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长平一战,秦军已经消灭了赵军主力,为何40年后才灭赵国?

长平之战后,秦赵两国之争并没有停止,而是持续了近40年,直到秦国灭赵国为止。这期间,双方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战争,如邯郸之战、长城之战、长平之战等。秦赵两国之争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 一是地缘政治的因素。秦赵两国都是嬴姓赵氏,同宗同源,但是由于历史的变迁,两国的利益和政治方向发生了分歧。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一直致力于西征和内强,而赵国则是东方六国中最强大的一个,与秦国在河北、河东、上党等地区有着激烈的领土争夺。秦赵两国的边界也是战国时期最长的一条边界,长达1500多公里,双方在这条边界上经常发生摩擦和冲突
  • 二是合纵抗秦的因素。秦赵两国之争也是合纵抗秦的一部分。赵国作为东方六国中最强大的一个,也是抗秦联盟的核心成员之一。赵国与齐、楚、魏、燕等国都有着密切的外交关系,经常联合起来对抗秦国的侵略。秦国则想要打破合纵抗秦的局面,分化瓦解东方各国之间的关系,各个击破。秦赵两国之争也是合纵抗秦的一场拉锯战
  • 三是个人恩怨的因素。秦赵两国之争也有一些个人恩怨的成分。比如,在长平之战中,白起屠杀了赵军40万士兵,给赵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屈辱。赵王孝成王对白起恨之入骨,誓要报仇雪恨。在邯郸之战中,赵王孝成王派出刺客暗杀白起,但未能成功。白起也对赵王孝成王怀有深深的敌意,曾经说过:“我若得见孝成王面目,必将其剥皮而食其肉”
  • 四是历史惯性的因素。秦赵两国之争也有一些历史惯性的影响。由于双方在长期的战争中形成了敌对和仇恨的心理,即使在某些时候有和平谈判或者停火协议的可能,也很难实现和维持。双方都想要彻底消灭对方,以求安全和利益。这种历史惯性使得双方陷入了无休止的战争循环




长平之战后,赵国又坚持了32年。如果算上公子赵嘉(赵悼襄王之子)建立的代国,那就是38年。在这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面,赵国之所以一直都没有被秦国灭掉,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秦国元气大伤,一直都没有恢复

第二、魏国意图重振雄风,主动挑事,攻伐各国,客观上替赵国挡了枪

当秦国元气恢复,魏国又被秦国打残后,赵国也就被秦国灭掉了。

▲邯郸之战期间的总体局势▲

一、秦昭襄王的失策

在长平之战的相持期间,赵王曾经想跟秦国议和,但是被秦王耍了。然后,秦国派人四处宣传,造成一种秦赵已经议和的假象。当时其他五国害怕秦赵联手,因此就对“私下已经与秦议和”的赵国没有进行增援。

事后,各国都发现被秦国忽悠了,但是木已成舟,再出兵也来不及了,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赵国被狂揍。

长平之战后,赵国损失惨重,武安君白起极力建议趁机灭赵,不要给赵国喘息之机。

当时的情况是,秦国元气大伤,赵国的元气也是大伤,邯郸城内无人不戴孝。为了应对秦国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攻打邯郸),赵国便提前做好了三手准备。

第一、整军备战,准备与秦军决一死战。

第二、派人到楚、魏疏通关系,请求楚魏出兵支援,撮合赵与魏楚三国共同抗秦。

第三、派人到燕国与韩国讲解大义,请求它们出兵帮忙。即便不愿意出兵救援,也希望不要在秦国揍自己的时候浑水摸鱼。

然而,其他五国都害怕秦国,有点犹豫,不愿意出兵帮忙。甚至于燕、魏、楚三国还认为赵国败的还不够惨,希望秦国继续削弱赵国,好方便自己在秦国吃肉的时候,也趁机能喝一口汤

所以,白起趁机灭赵的成功率是很高的。

不过凡是也有个例外,当时韩国的桓惠王比较有眼光,他意识到:如果秦国灭赵,那么秦国下一个攻击目标肯定是自己。失去了赵国这个强援,韩国根本无法单独抗秦

于是,就在秦国欲兵分三路灭赵时。韩王和赵王单独商量了一下,派出了在诸侯间享有盛誉的苏代到秦国游说,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秦国的宰相范雎。

具体的说服办法就是离间范雎,挑拨范雎和白起的关系,并向范雎表示“赵国愿意主动割地给秦国”。

由于范、白二人本来就不和,加之赵国愿意割地。因此在苏代的挑唆下,白起灭赵的建议便被范雎给搅黄了。

事后白起知道是范雎搞得鬼,大骂范雎,但对秦昭襄王的命令也是无可奈何。于是,赵国也因此躲过了一劫。

长平之战过去一年后,秦国派人向赵国索要当初承诺的割地。然而,这时候赵国已经有所准备,便拒绝向秦国履行割地的约定。秦昭襄王大怒,遂以五十万兵攻赵,邯郸之战爆发。

最初,昭襄王想让白起挂帅,但是白起认为打不赢,就拒绝了。昭襄王心里很不爽,但也无可奈何,便派了不善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五大夫王陵担任统帅。

秦军在王陵的统帅下,打的磕磕绊绊,在邯郸城下损失了四万多秦军。此情此景让秦昭襄王很是尴尬了,他再次让白起挂帅出征。但是白起依旧拒绝,并且还劝诫昭襄王,让他罢兵。

秦昭襄王依然没听白起的劝诫,因为这时候退兵,就等于长平之战就白打了。于是昭襄王改派王龁顶替王陵,继续围攻邯郸。结果秦军在邯郸又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五国伐秦,收复失地▼



