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皇帝的皇后,为什么都选自民间,皇帝为何要与平民百姓之女通婚?

在时间稍微长一点、没有二世三世而亡的朝代里,明朝是唯一一个没有太后垂帘听政的朝代。

而且,整个明朝276年间,也没有出过什么显赫的外戚家族。

这和明朝的选后选妃制度息息相关:明朝的皇后和妃子,一般出身平平,家族里没有什么强有力的支持,皇帝也不会给予她们和她们的外戚多大的权力,她们自然没有机会掌权。

在我们的印象中,皇帝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他选的妻子,自然也要和他相配,皇后应该都出自高门大族。明朝为什么偏偏相反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明朝皇后的普遍出身,以及这背后折射出的,皇帝的心态。


一、明朝皇后的出身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娶马皇后的时候,不能预料到自己将来会登基,自然也不能用马皇后的出身来作为明朝皇后的参考。

而朱元璋登基之后,给皇太子、皇太孙选的正妻,就显得意味深长了。

朱标为皇太子的时候,朱元璋为朱标选的太子妃,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是未来的皇后,是常遇春的女儿。

常遇春,是明朝初年的名将,在元顺帝时期就已经归附朱元璋,立下赫赫战功。

此外,常遇春还有一个叫做蓝玉的小舅子。常遇春的女儿嫁给太子的时候,蓝玉还没有成为一代名将,但也已经崭露头角,常遇春经常在朱元璋面前夸赞他。常遇春去世之后,朱元璋也大力重用蓝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朱元璋对明朝未来皇后的标准:勋臣之后,家中有得力大将。

这也和明朝初年的形势有关:明朝刚刚建立,朝中大批勋臣,皇室除了正常的封赏之外,也要通过联姻来表达对他们的重视。

在这一阶段,朱元璋的大多数儿子,都娶了勋臣的女儿,其中就包括后来的永乐皇帝朱棣。


与勋臣联姻,只是朱元璋的权宜之计,不符合朱元璋对明朝后妃的长久规划。这一点,从朱标的太子妃去世之后,新太子妃的人选就可以看出来。

洪武十一年,朱标的太子妃,也就是常遇春的女儿,在生下次子后不久去世,东宫女主人的位置短缺。

朱元璋没有让朱标再另娶一个勋臣的女儿,而是把朱标的侧妃吕氏封为了新的太子妃。

吕氏的父亲是太常司卿吕本。吕本在史书上没多少记载,也没有儿子,也就是说,作为未来皇后的吕氏,是一个没什么强大家族,也没有兄弟支持的女子。

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他为朱允炆选的皇太孙妃马氏,后来成为明朝的第二任皇后。

这位马皇后,和朱元璋的马皇后没什么关系,只是恰好同姓。她的父亲是光禄少卿马全,只是个从四品,在负责皇家膳食的光禄寺里,都不是最高长官。

从吕氏和马氏的人选中,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对于明朝未来皇后的标准:无家族,无势力,出身平平。


明朝的第三任皇后,是朱棣的徐皇后。这也是明朝出身最高的皇后,她的父亲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

这是因为,朱棣迎娶徐皇后的时候,朱元璋还在与勋臣联姻,当时就连太子朱标,娶的也是名将常遇春的女儿。

而当朱棣为自己的继承人选择未来皇后的时候,则延续了朱元璋的思路,选出身平平的女子进宫为储君的正妻。

朱棣的太子朱高炽是在朱棣靖难之前娶妻的,她的出身没有参考意义。而朱棣的皇太孙朱瞻基,婚事是由朱棣一手操办,朱棣为他选中的皇太孙妃,也就是未来的皇后,是胡善祥。

胡善祥的父亲胡荣,曾做过锦衣卫百户,但早已辞职回家。胡善祥还有一个姐姐,是宫里的女官。

她的出身,也成为了明朝之后的皇后的最佳模板:不是绝对的平民,但也没什么丰厚的家底,属于小户人家中教养得很好的闺秀。明朝后来的皇后,几乎都是类似的出身。

史书中如此记载明朝的后妃: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

这也成为明朝后宫的一大特点。


二、明朝为什么不选择高门贵女当皇后

在明朝之前,历朝历代的皇后,大多出身高贵。

汉朝的皇后,大多数是皇帝祖母或母亲的外戚,亲上加亲;唐朝的皇后,大多是世家女子;宋朝的皇后,多出于武将之家。

当然,这里指的是比较普遍的情况。这些朝代,也会出现像卫子夫、刘娥这样出身微贱的皇后,但这并不多见,而且她们大多不是皇帝的原配,而是靠皇帝的宠爱或者靠生了太子上位。

唯有明朝,大多数皇后都出身平平,除了朱棣的徐皇后,找不到一个高门贵女。

这是为什么?


