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国政府给了隆裕太后极高的评价?

到了那种态势了,不管隆裕太后同不同意溥仪逊位,箭在弦上,民国肯定是要缔造出来的。

那么给隆裕较高的评价,一个是隆裕太后确实看清了时势,比较“听话”,也实属无奈,被袁世凯攻破了心理防线。

袁世凯像

第二个是从封建社会过渡到民国,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皇帝没了,代之以总统,代之以国会,老百姓会想,总统是个什么神仙位置,国会又是个什么鬼?

要使普天之下的广大老百姓把封建的大弯转过来,绝不是换了一套新名词,换了一批新领导,就能转变过来的。

民国的袁世凯

那么这时候,社会上,最重要的精神支持,观念支持,思想支持就要到位,就要起引导作用。

因为有主动引导,关于民心,就容易得多,接受民国就容易得多。

溥仪还那么小,所以隆裕太后的态度就自然成为全社会的精神导向。

既然太后和皇上都下诏退位了,大清算是翻篇了,我们小老百姓嘛,就且活着吧。

从这些层面去看,隆裕太后再怎么实属无奈,心里头再怎么万般不愿,实际效果上都是对民国有功绩的。

剧照中的隆裕太后

那么民国借势给予隆裕太后较高的评价,算是借力用力,让刚从封建社会走出来的人们觉得民国不是想象中那么生疏,至少承接上是非常友好的。

这对新生的民国政权是非常有利的。




中国历史上,女狠人有不少,但王朝在自己手里灭亡,后人却还将之称为“女中尧舜”的,只有这么一位——隆裕太后。

隆裕太后像

二十岁那年,她听信了不靠谱姑妈的话,嫁给了那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光绪,自此孤守宫廷。

夫死之后,形单影只的她,又拉扯着一个半大不熟的孩子,在一群野心家的环伺之下,守着风雨飘摇的大清产业。

最终,这对孤儿寡母败下阵来,他俩亲眼目睹了王朝的溃败、灭亡,而作为一手促成清帝逊位的隆裕太后,让国仍存亡国恨,之后心中自然无限惆怅,悲愤不已。

两年后,这位年仅四十六岁的太后便撒手人寰,为那个远去的王朝,投下了一抹悲戚的浓影。

在不少小伙伴们的印象当中,清朝灭亡、民国成立,仿佛跟当事人清廷王室并没有太大关系。

在大家看来,当时的清廷就像一块砧板上肉,不是由南面的孙中山去剁,就是由北面袁世凯这帮人来剁,夹在南北两帮人中间,隆裕太后母子除了被欺负的份儿,没别的选择。

当时的清廷,日薄西山,无力反抗。因此,那个抱着孩子,孤零零坐在宫殿之内,哭哭啼啼、无可奈何的弱女子——隆裕太后,给后人留下的印象,不太深。

然而,民国二年,当这位被我们忽视许久的隆裕太后薨逝之时,当时的民国政府,却给予了这位亡国太后,以最尊崇的待遇和最高评价。

最后的皇太后葬礼

今天,在河北省档案馆当中,藏有一份民国时期,京引官运分局,关于隆裕太后丧电通告的档案,档案内容较长,我们摘选其中一部分内容,如下:

“兹值大清隆裕皇太后之丧,遵照优待条例,以外国君主最优待礼遇议定,各官署及现役军官持服二十七日,左腕圈黑纱,军官刀柄并缠黑纱,自二月二十二日始,至三月二十日止,以志哀悼,特此布诰,国务院誊印。”

对于隆裕太后的丧事,刚刚成立的民国政府,非常重视。袁世凯刚接到丧报,便立即派荫昌、段芝贵、孙宝琦、降朝宗、荣勋等要员,入宫帮着料理治丧之事。

袁世凯

因为民国从法理上已从清廷分割,如何让政府为隆裕太后办理丧事变得合情合理,袁世凯还专门召开了国务院特别会议。

会上众人参照《优待清室条件》第五款:

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

隆裕太后是德宗(光绪帝)的皇后,她身后必然要和德宗合葬于一处,因此袁世凯提议,隆裕太后的丧事,也可以看作是德宗崇陵的一个延伸,其一应花销,应该由中华民国政府负担。

