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四大美女最终都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上被誉为四大美女的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和西施,她们的结局各不相同。

王昭君,她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美女,后被赐嫁匈奴,被迫离开家乡。传说她用音乐和歌舞技艺安抚匈奴,减轻汉族人的痛苦,但最终她还是死在了匈奴。

貂蝉,据说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一位舞女,传说她借舞绕梁的机会,在曹操面前为国家利益服务。不过,具体她的真实身份、事迹及结局历史上并没有确定的记录,有些是后人传说或者小说作品的虚构。

杨玉环,唐代宫廷歌舞女伶,传说她是唐玄宗的宠姬,但因为杨家乱政导致官民愤怒,最终被赐死马嵬坡。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的一位美女,传说她的美貌曾令越王勾践不顾一切地助力吴国,而最终越国被吴国灭亡。关于她的结局,有一种说法是她嫁给了吴王夫差,但最终被夫差所杀,也有一种说法是她不满被利用,自杀于江中。不过,这些说法均没有确凿的历史记载。






中国历史“四大美女”,本来应该是“三大美女”,可是硬拉个虚拟人物过来,凑成了“四大美女”。

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人非常执迷于“四”,你看,四大美男,四大名著,四大金刚,四大美女等等。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打麻将的人多于斗地主的人。

那么,赫赫有名的四大美女,到底是如何走向生命的终结的?

西施太美,鱼儿都受不了,关于死去有两种传说



1、西施的美让人“头晕”

西施,四大美女中的第一位,漂亮,增一分太胖,减一分太瘦,男人们在她面前毫无抵抗力。曾经在河边浣纱时,鱼都被其美貌整晕了,直接沉了,于是,就有了“沉鱼”的雅号。

当然,西施搞晕了脑袋的人,还有很多,其中,有三个不得不提。

一是东施,她也想和西施一样,引得别人关注,受到别人喜欢。

搞不来一样的相貌,可以学来相同的动作,显示一样的气质,结果,东施翻车了,于是就有了“东施效颦”这个经典的翻车事故了。

二是吴王夫差,因为西施一颦一笑实在撩人,吴王夫差就此陷落在这越国美女的温柔乡里,甚至,最后为此丢了国,让吴国一蹶不起。

三是越国重臣范蠡,在训练西施如何做好一个女间谍的时候,范蠡就丢了魂了。

据说,两人彼此爱慕,但为了国家大业,两人放下了儿女私情,西施一头扎入吴王膘肥体壮的怀里。

2、西施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吴王夫差经过自查,发现西施原来是间谍,是来祸害自己,让自己嗝屁着凉的“坏人”,因此,举起屠刀,送西施上了西天。

当然,还有说,吴王夫差是让西施沉江了,让她去祸害水中的鱼儿去了。

第二种说法是,在吴国大败后,范蠡第一时间把“爱人”西施给救了出来,然后向越王勾践辞职,因为他判断越王会进行“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事情了。

在出了越国后,范蠡带着西施泛舟东海,一路向北,最后落脚在了山东,并成了一代巨富“陶朱公”。而西施,最终和范蠡白头偕老,过完了美满幸福的一生。

两个说法的证据支持都不太足,不过我愿意相信第二种。

出塞美人王昭君,大雁都眼晕了,死于平静



古代的华夏王朝,和北方少数民族和亲的有很多,但从来没有一个能和王昭君一样名气大。

一是美貌实在出众,是历朝历代出塞美人中的佼佼者。

据说,王昭君出塞途中,南飞的大雁看见了地下的美女,一阵眼晕,掉落到了地上,成了人们的美味。这只公雁,醉心于美色,死得壮烈啊!

二是王昭君嫁到人实力出色,是呼韩邪单于,大漠草原上一等一的汉子,是草原人们心中、眼中的王。

不得不说,王昭家是个苦命的人,结婚后,生了一个娃,三年后,丈夫就挂了。

丈夫死了,孩子还小,王昭君申请回大汉,想回故乡。

王昭君想得有点美了!

