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哪些原因导致法军只抵抗了40多天就向德军投降了?

英国首相丘吉尔怂恿法国总理保罗雷诺,别投降!别认怂!跟德国人干!巴黎保不住去里昂,里昂保不住去马赛,马赛保不住去非洲。再怎么你也是个大国总理,总不能比戴高乐准将丢份吧,有点骨气行不!老弟!

保罗雷诺心里有数,你丘吉尔别来这套,你憋的什么屁,听不到响也能把人熏够呛。英国和德国隔着英吉利海峡,法国和德国没有海峡,战争继续的结果只能在法国的土地上重复着一战的惨剧。

德法是世仇,英法是世仇的世仇。百年战争法国人和谁打的?拿破仑被谁弄死的?都是英国人。如果法国人恨德国人是恨在内心深处的话,那法国人恨英国人恐怕是恨在了灵魂深处。

雷诺、达拉第,包括法国陆军总司令甘末林和法国普通民众的思路并不起冲突。丘吉尔问甘末林:“你们的预备队呢?”参战部队已被分割包围,总有预备队吧?甘末林无所谓地说:“预备队嘛!没有!”

其实,法国人真是不想打了。一战,战场在法国,德国惨,法国更惨。德国人在法国的土地上向敌人投降,至于德国本土,并没有多少家毁和人亡伴随的事儿。法国则大大相反,战争是赢了,但家也让人祸害的面目全非。

一战结束后也就20年,德国人又来了,法国人胆战心惊,他们很想对德国人说:有完没完!只是他们不敢说。参加过一战的,成了老头、半老头,一战结束后出生的,刚刚结婚生子。老头看着他中年的儿子,中年的儿子看着他年轻的儿子,年轻的儿子看着他刚刚出生的襁褓中的儿子,除了心酸,更多的是盼望让该死的战争赶快滚蛋,哪怕耻辱地投降。

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在法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时,德国人居然无所顾虑地从坦克里探出头向法国人大喊:“放下武器,滚一边去,我们没工夫俘虏你们。”显然,法国人混成了意大利人的风格。

希特勒席卷欧洲的时间段,波兰4个星期,荷兰5天,比利时18天,法国6个星期。那时的英国,用丘吉尔的话说,只能赤身裸体地面对德国,身前身后找不到任何可供驱使的炮灰。

其实,二战早期,英法苏,包括美国,着实属于自作自受,尤其是英法。倘若希特勒进攻波兰的时候,英法能够同仇敌忾,放弃各怀鬼胎的话,怎么着也不至于百万大军被包围,最后无奈地上演了狼狈的“敦克尔克大撤退”。

德国进攻荷兰、比利时、法国,累计参战兵力141个师,2445辆坦克、3700架飞机,另外还有600架运输机,7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7378门。英、法、荷、比盟军147个师, 3100辆坦克,3800架飞机,另外还有英伦三岛1000多架战斗机,7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14500门。兵力、装备占据优势的盟军,为何被德国人逼上了绝境?这里面除了德军的战术适当和冒险精神之外,恐怕盟军窝里不团结便至关重要了。

英国人的“发电机计划”,一共从敦刻尔克地区撤出了34万多人,其中英军22万人、法军8万多人,还有少数比利时军队。当德军再次进攻时,只截住了来不及撤出的4万法军。这很说明问题,毕竟,英国人全跑了,被俘的全是法国人。

二战期间,希特勒确实没有过分残忍地对待法国人,这点他看得倒是挺明白。 德国要想和英国死磕,必须要先安抚住法国人。同样,德国要想和法国死磕,必须要先安抚住英国人。敌人和敌人死磕,另一个敌人必会保持冷静。

事实上,德国进攻法国后,雷诺曾三次会见丘吉尔,并向罗斯福发出求救信息,但美英始终不予理会。最终,贝当比较痛快,不陪你们玩了,爷投降!

德国二战后第一任联邦总统特奥多尔·豪斯:“吾人至今还对二战期间发生在巴黎的一件事记忆犹新,当一辆满载德国士兵的军用卡车在巴黎街道翻倒时,有许多巴黎市民纷纷自发上前尽力将被压的德国士兵拖了出来,其中好几名巴黎平民还是法国地下抵抗组织的成员,因为德军在法国几乎没有暴行,德国士兵在占领后并没有摆出战胜者的姿态,而是与巴黎市民和平相处,一起生活得十分融洽。”

不少人认为,自称欧洲陆军第一强国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抵抗了不到六个星期,便向德国人投降是非常可耻的。但从大多数法国人二战的经历和二战后法国所重新拿回的利益来看,完全不存在什么可耻而言。

卢森堡是唯一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保持零死亡的国度。一战、二战,只要德国人进攻,卢森堡人就投降。

整个二战期间,荷兰,比利时,法国平民伤亡人数微乎其微,而且巴黎保住了,布鲁塞尔保住了,阿姆斯特丹保住了。换个方向看看其它城市,比如柏林、伦敦、华沙、圣彼得堡、伏尔加格勒、明斯克、基辅等等,被祸害成什么样了。城市尚且如此,那人呢。

1940年,甘末林68岁,魏刚73岁,贝当84岁,真是一群老糊涂吗?