二、五国伐秦

秦军在邯郸城下久攻不克,让当时早已经是蠢蠢欲动的魏国和楚国看到了机会。于是两国都派大军,与赵军里外夹击,把秦军打的伤亡惨重。(信陵君窃符救赵就是发生在这个时期)

王龁率秦军残部逃出赵国后,遭到魏、楚联军继续追击,只得退回黄河以西。有两万多秦军因为撤退不及时,被魏、楚联军团团包围,做了联军的俘虏。这一次惨败,是继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第一大耻辱

具体的损失按照《史记》的相关记载——死伤了三十万人

看见魏、楚、赵三国联军大胜后,韩国派出大军也加入了联军。四国联军一起狂攻河南的秦军,基本上将秦国在河南的势力全部扫清。这一战后,韩国重新收复上党郡,魏国重新收复了河东地区,秦军退回函谷关。昭襄王时期取得的所有战果,因此次惨败,几乎毁于一旦。

但是四国联军在破秦后,老毛病又犯了,迅速开始内讧,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反击秦国的失利。

首先是魏国见韩国收复上党,魏安釐王临阵反水,指使魏军从前线调回,去打韩国;

韩国见魏军打自己,也撤军回国,与魏军展开大战;

楚国看到魏国不要碧莲,撤回去抢地盘,也出兵打魏国。

结果韩楚魏相互攻击的结果,就是楚、魏联盟破裂,相互再也不信任。

最后是赵国。赵军见魏、楚、韩都撤了,于是也就跟着撤了。

秦国原本很惨,但是由于联军内讧,意外的获得了喘息之机。



三、信陵君合纵连横

四国联军内讧后,魏、楚先是大战一番,魏国打退了楚军,气势大盛。魏安釐王这个大棒槌以为秦国和赵国都衰了,自己没有对手了,便在四年之内(公元前256-252年)把齐国、燕国和韩国全部打了一个遍,俨然有中兴魏国的势头。(成功的吸引了其他国家对它的注意,客观上替赵国挡枪)

但是我们知道。当年魏国之所以衰败,就是因为魏惠王瞎特么的打,到处树敌。现如今安氂王如出一辙,他岂能有好果子吃?

果然,就在魏国东征西讨的时候,秦国对魏国动手了。

公元前251年,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是为秦孝文王。孝文王继位仅仅三天便去世,王位也因此就传给了秦庄襄王手上(秦始皇的爹)。

庄襄王继位之后,愤恨魏国,便发兵把魏国揍了一顿。魏军不敌,向韩、赵求援。秦军便把韩、魏、赵联军也揍了一顿。

眼见魏国危急,信陵君临危不惧,在他的合纵连横下,关东五国组成了五国联军(齐国没有参加),在黄河以南将秦军打的节节败退,收复河南之地。此后,五国联军乘胜追击至函谷关,秦军闭关不出。此战过后,各国陆续收复失地

信陵君因此战而名震天下。而秦庄襄王则非常的失落,没过多久就病死了。

但是信陵君合纵攻秦,也没有改变关东各国不团结的问题。在当时,关东各国可谓是乌龟王八蛋,一个比一个烂。

首先是齐国,它不参与任何活动。

然后是楚国和魏国,因为邯郸之战后的那次反水事件,两国之间彻底闹掰了。

再就是赵国,赵悼襄王时期,因为赵军吊打了燕军,有一个小中兴期。但是燕国弱,赵燕菜鸡互啄的结果,只是白白消耗资源,便宜了秦国而已。

最后是燕国,简直就是个搅屎棍。因为燕国跟秦国不接壤,所以燕国干的全部就是搅屎棍的蠢事。

这种六国相互比烂的局面延,延续了十多年,一直到公元前243年,因为信陵君的死而被打破。

▼信陵君死前的政治格局▼



四、秦国元气恢复,攻灭赵国

信陵君死后第二年,秦国丞相吕不韦认为关东五国没有信陵君居中进行合纵连横,只是一帮乌合之众,便发动了对魏国的战争。

此战,秦军势如破竹,一举将魏国的国土从东西方向打穿!打的魏国南北不能相连,几乎要亡国。魏景湣王立即遣人出使赵国,要求赵国增援,并提出抗秦合纵的建议。

很快,赵、韩、魏、楚、燕组成联军,共推赵国大将庞暖为帅。

但是前面说过了,楚国跟魏国搞掰了,无心援助;燕国跟赵国也有仇,也没有什么积极性。因此这支气势汹汹的五国联军,其实就是一群垃圾到不能再垃圾的乌合之众。

具体有多垃圾呢?可以用土匪来形容。

他们在进攻秦国遭到挫折后,迅速撤退,除了韩军回到韩国外,其余四军没有回国,而是转而攻打齐国,夺取齐国的饶安,把齐军打的一头雾水。

由于联军实在是没底线,韩国就退出了。同一年,刚刚抢完齐国的四国联军,又拉上了卫国,再组五国联军,再次共同讨伐秦国。这次楚国国君考烈王担任联军盟主,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执掌军务。

这一战,五国联军直逼函谷关。结果秦军出关迎战,五国联军直接撒丫子跑路,就恨爹妈少给自己生了两条腿,跑得不够快。秦军顺势发动反攻,先夺了魏国的朝歌,后来又夺了魏国的汲地。魏国见扛不住了,就把邺城割给了赵国,想把秦国的火力转移到赵国身上