已经嫁出去了,西汉的老皇帝汉元帝已经挂了,新任皇帝汉成帝还很年轻,而且他母亲是王政君(王莽的姑姑),在几人商量下,王昭君回汉被拒绝,继续在草原上做“联络员”,继续帮着稳住匈奴各部落。

家是回不了的,年龄只有23岁,还带着娃,这日子咋过?草原上的新王复株累单于看不下去了,直接把自己这个小妈给娶了,

对于这样的举动,王昭君是哭笑不得,不合礼仪啊!但,这是草原的传统,父亲死了,儿子可以娶小妈的。

王昭君没有选择,就从了新的单于复株累单于,之后,又生了两个娃。

有了新的婚姻,王昭君也看清了形势,不再寄希望于回到大汉了。

十一年后,新的夫君又死了。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丈夫早死啊,王昭君的两任丈夫都死了,对她打击很大。

又过了两年,在公元前19年,王昭君死了,死时只有35岁。

一代美女,英年早逝,留给人们的,是那永远美丽的容貌和传奇的故事。

又过了些年,王昭君的名字也被改了,说是冲撞了当时“司马昭的”“昭”,不能用这个名了,因此,晋武帝司马炎,改王昭君为王明君,也叫明妃。

貂蝉,那个虚拟的人物,连月亮都受了影响



四大美女中,唯独貂蝉,查无此人,是绝对的杜撰。

但就这,人家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三国中“连环计”的女一号。

那我们就按照书讲一讲,因为她没有历史。

貂蝉的美,是世所罕有的,王司徒养育了很多年,仿佛就是为了“连环计”而培训的重要道具。

东汉末年,董卓因为何进的邀请,来到了京城。来了后,就成了钉子户,人家不走了,还把皇帝废了,又立了汉献帝。

一时之间,权倾朝野,有识之士,人人都想杀之而后快,包括曹操、袁绍等人。

但是,吕布成了董卓面前最重要的凭仗,武力值太高,大家都整不过,怎么办?王司徒出手了。

王司徒先是把貂蝉许给了吕布,后来又送给了董卓,这是典型的“一女二嫁”。

接着,王司徒让貂蝉挑拨吕布和董卓互斗,在美人珍珠般的眼泪面前,吕布发誓要杀了董卓老贼。

结果,众多英豪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王司徒利用连环计,和貂蝉配合,利用了吕布,送董卓去了西天。

这之后,貂蝉就成了吕布屋里的女人,成了吕布最喜欢的小妾。

后来,吕布死了,貂蝉去向何方,书中再也没有交待!

而富于想象的人们,有的说貂蝉是被喜欢熟妇的曹操纳入了后宫,有的说是被关羽悄悄娶了。这只是人们的猜测罢了,因为书中没有交待。

关键是,貂蝉就是一虚拟人物,交待不交待又有何关系?

作为虚拟人物,貂蝉从来没有活过,她也没有真正死去。

杨玉环的得宠,有点“不走寻常路”;杨玉环的死去,有点无奈



杨玉环身上有种魔力,她能让鲜花为之害羞(估计碰到了含羞草),也能让英明神武的唐玄宗“色令智昏”。

杨玉环是谁?是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的妻子啊!

当时,唐玄宗死了武惠妃,一时之间有些心乱,而高力士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让玄宗高兴起来。

于是,高力士把杨玉环找来了,因为此女子又能跳舞,又长得丰腴美貌,和武惠妃有些类似。

事实证明,高力士点子踩对了,唐玄宗第一时间喜欢上了杨玉环。

那么怎么永久地得到呢?唐玄宗在高力士等人的建议下,让李瑁休了杨玉环,让其去当尼姑,理由是要给窦太后祈福。

三年后,杨玉环还俗,成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

这事,老李搞得确实不地道。

不久后,报应来了!