其实民国初年的这个时候,财政那可是相当的紧张,但即便如此,这个提议还是立即得到了全员通过。

随后,为隆裕太后所办的国葬,在民国政府的辛勤操办之下,隆重地展开了。

午门内的挽联

民国各部、院长官纷纷入宫致祭,总理赵秉均与政府军政大员,与逊清御前大臣们,一起在太和殿侍班守灵,步军统领衙门也设置官员轮流护灵。

鉴于清廷先前裁撤不少宫廷乐师,为了不使太后丧葬的乐队、仪仗显得单薄,民国政府还专门调派了仪仗队、军乐队、守卫部队进入宫廷参加丧礼,为太后执绋奏哀。

太和门前的军政要员

太和殿内,祭堂被布置得庄严肃穆,顶端正中挂着一方题有“女中尧舜”的大匾,四周挂满了挽幛。

对于这位曾经的太后,民国政要们对其极尽溢美之词:

中华民国政府副总统黎元洪的挽联上称:

德至功高,女中尧舜。

山西督军阎锡山挽联:

主持逊位,道高千古。

灵堂,女中尧舜的牌匾

一时间,穿着清式丧服的王公大臣和现代军服的民国要员们混杂在一起,共同为隆裕太后举哀,场面盛况空前。

那么为何隆裕太后能得到民国政府如此高的评价呢?

这里面应该有三个原因:

力主逊位,防止了中国的分裂

在《走进共和》电视剧当中,有这么一个片段,当隆裕太后在逊位诏书上签完字,所有大臣都退去,只留下空荡荡的殿宇之时。

一旁坐着的溥仪转头问太后:

“我们为什么要退位?”

隆裕太后答:

“为我大中华!”

这一段不可否认导演增加了艺术成分,但隆裕太后最终力主促成和谈,对于华夏一统局面来说,确实功高盖世。

《走进共和》中的隆裕太后

不要以为当时的清朝很垃圾、打不过南面的革命军,清廷立国两百余年,再腐朽也还是有不少拥趸的。

数千年的君臣思想根深蒂固,北面还是有不少拥护清朝的忠贞之士。真是要和南面那群,掺杂着不少投机分子的革命军PK,结局还真不一定谁能赢。

即便打不赢,清朝还有一招,那就是退回关外辽东龙兴之地,依靠在此处的数百年经营,还有割据辽东的可能。

但这样一来,对华夏一体的伤害可就是难以估量的了,满蒙一体,清朝玩割据的话,搞不好也会忽悠着那帮蒙古王爷们一起闹分裂,旁边沙俄、日本等国,就等着看热闹、趁机浑水摸鱼呢。

倘若当时的清廷真的破罐子破摔,如今咱们华夏版图是个啥?还真不好说。

当年袁世凯进呈逊位诏书之时,清廷内部炸开了锅,皇亲贵戚们纷纷泣血阻拦,宗室大臣爱新觉罗.溥伟更是自请召见,希望能够阻止太后同意共和之事。

最终隆裕太后严旨,不准任何宗室勋贵入见,扫除了宗室的干扰,才最终和袁世凯等人,敲定了清帝逊位、迎接共和的大政方针。

清廷逊位

隆裕太后在必败局面之下,最终能够为清廷找到一条活路,论私她是为了清廷,但她最终敲定的和平过渡,使得华夏之内的生灵,最终逃过了一次浩劫。

当时国民哀悼会发起者吴景濂发表公启就曾说:

“隆裕太后以尧舜禅让之心,赞周召共和之美,值中国帝运之末,开东亚民主之基顺天应人,超今迈古。美利坚之独立,受战祸者或七八年;法兰西之革命,演惨剧者将数十载,虽伸民气,实苦生灵。前请隆裕皇太后,默审潮流,深鉴大势,见机独早,宸断无疑。诏书一下,化干戈为坛占,合五族为一家,大道为公,纷争立解。盖宁可以敝履天下,断不忍涂炭生民,所谓能以私让国。”

以私让国,使得黎民百姓免遭战火涂炭,民族避免分裂的风险,这恐怕是民国上下最为感激隆裕太后的原因了。

民国政府从清廷中衍生出来,保留有对晚清的依恋

当时的民国政府虽然是北洋集团与南方革命势力的媾和体,但政府的军政实权则在北洋集团掌控当中。

而北洋集团根上是从晚清政府的土壤中发展起来的,这些人跟清政府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思想当中,君君臣臣的那一套,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斩断。

所以,对于旧主子隆裕太后,这些人对其大肆哀悼,也是情有可原的,在《走进共和》当中,袁世凯临走时,非要再跪拜一次。

皇帝问他为什么?