当年的长平之战就是秦国攻韩国的上党,韩国把上党割让给赵国,想把秦国的火力转移到赵国身上。按理来说,历史教训历历在目啊,赵国不应该再犯这种错误。但是赵悼襄王记吃不记打,居然接收了邺城。于是秦国的火力就集中在了赵国。

▼秦国贯穿魏国,赵国成为秦国靶标▼



然而好笑的是,秦国攻赵时,当时赵悼襄王居然还在派兵攻打燕国。

就在赵国和燕国正在打的时候,秦国派出大将军王翦、杨端和等人趁机攻赵。秦军连克邺地等的九座城邑。斩杀十余万赵军,直逼赵都邯郸。

这一次,没有国家还有能力再帮赵国了。因而赵国只能掏出老本,调大将李牧率领边军回救邯郸。

公元前234年,李牧率所部南下,指挥全部赵军对秦军展开反击。

当时,李牧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峙。他采取了筑垒固守,避免决战,俟敌疲惫,伺机反攻的方针,不管秦军怎么挑战,始终都故意避而不战,将秦军拖入了阵地战。

随后,李牧乘秦军麻痹大意时,一举袭占秦军大营。待秦军摆开架势与赵军决战时,李牧又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实兴钳形攻击战术,大破秦军

公元前232年,秦军再次入侵。秦军兵分两路攻赵,企图灭掉赵国。

赵军在李牧的率领下,采取南守北攻的战略方针,派出一支小部队拖住秦军的一部,李牧率赵军主力部队全力攻击另一路秦军。待击破一路秦军之后,再回师救援,围歼另一路。秦军在李牧的攻击下再次大败。



公元前230年,秦灭韩。第二年,赵国北部发生大地震,导致大面积饥荒。秦王嬴政乘机派大将王翦亲自率主力攻赵,几十万秦军直奔赵都邯郸。

赵王再次任命李牧为大将军,起倾国之力抵抗入侵的秦军。秦将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军在战场上不能速胜,便禀告秦王嬴政,实行反间之计,派奸细潜入赵国,用重金收买曾经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李牧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

昏聩的赵王听到这些谣言,不调查证实,不派人问清情况,就立即就派人免除了李牧的大将军一职。后来还暗中布置圈套,将李牧秘密捕获,并除以斩刑。

李牧被杀后不到三个月,王翦大败赵军,攻下邯郸,将赵王俘虏,赵国灭亡。赵国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建立了代国。



六年后,代国也被秦军所灭。赵国算是彻底死透了。

纵观长平之战后的三十八年,赵国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以信陵君的死为分界点

在前一个阶段的十八年中,秦国的元气大伤和魏国的四面树敌是赵国能苟延残喘的两个主要原因。

在后一个阶段的二十年中,秦国复苏,魏国将活靶子这个身份又甩回给赵国,于是赵国又成了秦国的主攻方向。赵军尽管有李牧这样的名将续命,但由于赵王的昏庸,以及赵国实力本来就不如秦。纵然后期有李牧这样的名将,最终还是难逃一亡的下场。

所以赵国之所以在长平之战后还能再坚持四十年,无非就是关东六国认识到了联合抗秦的重要性,于是摒弃了前嫌,在信陵君的合纵连横下,将秦军打的大败,为各国都续了十几年的命。后来秦国的实力复苏,关东六国在信陵君死后,又无法再组织起有效的联军(不仅不联合起来,反而搞内讧)。最后六国也就被秦国一锅烩了。




长平之战,赵军主力被歼。

但是,此后的赵,不但坚持了30多年,还能屡挫强秦,伐燕攻魏,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实力。

这是为什么呢?

长平虽败,但赵仍然保持一定的实力和生存机遇

长平之战,赵军45万大军被歼。

对于45万的数字、构成(多少军队,多少赵民,多少韩民),历来颇有争议。

但是,没有争议的是:长平之战后,赵军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规模。

在9年后对燕国的反击战中,赵军出动了13万(一说25万)大军。(《史记》载13万;《战国策》载25万)

差不多同一时期,在雁门之战中,李牧集结了15万大军。(百金之士5万,善射者10万)

也就是说,赵国依然能动员15-25万的野战部队。

尤其是:部署于代的李牧兵团,战马多,机动力强,往往能以高速机动弥补兵力劣势。

而且,赵人尚武之风浓烈,“其民习兵”,武装起来的普通百姓,也是不容小觑的。

另一方面,长平之战结束后,秦并天下的大势已经明显得不能再明显,为求生存,关东诸侯在一段时间内更倾向合纵!

想立刻灭赵,秦国尚不具备绝对优势

秦是长平之战的胜利者。但是,秦要立刻灭赵,也并无绝对把握。

首先,秦在长平之战中的损耗也很大。如白起所说:“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同时,长平之战虽胜,但秦的实力并未得到补充。

从此前的攻韩之战到长平之战,秦军一直处于高消耗状态。

但是,由于“上党民走赵”,秦通过这轮作战得到的人口、财富大为减少,无法补充战争消耗。

而从地理上看,秦要继续东进,攻打邯郸等地,则需要翻越太行,补给压力比之前大得多!

因此,赵虽弱,但秦也并非“怎么打都能赢”。

要想尽快灭赵,秦国唯一的机会是:借长平之战的震慑效果,趁着赵人、各诸侯没有反应过来,一举攻破邯郸!