杨贵妃得宠后,身边的人一个个青云直上。

后来,杨贵妃是越来越胆大,竟然和干儿子安禄山打得火热,安禄山在杨玉环支持下,被李隆基授予了不少权力,赐了不少宝物。

但,就是这个安禄山,变得越来越膨胀,最后发动了“安史之乱”,此事,差点让大唐当时就毁灭。

客观说,如果没有杨玉环,很难有安史之乱。

反贼势大,后来就有了唐玄宗等人仓惶逃出京城。

而跟随唐玄宗的大臣和将士们,对杨贵妃和杨国忠等人恨之入骨,认为没有这些人,安史之乱就发生不了。

逃跑途中,唐玄宗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马嵬驿,跟随唐玄宗的将士们“哗变”,除非处死杨国忠和杨玉环等人,否则,这些人绝不甘心。

无奈之下,唐玄宗处死了杨国忠,并且赐了杨玉环几尺白绫,杨玉环就此身死道消,魂飞魄散。享年37岁。

不过,近些年,有人说杨玉环没死,说跑到了日本。而且在日本,杨贵妃竟然有两个墓。最有意思的是,著名的日本演员山口百惠,竟然说她是杨玉环的后人,这就太神奇了。


也许,杨玉环真的没死,而是逃到了日本。



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传奇,她们的历史故事,也是让人们欣赏至极。

只是,美人再美,也抗不过岁月的侵袭,终会成为大妈;美人再靓,也逃不开生老病死的影响,终究成为一抔黄土。

留下的,只有那些真真假假的传说。




“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讲的就是今天的主人公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虽说四大美女长的很美,但是她们最终的结局却并不是太好。

西施,本名施夷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沉鱼,春秋末期的浙江诸暨一带人氏,又称西子,是家喻户晓的美人。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关于西施的最终结局,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是有以下四种版本。

一、沉海说

传说勾践灭吴后,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骗出西施,将石头绑在西施身上,尔后沉入大海。而且更有甚者传说从此沿海的泥沙中便有了一种似人舌的文蜊,大家都说这是西施的舌头,所以称它为“西施舌”。三十年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在福建时,亦称赞长乐“西施舌”是闽菜中最佳的一种神品。《墨子·亲士》篇提到,西施因为太美,结果被沉入江中,可见“太盛难守”云。

二、隐居说

这种说法也是十分风行,最早它见于东汉袁康的《越绝书》。里面记载说,“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而明代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也有类似说法,认为西施原是范蠡的情人或妻子,吴国覆亡后,范蠡带着西施隐居起来。明代的陈耀文《正杨》卷二《西施》也引用《越绝书》认为西施跟随范蠡隐居。

三、落水说

或许是善良的人们并不希望西施这位无辜的弱女子有个悲惨结局,于是找出初唐诗人宋之问《浣纱》诗:“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人松梦,鱼沉畏荷花”为依据,认为吴亡后西施回到故乡,在一次浣纱时,不慎落水而死。此说似乎最理想,可是最缺乏证据。

四、被杀说

这种说法可以说纯粹来自传说了。传说吴王自刎而死时,吴人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在西施身上,用锦缎将她层层裹住,沉在扬子江心。据《东坡异物志》载:“扬子江有美人鱼,又称西施鱼,一日数易其色,肉细味美,妇人食之,可增媚态,据云系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

四个版本中,沉海说和隐居说流传最广,而且相关的证据资料也最多。

王昭君(约前52年—约15年),名嫱,字昭君,汉族,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汉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王昭君被选入宫,成为宫女。西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要求和亲。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因为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宫女们不乐意。只有一个宫女王嫱,号昭君,长得美丽,有见识。自愿到匈奴去和亲。元帝逐择日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恩的时候,汉元帝看到王昭君又美丽又大方,使汉宫为之生色。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骑着马,冒着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封「宁胡阏氏」,希望她能为匈奴带来安宁和平,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难能可贵的是,当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她又「从胡俗」,再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大阏氏的长子,虽然这和中原的伦理观念相抵触,但她从大局出发,珍惜汉与匈奴的友谊。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书没有记载。

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位无史料记载仅存在于小说戏剧中的的美女,曾登场于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民间传说其为山西忻州人。也有人真根据实物和史料作出另一个推断,貂蝉极有可能是河北邯郸永年人。 在民间传说中她原名任红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认为吕布部将秦宜禄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蝉。她为了报答义父王允的养育之恩而甘愿献身完成连环计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其籍贯存在争议,主要有五种说法:虢州阌乡(今河南灵宝)、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说、蜀州(今四川成都)、容州(今广西容县)说。她出生于宦门世家,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反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兵锋直指长安。次年,唐玄宗带著杨贵妃与杨国忠逃往蜀中,途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时,随驾禁军将校一致要求处死杨贵妃和杨国忠。唐玄宗言国忠当诛,然贵妃无罪,本欲赦免杨玉环,无奈禁军皆认为贵妃乃祸国红颜,安史之乱乃因贵妃而起,不诛难慰军心、难振士气。接受高力士的劝言后,唐玄宗为求自保,不得已赐死杨贵妃。最终杨贵妃被赐白绫一条,自缢在佛堂的梨树下,时年38岁,而杨国忠则死于乱兵刀刃之下。玄宗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回宫,曾派人去寻找杨贵妃的尸体,但未寻得。




