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去武庙祭拜,在看到白起时,赵匡胤勃然大怒,表示白起不配待在上面,为何动怒?

宋太祖赵匡胤何止将白起移出武庙,连关羽、张飞等20多人也被一并移出。

武庙,全称武成王庙,旧称太公庙,祭祀的主神正是西周开国名臣姜太公。

起初,太公庙的发起人是唐玄宗李隆基。

当时唐朝正处于国势转折时期,百废待兴、求贤若渴,于是锐意进取的唐玄宗为了标榜先贤、招揽人才,便下令各州设立太公庙,并以汉留侯张良为配享。(开元十九年、731年)

之后,唐肃宗又将姜太公封为武成王,于是太公庙更名为武成王庙,简称武庙,地位与文庙等同。(上元元年、760年)

在此时期,武庙仿照文庙增设十哲从祀,张良依然为配享。不过要注意一点,十哲也包括了张良,所以殿上祭祀的是姜太公加十哲,一共11人,而不是12人。

△文、武庙对比

等到唐德宗时期,武庙中被祭祀的人又多了不少。

根据礼仪使颜真卿的建议,增设64位历代名将进入武庙从祀,分左右两列,各32人。(建中三年、782年)

△武庙64将

我们看名单上无不是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军事才能和对国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而白起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那么宋太祖赵匡胤为何非要把他赶出武庙呢?

原来,宋太祖在称帝后曾经参观过武庙,当看到秦国名将白起的画像时,不由地很是不悦,用手杖指着白起的画像说道:“白起屠杀已经投降的人,极为不讲武德,这样的人也配在这里接受祭拜吗?”于是下令将白起从武庙中除名。

初,上幸武成王庙,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胡为受飨于此?”命去之。——《续资治通鉴长编》

皇帝都发话了,想上进的臣子那必须得跟上。

左拾遗、知制诰高锡就此事上奏,认为南朝梁的王僧辩没能善终,也不适合在武庙从祀的名单上。

宋太祖一看高锡这么积极,就命高锡与吏部尚书张昭、工部尚书窦仪一起重新裁定武庙从祀名将,只录取那些“功业始终无瑕者”

△宋太祖

“功业始终无瑕”说白了就是要求从祀名将一生善始善终,履历近乎完美,失败和失德都是污点。

比如白起虽然功勋极盛,但千古杀神也意味着残忍失德。

再比如前面立有大功,后面却失败被杀的王僧辩,同样也是不合格。

乃诏吏部尚书张昭、工部尚书窦仪与锡别加裁定,取功业始终无瑕者。——《续资治通鉴长编》

高锡、张昭等人照着宋太祖的标准经过一番筛选,最终拟定方案如下:


升入武庙23人:

西汉灌婴,东汉耿纯、王霸、祭(zhài)遵、班超,晋王浑、周访,宋沈庆之,北魏李崇、傅永,北齐段韶,北周李弼,唐秦叔宝、张公谨、唐休璟、浑瑊(jiān)、裴度、李光颜、李愬(sù)、郑畋(tián),后梁葛从周,后唐周德威、符存审。

退出武庙22人:

魏吴起,齐孙膑,赵廉颇,西汉韩信、彭越、周亚夫,东汉段颎,魏邓艾,晋陶侃,蜀关羽、张飞,晋杜预,北齐慕容绍宗,梁王僧辩,陈吴明彻,隋杨素、贺若弼、史万岁,唐李光弼、王孝杰、张齐丘、郭元振。


拟定升入武庙的名将无不是战功赫赫的一朝柱石,而且基本都得以善终,一生功绩相对完美无瑕。

特殊的如南朝宋的五朝元老沈庆之,那也是因为忠心死谏,最后被荒残暴的前废帝刘子业赐死,这并非是个人失误,而是不惜己身、尽忠报国;

另一个特殊情况是后唐的周德威,他虽然在胡柳陂阵亡,但失误的是晋王李存勖,他作为臣子有正确的战术却苦劝无用,兵败之时没有选择逃跑自保,而是尽力挽救颓势,奋战至死。

拟定退出武庙的名将大多都是晚节不保,功业有瑕疵的,比如韩信、彭越、关羽、张飞等人,最后都惨死在自己的决策不当上,又比如吴起、孙膑、廉颇、邓艾等人都是遭受他人陷害,或死或逃。