否则,一旦赵及其他诸侯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秦将很难迅速灭赵。

秦陷入低谷期

遗憾的是,秦浪费了机会,随后,又陷入了一段长达二十年的低谷期。

1、错失良机。

长平之战后,白起一面巩固上党,一面请求增兵增粮,准备乘胜一举灭赵。

但是,在范睢的影响下,秦王拒绝了白起的请求,接受了韩赵割地求和的请求。

2、遭遇重挫。

秦王暂停攻赵,虽失良机,但如果秦真的休养生息,待国力恢复再战也不失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退兵不久,秦王又决心攻赵。

结果,“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从震惊中走出来的赵人同仇敌忾,拼死抵抗,魏、楚联军攻其于外,秦军大败。

邯郸之战的失败,只是秦一连串挫折的开始。

此后,魏又攻取了秦在关东的飞地陶邑。

随后,在与魏的作战中,信陵君主持合纵,再次大败秦军,乘胜追至函谷关。

3、陷入低谷。

而秦在随后的二十年间,陷入了孝公变法以来罕见的低谷期。

秦昭王去世后,秦孝文王即位当年就去世,秦庄襄王即位3年半即去世,秦王嬴政即位时只有13岁!

先是国君的连续更迭,后是“主少国疑”,秦国政治陷入危机。

这期间,秦国发生了吕不韦与赵姬、嫪毐争权、长安君叛乱等一连串变故,使秦陷入低谷。

这期间,在吕不韦的主持下,秦对山东发起过一些规模或大或小的攻势,但尚无力组织大规模的灭国战争。

直到嬴政掌权,秦才逐渐走出低谷,开始灭国的进程。

将才+兵种优势,使赵在关东仍能保持强势

长平之战后,赵军规模大不如前,但是,赵在关东诸侯面前,依然能保持强势。

廉颇、李牧、庞煖,都是一时良将。

而经过赵武灵王改革后,良好的骑兵传统依然赋予了赵得天独厚的优势。

强大的机动性,赋予了赵军“以快打慢”的机会,廉颇、李牧等良将又往往能找到对手命脉所在,赵军自然往往能以少克众。

邯郸之战后,燕国试图“摘桃子”,发起了大规模(据说有60万)伐赵战争。

赵以乐乘率军抵抗于代,集中主力在鄗城击败燕军前军,又迅速机动,连续击破燕军各部,以至围困燕都城,取得了又一次辉煌胜利。

实际上,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战国七雄中,只有秦、赵、燕三国有条件发展较大规模的骑兵武装。燕国的骑兵力量算是不错的。

赵对燕都能“以快打慢”,对其他关东诸侯就更不在话下了。

因此,赵北燕,南攻魏,东克齐,依然保持强势。

将才+地理优势,使赵能屡挫秦军

秦王政发起统一六国的战争,正是从前236年攻赵开始的。

可是,赵国依然抵抗了9年,并多次挫败赵军。

其中原因,在于李牧的将才及独特的地理优势。

赵以太行-漳水-长城,组成了一道弹性防御圈。

由于漳水-长城难以突破,秦军往往要分兵出狭窄的井陉,两路夹击。这就给了擅长机动作战的李牧各个击破的机会。

而赵军,可以以防御圈迟滞一路,以李牧集中主力歼敌一路。

在秦前几次攻赵作战中,主将是桓齮一类的将领,其素质与李牧尚有差距,给了李牧各个击破的机会。

因此,李牧在肥之战、番吾之战,两次重挫秦军。

在第五次秦攻赵时,秦军领军者是王翦、杨端和这样的名将,李牧难以找到各个击破的取胜之机,但依然能依托防御圈,与敌周旋。

最后,秦拿出了屡试不爽的“离间计”,害死李牧,才一举灭赵。

值得注意的是:

在秦第一次攻赵时,由于赵军主力在攻燕,秦夺取了邺等九城,已突破太行,兵临漳河。

在肥之战前,赵王不用李牧,而以扈辄为将,导致10万大军被全歼!

在最后一战前,赵国连续两年出地震、干旱、饥荒。

在连续的天灾人祸面前,李牧仍然能维持局势,足见良将的价值。


总的来说,长平之战后,赵国依然拥有一定的实力。

强悍的民风、彪悍的骑兵、卓越挫败了秦、燕等国,维持住了局势。

而秦长达二十年的低谷,又给了赵国喘息之机。

可是,长平之战后,赵的有利条件再多,终究不能与强秦相比。只有在良将卓越的指挥、协调下,这些有利条件充分发挥作用,才可能求得生存。

但赵王却先后两次换下李牧,自毁长城。

赵人非亡国之人,赵王却是亡国之君。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算得上是秦国与赵国之间的战略大决战,双方投入总兵力近百万人,动员的后勤民力更是不计其数,以当时秦赵两国的规模来看,总人口在数百万的级别,长平之战已经是冷兵器时代战争规模的天花板。

在此战中,秦将白起率领的秦军俘虏了40余万赵军,除了240余名年龄较小的赵军被释放,其余40万赵军全部被坑杀,再加上赵军在白起挂帅之前的损耗,赵国此战损失军队45万人,这几乎是赵军的倾国之兵了,也是赵国绝对的主力。

名将白起

当时的赵国除了北方防备匈奴的边军之外,国内已无军队,即便如此,秦国仍然不能灭亡赵国,这是因为在对赵国的战略上,秦国内部在战略上发生了分歧,以秦昭襄王、范雎为首的主和派认为:秦国在长平之战中损耗巨大,需要休整,无力继续灭亡赵国,只要接受赵国的割地求和就行