谈秦说汉(253)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说的就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鱼儿见浣纱的西施之美而忘记了游水,渐沉于水底;南飞的大雁看见美丽的王昭君而忘记了摆动翅膀,纷纷跌落于平沙之上;月亮见了貂蝉也躲在云彩的后面花草见到杨玉环羞得抬不起头来

比喻有点夸张,但四大美女在历史的长河里传唱度很高。那古代四大美女,出生在哪里,又有怎样的传奇,最终的下场又是如何呢?下面我们来扒一扒!

  • 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是春秋时期越国句无苎萝村的女子,天生丽质,水色可人,自幼在江边浣纱。当时越王勾践与吴国发生了一场战争,越国兵败,越王勾践被俘。大夫文种献计,赐美女以迷惑吴王的心,乱其谋,范蠡在江边找到了美女西施。

西施被送进了艺人培训班,接受专业的歌舞礼仪、琴棋书画等服务领域的专业指导,三年方学成。这期间,与富家公子范蠡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但把西施领出道,是有任务的,范蠡将感情埋藏心底,将其送到了吴国。吴王夫差见到美女果然沉溺。

夫差被西施的美色迷惑,荒于国政,将囚禁于吴国“卧薪尝胆”数载的越王勾践放回虎归山。勾践暗中操练兵马,而夫差浑然不知,吴国被越国一举攻破。吴国被灭亡后,关于西施的归宿有很多种,因为正史上没有记载,我们只能逐个分析。

1.被吴人沉江说:《东坡异物志》载:“扬子江有美人鱼,又称西施鱼,一日数易其色,肉细味美,妇人食之,可增媚态,据云系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这个记载属于野史,按今天无神论的说法,可能性不是很大。

2.被勾践沉江说:勾践说“亡吴之功,西施当首也。”把西施看成了祸国的红颜祸水,将其沉江而死。但这个可能性也不是很大,西施于越国有功,勾践担心西施美色误国,将其放归乡野就可以了,一个女子无权无势,何来误国一说呢?

3.愧疚自缢说:西施帮助越国灭掉吴国之后,完成了使命,但她感觉得到了吴王夫差的真爱,心感内疚,怀着矛盾的心理,自缢身亡。这个可能性可以有,毕竟这个职业名声不太好听,死了也是一种解脱。

4.范缘带走说:《越绝书》载:“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吴国灭亡的当天,范缘带着西施潜入太湖,消失在烟波浩渺当中,从此不问红尘俗事。这种结局最唯美,范蠡的心真的有这么大么?

当然,还有西施被越人沉江说,被范蠡沉湖说等等,可能性都不是很大。最大的可能就是西施自缢说了,按古人的红颜祸水说,自尽的结局最能让人接受。但也希望真的是与范蠡泛舟太湖,获得真正的爱情。

  • 王昭君

王昭君原名王嫱,是西汉南郡秭归人,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因绝世才貌,被汉元帝选入汉宫。由于王昭君不愿掏钱贿赂画师毛延寿,于是毛延寿故意将她的容貌画得很丑,以致她后宫年华虚度,从未得到汉元帝的宠幸。

正好呼韩邪单于来汉朝请求和亲,汉元帝就将画面上看起来比较丑陋的王昭君赐给呼韩邪。据说王昭王出宫那天,汉元帝看到真实的王昭君如此美丽,后悔不已,但赐婚仪式都已举行,不好意思改变主意。让呼韩邪单于高兴得口水流了整整一天。