  • 其一,防止外戚专权。

外戚,是各大王朝头疼的问题。西汉的王莽,北周的杨坚,都是外戚,最终都篡夺了皇位。而唐朝的长孙无忌,也是唐高宗前期的大权臣。

因此,如何防止外戚,就成了明朝皇帝的一个重大命题。而除了前期特殊情况之外,明朝皇帝不与朝中大臣通婚,而选择出身平平的良家女为后妃,就是防止外戚的一个重要方式。

不与朝中大臣通婚,并且在后妃进宫之后,不授予她们的家人重要职位,使得明朝的外戚家族在朝中几乎没什么影响力。

因此,终明一朝,没有出现过强势的、可以左右朝政的外戚。他们最大的威力,大概就是仗着外戚的身份,横行乡里了。


  • 其二,防止后宫干政。

古代有一个成语,叫做“牝鸡司晨”,意思是,报晓本该是公鸡的职责,可是母鸡却代替公鸡报晓,这种现象不正常。这个成语也被用来比喻女性掌权,于理不合。

不过,这个成语虽然出自春秋时期的《尚书》,历朝历代,对于女性干政却没有太大限制,有的朝代,大臣们还巴巴地求着太后垂帘听政。

真正把女性干政当做洪水猛兽的,要到明朝时期了。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里,对后宫干政做了严格的规定:凡皇后止许内治宫中诸等妇女人,宫门外一应事务,毋得干预。

而且,皇明祖训里还有很多个条目,断绝了后宫女性和外界的联系,比如后妃不能见群臣。不能向外传递文贴等,就连生病了,都不许叫御医进宫看病,只能描述自己的症状,根据症状取药。

而从小户人家里选取后妃,也是防止后宫干政的一个重要方式。

这些小户人家的女子,没有强有力的家族支撑,从小接受的是三从四德的教育,没有接触过朝政之事,自然也就难以干预朝政。


  • 其三,女性地位降低的体现。

杜绝后宫干政,禁止后妃的家人担任高官,这也是明朝女性地位持续走低的体现。

在汉朝,吕后和窦太后,都是赫赫有名的临朝称制的太后,东汉的太后掌权更是标配;南北朝时期,持续时间较长的北朝,有过拉开孝文帝改革序幕的文明太后;唐朝更是有出了名的红妆时代,出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女皇;宋朝,没有垂帘听政过的太后,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当过太后。

我们可以看到,在历史上,凡是能延续三代以上的大朝代,唯有明朝,从来没有一个皇后能够左右朝政,从来没有一个太后曾垂帘听政。

地位最尊贵的女人尚且如此,遑论普通女子。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了女性地位的降低。

明朝的殉葬制度,更是不把女性当人看的直接体现。

在这种情况下,以朱元璋为代表的明朝皇帝,自然舍不得分给女性半点权力。从小门小户里选取后妃,这就意味着,后妃只是皇帝的附庸,没有任何自主权,这样的女子,在皇室里,也没有什么地位可言,

毕竟,小门小户家的女儿,皇帝可以随意对待。而高官的女儿,皇帝想要对她们做点什么之前,总还得考虑一下她们父亲的影响力。


三、写在最后

对于整个明朝没有一个女性干政的局面,以及殉葬制度,朱元璋本人,可能会非常得意,觉得自己设计的制度,实在是太有效了。

但是,这对于明朝而言,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反而是明朝的重大污点。

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明朝对后妃如洪水猛兽般的防范,以及明朝后妃都出自小门小户没有家族支撑,她们的待遇,也相当惨烈。

明宪宗的原配皇后吴氏,只当了一个月皇后,就因为杖责万贵妃被废;嘉靖的陈皇后,怀着孕的时候吃了一次醋,就要被嘉靖吓流产,后来嘉靖还想要废后;万历的王恭妃,作为太子的生母,居然受尽虐待。

但凡明朝的女性地位高一些,后者这些后妃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家族作为倚仗,或许,她们就不会这么惨。

你觉得是不是呢?