以秦将白起为首的主战派认为:应该在长平之战后突袭赵国都城邯郸,趁热打铁,一举灭亡赵国

最终秦昭襄王决定不要急于灭亡赵国,接受赵国的割地求和,暂时休整,并拒绝了白起趁胜灭亡赵国的建议。

随后不久,形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原本准备割地求和的赵国,居然反悔了,赵孝成王不愿意割地求和,赵国这一操作直接让秦国傻眼了,秦昭襄王恼羞成怒,立即派出军队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这便是历史上的邯郸保卫战。

秦昭襄王

赵国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有一个叫虞卿的大臣认为割地求和无法满足秦国的欲望,继续割地会让赵国灭亡,不如把城池献给齐国,共同抵抗秦军,同时赵国积极联络魏国与楚国,并派出平原君赵胜出使魏、楚两国,平原君成功地搬来了魏、楚两国的军队,并在邯郸城下击败了秦军。

那么问题来了,赵国45万主力军队都被消灭了,为何秦国无法灭亡赵国呢?

1、秦国失去了灭亡赵国的最佳时机

秦国灭亡赵国的最好时机就是在长平之战后马不停蹄地攻向邯郸,趁赵国举国哀悼之际,围攻邯郸,此时的赵国丧失了抵抗秦军的信心,同时魏、楚、齐国的援军未到,这是绝佳的灭赵时机,可惜被秦昭襄王浪费了。

白起的建议是正确的,在长平之战后立即发动灭亡赵国的战争,赵国没有喘息的时机,也没有联合其他诸侯国的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就连赵国自己的边军也无法在短时间赶到邯郸城,当时的邯郸城就是一座没有军队的城池。

长平之战

从长平之战战场到赵国都城邯郸有240公里,秦军马不停蹄的话只需要4~6天就能到达邯郸城,这个时间与速度,赵国没有可能等来援军,只能孤身对抗秦军,秦军就算围城不攻或者围点打援,邯郸城也很难守住,毕竟赵国已经没有粮食了,而其他诸侯国想要派援军至少也得花费2~3月时间,赵国根本等不起。

秦昭襄王与赵国议和的决定,给了赵国喘息的时间,一面让赵国有时间组织防御,调动本国军队赶赴邯郸,一面让赵国联络魏国、楚国、齐国,平原君真的搬来了援军,邯郸城下的秦军三面受敌,不得不败退,邯郸之战是秦国在长平之战后遭遇的最大失败。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秦国一旦失去了灭亡赵国的最佳时机,就没有机会能灭亡赵国了,这一等就是38年,直到秦始皇25年才灭亡赵国。

秦赵邯郸之战

2、秦昭襄王从战略角度考虑认为灭赵的时机不成熟

从秦昭襄王的角度出发来考虑这个问题,你就会明白,秦昭襄王早期的秦国对外战争打得很盲目,甚至有越过其他诸侯国攻击较远的诸侯国的例子,这是一种很不成熟的战略,就算打下了别国的土地,也是一块飞地,也守不住。

直到范雎的出现,秦昭襄王才理解了远交近攻战略的正确性,所谓的远交近攻指的是对于离秦国远的诸侯国,秦国尽管结交保持良好关系,对于离秦国近的诸侯国,秦国可以攻击,并抢夺对方的城池与土地。

秦昭襄王最大的政治理想就是不断扩大秦国的城池与土地,很难说他有统一整个天下的野心,从秦昭襄王一生的事迹来看,秦昭襄王没有能力,也没有统一天下的战略,当时的秦国国力也就比任意一个诸侯国强一些,但是并没有达到辗压对方的状态。

长平之战前后局势图

灭亡一个国家虽然能获取较多的土地与城池,但也会引发对方最激烈的对抗,邯郸保卫战就是例子,当秦军围攻邯郸城时,整个赵国上下同仇敌忾、团结一致、舍身忘死,给予秦国致命一击,最终让秦军见识到赵军的拼命与意志。

灭亡赵国之战,同时也会促成关东六国合纵抗秦的政治联盟,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秦国灭亡赵国的战争尽早会落到其他诸侯国头上,其他诸侯国就算再傻,也不得不考虑秦国的切身威胁,更为重要的是:秦国灭赵,会打破现有的政治格局,会让秦国越来越强,东方六国越来越弱,对于东方六国来说,这是唯一能阻上秦国继续强大的原因。

所以在长平之战中,东方五国可以不帮赵国,因为没有切身威胁,但是到了秦国灭赵的战争,东方五国再不帮赵国就没了,赵国一旦灭亡,东方五国再合纵也没有什么意义了,照样无法阻止秦国。

六国合纵攻秦

这个道理东方六国懂,秦昭襄王也懂,秦昭襄王只想默默地扩大城池与土地,不想引发东方六国激烈的对抗,秦昭襄王需要的是一种温水煮青蛙般慢慢忽悠六国,再等待时机继续强大,否则以秦昭襄王的英明,不会看不到白起提出灭亡赵国的战略正确。

3、秦国没有想到赵国居然敢违背盟约

秦昭襄王答应赵国议和的条件是:赵国割让六座城池给秦国,韩国割让一座城池给秦国,秦国赵弱,秦国又在长平之战坑杀40余万赵军,秦国没有理由认为赵国会违背。

但是赵国偏偏敢不割让城池给秦国,秦国一惯强势,不断通过战争获取其他诸侯国的城池,很少有违抗的,正是这种自信让秦国失算了,秦国根本没有想到赵国敢不割让城池。

赵国既然敢不割让城池给秦国,当然也做好了面对秦军攻击的准备,赵国的准备一方面是调动自己的边军,同时起用名将廉颇守城,另一方面是向魏国和楚国求援,而且平原君赵胜成功地请到了两国的援军。