宋太祖审阅此方案之后,诏令在堂中新设齐相管仲塑像,将吴起的画像挂于殿侧廊中,其他的都按照拟定方案执行。

当时朝中也有反对声,认为但凡是人都能挑出毛病,名将也不例外,照此挑选,以后恐怕找个由头就能把某个名将从武庙除名。不过这些意见都被宋太祖驳回了。

就这样,宋太祖对武庙从祀名将进行了一次“大换血”,而白起正是第一个被除名的人。

大家觉得白起该不该被除名?欢迎留言讨论。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原创不易,您的点赞、关注、收藏,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因为非“功业始终无瑕者”,宋太祖不但罢去白起,还罢去关羽等人,对武庙七十二将进行大清洗。

一、“取功业始终无瑕者”,宋太祖重新审定武庙七十二将

根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宋太祖在乾德元年(963年)“幸武成王庙”:

 初,帝幸武成王庙,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去之。

宋太祖不满白起的原因是白起杀降。

自从唐玄宗正式将太公庙更名为武成王庙,俗称“武庙”,并立历代名将十人后,白起就是“武庙十哲”之一,从没有人因为杀降问题将白起移出武庙。

所以等宋太祖命令去掉白起后,立刻有大臣反对。

凡名将悉皆人雄,苟欲指瑕,谁当无累!一旦除去神位,吹毛求异代之非,投袂忿古人之恶,似非允当。臣心惑焉。

但是宋太祖不听。

武庙十哲发展到了宋代,配享的武将数量已经很多了,为七十二人。见宋太祖命令罢白起,有大臣也提出其他武将也有问题。

左拾遗知制诰高锡因上疏论王僧辩不克善终,不宜在配享之列。

于是宋太祖命令对武庙七十二将进行重新审定。

乃诏吏部尚书张昭、工部尚书窦仪与锡别加裁定,取功业始终无瑕者。

宋太祖审定的标准是“取功业始终无瑕者”。

二、重审后宋代武庙七十二将

很快根据宋太祖的指示,新的武庙七十二将出台了。

在原有的基础上,除了白起外,还有二十二人被清除,取而代之的新的二十三人是:

升汉灌婴、后汉耿纯、王霸、祭遵、班超、晋王浑、周访、宋沈庆之、后魏李崇、傅永、北齐段韶、后周李弼、唐秦叔宝、张公谨、唐休璟、浑瑊、裴度、李光颜、李愬、郑畋、梁葛从周、后唐周德威、符存审二十三人。

而除了白起外,被清除的二十二人是:

退魏吴起、齐孙膑、赵廉颇、汉韩信、彭越、周亚夫、后汉段纪明、魏邓艾、晋陶侃、蜀关羽、张飞、晋杜元凯、北齐慕容绍宗、梁王僧辩、陈吴明彻、隋杨素、贺若弼、史万岁、唐李光弼、王孝杰、张齐丘、郭元振二十二人。

后来宋太祖将吴起另外安排,“画魏西河太守吴起于庑下”。

在新的武庙七十二将中,大名鼎鼎的韩信、关羽、张飞都被清除了。

原因只有一个:他们的功业有瑕疵,德行有亏。

宋太祖如此做的原因很好理解,大家都心知肚明。




引言

武庙,这是中国古代对军事人才的最高“奖赏”。

自唐朝始有武庙起,凡是能进入武庙者,都可以称的上是震铄古今的军事人才。他们或许私德有亏,但于军旅一行而言,这些人几乎就是中国战争史上的标杆。

配享武庙者或是忠直、或是勇武、或是聪慧、或是狡诈、或是狠辣、或是仁厚,他们的性格虽有不同,可要说到能力与战绩,莫说是在中国,纵使是整个世界上,也绝对可以称雄。

分析

宋太祖赵匡胤,于陈桥黄袍加身,从孤儿寡母手中取得了天下。

再加之,唐末藩镇割据,天下战乱皆因地方军事集权而起。故此,赵匡胤势必会引以为戒。无论是从自身的经历而言,亦或者从历史教训而言,赵匡胤都会把地方军事势力视做“心腹大患”。