袁世凯含泪说,没什么,就是习惯了。

《走进共和》当中的袁世凯

看了这一个片段之后,相信也就不难理解,民国初期北洋那些人对清廷的心态了。

国民党胜出,使得袁世凯方面开始拉拢保皇派

当然,民国政府这么高调办丧事、讴歌前清太后,其实还有一个挺现实的原因。

那就是隆裕太后逝世之时,恰逢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次国会选举当中,获得了压倒性多数的优势,国民党重组内阁的危险,让袁世凯等人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宋教仁

此时的北京,是个权力的角斗场,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只是其中一员,还有意气风发的国民党、不甘灭亡的宗社党、保皇派、以及宫廷内部权力洗牌的那些皇室成员。

即便清廷灭亡了,这些保皇派、宗社党、皇室成员们依然与那些表面拥戴共和的边疆大吏、都督重臣们关系匪浅。

因此,为了稳住时局,为了团结一切力量以应对国民党的威胁,民国政府不计成本地,大肆操办隆裕太后的丧事,也有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怀柔皇室的意思, 有着现实的政治投机目的。

这三点,应该是民国政府为何给隆裕太后那么高评价的主要原因吧。有其他意见的小伙伴们,可以轻拍,一起来聊。




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太后——隆裕太后“临朝称制”,发布《清帝逊位诏书》,清朝宣告灭亡;公元1913年2月22日,46岁的隆裕太后崩逝于长春宫。隆裕太后崩逝后,民国大佬们或亲往、或派使、或遥祭,总之,他们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隆裕太后崩逝的深切哀悼和极高评价。

那么,这位“亡国太后”究竟被民国大佬们抬到了何种高度呢?

中山先生称其“实为女中尧舜”;黄兴将军称其“远追尧舜揖让之盛心,遂使全国早日统一”;黎元洪副总统的评价最为世人所熟知,称其“德至功高,女中尧舜”;阎锡山称其“盛德隆恩,道高千古”。总之,这位直接终结清王朝统治的皇太后,翻身成为了民国政府的再造父母。

隆裕太后,为何能得民国大佬如此评价?

其实,只需要弄清楚两个关键点,就能弄明白这个问题!

1、当时的民国谁说了算?

2、当时的民国发生了什么?

首先,当时的民国政府乃系北洋集团和南方革命势力的组合体!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成为民国大总统以后,虽然有着《临时约法》和“国会”的制约,但此时的袁世凯牢牢控制着北洋集团,手中有枪腰杆硬,基本将大总统当成了独裁皇帝的状态。

也就是说,当时的民国,袁世凯说了算!

1913年2月,中华民国国会大选,刚刚组建完成的国民党大获全胜,这让袁世凯的“大总统权力”受到了严重制约。

袁世凯想要重新夺回话语权,该怎么办?

只能争取、拉拢更多的拥护势力!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紫禁城中传来消息,隆裕太后崩逝了!袁世凯一听,争取“宗社党”、“保皇派”和前清遗老遗少的机会来了!

只是,袁世凯能这样想,其他军阀头子和南方革命势力领袖们也会这样想,于是,隆裕太后的崩逝便逐渐演变成了民国大佬们争相表演的舞台,只为争取前清遗留下的庞大势力。

只不过,因为袁世凯有着“民国大总统”的身份加持,他更有机会、更能合情合理地表现自己对隆裕太后的礼敬和尊重而已!

于是,隆裕太后刚刚崩逝,袁世凯便立马开始了安排:

首先,委派荫昌、段芝贵等大员前往宫中协助料理治丧事宜;然后,召开特别会议,依照《优待清室条件》的相关条款,决定由民国政府负责治丧费用;最后,袁世凯以大总统的名义宣布了国家层面的至高礼敬方式:

1、全国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员穿孝二十七日。

2、宣布2月26日休会一天,以示哀悼;宣布2月28日为公开祭奠日。

3、以袁世凯为首的民国各军政要员均臂戴黑纱,亲临举哀致祭。

公祭日当天,清朝遗老遗少和民国政府官员同时出现在隆裕太后的灵堂,场面虽然盛大,但总透着那么一股诡异感觉。曾经不同戴天的两拨人,曾经无法融合的两个时代,竟同时为了隆裕太后而欢聚一堂了!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民国大佬们还挺讲究,真心礼敬隆裕太后?

