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晚年为什么没有杀和珅?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和珅有他不可取代的价值和用途。

我们都知道,皇帝都不是普通老百姓,他们为了巩固皇权的至高无上,就必须得操弄权数以平衡朝廷,要扶持忠臣,也得容忍奸臣,反正就是让你们一般人互相争斗互相制衡,而皇帝自己则高高在上,坐享其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乾隆是1736年登基的,可以说25岁上台的乾隆爷是清朝最幸运的皇帝,前面有爷爷和爸爸留下了无数的财产,尤其是他老爸雍正爷辛苦勤俭一生给他留下了丰厚的资产。

这也让口袋有钱的乾隆爷可以到处微服出巡,我们都知道,乾隆爷一向喜欢江南的美女,在位期间更是六下江南,这其中花的钱数量之大是没有办法去统计的。

除了有老爹雍正爷留下来的资产之外,乾隆爷还有另外一个钱袋子,那就是和珅。乾隆爷屡下江南的开销很多都是和珅赞助的,而且全程超五星级跟随服务,把乾隆爷伺候的妥妥当当、服服帖帖。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据说因为乾隆下江南要花很多钱,当时很多大臣们都不赞同皇帝下江南,这个时候和珅负责找银子,让皇帝不动用国库都可以下江南,和珅的这项敛财本领也是让乾隆“刮目相看”的。所以,你说这么“为君分忧”的贴心臣子能不得皇帝宠爱吗?

而且乾隆爷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万人之上,但是某种程度上,因为生于帝皇之家,乾隆爷的内心也是孤独寂寞的,人非草木,都需要身边能够有可以说说话、谈谈心的人,尤其是到晚年乾隆爷作为一个老人家,更是需要身边有人可以陪着聊聊天,而和珅就是这个人。

比和珅整整大39岁,这个年纪差可以是最美父子年岁差吧。和珅经常是变着法子地让乾隆爷开心,当时为了讨乾隆爷的欢心,和珅还给弄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千叟宴”,把这位了“十全老人”哄的是非常开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所以说,像和珅这位“好臣子”,会专门挑皇帝喜欢的话说,会专门做皇帝喜欢的事儿,会揣摩圣意,知道今天该奏什么,知道皇帝想怼谁就帮忙去怼谁,关键是还能当皇帝的钱袋子。怎么“好的臣子”,上哪去找啊,乾隆又怎么会舍得杀了他呢?




一个是风流倜傥,玉树临风,谈吐优雅,气质不凡,办事完美,进退有度; 一个是万人敬仰,君临天下。他们之间的亲密合作,不但愉快,还十分融洽。和珅投其所好,献奇珍异宝。马屁拍的温柔而恰到好处。对乾隆晚年来说,和珅就是他的开心果。尽管知道他为非作歹,贪图享乐,风狂敛财。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君臣之间,形影不离。乾隆喜欢都来不及如何舍得杀他。最后还成了儿女亲家。

乾隆的儿子杀了和珅,不知是蓄谋已久,还是任性而为?和在劫难逃,终究落得过树倒猢狲散,小命归了天。




谢邀!乾隆一生与和珅在一起的日子比较多,和珅作为乾隆的宠臣,在军机大臣的位置上一干就是二十年,这在中国历史是非常罕见的,为什么和珅如此得到乾隆的宠幸,以至和珅贪了那么多白银,足足有11亿两之多,按当时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7000多万两白银计算,整整相当于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如此巨大的数量,乾隆到底知道不知道?又为何没有对和珅没有动手?



