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抗战国军还能挡住日军,为什么5年后淞沪会战国军却失败了?

背景介绍:


淞沪抗战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26日中华民国和日本帝国间的一场战役,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端。当时,中国国军在淞沪地区顽强抵抗日军,展现了中国军民的不屈不挠和英勇顽强。然而,5年后的淞沪会战,国军却遭遇了失败,日军在强大的火力和装备支持下,占领了淞沪,给中国的抗战带来了严重的打击。


为什么5年后淞沪会战国军却失败了?


一、战略和战术的不同


在淞沪抗战时期,中国国军的主要目标是固守淞沪地区,以保卫上海和江苏。同时,国军采取了多种战术手段,如地道战、水上炮战等,缩小日军的活动范围,并在部分地区实行游击战术,极大地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但是,在淞沪会战时期,国军将主力部队集中在淞沪地区,而忽视了周围地区的防御,使得日军可以通过其他地区进攻淞沪,迅速压制国军的抵抗,最终占领了淞沪。


二、军队实力的差异


在淞沪抗战时期,中国国军虽然装备简陋,但拥有大量志愿军和民兵,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抗日情绪,士气高涨。而在淞沪会战时期,国军因为长期的战争和内部矛盾,导致了士气低落,军心不稳。与此同时,日军在战术上也有了重大的改进,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装备,使得其火力和作战能力大大增强,这使得国军的抵抗变得更加困难。


三、外部因素的影响


在淞沪抗战时期,国际形势对中国有利,各国纷纷表示支持和援助中国,使得中国获得了一定的外援。但是,在淞沪会战时期,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各国已经开始对抗日进行经济制裁,中国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同时,日本在战争中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财富,使得其经济和军事实力更加强大,这也使得中国在战争中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


结语:


总的来说,淞沪抗战和淞沪会战的背景和战略目标不同,国际形势和军事实力的变化也是导致两次战争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今天,回顾历史,我们更应当对中国人民在抗战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和不屈不挠精神加以肯定,同时,也应当认识到抗战时期的不足和教训,以更加坚定的意志和勇气,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




1932年爆发的“淞沪抗战”,双方兵力峰值是国军约60000人迎战日军90000余人,兵力对比大约是2:3,战役中干掉了10000多日寇。而1937年打响的“淞沪会战”,双方兵力峰值是国军约70万对阵日军25万,兵力对比约为3:1,整个会战中毙伤鬼子8万余人,数字在这里罗列的很清楚,你认为哪场仗打得更好些呢?


(第十九路军副总指挥、第19军军长蔡廷锴)


一定要区分开两次战役的性质,“淞沪抗战”源于1932年1月28日的“一二八事变”,中日双方都未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严格来说它属于一场“军事冲突”;而“淞沪会战”始于1937年8月13日的“八一三事变”,此时北平的卢沟桥事变已经爆发了一个多月,中日两国实际是全面开打,只不过战场暂时分为华北和华东两大块罢了。


战场上的胜负其实要看两个结果,第一是最后形成的战略态势,以及双方是否实现了自己的战役目标;第二是战场上的代价交换比。普遍意义上,读者好像都认为淞沪抗战打赢了,其实谬也,如果真打赢了,又何必签署中国正规军必须全部撤出淞沪、只能留下保安队和警察的屈辱之《淞沪停战协定》?


(第五军军长张治中)


一个主权国家不能在自己的城市里驻军,堪称奇耻大辱,所以淞沪抗战的结局其实并不圆满,造成大家错觉的原因是日军最后也撤出了,上海没有沦陷而已。而五年多以后的淞沪会战失利后,日军彻底占领了除租界以外的所有淞沪地区,直至1945年宣布投降,所以严格来说,两次战役都失败了,只是第一次败得不那么彻底。


至于伤亡对比,淞沪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伤亡了14000余人,毙伤日军10000人冒头,这个交换比是非常可观的,如果抗日战争每次战役都有这样的战绩,日本人早就撑不下去了;而淞沪会战期间中国军队伤亡了20余万人,毙伤日军8万余人,虽然给日军以重创,但却是以倾国之兵(华北一部除外)应战,可谓元气大伤,不利于长期抗战。


