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万病皆因阳气不足,如何补充阳气?

以下是一些补充阳气的方法:

1. 饮食调节:增加温热性食物摄入,如姜、葱、蒜、肉类、海鲜、辣椒等,同时减少冷性食物和寒凉饮料的摄入。

2. 运动锻炼:适当进行阳性的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瑜伽、慢跑等,能够增强体质、调整气血流动,促进阳气生发。

3. 中药调理:服用一些能够调理气血、滋补阳气的中药,如人参、黄芪、补骨脂、枸杞、当归等。

4. 睡眠充足: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晚保持7-8小时的睡眠,让身体有充足的休息和调整时间。

5. 减少精神压力:过度的精神压力会耗费身体的阳气,需要尽可能减少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保持舒适和轻松的心态。

6. 晒太阳:适当地晒太阳可以增强身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促进阳气的生成。

需要提醒的是,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补充阳气的方法因人而异,应根据个人体质、病情和医生建议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阳气是什么?通俗理解,人体的阳气,如同自然界中的太阳。阳气不足,则体寒怕冷,体虚乏力,事实上,它的重要性远远不止如此。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健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阳气完全耗尽,人就会死亡。

那么,阳气不足的人身体有哪些表现?

(1)怕风、怕冷,尤其以腹部、下肢怕冷为主

这是阳虚人群最明显的特征。中医认为,“阳虚则外寒”,阳气不足,身体的“火力”不够,就会出现畏寒怕冷的症状,尤以下肢为甚。所以很多人冬天晚上睡半天脚还是冷的。

(2)面色苍白、没有血色

因为阳气是运行气血的,如果阳气不足,就无力运行气血到面部,所以人会面色苍白、没有血色。

(3)小便很频,尿清长,尿液很多,杏欲冷淡

阳虚的人往往小便很频,但尿是清长的。某些阳虚的人还会杏欲减退,平时比较冷淡,疲软乏力,时间较短。

(4)阳虚的人腹部、胃部遇冷则痛

阳虚的人一受凉气,或是吃了、喝了凉的食物,腹部、胃部就会疼痛。

如何增阳祛寒?三个方法很有用

一、当归生姜羊肉汤

羊肉,当归,黄芪,枸杞,料酒,姜片,盐。一起煲汤,吃肉喝汤。这是一道非常出名的药膳,可补阳、驱寒、养气血,冬至时节,很多地方都要喝羊肉汤,这其中蕴含着古老的养生智慧。

二、脐疗法:热性材料贴肚脐

这是个比艾灸更方便的方法,就是中医上常用的脐疗法。肚脐是神阙穴所在,连接体内经脉,穿透性强,通过吸收药性,可保健全身。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在《我说参同契》第54讲中,分享了一个小方子,被称为“补阳第一方”——

材料:取花椒六七颗、桂圆肉一颗,加入艾绒,一起打碎,捏成小圆粒,晚上睡前放一粒在肚脐里,用胶布贴上去睡觉,第二天起床时揭掉即可。

别看这些材料都很寻常,其实搭配很巧妙,3种东西都是热性的,花椒温中祛寒,桂圆养脾安神,艾绒是艾叶制作的,纯阳之性。把它们贴在肚脐里,周围暖暖的,就像在人体正中点了一盏小太阳,一整晚都有阳气源源不断的进入体内。

这样贴上一段时间,人体阳气渐渐充足,很多亚健康情况自然会改善。

三、艾灸关元穴

关元穴是人体很重要的一个穴位,肚脐下三寸,又名丹田,艾灸可以温通经络、温通阳气,尤其对肾阳虚、女性宫寒痛经、胃寒腹泻等很好。




《黄帝内经·灵枢》上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疾病就多起来了。

阳气,中医也叫营卫之气,听起来有点玄,其实可以理解为我们所说的免疫力,相当于抵抗病邪的一个防护网,所以阳气不足,确实就容易生病。

夏季快到了,最伤阳气的5种行为,现代人很难避免!


  • 空气及水污染严重

《黄帝内经》里讲,人为天地所生,天以气养人之阳,地以食养人之阴。在被污染的空气中呼吸,阳气必然受损。有些人一天到晚精神起不来,到山区待上几天气色就好多了。山区空气质量好、阳气(称之为天阳)充足,能补人体之阳。

  • 冷气空调很普遍

夏天时,单位有空调、商场有空调、家里晚上吹空调,人几乎整天都待在空调环境中,阴寒之气频频侵入,久而久之就损伤了阳气。


  • 常食生冷寒凉的食物

有的地方,一年四季,无论什么体质,都爱喝凉茶,对,我说的就是广东的同学。而我们夏天里每天不离口的冷饮,冰西瓜等就更别提了,爽了一时,然后胃寒,痛经,宫寒不孕,冬天手脚冰凉等,就是爽后的代价。

  • 滥用抗生素

现代人滥用抗生素的问题,已经不用多说了,从中医性味去分析,抗生素属于苦寒性质,苦寒容易攻伐阳气,致阳气不足,体质变得虚弱了。

  • 经常晚睡

“阳气者,烦劳则张”,所谓张就是往外散,尤其是晚上阳气应该内收,应该回归本位。


那么,阳虚都有哪些症状呢?