王昭君告别故土,骑马北去,一路黄沙漫道,马嘶雁鸣,一种离愁涌上心头,于是弹奏一曲《琵琶怨》,琴声凄婉悦耳,马背上的女子美艳动人,南飞的大雁甚至忘记了挥动翅膀,跌落于平沙之上。王昭君抵达漠南的匈奴后,被封为宁胡瘀氏。

王昭君和韩邪单于生下一个儿子,名叫伊屠智伢师,被封为右日逐王。三年后,呼韩邪单于去世,王昭君上书请求回到故土,大漠的日子真心难熬。但汉成帝没有同意,回复她按胡人的习俗,只好改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又育有二女。

王昭君与复株累单于又生活了十一年,复株累单于也死了,也不知王昭君是不是克夫,儿子都死得比她早。不过,二年后,王昭君也死了。王昭君的一生是被动的,从入宫不得宠开始,来到生活习惯与中原完全不同的大漠,男人死了,还要改嫁给儿子,身不由已。

  • 貂蝉

貂蝉在正史里也找不到记载,传说原名任红昌,是王允的婢女。因长得漂亮,被王允收为义女,献身帮助王允完成“连环计”,其实情况应该是被迫吧。传说她在后花园拜月时,月亮看到貂蝉的美貌,都不好意思地躲到云彩后面去了,所以人们称貂蝉为“闭月”。

王充先是将貂蝉许诺给猛将吕布,确实是英雄美人、郎才女貌。但同时又把貂蝉介绍给吕布的义父董卓认识,董卓这个老色鬼当然是一看到就眼睛都直了,直接把她带回家办事。这下吕布急眼了,自己未过门的媳,干爹怎能不讲究,随便上呢?

吕布与董卓争执之中,失手就把董卓给做掉了。这下麻烦了,董卓可是大汉王朝的太师,权力比皇帝还大。王允及时地出现了,说:“这种奸臣,死了也活该,不但抢你的女人,还为害朝廷,你这是为国除害。”吕布脑子比较简单,便相信了。

董卓刚死,曹操就一夜走红了,军队大杀四方,吕布在下邳被曹操的军队围困。然而貂蝉不愿离开吕布单独逃走,发誓要与他“生则同居,死则同穴,至死不分离。”吕布深受感动,与貂蝉过了最后几天快乐的日子,终被擒杀,貂蝉却下落不明。

由于貂蝉未出现在正史当中,因此她的死因成迷。不过当时战乱期间,貂蝉死于乱兵当中,或者自杀身亡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当时貂蝉没死的话,偏好人妻的曹操应该不会弃之不用。

  • 杨玉环

杨玉环是唐朝寿王李瑁的妃子,后来被唐玄宗李隆基看中了,纳为己有,封为贵妃。杨玉环性格婉顺,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唐玄宗曾亲自为其谱《霓裳羽衣曲》,与其载歌载舞。李隆基甚至为其“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传说杨玉环初入宫时,因为见不到君王而终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宫女们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都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从此杨玉环被称为“羞花的美人”。

公元755年,发生了安史之乱,安禄山以清君侧、诛杀乱国之臣杨国忠为名发起叛乱,大军直赴长安。长安破城在即,于是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与丞相杨国忠逃往蜀中,途经马嵬坡时,禁军发生哗变,杀了杨国忠,又逼着要杀死杨贵妃。

其实杨玉环对政治不甚兴趣,最多只能说她喜欢歌舞,迷乱了君王的心志。但士兵哗变如果不处理好,唐玄宗的性命也不保,所以只得赐死杨玉环。但也有传说,后来唐玄宗派人去寻找杨玉环的遗体,竟没有找到,这就有点扑朔迷离了。

1.死于佛堂说:《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禁军将领陈玄礼等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请求再杀杨贵妃以免后患。唐玄宗无奈,与贵妃诀别,“遂缢死于佛室”。这个跟《资治通鉴·唐纪》一致,可信度比较高。

2.死于乱军说:《哀江头》中“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暗示杨贵妃不是被缢死于马嵬驿,因为缢死是不会见血的。但这个可能性不是很大,如果杨玉环死于乱兵,成天与其在一起的唐玄宗也一样会被杀死。

2.吞金而死:刘禹锡的《马嵬行》写道:“贵人饮金屑,攸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这只是艺术加工的诗歌,没有历史出处,可信度不是很高。