赵孝成王拒绝割让城池

这样一来,赵国就有信心来对抗秦国,反而是秦国不断失算,赵国拒绝割让城池后,秦国再次发动了战争,很明显这是一次仓促没有把握的战争,就算白起都认为时机已逝,不应该继续发动战争,但明显秦昭襄王为了所谓的面子,不顾一切地攻打赵国,先后调派数十万军队,结果损兵折将,也没有攻下邯郸城。

长平之战秦军坑杀40余万赵军主力,而邯郸之战却以秦国的失败而告终,为何直到38年后秦国才灭亡赵国呢?至少有三个理由:

1、战国形势发生了变化

邯郸之战中,赵、魏、楚联合击败了秦军,给了东方六国莫大的信心,至少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也让六国明白,想要制衡秦国,东方六国必须合纵。

邯郸之战结束一年后,周赧王担心秦国会对付自己,于是联合了燕国、楚国一起合纵攻秦,但被秦国先下手为强,俘虏了周赧王,灭亡了东周国。

邯郸之战结束十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47年,信陵君魏无忌联合五个诸侯国的联军合纵攻秦,在黄河以南大败秦国名将蒙骜,紧接着五国联军攻打函谷关,但秦军不敢出战,这是战国晚期最有威胁的一次合纵攻秦。

六国合纵经常打败秦国

正是因为秦国的强大,所以这个时候的东方六国经常联合起来共同抵御秦国,秦国虽强,但双拳难敌四手,一次对付五六个诸侯国也是力不从心,经常战败,别以为秦军攻无不克、战不无胜,在面对六国合纵之时,秦军败多胜少,这就是阻止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

2、秦国国君开始了更替

邯郸之战结束六年后,秦昭襄王去世,他的次子安国君为秦昭襄王守孝一年,然后成为秦国新君,这便是秦孝文王,但是秦孝文王在位仅三天就因病去世了,于是他的儿子嬴子楚即位为王,这就是秦庄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父亲。

秦庄襄王在位仅三年,就因病去世了,年仅13岁嬴政即位为王,由于年龄太小,嬴政无法亲政,秦国国政由太后赵姬与丞相吕不韦把持,直到嬴政22岁实行冠礼后才亲政,此后秦始皇诛杀了嫪毐,罢免了吕不韦,才开始进行统一六国的战争。

秦庄襄王在位仅三年

从秦昭襄王去世之后,秦国就处于一个小范围的动荡期,主要是国君不长寿,在三年多的时间内,换了三任国君,国君不稳定,因此秦国统一天下的战略不能实行。

3、秦国统一天下的战略

秦始皇进行统一天下的战争时,并没有把灭亡赵国放在第一位,而是把灭亡韩国放在第一位,根本原因就是韩国更弱,先灭亡弱国更有利于统一天下的战争,韩国一灭亡,秦国就开始对付赵国了。

看看地图就会明白,韩国的位置挡在秦国进入中原腹地的战略通道上,拿下韩国后,秦国可以攻击赵国、楚国、魏国、齐国,所以灭亡韩国是第一个,紧接着就是赵国,赵国是秦国北上的通道,灭赵后可灭亡燕国。

当时的赵国还有名将李牧,王翦用了离间计使得赵国杀死李牧,秦国才得以灭亡赵国,如果李牧不死,秦国想要灭亡赵国没那么容易,至少让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间延长2~3年,这都是秦国统一天下的战略决定的。