从各方面的情况综合来看,1932年的淞沪抗战应该说打得更漂亮一些,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蔡廷锴)


一、中方参战主体确实是敢战的精锐。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时,正值老蒋第二次下野期间,是汪精卫和孙科主政,所以粤系的第十九路军才有机会驻防富庶的淞沪地区。在杂牌军中,粤军(后面基本都算中央军旁系部队了)确实是挺能打的,综合北伐战争的进程来看,粤系军队一点不输于黄埔系军队。蔡廷锴是什么人?曾经的第十一军第24师副师长,这个师是以铁军“第四军”独立团为基干扩编起来的部队,蔡其实曾经是叶挺将军的副手。


该师也参加了南昌起义,不过后来在南下过程中蔡廷锴率部离队,也就是说,蔡的部队是北伐军的老底子,战斗力蛮强的。第十九路军总指挥是蒋光鼐,“路军”只是建制级别而已,其实只辖一个第19军,而蔡廷锴是该军军长,当时下辖三个师33000余人,齐装满员并且装备也还可以,得算是当时最能打的部队之一。



(主持军政部的何应钦)


而后面增援而来的第五军,则是由黄埔嫡系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当时还是加强团的编制)组成的,军长张治中将军,兵力约在25000到26000人之间。这三支部队都是黄埔系的绝对精锐,而且抗日热情也比较高涨,第87师的旅长宋希濂曾经在上海方面打响后,亲率全旅军官前往军政部请战,而第88师师长俞济时由于是铁杆嫡系,干脆直接致电老蒋,主动请缨驰援上海。


老蒋的复电原文是:“贵师行动,一听何部长命令,如运沪作战,务希奋勇自强,以保荣誉”。中央军嫡系加粤系王牌,某种意义上,这基本就是北伐时期的最强阵容,当然够鬼子喝一壶的。


(第88师师长俞济时)



二、日本当时并没有全面占领淞沪的打算。


1932年的日本,军部势力和法西斯主义还没有完全实现“暴走”,文官政府还是挺有话语权的,包括之前对于侵占东北“九一八事变”的态度,日本军部和内阁的矛盾和分歧就很大,军部想搞武力扩张,内阁不愿意违反《华盛顿公约》,所以内部一直在掐。但是对于在上海搞搞事情,文武两界又都是比较支持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日军侵略东北的注意力。


策划“一二八事变”的是板垣和土肥原等人,也就是侵略东北的罪魁祸首们,在国际舆论对日本非常不利的局面下,他们迫切需要在遥远的淞沪地区挑起事端,以转移国际社会的注意力。而裕仁的文官党羽“十一人俱乐部”(成员都是重臣),也主张日本在完成对东北的全部占领之前,需要有一个政治上的“思考间歇”期,以应付国内外的许多新问题,为此日本需要在上海发起一场“假战争”。


(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


板垣奉命回东京述职期间,根据日本高层的指示,曾经发电给驻上海公使馆的武官田中隆吉:“满洲事变按预计发展,请利用当前中日间紧张局面进行拟策划之事变,使列强目光转向上海”。所以说,日本在没有完全做好对华全面战争准备、需要消化东北既得利益的情况下,在上海挑起武装冲突是局部行动,并没有彻底占领淞沪地区的计划,这也就意味着,日本人不会真玩命,而是差不多见好就收。


不过老蒋和南京政府倒是认真应战了,他们误判了日本人的企图,以为日军真的要觊觎上海,那可是南京政府的核心统治区域,跟东北不同,是轻易丢不得的,因此双方的战略目的,从一开始就不相同。





三、日军的战斗力在1932年还不那么强悍。


从日俄战争到1932年,日本军队并没有参与过什么规模较大的战争,包括参与一战也就是在青岛混混,所以其军队训练虽然严格,但实战经验真心一般。尤其是从1925年开始,日本文官政府还在搞裁军削预算,使日军的装备水平也迟迟没有提高,我们所熟知的什么九二式重机枪、九二式步兵炮都是1932年才正式列装的(看型号就明白),所以淞沪抗战时期,日军的装备也是大杂烩。