明朝之所以热衷于民间挑选后妃,出于两个私心。而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种看似聪明的做法,竟然对宫廷政局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在我国几千年封建历史中,皇帝的后妃,意味着女性权力的巅峰。是以,历朝历代中,这些后妃尤其是一国之母皇后,大多出身显赫豪门、贵族大家。莫说是人尽皆知的魏晋南北朝、唐朝。就算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在选后上也非常讲究门第根基,据说清廷更倾向在满洲八大贵族(如佟佳氏、瓜尔佳氏、富察氏、那拉氏等等)里选定。

然而,有那么个王朝,在这方面却选择与之背道而驰,他们家的嫔妃乃至皇后,绝大多数都来自民间,没有任何根基背景。这便是大明王朝。

之所以没有说绝对,是因为明朝初期也出现过出身很高的皇后。譬如明成祖朱棣的仁孝皇后徐氏和明兴宗(追遵)朱标的孝康皇后常氏,她们一个是中山王徐达的长女,一个是开平王常遇春的长女,都是开国公侯之女。

除此之外,在《明史》中有传的四十多位后妃里,便都是民间女儿了。据记载,自建文帝开始至崇祯帝结束,这些皇帝的15位初婚皇后中,有3位是普通平民,5位是基层文吏之女,余下7位则是出身于没有实权或者品级较低的武职之家。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针对性选择的结果。没错,这确实是遵循了明朝皇室的婚姻制度。而且这个制度正是朱元璋下令提出的。

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

“天子亲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子女,进者勿受。”

在历朝的谕选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良家”,便是低级的官吏、无职的士绅、儒生之家。

当然,那时候为了笼络手握重权的文武勋贵,这项制度没有得到执行,所以才会有朱棣、朱标这些亲王纳娶功臣之女。

此后,明朝的后妃便都按这个制度来选了,并且宫廷还有严格的选婚程序,那便是太子选婚,须得皇帝敕礼部会同司礼监选择。

可堂堂一个皇室,朱元璋为何会制定这样的婚姻制度呢?

说来无非是两个缘故:

第一,预防外戚干政

朱元璋这人,很懂得以史为鉴,尤其是前代女祸以及汉唐时女主干政的现象,让他耿耿于怀,所以建国初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制度严格的制度约束后妃宫嫔,第二个,便是制度这个异于别朝的皇室婚姻制度。

我们知道,历代的外戚干政,要么是控制内朝,然后左右皇帝重大决策,最终影响外朝;

要么本就是朝廷重臣,借各种名头干涉朝政;

要么是边疆要将,手握重兵,以此挟天子以令诸侯。

可在明朝出其不意的婚姻制度下,这几种完全被扼杀在摇篮里。

而如果这些外戚想要参与政权进而左右重大决策,唯一的办法就是入阁,可是在明朝,想要入阁难于登天。那时候即便考个进士,对于平民人家而言都是祖坟冒青烟,更别说入阁了,那几乎是天方夜谭。

再者说,即便入了阁,前面还有一群批红的宦官挡在前面呢。

所以,选平民女子为后妃,完全避免了外戚干政。

而明朝历史上,确实没有出现过这种乱象,外戚们大多谨慎守法,说来最嚣张的外戚要算孙继宗(英宗舅舅),但他最严重也就是侵占官地建立私庄而已,而张延龄、郑国昌也就仗着国舅身份横行乡里罢了。总得来说,这些外戚正如《明史》所说的,“所好不过田宅、狗马、音乐,所狎不过俳优、伎妾”。相对于汉朝的霍氏、王氏、窦氏,隋唐的独孤氏、长孙氏,明朝这些外戚们简直不要太本分。