  • 怕冷,手脚不暖。女性要是阳虚的话,面色往往发白,失去红润之色,看起来就觉得缺乏血色。
  • 抵抗力下降,明显怕风、怕冷,对季节转换特别敏感,稍不注意就会着凉感冒。
  • 食欲不好或大便稀溏、不成形,经常慢性腹泻,特别是熬夜后、吃寒性食物后、劳累或受寒后就开始拉肚子。
  • 稍微一活动,哪怕上三层楼就会感觉心慌、气短,还特别容易出汗,夜间多尿。
  • 寒湿体质,精神萎靡,引起宫寒、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而男性则表现为腰部酸痛等。

最后,阳虚患者如何调理?

阳气不足的人,可以从饮食、运动、中医调理四个方面进行调理。


饮食上,尽量少吃寒凉食物,夏天喝冷饮之类的,很正常,但别贪杯啊,这跟喝酒是一个道理。冬季可以吃点补阳食物,煲汤,涮牛羊肉,干果等!

运动方面,“动则生阳”,所以,阳虚体质之人,要加强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也可常做日光浴、空气浴,强壮阳气。

中医调理方法,一是艾灸,这个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南怀瑾大师的补阳方,方子出自:南怀瑾的《我说参同契》第五十四讲。大家可以在网上查到,这里摘录一小段书中的原话:

  • 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


这个处方,全是大热之药,桂圆肉和花椒不用说了,桂圆吃多了容易上火,就因为它是热性;花椒呢,本就是温中散寒,可治心腹冷痛的;艾绒是艾草的天然加工品,可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回阳救逆、养生保健,艾灸时用的就是艾绒。

而肚脐总理人体诸经百脉,可以通调周身之经气,其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直接相连,皮肤最薄,最易于药物皮肤吸收。

用法:最好晚上睡觉前贴,天亮起床时揭掉。将脚底涌泉穴一起贴上,还能祛湿,效果会更好!


有阳虚症状的朋友,可以自己做点,一次多做些,多用一段时间,效果才会慢慢显现。

嫌麻烦的话,也可以直接用成品↓




现在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阳气不足,那么对于阳气不足的症状,如何补阳气才比较好呢?中医给出3个建议:

首先是可以按摩穴位。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一个保健强壮的穴位,能够健运脾胃,每天可以尝试用大拇指或者中指按压这个穴位八分钟左右,坚持一到两个月后,可以很明显地感到身体精力充沛。

除了足三里穴之外,按摩大椎穴也是很有效的。因为大椎穴被认为是人体健康的总开关,可以尝试每天在这个穴位按摩一分钟左右。

其次是作息规律。现在导致很多人阳气不足的一个原因就是作息不规律,比如说很常见的熬夜。有些人不仅经常熬夜,可能还时不时地通宵不睡觉,这样的话会让阳气流失得更快,对身体健康也很有害。想要补充阳气,首先要有一个规律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让我们白天消耗的阳气在夜间能够得到补充,在夜间如果没有进入睡眠的话,不仅对于阳气补充不利,还会影响到身体内各脏器的正常功能。

最后是多运动。运动可以让阳气得到补充的。很多上班族不仅白天在公司一直坐着,即使晚上下班回到家也是坐在电脑旁继续工作,这就会让身体的抵抗力下降,也就是所说的阳气不足。而运动是可以让身体的抵抗力增强的,比如说每天都坚持慢跑、或者经常爬楼梯、打球、游泳等等,长期坚持下去的话对阳气的补充是非常有效果的。




一、晒太阳。在上午或傍晚的时候,太阳不怎么强烈,可以找一背风的地方,晒晒后背或四肢。有条件的友友最好让阳光直接晒到背部和四肢皮肤上,暖暖和和,可连续晒半小时至一小时,直到浑身微微冒汗就可以了,然后再喝些温热水,以补充水分。

二、泡脚,泡脚也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每晚睡前半小时用温热水泡泡脚,直到泡得微微小汗就可以了,泡脚不但能够很好促进血液循环,而且对睡眠也极好。

三、喝淡淡的姜水。特别是夏天,每天早上切薄薄一小片姜煮水喝,注意量,姜只要一小片,水只喝一杯。坚持一阵儿,你会发现身体会有变化,手脚不再冰凉,不再怕冷风,不再畏寒。

四、艾炙。一些通用穴位可以经常艾灸,如气海,关元等。坚持艾灸一段时期,你会发现免疫力有很大提高。

以上方法简单实用,但需要长期坚持,大多数人都可以尝试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阳气   黄帝内经   艾绒   艾灸   肚脐   穴位   花椒   气血   体质   充足   中医   食物   人体   身体   方法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