所以,当宋太祖在政治权力稍微稳定之后,就着手“杯酒释兵权”,其目的无非就是把军权、政权都牢牢的掌控于自己手中。以避免再度出现唐末之混乱局面。

可与此同时,天下尚未统一,格局一方的后蜀、南唐、北汉依然与太祖皇帝所建之宋并存,更有甚者北方的契丹更是宋朝最大的威胁。

故此,太祖皇帝必须使用一些手段,一来教化手下将领,二来布局统一天下。于是,武庙就成为了赵匡胤的“助力”。

  • 宋太祖对武庙的改动

武庙之建立者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时候为表彰历代名将,而建立武庙。以姜子牙为主祭,张良配享,其余十人从之。

但此时的武庙,其地位并不显赫。到了唐肃宗的时候,肃宗李亨把武庙提到了与文庙同等的位置。此时的武庙中,姜子牙是主祭,左右两旁分别列着:

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列于左,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列于右,以良为配。

到了唐德宗的时候,武庙有了第一次大的扩员,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六十四位:

上列:范蠡,孙膑,廉颇,王翦,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贾复,寇恂,马援,皇甫嵩,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濬,谢玄,慕容恪,檀道济,王僧辩,慕容绍宗,宇文宪,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苏定方,张仁亶,王晙,王孝杰。

下列:管仲,田单,赵奢,李牧,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吴汉,冯异,耿弇,段颎,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王猛,长孙嵩,王镇恶,吴明彻,斛律光,于谨,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裴行俭,郭元振,张齐丘,郭子仪。

后来的武庙,虽然偶然会有所调整,但也无非是增加一两个的事。直到宋太祖的时候,武庙出现了再一次的巨大调整:

乾德元年六月癸巳,昭等议升汉灌婴、后汉耿纯、王霸、祭遵、班超、晋王浑、周访、宋沈庆之、后魏李崇、傅永、北齐段韶、后周李弼、唐秦叔宝、张公谨、唐休璟、浑瑊、裴度、李光颜、李愬、郑畋、梁葛从周、后唐周德威、符存审二十三人;退魏吴起、齐孙膑、赵廉颇、汉韩信、彭越、周亚夫、后汉段纪明、魏邓艾、晋陶侃、蜀关羽、张飞、晋杜元凯、北齐慕容绍宗、梁王僧辩、陈吴明彻、隋杨素、贺若弼、史万岁、唐李光弼、王孝杰、张齐丘、郭元振二十二人。诏塑齐相管仲像于堂,画魏西河太守吴起于庑下,馀如昭等议。

那么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要给武庙进行如此之大的改动。除了上述的变动之外,他还有其他的变动么?

  • 赵匡胤变动武庙为哪般

宋太祖对武庙进行过前后两次变动,第一次是在宋朝建立之初:

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人去之。

这一次,宋太祖仅仅是去掉了白起一人。

以白起之战功、才干,纵使在武庙之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可宋太祖为什么偏偏要拿白起开刀呢?宋太祖的这一行为,既有私心作祟,也有谋划全局之用意。

所谓私心,我们就要看看宋太祖的姓是什么?太祖皇帝姓“赵”。而白起杀降,所屠杀之人又是何人?赵国人。

赵匡胤是否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后裔,这一点恐怕连太祖皇帝也说不清楚。但以中国人尊崇先人的习惯去考虑,哪怕赵匡胤不是赵国的后裔,他也会往这方面去靠拢。

而白起一战就坑杀四十万赵人,仅此一点,在赵匡胤的心里就不会喜欢白起。所以,从私心而言,赵匡胤把白起移除武庙乃是情理之中。

而另一点,就是为全局而考虑了。客观的说,如果单纯以军事力量来看,宋太祖初期所能控制的有效军事力量,尚不足以平定天下。

那么,移除白起就是赵匡胤给敌对势力以及天下人发出的一个信号。他是一个仁慈的人,不会像白起一样去杀降。这是一种政治攻心术,是政治家最常用的基础手段。

如果说,移除白起,是赵匡胤一种对外的政治策略,那么后来的武庙大变动,就是他对内所用的手段。

我们来看看新的武庙构成是以什么为基调的:

左拾遗知制诰高锡因上疏论王僧辩不克善终,不宜在配享之列。乃诏吏部尚书张昭、工部尚书窦仪与锡别加裁定,取功业始终无瑕者。

所谓的王僧辩不克善终,其实就是因为王僧辩迎立萧渊明而表现出来的不忠。至于说功业始终无暇,那就是一个妄谈:

