上的一大谜团和一大矛盾,试想,一个在家族中乱伦之人,她的话能有如此分量吗?生活中往往就是这样,人品不好的人是没有多高地位的,人设崩塌的人说话是没有分量的。偏偏秦可卿不是这样,人品与身份地位不相匹配,这不是很奇怪吗?

太虚幻境中的秦可卿

其实,太虚幻境中的秦可卿才是真实的秦可卿。作为贾宝玉的人生导师,秦可卿以性启蒙者的方式,点明了自己的身份,更提示贾宝玉的真实血统。于是,回到现实中的贾宝玉开始做起了“红楼梦”。因为贾宝玉开始做梦,以贾元春满荷皇家符码的人省亲为由头,建造了大观园。

大观园中,聚集了太虚幻境中的金陵在册女子,贾宝玉让梦想照进了现实。但是,大观园再豪华,有再多的女子,仍然不能满足贾宝玉的“红楼梦”。因为,这里毕竟不是真实的“红楼”。真实的红楼在哪里?紫禁城!

据红学朋友研究,贾府大门的构造高度近似天安门。从天安门往里走,就是红墙碧瓦的皇家建筑,真正的红楼!这就是“红楼梦”。

太虚幻境中,秦可卿作为警幻仙姑的妹妹,受荣宁二公之托,“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 或能使他跳出迷人圈子,入于正路。”

这是很莫名其妙的委托,谁家祖宗认为声色可以让子孙改变痴顽,入其正道的?荣宁二公难道老糊涂了?

警幻仙姑按照荣宁二公的委托,让贾宝玉见识了金陵在册的女子,饮仙醪、演仙曲,级尽声色之娱。不仅如此,还让自己的妹子直接传授云雨之事。这是什么意思呢?

警幻仙境的寓意

荣宁二公托付警幻仙姑的事情,其实就是“警示”痴顽的贾宝玉的真实身份,秦可卿的性启蒙,其实就是提醒贾宝玉的真实血统。原来,贾宝玉就是来自皇家之人。

这件事情涉及到清宫的一段机密,与顺治皇帝有关。

红学中的另一学派认为,《红楼梦》的作者并非曹雪芹,而是曹頫。这个曹頫,原本是曹寅弟弟曹宣的儿子。因为曹寅在江宁织造任上病逝,独子曹颙继承爵位。但是,曹颙也不假天年,早早的就死掉了。康熙皇帝怜悯曹家,就让曹宣的儿子曹頫过继给曹寅这一支,继承了江宁织造的职位。

那么,这个曹宣又是谁呢?

清宫的一段迷案

清宫诸多疑案中,顺治出家是其中之一。当年,顺治帝与董鄂妃感情非常深,生下了皇子。这个皇子一出生,顺治就宣称为:朕之第一子。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待遇,明显是要继承皇位的。但是,因为顺治与孝庄、多尔衮之间存在很深的政见矛盾,更非常不满二人的暧昧关系,和硕荣亲王出生后不久,便被宣布死亡。

为此,顺治产生出家念头。第一次没搞成,后来被宣布得天花驾崩,但是真死了,还是出家了,也是一件迷案。林黛玉说的:“做了两个和尚了”,难道指的就是这件事?

所以,和硕荣亲王是否死掉,其中也大有疑问。

在此时间内,曹玺娶了一位皇家保母孙氏为续弦夫人,这一年是顺治十八年(1661年)。据考证,曹宣出生于顺治十四年,即1557年。此时,孙氏夫人尚未嫁给曹玺,怎么就有孩子了?顺治十四年,也就是和硕荣亲王出生的那一年。所以,曹宣很可能就是被孝庄宣布死亡的和硕荣亲王,当年被孙氏从宫中抱出,藏匿在曹家。

康熙南巡时,驻跸曹家,称孙氏为“此吾家老人也”。孙氏只是康熙的教引保母,而“吾家”显然不只指这件事,也包括孙氏从宫中抱出四皇子,是曹宣的“寿母”的缘故。

曹寅大量诗作也证明弟弟曹宣来历非常可疑,曹家隐瞒了天大的秘密。其中,《闻二弟从军却寄》有两句这样 写道“与子坠地同胚胎,与子四十犹婴孩。”这可能吗?曹寅生于顺治十五年(1558年),他的生母不是孙氏,而是顾氏,这也是书中贾母与贾政关系的真实写照。所以,即便曹宣是孙氏所生,也不是“同胚胎”。这其中,猫腻大着呢。

所以,曹宣便是贾元春判词“二十年来辩是谁”,中的那个“谁”。这样一个人物被孝庄、多尔衮隐藏在曹家,书中“养小叔子”的人便不言而喻了。否则,这句话读不通。

贾宝玉为什么因秦可卿死而吐血

既然曹宣是顺治之子,那么,曹頫自然就是皇孙了。“乘槎待帝孙”,等待的人大概就是曹頫。假如这一条能够成立,《红楼梦》的诸多谜团便有解读的可能了,包括题主所问的听到秦可卿死讯时,贾宝玉伤心到吐血。

曹頫在得到自己皇家血统的提示后,便对“红楼”心向往之。并且,为争取自己的皇家身份而使曹家卷入到宫廷斗争之中。

那么,秦可卿这个谜一样的人物,因为是贾宝玉皇家血统导引者,他(她)本身就是皇家血统。因而,秦可卿的身份之一,就是曹宣。这样一个身份的人,岂不是贾府第一得意之人?岂不是打着灯笼都难寻之人?贾母知道秦可卿的来历,此人原本就是她抱出来的。这也是秦可卿出身“养生堂”,是“抱养儿”的意思。

而当曹宣去世,曹頫便成了“货真价实”的曹家人,回归皇家之梦便开始破灭,岂能不伤心吐血?

关于曹宣、曹頫的事情,远非这篇小小的答题所能搞得清楚的。虽然,这种探索也存在诸多待解的死扣。但是,绿野老道认为,曹頫是《红楼梦》的作者,是最能解读书中一些谜团的。究竟是不是这样,敬请方家教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红楼梦   和硕   宝玉   重孙   顺治   谜团   梦中   幻境   皇家   太虚   结局   伤心   身份   梦幻   关系   作者   财经   贾宝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