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厂商,存在着哪些“不能说”的秘密?

【1】能买新的不买二手的;

【2】能在店里买的不去网上买;

【3】有部分手机厂商为了赚钱,不断地上市新手机,都是换汤不换药,手机都差不多;

【4】网上买的手机也可以到实体店进行售后;

【5】预算充足的话尽量买国行机子;

【6】安卓手机里面设置了太多广告,手机厂商靠这个赚不少钱;

【7】买手机送的钢化膜又贵又不好用;

【8】不要相信商家的低价急出或男女分手急出的骗局;

【9】买手机不送充电器,要自己另外花钱买;

【10】有些品牌的手机,本身性能不好,就找明星代言,误导消费者冲动消费;

【11】新手机现在都是预售,怕生产多了卖不出去;

【12】买二手手机,尽量选择外观完整的;

【13】卖手机送手机卡,这都是捆绑利益,不要以为占了大便宜;

【14】新上市的手机,其实在功能上没有多大的区别,宣传上的专业术语一般人根本听不懂;

【15】128G的内存就够用了,不用听销售的买256G的;

【16】手机厂商会把卖不出去的手机回厂翻新再卖;

【17】手机厂商为了促销,会在网上售卖,并且网上的价格比实体店的便宜不少,很多人就去网上买;

【18】卖手机的都说不要给手机贴膜,手机屏幕很坚固,手机店里却有换屏的服务;

【19】买手机提前了解手机的处理器,它决定了手机的运行速度;

【20】各大手机品牌之间竞争激烈,多会用隐晦的语句打压对方;

【21】手机厂商生产的手机,大多会偏向女性的喜好;

【22】有些手机厂商为了卖手机,只顾手机的外形,不注重手机内在的构造;

【23】为了销量,过度宣传国产手机好,买国外手机就是不爱国;

【24】曲面屏的手机由于打破常规比较新颖,所以卖得比较贵,但是使用效果是一样的;

【25】手机品牌有不少卖着卖着就没了;

【26】为了促进销量,手机厂商绞尽脑汁,一般会与动漫、游戏,推出联名款;

【27】新手机的发布会上,都会特意美化手机的新功能,平时根本用不到;

【28】某国产手机的价格太贵了,性能又不行,所以还是很多人买水果牌的;

【29】有些厂商为了卖手机,在手机内设置了自动更新系统,手机在不知不觉中就变得越来越卡,只能换新的;

【30】手机厂商会采用充话费送手机的销售方式,看着好似很划算,实则羊毛出在羊身上;

【31】新上市的手机,故意标高价,显得手机好,发现销量不满意就会大幅降价;

【32】手机厂商也会生产一些便宜的机型,总会有人买的;

【33】买手机不要觉得贵的就是好的,多了解了解内存、处理器再买;

【34】手机都是用着用着就卡了得;

【35】手机型号已经没有好更新的了,厂商开始另辟蹊径,比如快充,手机充电的速度越来越快。

码字不易,喜欢的记得点赞➕关注哦!