1913年2月3日,隆裕太后迎来了自己46岁的生日,除了袁世凯派遣专使前往祝寿外,“殿上不过寥寥数人”,隆裕太后才会抚今追昔,悲痛不已,以至一病不起。如果民国大佬们真心礼敬隆裕太后,为何生前不为、死后拼命表现?

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进入弥留状态,当时又是何种景象呢?

《清稗类钞》有载:

隆裕崩时,仅宣统帝、世续、二三宫女在侧而已。

这是“女中尧舜”该有的待遇?这是民国礼敬隆裕太后该有的结果?

别开玩笑了!从古至今,哭死人的眼泪都是给活人看的,无一例外!

当然,除了袁世凯需要拉拢前清势力以壮大自己在国会的力量外,隆裕太后之所以被如此礼敬还有着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隆裕太后对“实现共和”确实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当时的大清王朝虽然羸弱,看似拿南方革命势力毫无办法,但实际上,如果隆裕太后坚决不同意“逊位让国”,清王朝还是有着诸多选择的!

可以把王朝命运交给良弼、溥伟等“宗社党”成员,组织忠于清王朝的武装力量和南方革命势力对抗。要知道,当时的袁世凯只是不愿向南方开枪,但也并没有反过头来打清廷。如此僵持下去,虽然最终可能也逃不过灭亡的命运,但最起码能够坚持几年乃至十几年。

就算“宗社党”抗不过南方军队的进攻,清王朝也可以退回关外,并联合蒙古部盟,割据为王。如果清王朝再动动歪脑筋,联合列强共同对付南方军队,结果如何真就不好说了!

只不过,如果清王朝真这样选择了,国家版图、天下苍生都会受到严重伤害。可隆裕太后顶住了宗室王公、保皇遗老们的巨大压力,认为“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毅然决定逊位让国,实现共和。

正如当时的《亚细亚日报》对隆裕太后的身后评价:

隆裕太后去岁,不为亲贵浮言所动,力主共和,实为有造民国!

毫不夸张地说,隆裕太后凭借一人之力挽救了无数苍生、保住了国家版图完整,还顺便替清朝皇室争取了极为优厚的优待条件,她值得国人给予礼敬和尊重。

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不容忽略,那就是北洋集团乃至南方革命势力和清王朝之间的特殊关系和绝对无法立马转变的奴性意识。

末代皇帝溥仪曾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了自己退位后和胡适通电话并见面的场景,其中有这样一句描述:

当他一和我见面时,竟毫不迟涩地称我为“皇上”。

胡适,仅出生于光绪年间,并未受到清王朝的实际影响,而且还有多年留学经历,乃系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这样的人物仍然“毫不迟涩”地称呼逊位皇帝宣统为“皇上”,那些本就从清王朝一步步走来的北洋集团会如何看待隆裕太后的崩逝,可想而知!

更何况,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大佬们,本就于担任过前朝官员,这份特殊的感情根本无法随着清朝的灭亡、国体的改变而立马消失,而隆裕太后的崩逝给了这些人一个集中宣泄这份感情的机会!

只是,不管如何,隆裕太后崩逝后受到的民国礼敬和尊重,或有真心,但较之袁世凯等人的险恶用心,也几乎能够忽略不计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宣统朝政纪》、《清稗类钞》、《清宫二年记》、《袁世凯与北洋军阀》




1912年2月12日,存续两百六十多年的满清政权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据《清史稿》记载,隆裕太后在不得以之下明发懿旨:

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随着《清帝逊位诏书》的颁布,不仅满清政权结束了,就连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也一并结束了。当时,末代皇帝溥仪只有六岁,这些国家大事对他而言显然没有任何意义,实际都是隆裕所为。

很多人对隆裕太后予以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她避免了国家的分裂,避免了内战的持续,甚至堪称“女中尧舜”。

可是,隆裕太后果真如此伟大吗?笔者个人表示强烈的质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近隆裕太后,一起回顾那段真实的历史。