如果此时秦国敢强行灭赵,那么秦国也会灭亡,后面一统天下的也不会是秦国了。

长平之战,没你想得那么简单,秦国伤人一百自伤五十

长平之战,秦国歼灭赵国45万大军,虽然是一场大捷,但是只有秦国自己知道,这一战只是惨胜罢了。

按照秦国原本的计划,是没有长平之战的。当时,秦国的目标是韩 国。

公元前262年,秦国派出大军接连攻陷韩 国多座城池,彻底将上党地区孤立,其图谋非常明显。

韩王无力救援上党地区,于是飞鸽传书,让上党地区归附秦国,以此让秦国退兵。

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上党地区却选择归附赵国。

原因倒是很简单,归附秦国只会让秦国更强大,对韩 国不利。而如果归附赵国,一方面可以祸水东引,让秦国去打赵国,另一方面迫于秦国的压力,赵国和韩 国必然联合抗秦。

而赵国自认为有擅长防守的廉颇在,并不担心秦国的攻势,于是便吃下了上党这块肥肉。

于是事情的发展完全偏离了秦国的计划。

为了保住自己大国的面子,秦国将大军派往赵国边界,准备攻打赵国。

而赵国这边,大将廉颇设置了三条防线来阻挡秦军的攻势。

秦军在攻破第一条防线后,在第二条防线丹河防线停下了脚步,赵军以丹河为屏障,在河边布防,日夜巡视。

秦军只要一有渡河的企图,便会立刻遭到赵军的攻击。只要有丹河在,秦军便拿赵军一点办法也没有,战事进入了相持阶段。

本来吧,赵国君臣一看秦军打不过来,还挺高兴的。

可惜他们低估了秦国对找回面子的执着,双方相持了五个月,秦军依然没有退兵的迹象。

这下子赵国君臣先扛不住了,毕竟前线几十万大军就算什么都不做,那粮草的消耗也是惊人的。

既然扛不住,那么只能改变策略,要么撤军要么主动出击。撤军是不可能的,那么只能主动进攻了。

不过前面提到过,廉颇擅长的是防守战,主动出击不是他的长处,那么赵国只能考虑换将了。

而此时秦国的日子也不好过,秦军人数比赵国还多,足足有50万,虽然秦国地盘大,但是年年征战,粮草并不比赵国充足。

对于秦国来说,诱骗赵国主动出击才是最有利的,这么一来,双方想到一块去了,真是默契呀。

为了帮赵国下决心,秦国在赵国大肆宣传:廉颇一直不出战是害怕秦国了,秦国根本不怕廉颇,只怕赵括。

赵王一听,觉得赵括正是自己需要的人才,于是召他上殿询问如何对付秦军,赵括一番侃侃而谈彻底让赵王放心了,于是将廉颇调回,让赵括担任赵军主将。

而赵国不知道的是,此时秦国也在偷偷调换主将,此人正是秦国的战神白起。

赵括到达前线后,开始整顿赵军,他一边收缩兵力,一边集结粮草,为出兵做准备。

不久之后,赵括对秦军发动了一次试探性进攻,结果他发现,秦军不过如此,在赵军的强大攻势面前,只能败退。

赵括好歹也是熟读兵法的,为了以免有诈,他对秦军发起了多次试探性进攻,秦军皆大败。

这下赵括放心了,率领赵军倾巢而出,对秦军穷追猛打。

赵括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是白起演的一出戏,目的就是将赵军彻底给引诱出来。

就在赵国君臣看着前线传来的一份份捷报,梦想着彻底击败秦军,再趁机占些城池捞些好处的时候,没人知道,赵军的噩梦即将降临。

就在赵括一直寻找机会,想要和秦军进行一场决战的时候,他突然收到了后方传来的急报:百里石长城失守。

百里石长城是赵军粮道的出入口,一旦没了百里石长城,赵军的粮草便运不到前线来了,这使得赵括必须速战速决。

一日,赵括如往常一样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军再次败走。这次赵军紧追不放,试图消灭这一部秦军。

谁知秦军突然杀出个回马枪,打得赵军措手不及,更让赵军意想不到的是,在他们的两翼、后方都出现了秦军的身影,赵军被包围了。

这时候赵括才知道自己中计了,于是率军发起轮番突围。然而秦军将赵军分割成三部分,想彻底吃掉赵军。

不过秦军在兵力上并不具备太大优势,兵法上说十则围之,现在秦军50万人,赵军40万人,这包围圈迟早会被赵军突破的。

而为了维持住包围圈,秦军也是死伤无数,当然赵军的损失更多一些。

其实,这场仗打到这里已经差不多了,赵国必定损失惨重,秦国的面子也找回来了。此时收兵,对秦国最有利。

然而,此时秦昭襄王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彻底消灭这支赵军。

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靠前线的秦军是远远不够的。于是秦国动员了所有15岁以上男人,将他们投入到前线去。

靠着源源不断的援军,秦军的包围网才一直没有被赵军突破。在被围困46天后,赵军弹尽粮绝,只得投降。

对于这些降卒,白起下令将他们都坑杀了。整场战争打下来,赵国损失了45万大军。

白起不可能不知道这么做的后果,不仅会对他还有秦国的名声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赵国的抵抗会更加坚定。

实在是秦国透支了国力,无力压制这40万赵军,一旦他们有什么异动,秦军有可能覆灭。到时候秦国就危险了。

所以,长平之战,秦国虽然胜了,但是只是惨胜,伤人一百自伤五十。

长平之战后,赵国依然有不俗的战斗力

虽然赵军的主力被秦军消灭了,但是战国的战斗力依然不可小视。

首先,赵国由于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是第一个真正做到全民皆兵的国家。

当时战国七雄的兵源,赵国是最好的,而排在第二的秦国,在兵源质量上相较赵国差远了。

秦国士兵的战斗力主要来自于“军功爵制”的诱惑,但是一个农民士气再高,又怎么是一个武林高手的对手呢?

这也就是为什么秦军占据各种优势、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也没能消灭那被围困的40万大军的原因。

秦国想要灭赵,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困难。

其次,赵国一直不缺名将。

这一时期,赵国前有廉颇、后有李牧,此外还有乐毅、庞煖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将,在那一时期,名将的作用是巨大的。

比如长平之战时,如果赵军一直由廉颇指挥,即使是主动出战,但是他也会给自己准备好退路,且注意侦查的。

绝不会这么简单便落入秦军的圈套中。

还有后来的秦国灭赵之战,秦军被李牧率领的赵军多次击败,而且是大败。

要不是当时赵国国力过于衰弱,损失的兵源难以快速补充,赵国完全可以硬抗秦国的攻势,甚至反攻秦国。

而且当时,如果齐国愿意增援赵国的话,那么秦国很可能翻船。所以秦国特意为此派了大批人前去游说齐国结盟。

最后,秦国还是使用离间计除掉了李牧,才得以攻陷赵国的。

而且这中间,还发生了燕国60万大军伐赵,结果大败而归的事情。这些都足以说明赵国将领的优秀。

最后,赵国虽然损失了主力,但是还是能凑出一支大军的。

前面提到过,上党地区归附赵国。

后来秦国伐赵的时候,顺势攻陷了上党地区,而当地百姓全都跑到赵国去了。

加上赵国当时抽调兵力并不像秦国那么彻底,还是有很多男丁可以上战场的。

以赵国当时的情况,如果向秦国一样征发15岁以上的男丁,凑出一支20万大军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当然其副作用也是巨大的。