同理,没有强大的外戚力量支持,这些后妃们即便有天大的野心,也无法搅弄政治。

第二,保证后妃的质量

明代选秀女,一般是由皇帝下敕礼部,礼部再出榜告知天下,随后司礼监派人到指定的地点择选。相对来说,明初采选秀女的地区范围更广,但择选的人数相差并不大。譬如《明懿安皇后外传》中记载,天启元年,明熹宗的初选秀女人数达到了五千人,这些女子来自不同的省份,接下来她们将接受一层层的考验择选。

这五千个13到16岁的女孩,按年纪大小分队站立,每一对一百人,太监们依序查看,高矮胖瘦稍微突出的,这一轮全部被刷下来。这一刷,就是一千人;

第二天,四千个女孩再次站立,太监们开始观看五官、肩部、颈部、背部,不合规定的全部刷掉,然后再问些简单的姓名籍贯问题,声音不好听的刷掉。这一天,又少了两千人;

第三天,进行更细致的考察,用尺子量女孩们的手足,过长过短的都不合格,再看走姿举止,不够沉稳的不要。又不见了一千人。

余下一千人,就进入宫里了,这些女孩,就有资格成为宫女了。然后由宫里的老嬷嬷进行更私密的检查,摸摸身形,嗅嗅有没有狐臭,肌肤是否光洁啥的,选出最出色的三百人,做为女官,让她们在宫中生活一个月,这一个月中,会有专人观察她们的性情言论行为举止,最后选出最优秀的五十位,作为妃嫔,这些人中,就有未来的皇后。

从地方择选到最终选定,这种范围广、要求严苛的选拔,最终留下来的都只能是人中龙凤,可谓是万里挑一。明朝的后宫,就是由这些德行兼备的皇后们统领着。无论是出于宫廷祥和安宁还是繁衍皇嗣,都有很大的益处。

然而,这种看似很完美的做法,实际上却隐藏着很大的弊端。

如前面所说,明朝的后妃,都选自民间,但是在选定皇后时,明室更看重她的“德行”,即“必得贤淑为配”是也,至于容貌则放在其次。

而在选择妃嫔时,德行反而不太重要了,用现在的话来说“美就行”,而这些漂亮的女孩多数还善妒、有手段、有特长。

这点在明朝后妃中就有许多例子,譬如宣宗的胡皇后“贤良”,英宗的钱皇后“孝瑾”,代宗的汪皇后“贤德”……而宣宗的孙贵妃则“幼有美色、工于心计”,宪宗的万贵妃“谲计善谗”,光宗的郑贵妃“知书、善揣摩人心理”……

说好听点,就是皇后们都很敦厚善良,说不好听,那就是呆板无趣,而作为一个年轻人,一个男人,谁不喜欢性情鲜明,才情满腹,个性张扬的小妖精们呢?

所以,这些皇帝们和皇后就越发疏远了,反而与妃子们密不可分。

而因为本身没有外戚力量可以倚仗,一旦不被皇帝所喜,这些皇后在宫中很多时候只能被宠妃们压一头。这种情况下,宫廷政局便出现了问题:

譬如,许多储君被宠妃排挤甚至下毒手,皇后们根本没有能力去阻止。这些可怜的储君以明孝宗、明光宗、明熹宗为代表。

而这些人后来对明朝带来怎样的影响?极度缺乏父爱的明孝宗,出于弥补心理,后来纵溺他的儿子明武宗,使其成为明朝最荒唐的一位皇帝,因为无子,明武宗驾崩后,由嘉靖继位,这一位一心修仙问道的皇帝,二十几年不临朝,整个明朝几乎陷于黑暗之中;

明光宗登基前一直在担心自己的小命,根本没空过问儿子熹宗的成长,搞得明熹宗十五岁登基时,还是个大字不识的文盲,以致后来被魏忠贤一党玩弄于股掌之间。

又譬如,宫内因此混乱不堪、乱象横生,朝廷内外陷入无休止的内耗之中。

像万历朝,郑贵妃生下三皇子后,神宗欲废光宗改立其为太子,群臣据理力争,指斥宫闱的奏章累计数千百,而神宗因此和群臣对立,消极怠工,十几年不上朝。虽然这时候光宗有王皇后调护,可是王皇后本身也被神宗冷落,能改变什么?