凡名将悉皆人雄,苟欲指瑕,谁当无累!一旦除去神位,吹毛求异代之非,投袂忿古人之恶,似非允当。臣心惑焉。

这里的功业无暇,说白了就是一切以“忠”为前提。赵匡胤心目中的忠,基本要遵从三大原则:不叛、不党、不骄。

所以,他从武庙中移除了有“叛”的或是或许会“叛”的吴起、廉颇、韩信、彭越等人;移除了有“党”的段纪明、史万岁、杨素等人;移除了有“骄”的周亚夫、贺若弼、郭元振等人。

而所移入的人,也基本上比较符合宋太祖的心理预期。

至于说,宋太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简单一句话概括,唐末的藩镇割据,给宋太祖带来的巨大心理烙印,让他对骄兵悍将有一种畏惧。再加之其成功的途径,让他始终会怀疑担心会有将军威胁到其统治。所以他要通过调整武庙,而教化军队,让他们明白忠之道。

  • 简谈太祖调整后的武庙

其实,个人对太祖调整后的武庙是有微词的。

这个微词并非是对武庙中人的不认可,而是赵匡胤调整后的武庙也不尽是符合其要求的“功业无暇”之人。

就拿留在武庙的王镇恶来说,从战功和能力上而言,此人自是没有问题,又是王猛之后,遗传基因就比别人牛。可这个人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贪:

镇恶性贪,既破襄,因停军抄掠诸蛮,不时反。

再说秦琼,秦琼在追随李世民之前,换了很多的领导。虽然在当时那个年代,易主的事很平常。但秦琼还是易的有点多,算不得“忠”。

结语

赵匡胤之所以要调整武庙,是出于私心、公心两方面考虑的。

他移除白起,是要让内心平衡,同时要告知世人自己是仁德之主,他对武庙中人做大幅度调整,则是为了借此来教化手下将领要懂“尊卑”,知“忠义”。

当然,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些别的用意。就拿李光弼来说,从功绩上而言他与郭子仪相差无几,而且他并无什么劣迹,是一个“成经纶之功,足以静乱;怀忠孝之道,故能匡国”的功业无暇之将。但他却被移出武庙。

大概因为李光弼是契丹族人,而契丹族此时是宋太祖最大的敌人。所以宋太祖移出了李光弼,而换上了与契丹作战有功的周德威、符存审。




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毕生七十余战无一不胜,整个战国时期战死的二百余万将士之中,有一半是他创造的,这样一个牛气冲天的军事人物,赵匡胤竟然说他不配待在武庙,这是为何?


唐开元十九年,唐玄宗李隆基为了表彰和祭祀历代名将,特意下令建造了武成王庙,其中作为主祭的人物,是周朝丞相、军师吕尚(也就是姜子牙,历代追封为武圣),汉朝的张良作为配享位列其次,另外还有名将十人也被供奉在武庙,但其中没有白起。

唐肃宗时期,他对十位名将的人选做了调整,武安君白起第一次进入武庙,而且位列左数第一,与白起同时代的人物只有吴起、乐毅,这十位名将也被称之为武庙十哲。

武庙十哲的完整名单为:

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

右列: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后来,经过历史演变,武庙十哲扩展为六十四名将,北宋建立后又扩展为七十二名将,白起都位列其中。


但是,赵匡胤后来却将白起等人给移出了武庙,这是为什么呢?

963年的一天,赵匡胤带着大臣们去武庙观摩历代名将的画像,期初他还很高兴,但当他走到白起画像面前的时候,他突然拿起手中的拐杖指着画像说,白起杀了那么多已经投降的将士,胜之不武,怎么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呢?

赵匡胤说完,就下令将白起从武庙十哲中移出,大臣们不敢怠慢,只得照办。

初,帝幸武成王庙,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去之。

这件事之后没多久,就有大臣对赵匡胤说,所谓名将,其实也都是人,如果非要吹毛求疵,恐怕没几个名将是没有缺点的吧,所以将白起移出武庙有失公允,不能这么干啊!

赵匡胤听完大臣的话,并不理睬,这时另外一个大臣又接着说,如果非要因为名将有缺点就说他没有资格配享武庙,那么应该被移出的就不应该只有白起一人了,恐怕很多人都要被移出吧?