1,为了“环保”而不给充电器,却转身卖充电器,还要200块。

2,懂手机的人不会买256g,真的会后悔。

3,所谓的升级就会变卡,这样才能卖动新手机。

4,有那么一些手机厂商的参数很厉害,但是体验却从来没赢过,可见其中存在不少猫腻。

5,有些手机厂商的首发价很贵,但是两三个月却意想不到的降价,还美名为“优惠”,寒了不少人的心,以至于到最后个个都在等着降价。


6,手机厂商的销量第一海报,往往都是有一些水分,其实都没有想象中那么火爆,只不过让别人觉得好看而已。

7,现在手机厂商的升级反而在倒退,毕竟已经没那么多创新,加上物价上涨,以至于卖得越来越贵。

8,不少手机厂商都在宣传不用贴钢化膜,手机本身有着足够的保护,却不说换个屏幕的价钱有多贵。

9,有些手机厂商并不靠卖手机赚钱,而是靠售后,尤其是那种排长队售后的牌子,不想赚钱都难。

10,手机厂商现在也很焦虑,毕竟买手机的人越来越少,往往是积压了不少库存,以至于不敢多生产。


11,不少黄 牛靠手机厂商却赚了不少钱,但是也有风险,甚至走向破产,想想也是不可思议的事。

12,手机厂商的钢化膜、手机壳都不便宜,但用过的人就不会再用别的,毕竟质量、手感是真的好。

13,有些手机厂商不靠卖手机赚钱,毕竟赚不了多少钱,更多的还是靠广 告,这个真的很赚钱,以至于手机里面的广 告越来越多。

14,曾经的手机都不便宜,大多数都是充话费送手机,以至于一些手机厂商觉得不赚钱而一直不温不火,直到搅局者出现,最后自我研发与满满高科技的做手机。

15,有那么几个手机厂商给人高价低配的感觉,但也有不少人去买,其中就离不开铺天盖地的广 告、推销员的推销以及明星代言,想想也是无语。


16,一些手机厂商会打机海战术,每个月都在发布新手机,以至于多到自己都不清楚机型了,完全靠量赚钱。

17,现在的手机厂商也会倒退升级发布新手机,以至于不少人看不懂,但还是有一些人会买。

18,每个手机厂商都有出过一些经典手机,也就存在不少钉子户,因此而从不换手机,反而让手机厂商哭笑不得。

19,手机厂商也有自己的直播间,而且价格比平常便宜,不少人也会从那里购买。

20,不少人觉得网上买手机不好,认为售后很不方便,可不知道的是只要预约就可以到指点售后就行了。


21,手机厂商也会卖翻新机,只不过会对你明说,不会藏着掖着不说,有损形象和品牌。

22,不少人对每个手机厂商有着各种固定印象和标签,只要是贴上去了,那就很难改变,甚至是摆脱不了。

23,手机厂商为了发展更多的新顾客,总是会免费送手机,但也有一定的套路,看似占到便宜是吃亏。

24,一些手机厂商为了迎合年轻人会做出很漂亮的手机,至于参数也就不重要了,总有人看重高颜值。

25,手机厂商很喜欢卖女性手机,只要她们看重了,那就可以赚到不少钱。


26,手机厂商总是会买手机送手机卡,其实这也是有抽成,只要激活就能赚到钱。

27,手机厂商从来不说自家的不好,而是时常有意无意说友商的事,进行各种竞争。

28,一些手机厂商发布新手机总是老拿友商对比,可以说是吊 打的那种,实际也就那么一回事。

29,手机厂商也会偷偷停产一些冷门机型,不说也没人知道,反正不好卖也就停掉了。

30,现在的手机厂商总是会联合各种动漫、品牌出个联名款,打的是情怀牌,自然也就有人会买单。


31,手机厂商的手机是充电越来越快了,十分钟就可以充满,这也隔壁所比不上的。

32,手机厂商的手机主题很赚钱,那都是闷声发大财,只不过后来被一些免费了,要不然是越来越赚钱。

33,手机厂商越来越追求高端化,动不动就是曲面屏,那样看着高级感,而且维修费用也贵,想不赚钱都难。

34,一些手机厂商的手机之所以卖得贵又快,中间是环环相扣的赚钱,其中就包括推销员的高抽成,而这一切也就需要消费者来买单。

35,不少手机厂商都是闷声发大财,存在感非常低,但人家就是在赚钱。


36,手机厂商总是在双十一或618做优惠活动,以此来赚钱和清库存,属于双赢局面。

37,那种说自己利润很低的手机厂商确可以一直在降价,想想也是不可思议的事,但始终不会做亏本生意。

38,手机厂商也在揣测消费者的心理,只要这么做才能赚到钱,抓对了也就可以。

39,每个手机厂商都有自家的系 统,只不过是优化的一种,并不算是自家的,除了个别以外。

40,手机厂商也有倒闭的,其中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觉得可惜,有着复杂的情绪。


41,杂牌手机厂商一直都在,只不过是出去外面赚钱,而不是在国内,有时候是赚得越来越好。

42,不少人还是觉得手机够用就好,以至于手机厂商不得不出低价手机,以此有了一定的客户。

43,手机厂商也会时常维护自家系 统,这样可以越来越好,也让不少人也有更好体验,其实也是双赢局面。

44,不少手机厂商的手机是默认升级系 统,有些人也是不知不觉升了级,自然也就越来越卡。

45,一些手机厂商的手机价格很奇妙,可以出来就降价,也可以从没降过价,甚至是涨价。


46,手机厂商的圈子也有一些奇思妙语,什么黑科技、秒充等等,思路确实是很好。

47,一些手机厂商是卖得越来越贵,甚至比外面来得贵,不少人直言买不起。

48,没有一部手机是不会卡的,时间问题罢了。

49,有些手机还能扯到爱 国,想想也是不可思议。

50,手机还是买个5000块钱,流畅不卡用个5、6年,比起一年一换来得划算。




手机厂商普遍存在着以下不能说的秘密。

一、不少国产手机品牌基本上都跟苹果一样,越升级越卡顿。系统老是提醒你更新,当你不小心点了更新以后,你会发现速度比原来还慢。更新几次以后,手机慢得让人无法忍受,慢慢的你就会考虑换手机了。手机厂商的销量就上去了。