就是这种宫廷内耗,让明朝内部矛盾激化,使整个明朝宫廷政局都陷入了危机之中。

所以,朱元璋制定的选秀制度,虽然限制了后妃的政治力量,确保了皇帝的绝对权威,但同时也隐藏着不可小觑的弊端,对明朝政局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不过只怕这是朱元璋所料未及的了。




明代皇帝还是个和尚,皇后选自民间并不奇怪,但挑选皇后有一套严格的程序。不是民间什么女孩只要长得漂亮就可以当皇后的。




明朝皇后的父亲没有一位权势显赫,要么是八九品的芝麻官,要么是位列于内阁大臣之外的朝廷官员,国家大事的决策权连碰都碰不到,只有一位例外,这一位就是明太宗朱棣的皇后徐皇后。


徐皇后的父亲是明朝赫赫有名的开国第一大将军徐达。之所以徐皇后的父亲如此显赫,是因为朱元璋根本没有预料到朱棣会发动“靖难之役”推倒朱允炆政权当上皇帝。


为什么明朝的皇帝都不敢娶朝廷大臣的女儿为皇后呢?



祖宗定下的规矩


朱元璋是封建社会唯一一位靠着九尺布衣打天下的皇帝,在成为皇帝之前,他曾亲眼目睹过家人一个个在他的面前去世,而无能为力,除此之外他还他求过人,饿过肚子,当过和尚。


创业的艰辛促使朱元璋深知大明江山这片家业来之不易,必须要好好保护,传至千秋万代。但传至千秋万代不是你说传就能传的,当年秦始皇不也想过传至千秋万代,到头来秦不到二十年就亡了。


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朱元璋明白他的后代不可能一个个都像他一样勤劳执政,也因此他必须要把能做的都做了。


朱元璋一手炮制胡惟庸冤案,明明没有谋反的实质性证据,朱元璋硬是给胡惟庸安排上谋反的罪名,以此废除传承上千年的丞相制度,将原本属于丞相的批阅奏折权利收回,大大加强了皇权。



废掉丞相一职的朱元璋并不满足,他还想对统领天下兵马的大都督府动手。大都督府虽然统天下兵马,但是必须要有一样东西才能调得动兵马,这一样东西就是皇帝手中的兵符。


按道理来说,在没有皇帝命令的情况下,大都督府就是一个外强中干的机构,完全没有调兵的权力,但朱元璋依旧觉得不妥,为了保险起见,他将大都督府分为五个都督府分别是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每一个都督府只能够调派一定数量的兵马。


如果说有十万大军,等同于将这十万大军分成了五份。


朱元璋已经尽他自己最大的努力加大皇权,但是在加大皇权的同时,他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说出现后宫与外戚大臣联合干政的行为,那该怎么解决呢?



毕竟这种行为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一般情况下出现这种行为,轻则国家大乱,重则直接亡国,王莽就是外戚大臣的优秀代表,依靠一人之力灭亡西汉。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很简单,只需要规定后世的皇帝不允许娶拥有决定朝廷大事的大臣女儿为妻就妥当了。


“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明史·后妃传》


有的人或许会说,难道朱元璋敢肯定他的子孙后代都听他的话吗?对,朱元璋就是敢肯定他的子孙后代都会听他的话。朱元璋身为开国皇帝,他制定下的规定叫做“祖制”,谁敢违反这个规定就相当于公开反对他朱元璋。



明朝是他朱元璋开创的,要想当明朝的皇帝,就必须要无条件服从他朱元璋,只有服从他朱元璋,才能够让大家认为你就是明朝的皇帝,也因此明朝的皇帝无论做什么都必须得要遵循祖制,只有推崇朱元璋,自己的地位才能够稳固。


自觉性


明朝皇帝对于权力都有着明显的维护,这种维护是刻在骨子里的。


原本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应当是孙氏才对,因为孙氏是在朱瞻基母亲的介绍下不到十岁就已经在宫中与朱瞻基一块生活,无论是在旁人还是在朱瞻基看来,孙氏就是未来的皇后,但是朱棣可不这么认为。



朱棣一开始是答应的,要不然也不会同意朱瞻基的母亲将孙氏接到宫中。但是后来朱棣逐渐发现了不对的地方,孙氏是永城人,而朱瞻基的母亲也是永城人。


朱瞻基的母亲作为太子妃,日后肯定是要当上皇后的,而朱瞻基身为太孙,日后肯定是要当上皇帝的,朱瞻基当上皇帝,孙氏必然会当上皇后。一个地方连出两个皇后,最重要的是这后来的皇后是由先来的皇后介绍的,多多少少都有点外戚势力即将做大的苗头。