在东北不消说了,因为日军根本没有遭遇到强力抵抗,所以军事冒险成功,然而在上海,面对第十九路军的奋起反击和第五军的坚决进攻,日本人最初是被打得挺懵的,遂有毙伤3000多鬼子的“庙行大捷”。换句话说,在没有日军绝对海空优势火力威胁的情况下,中国军队的精锐部队在战术层面上,还真不怵1932年的日军,并且从蔡廷锴到张治中将军,对日作战的态度也非常坚决。


(第十九路军在淞沪战场)


所以首先是日本海军陆战队被揍得七荤八素,然后就是陆军分批前来增援,计有混成第24旅团、第9师团、第11师团和第14师团等部,到1932年3月下旬,淞沪战场上日军兵力已有三个师团、一个混成旅团加海军陆战队约90000人。而老蒋调动的胡宗南第1师、徐庭瑶第4师、蒋鼎文第9师等部队,还没有真正到达战场,国军在只有两个军的劣势兵力下,战局肯定日趋不利,不久第二道防线即被突破。


如果南京方面坚决点,军事运输能力再强一点,以上三个精锐师能迅速投入战场,估计跟日军形成战场僵持是没有问题的。结果这些部队还没有到达,淞沪抗战已经开始谈判,并且是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进行的谈判,最后达成的条款当然不利于中国。


而淞沪抗战之后,日军各师团纷纷抽组混成旅团到东北作战,掳获东北的物资又增强了其装备水平,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日军的战斗力其实是有所提高的。


(张治中在淞沪会战时是第九集团军总司令)


四、国际局势也不利于日本的侵略行径。


1932年德国的小胡子都还没有上台,在欧洲尚没有德国的威胁,西方列强对远东的事务还比较关注,尤其是其在华利益主要集中在北平和上海等大城市,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当然反对日本的进一步扩张。所以从1932年到1935年,老蒋“以夷制夷”之策还是有些作用的,淞沪抗战爆发后,美国政府就曾正式警告日本,不得破坏华盛顿九国公约。


包括后面的长城抗战,在日军攻破长城沿线后,美英甚至做出了陆战队直接登陆秦皇岛的姿态,所以这一时期的日本还是有所顾忌的,一方面没有完成战争准备,另一方面也是慑于发动战争时机的不成熟。当然,其中也有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将士英勇奋战的因素,尽管日军增兵后取得了一定的战场优势,但是这两支中国军队仍然坚持在上海地区,使鬼子一时不能全部得手。




在这样的战线僵持情况下,在美英等国的强力调停下,最终达成了停战,尽管中国正规军被迫撤出了淞沪地区,但是日军除原驻闸北的部分海军陆战队外,陆军部队也分批撤离了上海,好歹主权保留了下来。因此总体而言,1932年淞沪抗战的结局要好于1937年的淞沪会战,缺憾是老蒋的抗战态度此间并不太坚决,有点首鼠两端,希望国际干涉的心理更多一些,中国军队在后期的战场上比较被动。


淞沪抗战的意义也比较重大,它不仅保住了上海的基本主权,提振了全国军民的抗日信心,不仅给南京政府赢得了五年多的备战时间,也迎来了全民族联合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更使国民政府的正规军对日军的特点有了一定了解,因其战役进程几乎就是未来淞沪会战的微缩版,所以对如何未雨缪绸保卫华东地区亦大有脾益。


加一句狗尾续貂的话,如果参战部队更多一些,效果恐怕会更好。


(第十九路军纪念阵亡将士大会)




一次是日本人使出了七成的精力,一次是日本人投入了十二分的精力,把国军往死里打,于是,注定了两次战争不一样的结果。

我们分别看看这两场战争。

1、淞沪抗战的缘由、战况和结果


(1)淞沪抗战的缘由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而东北军却认了怂,拱手相让东北大地,一个个摇头叹息地入了关。

日本的第一步目标达成了,接下来就要干三件重要的事情:

一是扶持溥仪担任傀儡皇帝,二是从日本计划移民,三是逐步开发东北。

日本人行为,不仅引起了我国内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和谴责,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批评。