总的来说,杨玉环自缢于佛堂的可能性更高一些,古时后宫赐死主要有赐毒与赐白绫两种,相对来说自缢比较温和。但自缢也很有可能当时以为死了,其实没有断气,也有可能后来杨玉环被忠诚的侍从抢救下来逃走了,所以找不到尸体。也有传说其东渡扶桑,老死于日本。

  • 写在最后

古代的四大美女,只有王昭君与杨玉环在正史当中有记载,王昭君老死于大漠里的匈奴部落,杨玉环则自缢于马嵬坡。西施与貂蝉是出现在戏剧、演义里面比较多,综合分析,可能性更大的应该是西施在越国灭吴后自缢于吴国,而貂蝉应该是下邳死于乱军。

反观她们存在的价值,她们都只是以美色悦人,有出色的表演艺术,成为别人利用的工具。其实无论那个人都应该用正常的劳动所得换回真正的自我。而空有美丽的皮囊,指望得人宠爱,最终又有什么用呢?王昭君客死异乡,西施、貂蝉、杨玉环,哪一个有善终呢?

2020/10/30

我是在秦砖汉瓦里游走的拾荒者“谈秦说汉”,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自古红颜多薄命!”这句话,说得就是四大美女的命运,且是非常有道理的。除了四大美女,此话还适用其他美女。因为美女一旦天下闻名,要么沦为权贵们的工具,要么在众多追捧者的奉承之中,眼花缭乱、迷失了自我。自古以来,美女一旦出了名,古今鲜有好结局。

四大美女,唯有昭君出塞看似凄凉,实则是幸运的。其余三人,皆不得好死。

从男女关系讲,什么是幸福?简单的爱与被爱,或就是女人最大的幸福。

古人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四美女的姿色。然而就因为绝世之色,让四女再没有了大多数人所追求的那种最简单、也是最大的幸福了。

下面分別看一看,四大美女的结局。

西施以姿色被越国选中,肩负以“色”诱惑吴王夫差,使其沉迷于酒色美人之中,不再勤于国事的使命。

从这一刻起,西施的身体就成了越国的工具,命运就已注定了,必不得善终。

历史上是否真有其美貌能“沉鱼”的西施,并不是确定的。且当她是史实存在。

一个能靠妩媚而迷惑一国君王的女人,当她功成之后,必不会有名就。

结局只有以下三种:

一:功成之前,因事泄而让敌国君王所杀。

二:功成之后,因要灭口,而为本国君王所杀。

为何本国君王也要杀她,就是因为她身负了“能以妩媚倾国之能。”就算君王不杀他,这在本国那些表面上一身正义凛然士大夫眼中,也成了一个留不得的妖孽了。

三:因其姿色,继续成为本国君王的玩物。

而所谓范大夫与西施泛舟入太湖,远走高飞之说。纯属后世单纯的理想主义与民间传说。

你要是个女人,你会爱上一个叫你入火坑的男人吗?

以逻辑推理西施故事,她活得是痛苦的!因为女人天性渴望被真爱。而世上最爱西施之人,无疑就是吴王。而西施明知与吴王的每一次温存恩爱,都是在算计着这个世上最爱他的男人,以便最后毁灭这个男人。这样的西施,内心要存受多少煎熬?

人是有感情的。所以,就算与一条狗相处数月,也会生出不舍之情。西施与吴王恩爱多年,她不会对吴王有感情?只有鬼相信!

所以,当吴国灭亡后,西施的心,也就死了,就算活着,也是生不如死,如行尸走肉了。

至于,她一直心仪着推她入火坑的范蠡之说,同样,也不符逻辑,只有傻子才会信!

王昭君有落雁之美,却不幸被选中成为“和亲”工具,远嫁匈奴。看起来,挺不幸。实则四大美女中,她是最幸运的。

王昭君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不过,她之前真名叫什么,无从考证。

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来长安朝觐汉天子,自请为婿。汉元帝遂将宫女王昭君,冒充公主,赐给了呼韩邪单于,单于非常高兴,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

王昭君以大汉公主身份抵达匈奴后,当然备受匈奴上下尊崇与单于宠爱,被称为宁胡阏氏。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为右日逐王。

  • 阏氏就是王后。生为王后,其子为王子。作为女人,岂不就是幸运?