原本,这位大臣的意思是想劝谏赵匡胤不要将白起移出武庙,但赵匡胤灵机一动,竟然接茬说,你说得很有道理,确实有很多人不配待在武庙,那么就重新审定七十二名将的名单吧!

不久之后,赵匡胤就下令吏部尚书张昭、工部尚书窦仪重新拟定七十二名将名单,他给出的评选原则是,进入武庙之人必须“取功业始终无瑕者”,也就是只有没有瑕疵的人才能成功入选。

最终,七十二名将中有多达二十二人被移出名单(加上已经被移出的白起,就是二十三人),包括孙膑、廉颇、韩信、彭越、周亚夫、关羽、张飞等人;而被补充进名单的人则有灌婴、耿纯、周访等二十三人,大多都是汉唐时期的名将。

后来,赵匡胤又下令将白起等被移出名单的名将的名字刻在武庙院子的木柱上,其用意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就是为了刻意贬低白起等人,让大家引以为戒。

我们可以发现,在赵匡胤看来,七十二名将不但要功绩显赫,还要品德过关,人生不能有大的瑕疵,因此白起和韩信等名将都不配入选。


那么,白起杀降之事究竟是怎么回事,以至于赵匡胤如此看不起他?

白起杀降之事发生在长平之战,当时秦军将赵军团团包围起来,赵将赵括率军几次突然而不得,最后还被秦军乱箭杀死。

后来,由于赵军粮草消耗完了,加之始终无法突然,所以最终全部投降秦军,人数达到了四十五万之多。

面对人数如此之多的降卒,白起感到非常担忧,便对部下说,之前秦国取得了赵国的上党郡,但上党的赵人始终不愿意归附秦国,而是一心想着回归赵国,还与赵军里应外合对抗秦军,致使上党再入赵国之手。这么看的话,赵人大多都反复无常,赵国的降卒想必也是如此,如果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要出大乱子。

但是,毕竟降卒的人数实在太多,白起知道如果明着杀掉他们,肯定会引起他们的激烈反抗,怎么办呢?

想来想去,白起最后决定使诈,也就是用欺骗的手段麻痹赵国降卒,然后趁他们不备将其全部阬杀。


最终,四十五万赵国降卒中,除了二百十四个年纪小的士卒被释放回国之外,其他人全部被残忍杀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起杀降事件。

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后来,白起遭到秦昭襄王的忌惮,最后被赐死,他在临死前也说了,他用诈骗的办法杀掉数十万赵国降卒,光这个罪过就够得上死罪,可见他对此也是有深刻认识的,但他还是明知是错误的,最后还是坚持这么做了。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白起的军事生涯中,杀降之事确实是他的一个瑕疵,而赵匡胤将其移出武庙,给出的原因也是这个。

那么,白起杀降,真的是因为他嗜杀吗,有没有什么隐情呢?

其实,这件事远不止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白起杀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历史发展到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已经是最强大的国家了,唯一敢跟秦国相抗衡的国家,就只剩下楚国、齐国和赵国了,这其中尤其以赵国的威胁最大,不仅仅是因为赵国兵力强盛,更是因为秦赵之间的宿怨、赵国的地理位置和赵人的顽强意志等各种因素所决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白起就想通过一战而确定秦国对赵国的战略优势,所以他就必须在在长平之战中杀掉降卒,在极大削弱赵国有生力量的同时,对其他国家形成威慑,不然这场战争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第二,几十万降卒不但是个巨大的隐患,而且对秦也是个沉重的负担,因为需要很多粮食才能养活这么多人。

但问题是,秦赵对峙了近三年时间,秦国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还哪里有粮食养活赵国几十万降卒呢?