朱棣为了将这个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利用负责观天象的司天监,号称是上天的命令,重新选择太孙妃。最后选定锦衣卫指挥胡荣的第三个女儿胡善祥为太孙妃。



要说到明朝哪一位皇帝最不正经,那当属朱厚照,朱厚照不正经到什么程度呢?别的皇帝顶多也就是喜欢不上朝,喜欢玩蛐蛐,喜欢修仙炼道,喜欢木工,但是他呢?什么都喜欢,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只要是玩的他都喜欢。


每天不是在玩,就是在玩的路上,最重要的是玩的还特别不理智,就连怀孕的女人都能够召进宫,这也是为什么清朝皇子的老师都拿朱厚照当反面教材,一看到有皇子不听话或者不学习,就对着这个皇子说:“难道你想学朱厚照吗?”


但就是朱厚照这么喜欢玩的皇帝,依旧对权力有着极高的控制欲。


朱厚照统治期间,刘瑾是他最信任的太监,就连奏折都全权交由他处理,正是因此,朝廷大臣们在背地里将刘瑾称为“立皇帝”。如果不出意外刘瑾这位“立皇帝”在朱厚照统治期间都能够横着来,但是却偏偏出现了意外,以至于倒台,倒台的原因是因为意图谋反。



与刘瑾一样同为太监的张永举报刘瑾意图谋反,朱厚照直接将刘瑾抓捕,接着抄家,抄着抄着就超出了几百副盔甲。在古代,私藏盔甲是属于谋反行为,就算你是将军,家里的盔甲也只能拥有一件、两件,而刘瑾一个太监家中竟然私藏几百副盔甲,谋反的罪名直接坐死。


朱厚照对于这位自己昔日最亲信的太监毫不手软,直接下令凌迟处死,也就是所谓的千刀万剐。


朱棣身为正经皇帝的代表,而朱厚照身为不正经皇帝的代表,两人虽有有着明显的不同点,但对于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稳固皇权。既然明知道稳固皇权,那又怎么会娶权贵的女儿为皇后,看着外戚势力做大,危及皇权。



结语


别的朝代或多或少都出现过后宫干政的情况,但是明朝整整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却从未出现过一位后宫干政的女性,这肯定与明朝独特的挑选皇后方式有关。那些皇后地位原本不高,突然间获取到最高的地位,一下子就得到满足,为了保住这来之不易的地位,哪里敢联合外戚干政,自己找死。




谢邀:

明史·后妃传》中记载到,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元年组织修撰《女训》,作为管理后妃的家法,制定了“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的所谓“铁律”。这是朱元璋有鉴于两汉、北周,唐朝等朝代外戚干政的后果,避免重蹈覆辙,因此竭力避免让后世子孙和世家大族或高级勋戚联姻,尤其避免形成世代通婚,就如西汉吕雉外戚专权,东汉梁冀的外戚专权,北周外戚杨坚,以及唐皇后武则天,外戚专权的势力一旦形成,也就江山易主了。

相反的,皇后如果选自民间或者基层,由于其出身较低,家族本身没有势力,就很难形成外戚专权的局面。这样做法也确实有效防止了外戚专权的情况发生,因此即使在明朝万历年间的妖书案中,外戚势力也没能击败内阁势力。所以万历皇帝在李贵妃怂恿下改立福王为太子的计划最终还是没能成功。

从另一方面看,皇后选自民间,也能提高皇室在民间的影响力,让民间百姓觉得皇帝也有一半的血统来自民间,更容易被民间所接受。这一点从明朝很少有农民暴动也可以看出来,另外,从现在基因遗传学的角度看的话,皇后选自民间,也杜绝了近亲结婚的可能性,更能提高后代的质量。这也是明朝的皇帝中没有出白痴皇帝、无能皇帝或者残暴皇帝的一个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良家   皇后   皇帝   明朝   民间   外戚   后妃   都督   平民百姓   后宫   太后   明代   大臣   选自   出身   女儿   制度   女性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