一,政治原因:乾隆一生对和珅比较信任,并委以和珅军机大臣重任,让和珅掌管和处理朝廷的重大事宜,包括官员升迁与处置,并且把女儿嫁给了和珅的儿子,与和珅结成了儿女亲家,如果乾隆杀了和珅,就意味着乾隆在识人用人上有失妥当,这在政治上会导致乾隆非常被动,某种程度上讲,杀和珅,等于贬自己,这对非常聪明和要强的乾隆来说,杀和珅比杀自己还难受,出于政治和皇帝尊严考虑,乾隆没有杀和珅。从另一个方面看,乾隆之所以没有杀和珅,主要想借和珅人头,给他的儿子嘉庆捞取政治资本,树立光辉形象。把和珅留给嘉庆杀,一来可以树立嘉庆的权威,二来可以让嘉以明君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这样有利于嘉庆的政治统治。



二,经济原因。和珅主管朝廷内政之前,国库年年入不敷出,自从和珅接管后,国库年年还有盈余,原因是作为军机大臣的和珅不但会当官,而且还会搞经济。一方面和珅不仅善于从各省封疆大吏、盐政织造和富商大股那里搞来钱,收归国库,而且还在朝廷实施议罪银,凡是缴获的钱全部归内务府,从而给乾隆乃至整个皇室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可供皇家花天酒地,挥金如土。另一个方面,乾隆可以通过和珅干他不能干的事情,尤其是开通口岸,和国外通商。关闭口岸,断绝和外国来往,是清朝继承明朝实行禁海令的基本国策,作为乾隆当然不能带头违抗,但和珅可以这么干,好处在于一可以从国外买到国内许多没有的东西,二来可以给朝廷带来巨大收入,和珅在广州大做通商生意,给自己不断赚取暴利和收入,而给国库上交了盈利的很少部分,对此乾隆心知肚明,但他也是出于无奈,只能对和珅听之任之。如果杀了和珅,就等于断了自己的财路,这当然是乾隆不愿意干的事情。

三,暧昧原因。有人说,乾隆之所以不杀和珅,不单单是因为和珅会办事、会来事,对乾隆忠诚不二,更重要的是和珅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很象二十年前乾隆当太子时,因乾隆冲动被母后夺去性命的一个妃子,于是乾隆便把对那个妃子的感情移驾到了和珅身上,所以对和珅信任无疑,宠幸有加,更不忍心予以杀死。

不管是什么原因,从表面上看,和珅的确给乾隆做了不少让乾隆高兴的事,也给嘉庆后来留下了不少银两,但从本质上看,乾隆纵容和珅贪腐,败坏了清朝的政治风气和社会风气,最终使清朝从康乾盛世逐渐走向衰亡,从这个角度看,乾隆的确不是一个明智的帝王!谢谢!




康熙敢于收拾鳌拜、索额图和明珠,因为那三个人都是顺治提拔任用让他们辅佐康熙的,康熙杀掉他们可以说是他们辜负了先帝托孤之嘱,康熙自己一点责任也没有。而乾隆自己亲手提拔的人自己把他杀掉,不是明白承认自己用人不当,没有识人之才吗?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反正和珅也没有犯什么谋逆大罪,不就是贪了点钱吗?就当帮嘉庆先存着,以后再叫嘉庆拿回来就是了。







人生在世,快乐是很重要的。皇帝也是如此,身边都是忠臣、谏臣,估计日子过的不能舒坦了!

其实说白了,皇帝也有隐私,有很多见不得光的事需要贴心的人去办。这种事,忠良谏臣是不屑也不可能去办。

乾隆皇帝是一代名君,不可能看不出和珅聚权敛财的行为,但俗话说,要想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草。水至清则无鱼。你不给手下人好处,办事能尽心尽力吗?

所以说,忠臣奸臣,皇帝作为局内人,他是不愿意区分的,他也是人,肯定是愿意与能让自己舒服的人相处。所以君王身边小人多,那他本身就不正,不良嗜好多,许多小人才能钻空子。

其身正,则行事端。试问皇权社会,皇帝高高在上,能保持正心正气的能有几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乾隆   嘉庆   雍正   军机   臣子   忠臣   江南   国库   朝廷   大臣   清朝   晚年   康熙   皇帝   原因   政治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