一时之间间,日本人在东北如坐针毡,继续计划,有可能会遇到大的阻碍。

于是乎,日本人的大计划出台了:

在上海制造国际纠纷、战争,借此转移国际视线,让东北的诸多事宜一步步完成。

此计划,包括两个最重要的部分,一为“故意生事”,二为发动战争。

生事的任务,交给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汉奸“川岛芳子”,川岛芳子一手炮制了“日僧事件”。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在1932年1月18日下午,川岛芳子找了两个日本僧人,还有三个信徒,跑到中国人开办的企业三友实业社故意闹事。

就五个日本人数量不多,还凶得不行,中国人直接炸锅了,冲突马上起来了,然后就开始动手!

川岛芳子和自己的心腹混到里面推波助澜,混战就此加剧。

这一顿打,直接把一个日本人干死了,一个干成了重伤。

警察来了,因为是混战,也没有找到凶犯,于是,此事就暂缓了。

这下日本的侨民不愿意了,一些在中国的日侨青年,在第二天的晚上做了一件非常出格的“大事”:一把火烧了三友实业社。华人巡铺来救火,被日本人砍死一个,砍伤两个。

这下日本人找回场子了吧!没有的事,人家还是意难平。

就在1月20日下午,日本驻上海武官田中隆吉组织了1500民日侨开始游行。

那阵势,真的是人山人海,一路游行,一路打砸抢。

这太过分了!

过分的还在后面呢。

1月21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村井仓松来个恶人先告状,直接给上海市市长提出了四个无理要求:

第一是市长公开道歉;第二是把凶犯缉捕归案,并判刑;第三,对死了和伤了的日本人进行赔偿;第四是取缔和解散所有在上海的抗日团体。

这要求,真特么的不要脸,砍死中国人的事怎么不说呢?烧了的中国公司怎么算?砸坏了的中国商行,又怎么办?

这事,上海市市长吴铁城能答应吗?没法答应。

于是乎,日本人打着“保护侨民”的幌子开始调兵遣将了。

如此,日军渐渐的大军压境了。

(2)淞沪抗战开战


到1月27日,日军已经在上海集结了军舰34艘(其中还有两艘航空母舰),飞机40余架,海军陆战队1830余人及武装日侨三四千人,分布在日租界和黄浦江上。

1月28日,日军分三路突袭上海的防卫部队十九路军,淞沪抗战正式爆发。这就是著名的“一.二八事变”。

因为此时的南京政府的蒋介石已经下野,而孙科软弱无比,无法掌握复杂局面,因此,在1929日蒋介石复出。

复出的蒋介石采取两手策略,一是不放弃抵抗,二是寻求和谈。

在其后的时间里,双方不断增兵,战争规模似乎有扩大之意。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日本先后三次增兵,四次发起总攻,皆告失败。期间,换了四次主帅。

国军起初是有蒋光鼎、蔡廷锴指挥十九路军作战,在闸北、江湾、吴淞、曹家桥、浏河、八字桥一带的多次战役中,十九路军发挥不错。后来,蒋介石让87、88师和教导总队组成了第五军,有张治中带领,去进行支援十九路军。

整个战役,日军投入了9万人左右,死伤近万人。国军投入了4万左右,伤亡在1.4万左右。

打了一个半月,国际注意力再也不在东北地区了,纷纷关注淞沪抗战。

而在1932年3月3日,日军的司令官收到了日本参谋总长的通知:停战!

在3月24日,在上海英领署举行了正式的停战会议。

1932年5月5日签订了《上海停战协定》。

回头看这场战争,日本人做的其实就是:通过施压,让蒋介石和南京政府服软。如果不服软,日军要延长战争时间,吸引所有的国际注意力。

说实话,日本人做到了。

那么,日军到底出了多少力呢?应该是七成力。并没有必须拿下的目标,也没有破斧成舟的决心。

而看国军,当时的抗日很坚决,十九路军没得说,加上蒋介石刚复出,后退是不可能的,他一定要展现自己坚决抗日的一面,如此,才可以团结大家,否则,和孙科有何两样?另外,蒋介石等人认为日军的目标是要夺了上海,再夺南京。于是,在上海坚决抵抗,就是在保卫首都南京。