既然不能放掉降卒,也养不活降卒,白起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杀掉降卒了,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如果因为伦理道德而留下降卒,恐怕不等赵国复仇,秦国内部就先乱了,就更不用谈什么一统天下了。

第三,白起的军事风格本就跟其他人不一样,他非常善于在战争前使用各种手段对敌军形成威慑和内部破坏,让敌军还没开打就心生恐惧。

等战争开始后,白起就会抓住敌军的弱点打一个狠毒的歼灭战,甚至在敌人逃跑的时候他还会像疯狗一样追杀,在最大限度上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从而避免反复攻打给自身造成的消耗。

长平之战前,白起的战术就是引诱敌人进入埋伏圈,哪怕对方人数跟自身相当,他也敢这么做,他的目的其实很明确,就是要彻底消灭对方。

只不过,让白起没想到的是,赵军竟然投降了,但他为了达到战略目的,最终杀掉了所有降卒。

也就是说,白起的军事思想中,是以战略目的为首要的,而不是让道德仁义之类的虚名让他束手束脚。


基于以上三点,白起杀降其实也不是无法理解,只能说,站的角度不同,看待这件事的态度自然就不一样了。

当然了,赵匡胤对这些也是心知肚明的,但他还是决定将白起移出武庙,他为何要如此坚持呢?

从唐肃宗时期开始,白起就被供奉在武庙之中了,这说明名将的评选标准并不是像赵匡胤一样吹毛求疵的,而是看实际功绩的,正所谓瑕不掩瑜嘛,所以白起被供奉在武庙是当之无愧的。

但是,赵匡胤之所以坚持将白起等人移出武庙,其实并非他真的对这些人有什么意见,而是他本身的处境息息相关。

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本来是柴荣的心腹大将,与柴荣关系很好,并且深受柴荣的信任和重视,让他担任了军队老大,但柴荣刚死不久,他就来了个黄袍加身,逼迫柴荣的儿子柴宗训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

别看赵匡胤上位的过程多么温和,后来他对待柴氏后人又有多好,但有一点他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他就是个造反者,也是个背叛者。

事实上,赵匡胤并不是第一个武将背叛皇帝的案例,在他所处的五代十国时期,像他这样的人一抓一大把,皇帝反倒成了最危险的职业。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匡胤称帝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所以他必须对武将们进行严厉整顿,具体措施就是完善朝体制,提升文官的地位,给武将们增加更多的束缚,总体上做到既用且防。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杯酒释兵权了,元勋功臣们都靠边站,提拔年轻人上来,然后对武将的职权进行深化改革,让他们没有造反的实力。

但是,光这么做还是不够,毕竟五代十国刚刚结束,武将中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的固化思想还没有被彻底根除,所以危险依然还在。

怎么办呢?

赵匡胤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对武将们的偶像、也就是武庙中的名将进行打压,然后按照他的标准,再选择一批忠心事主、谨小慎微的武将补充进去,这样就可以起到引领武将思想导向的作用了。

赵匡胤为何首当其冲要打压白起,不仅仅在于白起干了杀降这种不仁不义之事,更在于白起功高震主,还在长平之战后屡次不听从秦昭襄王的命令,是不忠的表现,这才是赵匡胤所不容的。

我们再看看其他被赵匡胤移出武庙之人,举几个例子,廉颇晚年投靠他国、韩信联合陈豨造反、彭越拒绝出兵帮刘邦平乱,这些人都被赵匡胤认识是不忠的。


甚至是被视为忠义典范的关羽,也因为曾委身于曹操,哪怕只是暂时的,也被赵匡胤说成是不忠。

还有张飞,他倒是忠心,但他却不仁,也就是对手下人太苛刻了,结果造成了兵变,他本人也被杀死,这也被赵匡胤认为是不好的事情。

反观被赵匡胤补充进七十二名将名单的灌婴、耿纯、周访等二十三人,这些人并不都是顶级武将,但他们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忠心事主,以匡扶社稷为己任,而且从来都不抱怨自己得遭遇。

也就是说,赵匡胤将白起等人移出武庙的意图,其实是为了重新给他手下的武将们找一些新的偶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们的观念,进而确保自己的地位并加强皇权。

因此,别看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但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却像文官,也就是擅长用政治手段来解决军事问题。

赵匡胤去世后,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匡义基本确定了重文抑武的国策,但其实这一国策的思想源泉其实是赵匡胤。

其实,赵匡胤终其一生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对武将们进行改造,让他们被仁义和忠诚所束缚,最后变成听话的羔羊,以此来彻底结束五代十国时期皇帝由武将轮流做的巨大弊端,确保他的子孙后代永远可以当皇帝。


所以说,白起等人是被赵匡胤给坑惨了,一度被移出七十二名将之列,一直到宋徽宗继位之后,白起等人这才回归武庙,当然他也是出于政治目的的,毕竟那时候北宋被金国欺负得够呛,需要给武将们一点更大的激励了,因此顶级名将们也是时候回归了。