后人看昭君之不幸,无非就是被迫嫁给了匈奴单于。

而于人性而言,匈奴单于与西汉皇帝又有何区别?

嘿嘿,从夫妻角度看,或许还是匈奴单于更好。

  • 在汉为宫女,弄不好就是孤单终老。
  • 在匈奴为王后,倍受尊宠,对女人而言,该选哪一个?

至于匈奴单于死后,昭君又得嫁于新单于为妻,继续为王后。这事弄得,儒家老夫子们大呼“胡人无道,乱了人伦!”

  • 然而,从女人角度看,二十多岁的青年妇女,她是愿意继续守寡呢,还是再嫁一年富力强的新丈夫?况且,还是继续当王后!

这样的问题,想必也不须再答了。

所以,王昭君是四大美女中最幸运的,只是初出塞时有了些哀伤凄凉,适应之后,过得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生活,换一个角度看看,这又是多少人的追求?

貂蝉是个虚构人物。《三国志》并无貂蝉这样一个人。而演义中,罗老先生在吕布杀了董卓之后,竟也没有再提貂蝉。

正史上,吕布与董卓的小妾私通,但这小妾却真不叫貂蝉。

然后董卓怒,用小戟掷向吕布。吕布自此后,常心怀惶恐,然后有事没事,就去他老乡王允家串门,喝酒压惊。于是,王允趁虚而入,离间了吕布与董卓的关系。

这事,在小说中就演绎出了一个连环计的故事,董卓的小妾,也变成了王允的歌伎貂蝉。

然而在演义中,当吕布被困徐州,他的妻子是严氏,而貂蝉竟然没出现。真是奇怪,估计罗老先生喝多了,著书时,忘了给貂蝉一个结局。

  • 民间故事,有一个曹操破徐州后,将貂蝉赐给关公,然后,关公恐美色蚀了自己的英雄志,于是,又有了一个关公月下斩貂蝉的故事。

这就纯属扯淡了!自古英雄爱美女,无故就斩杀一无辜美女的,还能算是英雄吗?

杨玉环一笑能倾城,再笑能倾国。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然而结局,却是四大美女中最惨的。马巍坡兵变,将杨贵妃从天堂一把就扯进了地狱,让军士们用绳勒死了。

平心而论,杨玉环似乎是无辜的。

她最大的罪,就是她的天生妩媚与风情万种。然后,让尤好人妇的唐玄宗看上了,便由儿媳妇,变成了贵妃。抢了儿子的老婆,也真是千古一帝。

然后杨家人鸡犬升天,让杨国忠这种人才德不配其位之辈拜了相。

杨国忠手握权力后,深知朝臣们背后是瞧不起他的。于是,为了给自己挣军功,盲目发动征南诏战争,将大唐中央禁卫军精锐十之八九,都葬送在了剑南。从此,造成长安的中央兵力空虚。

  • 天宝十年(751年),鲜于仲通率兵八万出戎、巂州,往击南诏,阁逻凤遣使谢罪请和,请还其所虏掠,表示愿意归附于唐朝,若不允许则“归命吐蕃,云南之地,非唐所有也”。鲜于仲通不许,进军至西洱河,兵临南诏大和城,大败,唐兵死六万人。

大唐征南诏的军队,大多是关中劲卒,关中兵能跃马弯弓,纵横大漠。却真适应不了西南高山气候与地形,失败是必然的。

杨国忠在中央已无多少可战之兵时,明知安禄山已有不臣之意,却无制衡之策,仍然轻率逼反了安禄山,差一点就让大唐帝国轰然倒塌了。

大唐禁卫军将士们,曾经为天可汗的骄子,如今却沦落成了护着皇帝逃命的丧家之犬后,愤怒的情绪终于爆发了,杀了杨国忠,岂能再容忍其妹继续奉承在皇帝身侧。

这时候,相对其兄让军士们的乱刀剁为肉泥,用一根绳子结果了杨贵妃,已经是卖皇帝的面子了。

(图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吴王   单于   勾践   昭君   司徒   西施   吴国   长安   宫女   匈奴   君王   贵妃   说法   结局   财经   美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