叶赫那拉·静芬(1868年2月——1913年2月),闺名喜子,满洲“上三旗”之首的镶黄旗人。她是慈禧太后的侄女,是光绪帝的正宫皇后,辅保溥仪登基后被称为隆裕太后。

单纯从外貌来看,叶赫那拉·静芬甚至都不能用“普通”来形容,简直到了“难看”的地步。据美国传教士赫德兰在《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晚清宫廷》记载:

皇后长得一点都不好看,她稍微有点驼背,瘦骨嶙峋,而且脸很长,肤色灰黄,很多蛀牙。

由于当时照相技术已经引入到了宫廷,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流传下来的照片直观看到隆裕的容貌。很显然,如果不是桂祥的女儿,如果不是慈禧的侄女,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成为光绪帝的皇后。

尽管贵为大清的皇后,可静芬却从来都不受光绪喜欢,甚至都未曾宠幸过她。尤其是,随着光绪和慈禧的关系日趋紧张,身处二人中间的隆裕皇后更加尴尬。久而久之,就连宫中的侍女和太监也怠慢于她。

对于这些,生性安稳少言的隆裕全都默默接受了,基本上不争不抢,完全没有存在感可言。

1908年11月,统治大清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过世了。她为了提防光绪皇帝对自己反攻倒算,索性使用砒霜将其毒死,还指定醇亲王载沣的三岁儿子即位,同时册封载沣为摄政王总理朝政。

为了防止载沣的一家独大,慈禧又特意留下懿旨:

嗣军国政事均由摄政王裁定。有重大事件,须请皇太后懿旨。

满朝文武都担心,老的叶赫那拉氏过世了,新的叶赫那拉氏也会效仿,继续把持国家的大政权力。不过,事实证明多虑了,隆裕太后对自己还算有自知之明,远不及姑母慈禧的能力和魄力,所以索性放权于摄政王。

1911年10月10日,随着武昌起义的爆发,国内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起云涌。面对此情此景,向来眼高手低的载沣竟然手无举措,甚至不能调动北洋新军作战。于是,他只得缩头妥协,将烂摊子交给隆裕太后和宣统皇帝这对孤儿寡母打理。

迫于无奈,清廷宣布解散原先的“皇族内阁”,正式任命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全权负责所有的军政事务。据《清史稿》记载:

隆裕封袁世凯总理大臣并许“余一切不能深知,以后专任于尔”。

袁世凯上任后,表面上继续与革命军作战,实则却展开了秘密谈判。在骗取革命党的信任和孙中山的保证后,他公开通电拥护共和制,不断逼迫清帝退位,以便为自己成为大总统而积极铺路。

一个深处后宫的妇人,怎样面对如此巨大的抉择?有人认为,隆裕太后深明大义,为了避免国家和民族的分裂,为了避免战火造成生灵涂炭,毅然决然下决心退位。对此,我表示了最强烈的质疑。

当时,既无野心又无能力的隆裕太后面对北洋系和革命党的左右夹击,完全懵圈了,除了哭还是哭。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回忆:

在养心殿的东暖阁里,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绢擦泪,面前地上的红毡子上跪着一个粗胖的老头子,也是满脸泪痕。

大清帝国已经再无任何可能继续维系下去,隆裕终于明白,此时自己唯一能做的事,恐怕就是为爱新觉罗家多争取一些优待条件了。

终于,袁世凯同意了《皇室优待条款》,规定民国政府每年向皇室提供400万两白银的生活费,皇室依然可以居住在紫禁城和颐和园。

溥仪宣布退位不久,袁世凯就在北京就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而隆裕太后也越来越觉得自己愧对列祖列宗,郁郁寡欢之下于1913年2月22日过世,终年四十五岁。

隆裕太后过世,袁世凯代表民国政府为她举办了极其隆重的葬礼,甚至于,驻京的各国使馆都降半旗致哀。生前不被看好的隆裕,死后却赢得了国内外的尊重,真的不知道是喜还是悲。

个人认为,隆裕太后算不上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或者根本谈不上“政治家”这三个字。她在国家危亡的重要关头顺应潮流,并非真正的本意,只是无奈之下的一种妥协罢了。说到底,一生都无儿无女甚至不被自己丈夫所接纳的隆裕太后,只是一个苦命的女人。

如果用四个字来评价隆裕太后的一生,个人认为“悲情女子”远比什么“女中尧舜”来得更加准确一些。@文史不假




隆裕太后一生窝囊,也没有什么能力,对于清政府也没有做过什么贡献。可是她去世以后,却被民国政府高度赞扬,认为她是“女中尧舜”。民国政府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高度评价呢?