总结一下,赵匡胤出于政治目的将白起等人给移出了武庙,从而确定了宋朝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但让赵匡胤没想到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重文抑武竟然逐渐演变成了重文轻武,武将长期被文官压制,导致北宋后期武备不修,最后被金人给灭了。

所以说,赵匡胤虽然没有杀武将,但将武将给玩残了,宋朝人大多都想当文官,实在混不下去了才选择去当武将,军事人才因此越来越凋零,以至于后来文官不得不自己上战场领兵。

当然了,这并非赵匡胤的本意,但如果不是因为他自己干了坏事,又怎么会对武将进行打压呢,他的后人又怎么会处处提防武将呢,北宋又怎么会那么憋屈地灭亡呢?

所以说,一切都有因果,宋朝从兴起到败亡是环环相扣的。




唐朝时,朝廷开武庙,祭祀历代名将。

武庙中,姜子牙在上,张良、白起分坐在左右两列之前,在“十哲”中居于显要地位。

宋朝开国后,赵匡胤进入武庙,观两廊所画的名将,以杖指着白起的画像说:白起杀降人!不武之甚!不配在这里!

于是,白起就这样被“踢出”武庙了。

赵匡胤为何看白起这么不顺眼呢?

“攻心”

赵匡胤把白起踢出武庙,发生在北宋刚立国之时。

当时,北宋的疆土,仅占一半,还比不上三国时期的魏国。长江以南,大小七八个割据政权;北方山西境内有北汉,幽云十六州在契丹之手。

要想单纯依靠武力完成统一,难度不小。

赵匡胤随柴荣血战3年,才艰苦地从南唐手里拿下淮南,要想快速统一全国,谈何容易?

因此,赵匡胤注重“攻心”,通过善待俘虏、降众来瓦解对手的决心。

杀赵降兵40万的白起,自然不适合继续作为武将楷模了。

彰显治军主张

赵匡胤把白起“踢出武庙”的同时,令人重新裁定武庙人选,取“功业无暇”者。

如此,朝廷曾考虑:把吴起、韩信、彭越、周亚夫、关羽、张飞、邓艾、李光弼等“有瑕疵”者都要和白起一起被踢出武庙!

其实,像英布、钟会这样的公开起事的叛将,早已被前朝过滤掉了,剩下的人,真是说不出有多大的毛病,顶多是一些行为有争议而已。

不过,赵匡胤以此来告诫众将:慎言慎行!绝对服从!

自五代以来,“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统兵将领桀骜难制,屡屡作乱,赵匡胤决心一改此风。

周亚夫、白起、李光弼等人,没有作乱,或是坚持己见,或是个性强烈,不为君王所容而已。

不管前朝君臣的是非曲直,总之,既然他们不能为前朝君王所容,自然也不会为赵匡胤所许!

结果

贬白起,反应出赵匡胤的主张:对内要求将领谨言慎行,绝对服从;对外“攻心”为上,瓦解敌人抵抗意志。

赵匡胤不但多次告诫将领“勿滥杀一人”,还把虽有功却不“仁”的将领处罚(如平蜀的王全斌)。

赵匡胤不但在言语中多次强调众将不得跋扈,还重构以文制武的集权制度,杜绝武将跋扈。

结果是利弊各半的。

对外:南方各割据势力,有的在抵抗后投降,有的甚至直接“纳土”而降,抵抗意志多不坚定。

对内:在制度改革+文化重构后,宋代武将再难见五代跋扈之风,反而多为文官所制。

不过,或许是矫枉过正,由于过分强调“无暇”,曹彬等将领束手束脚、手足无措,为后来屡败于辽埋下伏笔。


赵匡胤的做法,在当时就遇到了不同意见:古代名将都是人雄,谁能无暇?对古人吹毛求疵有意思吗?

宋徽宗时期开始,白起等人还是回到了武庙(只是不在“十哲”之列),受后人祭祀。

赵匡胤能把白起踢出武庙,却不可能改变白起是史诗级名将的事实。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统治者为了做出不同的倡导,可能会对历史人物或贬或褒。

不过,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风浪过后,是非功过,仍有公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武庙   契丹   秦国   目的   北齐   功业   文官   勃然大怒   太祖   武将   尚书   画像   名将   大臣   皇帝   时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