此战,参战国军出了十二分力,大有誓死与城共存亡的架势。

一个出了十二分力,要坚决抵抗。

另一个出了七分力,夺了也行,夺不成也没关系,于是,造就了国军在淞沪抗战时期的辉煌。

但是,淞沪会战完全不一样。

2、淞沪会战的缘由、战况和结果


(1)缘由

日本有着自己的总体战略目标,那就是成为绝对的世界强国,而日本的本岛支撑不起日本人的野心,因此,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后占了东北。

自此,东北的“伪满洲国”成了他们的一个支点,一个大本营。

野心就像不受控制的病毒,一旦爆发,控制不易。

日本的野心策略是以东北为支点,慢慢控制中国华北,再侵入全中国。

1937年7月日,爆发了卢沟桥事变,这个事变并不是日本政府刻意安排的,纯粹是日本军队的率性作为。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陆军大臣杉山元给天皇建议:大举侵入中国。

此时,那个高高在上的昭和天皇有些犹豫,因为中国的体量太大,一口吞下不容易。

但是,杉山元等人信誓旦旦地保证:三个月内拿下中国(控制中国)。

看来,是“甲午战争的胜利”和“轻松进入了东北大地”,让日本人感觉中国就是一个巨大的绵羊,可以随意宰割。

天皇同意了“全面侵入中国”,但随后的事情让他后悔不迭,因为光是淞沪会战就打了三个月,更不要说夺取全中国了。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了。

(2)战况


起初,日本的队伍并不多,中国的两个精锐师87师、88师,再加上两个装备了德国火炮的重炮团,绝对不落下风,且小有优势。

但是,国军在攻打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上海虹口的基地时,久攻不下。

而日本一次次的增兵,空军、海军、陆军的数量大大增加,到达最后的20多万人。

那么,国军增加人了吗?也增加了,增加到最后的80万人。

20万对80万,用数学计算法,日本人是要败了的,但,战争不是简单的算数。

最后,是日本人突破了国军的防线。日本的陆海空的配合,相当熟练。

国军的协同配合差太远了,看似有飞机、有战舰,陆军也有坦克,火炮也不缺,但放在一起,啥也不是。

做个比喻,如果海陆空军的配合是有等级的,那么日本的配合是“九段”,国军的配合就是“不入段”。

这也怪不了战士们,有军官后来回忆道:我们从来没有训练过海陆空的配合,配合当然不好了。

是啊,没有开展过对外战争,没有进行过实战训练,那么,开战了就是用尸体填了。

最悲催的是,在日本凌厉的攻势下,扛不住的时候,撤退也是乱成了一团。淞沪会战那伤亡的30万国军,不少都是在无序撤退时,造成了极大混乱,被日本飞机轰炸致死伤。

(3)结果和总结


整个淞沪战役,国军投入了约80万兵力,伤亡30万左右。日军投入了20万左右的兵力,伤亡在4万人左右。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被日军占领。

总体说来,在淞沪会战中,日本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投入了十二分的精力,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意思,而且海陆空协同配合良好,整体的武器装备也要优于国军(国军的一些德械部队装备不弱,但数量并不多)。

反观国军,爱国热情当然也是不缺的,输在整体武器装备的差距,输在陆海空的协同配合上,特别是陆空军配合、坦克兵和步兵的配合,不是一般得差。

于是乎,造就了国军在淞沪会战中的失利。


回到题目本身,一个是淞沪抗战,一个是淞沪会战,仅仅一字之差,结果却大得很。

淞沪抗战时,双方投入兵力相对较少,以19路军为主的国军,在87、88师的辅助下,表现出了良好的作战能力和凝聚力,投入了十二分的精力,整体配合尚可。而日军并没有竭尽全力攻打上海,他们的目的在于转移国际注意力,投入的兵力,也仅仅是八九万。鉴于此,国军取得了整体的成功阻击。

再看淞沪会战,日本的目标很明确,要最短时间内拿下上海,甚至整个中国,一开始,日本就是扮演了拼命的角色,而且整体装备更优,整体配合更好。国军虽然号称有80万,但这种大军团的配合,全面的陆海空的配合,都是有所欠缺的。再加上装备相对更差,蒋介石的整体军事指挥和协调能力不足,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如果,人数和装备不变,主要指挥者是八路军的骨干,日军夺取上海,可能就要更难了。




淞沪抗战国军还能挡住日军,为什么5年后淞沪会战国军却失败了?