(隆裕太后剧照)

有人认为,民国政府之所以做出这么高的评价,是因为隆裕太后同意清帝退位,同意清朝退出历史舞台,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评价。

不过虽然如此,似乎隆裕太后同意清朝政府退出历史舞台这件事,并不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毕竟她对清政府也掌控不了,她不同意,也没有办法。同时,当时的袁世凯给予她每年400万的数字庞大的安家费,整个清朝皇室的遗老遗少们并不吃亏。由此可见,对隆裕太后做出这么高的评价,显然是过于夸张了。

那么,究竟是不是过于夸张了呢?如果算夸张的话,民国政府为什么要做出这样夸张的评价呢?

其实,民国政府的这个评价,也不算太夸张。为什么说不算太夸张呢?

当时虽然全国各地革命风起云涌,很多地方都已经宣布脱离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也已经没有什么实力,根本不可能抵挡革命军及全国各地的分裂。但是,只要清政府一天不宣布退位,那么必定会有两部分人,对革命形成极大的阻扰。是哪两部分人呢?

一部分是清政府的遗老遗少们。这些人是很怀念旧政权的,无论如何,他们是不愿意退出历史舞台的。所以只要清政府一直在,皇帝一直在,他们都会打着“勤王”的旗号,一直和革命军对抗。这样一来,流血牺牲的事情肯定会特别多。革命军当时的实力,其实是比较弱的,也没有一个完整的领导,要想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是非常不容易的。

(清朝遗老遗少)

另一部分是借机造势的人。一些政治势力,虽然他们并不一定拥护清政府,并不一定支持帝制,但是他们可以打着拥护清政府的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浑水摸鱼,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这种情况在古代比比皆是,清末自然也不例外。

以上两种情况的结果就是,新的民国政府不会很快地成立国家,反而会进入一个更加混乱的时代,战争会更加残酷。帝制也不会很快退出历史舞台,说不定还会在一个漫长的时间里面存在。这样的话,中国将进入更加深重的灾难之中。

隆裕太后宣布退位以后,清政府就不存在了,清朝就退出历史舞台了。这样,那些拥护清政府的,以及想借清政府的名字发展自己势力的人,就失去了兴风作浪的理由。清政府自己宣布放弃皇位,而且是太后亲自宣布的。同时,太后是代表皇帝的,毕竟皇帝才六岁。还有,太后在宣布的时候,是征求了整个皇室意见,皇室们也都同意的。所以,那些浑水摸鱼的人,还有什么由头呢?

所以后来,民国政府就成立了。虽然全国各地也有许多独霸一方的军阀,但是这些军阀只敢暗中这样做,不敢明目张胆和民国政府对抗。

后来的军阀混战,其实是在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内部发生权力争斗,由此波及到地方上,才引起的,与清政府没有什么关系。

(袁世凯)

可见,隆裕太后宣布清政府退出历史舞台,并不是一件小事,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把她称为“女中尧舜”,这样的评价并不夸张。

另外,民国政府之所以要评价隆裕太后为“女中尧舜”,还有一个“让贤”的意思在里面。

尧舜禅让,之所以被后世称赞,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把权力主动让出来,而不是死抱着权力不放。二是把权力交给更加贤明的,更加能干的人。比如尧在年老的时候,知道自己年纪大了,没有能力再管理部落的事务了,所以才把权力交给更加有德行的舜。舜年老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把权力交给更加有能力的禹。

总之,同时具备了这两个含义,才被称为“尧舜禅让”。

显然,民国政府赞扬隆裕太后是“女中尧舜”,既有肯定隆裕太后的意思,同时也有借此夸奖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说,认为自己是更加有德行、更加有能力、更加获得老百姓拥戴的政府。可以说,民国政府在夸奖隆裕太后的同时,也把自己夸奖了一番。

这才是民国政府高度评价隆裕太后的真正目的。

(参考资料:《清史稿》《北洋军阀史话》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太后   宣统   北洋   民国   光绪   评价   大总统   政府   清廷   共和   皇室   清朝   势力   清政府   皇帝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