二、不少手机品牌总是弄一些噱头,从而抬高价格,让你付更多的钱,买一些用不上的花里胡哨的功能或外观。比如说折叠屏,很多使用过折叠屏手机的人都说:不实用,使用场景很少。而且折叠屏屏幕一旦摔破,要换屏幕的成本非常高。

再比如说手机联名版,和一些高级轿车或跑车联名,或者和一些奢侈品品牌联名。推出联名版手机款式,无非就是在外观上比如说线条、色彩、图案,用上相应的国际大品牌设计元素而已。这种联名款手机的价格却无端地提高了很多,让很多消费者为情怀买单。

三、华而不实的设计,比如说手机背面弄个小屏幕可以看时间,或者手机外观用上旅行箱设计元素,经过厂家的一番解读,这些手机款式价格也高了不少。

四、生产出很多型号,非常接近的款式。比如说型号后面带个e,这种往往是阉割版或者是残血版,和不带e的性能上相差很多,但是不懂的消费者可能就会贪便宜买到这些型号。




1,拿塑料材质的手机壳冒充金属外壳

无论在实体店宣传彩页还是网上的详情页,一般都不标注手机机身是什么材质,不用再考证,一定是塑料壳子,如果真是金属外壳,早早重点宣传了,而不是遮遮掩掩、欲盖弥彰。

但为了显示手机高端,会在塑料壳子外面电镀一层金属表层,看光泽摸手感真的可以以假乱真,很多人都被其外表迷惑,只看重了外壳颜色多样的绚丽,还以为是金属壳子外面做的彩色处理,其实就是塑料壳子。

即使是销量一直很好的土豪金也只是颜色而已,属于非金属。由于现在的手机壳没有专业根据扣不下来,所以也不好检查,除非遇到磕碰,少了一块你才会发现是塑料壳子。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2,手机拍照的宣传海报一般是单反拍的

一些厂家为了突出拍照手机这个卖点,会放很多手机拍摄的照片让大家看,那个画质、清晰度简直比单反还优秀,但是入手后发现,也就那样,根本拍不出那种效果,然后厂商就会出来说,那属于专业摄影师用手机拍的,一般人要想拍好就要提高自己的拍照水平,说白了,就是在说,不是手机问题,是你人不行。

3,处理器频率花里胡哨,左右手互博

只要是自家高端机上安装的处理器哪怕是很普通的也要说成最新科技成果,非要和品牌高端机的处理器对标宣传,称是同一家生产的,一分价钱一分货,烘焙师可以做西式高端糕点也能做便宜的烧饼,就是这个理。7纳米的不一定就被14纳米的手机用着好。

4,争到的首发产品,有可能还是半成品

由于手机研发周期一般都比较长,每次都希望做出点黑科技和亮点,但是市场不会给你太多时间,所以有些被炒作起来的首发产品可能就是个还不稳定的半成品,在收到市场反馈后再边生产边调整,很多功能都是通过升级来掩盖一些早期出现的弊端。

你可能会发现,同一个手机型号,早期用户可能吐糟其有很多弊端和缺陷,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后面再进入市场的同型号产品就没有以前那些问题,其实已经被完善过了,这些用户反倒会怀疑那些早期抱怨的人是不是故意挑刺的。

5,手机越造越脆弱,这与技术趋势不符

这让我想到了“诺基亚”,一款以结实耐用著称的手机,即使从几米高掉下来,手机被摔成几个零件,组装起来照样可以开机使用,而反观现在的手机,长着一个金属的外表,但有着一颗比玻璃还脆弱的心。

由于太薄,不敢压,屁股坐一下都可能折弯;不耐摔,即使从半米高跌落,轻则磕破角,重则碎屏,换个屏幕又得好几百起。

按照科技的发展,应该是更加耐用和结实,金属的外壳多有质感,但被很多手机厂家否决,换成廉价的塑料壳,更有甚者,还开发出玻璃材质后盖,一落地,屏还没碎,后盖倒是稀碎。

本来按照科技发展趋势,手机应该在功能提升的同时,结实程度也应该提升不少,不敢说超过诺基亚,至少不会因为手滑,就要付出碎屏碎后盖的风险。

6,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待机时长却越来越短,不科学

二代功能机时代手机待机一周是标配,早期的智能机也能待机两三天,同样听歌打游戏,现在却把能待机两天作为宣传的噱头大肆传扬,难道不觉得是对自己技术的讽刺。

其实只需要将手机背面厚度增加1毫米,电池容量就会增加超过一半,但是都那么耐用了,谁还经常需要换手机?电池待机时间变短也是会让很多人抓狂,出个门还要带块充电宝。这可能是科技的倒退吧。大家觉得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手机厂商   壳子   机壳   销量   处理器   手机品牌   售后   屏幕   消费者   便宜   秘密   塑料   功能   品牌   财经   网上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