在14年抗战新史观之下,两次发生在淞沪地区的对日军作战被提高了一个档次。

虽然两次抗战的结果来看都是失败结束,但是在精神层面都有不同的意义。

正如斯诺所说,“一二八之战对于中国人民的思想上产生了永久的不可逆转的改变,他让中国 的年轻人相信,只要全国团结一致进行爱国斗争,中国必将不可战胜。”

这或许是中国能够在漫长的战争中最终战胜日本的原因。


一“一二八淞沪会战”,克制中的鏖战

对于日本人来说,“九一八事变”的收获是,他们料定中方政府不想打仗,因为“攘外必先安内”。而此刻最让蒋委员长头疼的并不是淞沪的日军而是红军。

这一点,后来委员长的行事作风中都能看的出来,是战是和,他一度的摇摆。


诚然,在淞沪抗战的初期,委员长是非常的投入和认真。

他曾制定了一个计划“坚守京沪,迁都洛阳。”

( 1) 要求十九路军全力守上海;

( 2) 前警卫军全力防守南京;

( 3) 各部迁往河南人员之行动归何应钦部长指挥。 同时规定: 军政部长何应钦“留守南京,所有政、党、军留守机关人员概归何部长指挥”; 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宋子文“留驻京沪,所有上海行政人员归宋部长指挥”

这个计划确实非常的果断。

如果当时坚决执行的话,我想上海不一定会输。

可是当战争打了2个礼拜之后,委员长变心了。他不想离开南京而是选择跟日军妥协。


当日军不断想淞沪增兵的时候,他又对于必死一拼的做法产生的动摇。毕竟在没有军队的基础下,是无法推动他的军政大权的落实。

所以对于上海他采取了攻势防御态势。

不再向上海增兵,等于是卖掉了十九路军。

二、日本的盘算,保护即将成了的伪满洲国

日本人没有想到,中国的抵抗会

如此的激烈,一个月的时间竟然还没能吃下上海。

留给他们的时间也非常的紧张。毕竟国联即将开始对于“九一八”事件的庭审。

所以挑起淞沪战争,只是为了让国联来调停这件事的时候而忽略了东北

就在十九路军退出上海并宣布停战之后,

3月9日伪满洲国就成立。


这时间是否算的太精确了。只能说日本人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上海获得的好处,远没有在东北的利益大。

很显然这场战争两者利益都已经好获得,他们的小算盘成功了。

三、“八一三淞沪会战”一场打给外国人看的战争

对于淞沪抗争的结果,委员长当然看的很清楚。

自己最精锐的部队也扛不住日本人的消耗,可以想见,当日军第二次再来的时候,组织会战那种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


淞沪战场投入了75万军队,而日军只有25万。四个月时间的添油战术之下,国军损失极大,这一场战迫使日本的进攻速度降低,也让中国开始从速败论专向了必败论

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还是打败仗,那么还有啥办法可以战胜日本人的呢?

片面抗战是不可取的,必须依托全世界和全国的力量

在抗战开始后不久,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同意改编为八路军的协议。第二次国共合作成型,这是抗战以来最大的喜事。我们国内已经集中所有的抗战力量



正如当年淞沪抗战一样,团结的中国人是不可战胜的。

所以外国人看到了一场中国坚决抵抗的姿态,而国人看到了团结的军队。

这或许就是淞沪会战的意义。




充分说明“攘外必先安内”是画饼充饥。在鬼子已经占领中国东北的情况下,鬼子发展速度会比中国更快。“不抵抗”的状态越久,则中国和鬼子的差距会越拉越大。所以1932年还能打个有来有回,到1937年就是土崩瓦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川岛芳子   国军   抗战时期   日军   海军陆战队   南京   日本人   日本   事变   兵力   上海   中国   部队   年后   战争   装备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