问题在于,秦国就算能吃掉这20万大军,他自己也会消化不良,这后面的变数太大了,一不小心,也许秦国就会亡国。

总之,赵国虽然输掉了长平之战,但是还是有打一次大战的势力,如果运气好点,说不定还能翻盘,毕竟那时候秦国的战神白起已经不在了。

秦国当时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已经到了没空管赵国的地步

长平之战后,由于过度透支国力,秦国进入了一个衰弱期。其表现主要在三方面。

内政方面。主要体现在劳动力不足,粮食大幅减产。

首先,由于抽调了大量劳动力去打长平之战,导致这一时期秦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低。

更严重的是,此时秦国依然维持着较大规模的军队,再算上大量战死和伤残无法劳作的人,导致长平之战后,秦国的劳动力也没能增加多少。

再加上新占据的区域,尤其是上党地区,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去开发,于是秦国爆发了“用工慌”,各行各业,到处都缺人。

其最显著的结果的,秦国的发展停滞,甚至有出现倒退的迹象。

军队方面,问题就更大了。

当时的士兵都是从百姓中征召的,并非职业军人。打仗时间久了,士兵们开始出现厌战情绪,

很多人担心家中父母妻儿,还有家里的田地,他们打仗还不是为了挣军功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而另一些人则是见到了战场的残酷,崩溃了。毕竟长平之战打得太惨烈了。

总之,秦军士兵士气低迷,厌战情绪强烈,军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士兵们需要休息。

这样的军队是很难再打胜仗的。

而天下形势方面,秦国也摊上大麻烦了。诸国结盟,秦国处于灭亡的边缘。

在长平之战结束后,韩、赵两国表示愿意献城换取清军退兵。

秦国当时也是元气大伤,秦昭襄王自然乐见其成了。可是清军退兵后,赵国就翻脸不认账了。

于是秦国再次派遣了一支50万人的大军,目标直指赵国。

所有人都以为秦军这次可以一举灭赵,然而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秦军围攻赵国国都邯郸,久攻不下,反而损失了4万人。

而此事,却让其他国家看出了秦国的军力大不如前,于是楚国和魏国出兵救援赵国,秦军溃败,只得撤退

而魏、楚、赵三国联军趁胜追击,秦军屡战屡败,最后竟然死伤30万人。

此时所有国家都看出来秦国不行了,那些被秦国欺负惨了的国家都跃跃欲试。此时韩 国也加入联军,一起向秦国进军。

这一系列战斗打下来,秦国几十年的努力便全部白干了。韩 国收复上党地区,魏国收复了河东地区,形势一片大好,秦国已经处于灭亡边缘。

结果,没了秦国的压力,四国开始互相扯皮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谁没有点矛盾呢?这扯来扯去,就没人管秦国了。

先是魏国打韩 国,韩 国立刻反击,双方都把前线的军队撤回来了。


楚国一看,想要捡漏,也去打魏国,楚国也撤军了。

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失惨重,一看三国都撤了,那我也撤吧,于是赵国也撤军了,四国联军就此瓦解,秦国因此捡回了一条命。

但是即使如此,秦国的危机依然没有结束,毕竟秦国吞并天下的野心人尽皆知,对诸国都是威胁,现在秦国衰弱,正是灭秦的好时机。

就在秦国危在旦夕的时候,魏国勇敢地跳出来替秦国挡刀了。

魏国此前与楚国的战争中胜出,然后不知道魏王怎么想的,大概以为自己称王称霸的时候到了,把其他几国全打了一遍。

这下子,其他几国都不管秦国了,跑去揍魏国。

结果就在双方打得正欢的时候,秦国出手了,秦庄襄王出兵魏国,大胜。

这下子魏国撑不住了,又开始向各国求援。

在信陵君的不懈努力下,除齐国外的五国组成联军。秦国毕竟还没完全恢复,不过就算恢复了,也不是五国联军的对手,于是被打得节节败退。

最后,秦国还是靠着函谷关的险要,才抵挡住了联军的攻势。但是此时已经无力征伐诸国了。

后来,不出所料五国又开始内讧,这才给了秦国恢复的机会,直到几十年后,秦始皇继位,开始了消灭六国战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长平之战后,别说灭赵了,秦国实际上自身难保,哪里有空管赵国呀。

总结

长平之战,虽然看上去是秦国大胜,只要努努力就能灭亡赵国。实际上秦国只是惨胜,伤人一百自伤五十。

因为秦昭襄王错误的决策,秦国耗费举国之力,才消灭了赵军主力,但是也导致了秦国几十年的衰弱。

而此时的赵国虽然损失大部分兵力,但是依然有一战之力,加上其不乏名将,士兵又强悍,秦国想灭亡赵国是很难的。

此时的秦国,不仅没有能够灭掉赵国,还让其他几国看到了他的衰弱,于是组成联军两次大败秦国,此时正是秦国生死存亡之际。

可惜各国不齐心,老起内讧,才给了秦国喘息的机会,最终消灭六国一统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魏国   国君   秦国   秦王   楚国   主力   邯郸   齐国   城池   韩国   联军   战后   名将   军队   年后   战争   财经   秦军   赵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