谢邀。

法国落后的军事思想导至了二战法军的大溃败。

一战的胜利,使法军高层将领的头脑,固化在了堑壕战之上,以为今后的战争,攻击方也不可能突破机枪大炮构筑起来的坚固防线。

于是,法军沿法德边界修筑了坚固的马其诺防线。

有防线就需要步兵来防守,所以步兵是法军的重中之中,直到二战法军战败,法国都没有独立的空军部队,更没有独立成军的装甲部队。

因为法国的作战飞机、装甲车辆全部分散配属给了各个步兵部队,飞机坦克要由各自的步兵将领指挥。

而德国在一战中被堑壕战拖垮,所以希特勒上台重振军备,就建立了独立的空军与独立的装甲兵团。

当德军坦克集群走阿登森林绕过马其诺防线,出现在法国时,当乌鸦一样的斯图卡轰炸机在法国狂轰滥炸时,法国的败局已经定了,能抵抗四十多天实属意料之处。




希特勒采用闪电战,法军根本是毫无准备,能抵抗40多天,已很难得了!




你好,我是太阳下的奔波,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1、我们先看看法军是如何向德军投降的?

1939年9月,纳粹德国占领波兰之后,就对西欧虎视眈眈,并开始策划进攻西欧诸国的作战计划。10月9日,希特勒下达了进攻西欧的第六号指令,德国陆军总司令部随即开始制定代号为“黄色方案”的进攻计划,即经比利时中部以法国巴黎为主要突击方向。1940年1月10日,德军总参谋部一名携带着该计划的军官因座机迷航而在比利时境内迫降,该计划因此落入英、法之手。德军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施坦因认为“黄色方案”已经泄密,如果继续执行,战略突然性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建议改为以阿登山区为主要突击方向,他的这一建议遭到了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等一批高级将领的反对,但却得到了希特勒的大力支持。1940年2月24日,德军最高统帅部正式采纳了曼斯泰因的建议,经过修改后的作战计划规定,德军主力将翻越阿登山区,攻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然后再从西、北两方向进攻巴黎。在法国精心构筑的马奇诺防线正面德军,则组织佯攻,牵制当面之敌,等到主力攻占巴黎,并推进至该防线侧后时,再发起进攻,与主力前后夹击,聚歼正面之法军。

1940年5月10日,德军从荷兰至法国全线发起攻击,德军B集团军群所属的空降兵在荷兰、比利时后方战略要点着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占重要桥梁、渡口、机场和防御支撑点,德军空降部队于11日攻占了埃本·埃马尔要塞,使德军主力得以迅速通过马斯河,突破列日防线。 5月13日,德军装甲部队充分利用空军猛烈轰炸陷敌于极度混乱和惊慌之机,突破荷军防线,与在首都鹿特丹空降的伞兵会合,14日德军攻占鹿特丹,5月15日荷军总司令温克尔曼将军宣布投降。5月14日,德军在法军第2和第9集团军结合部的色当地区渡过马斯河,并给予法军重创。5月18日,德军装甲部队到达索姆河上的重要城市亚眠,5月20日,亚眠失守,索姆河入海口的重镇阿布维尔也于同日失守。德军装甲部队随即北上,从后面攻击在比利时的英法联军。

1940年 6月22日,法国宣布投降。部署在马其诺防线内的50万法国精锐部队没做什么抵抗也随之缴械投降。德军主力部队在巴黎集结,列队经过“凯旋门”进城。此次,法军战败,德军入城,耀武扬威地通过这座象征法军荣耀的钢铁之门,其情其景令围观的法国百姓痛心疾首,引为国耻。

二、什么原因导致法国这么短时间就投降了德国呢?

1、法国内部因素。

骄兵必败,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胜了德国,一直陶醉在一战的胜利里,对德国这个老对手的认知不足,而且法国国防普及严重懈怠,盲目的用大量资金修筑防御地带,还是一战时那种阵地战的战略构想,其结果受到不断创新战争计划,战术和战略政略的德国人略施小计就有条不紊的吞并法国,并在一战和法国签订合约的小货车上,再次让法国傀儡维希政府的贝当元帅签下了合约,德国一雪前耻,扬眉吐气。

2、德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1939年,德国的空军已经非常强大了,此时的德国拥有2500架飞机,拥有5个航空兵师和1个伞兵师,而且飞机的质量也很不错,仅次于英国。德国国防陆军从10个常备师增加到53个常备师,另外还有46个后备师。这些要远强于法国军事实力。

3、战略战术思想落后。

法国一直还沉浸在一战胜利的喜悦里,对于失败的德国没有足够的戒心和研究,在德国卧薪尝胆、奋发自强的时候,法国却在歌舞升平,仍保留一战的思维,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修筑了马奇诺防线,过度的依赖。没有对德国发动战争的可能性以及进攻路线,做出有效评估,错误的判断了形势,导致一败涂地。

(图片来源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法国受到一战的影响是很深的,法国虽然是一次世界大战的获胜国,但是因为一次世界大战,法国死亡人数高达124万人,战争导致伤残的人数高达280万人,而法国的人口总数也不过才3500万人左右,因此我们并不难理解,为何法国,还有英国,在面对纳粹德国不断扩张时,都更乐意采取绥靖政策,因为他们很害怕再让国家卷入另外一场战争中。

前面我们说到的高伤亡,也直接导致了法国在一战结束后,国防战略发生了转变,开始往保守防御发展,而其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构筑永久稳固的防御工事,如我们所知道的马奇诺防线。

害怕出现巨大的伤亡只是一个方面,经过一战后,法国的工业,经济状况也是严重受挫,要让军队保持足够的战斗力,国防预算的投入也是非常大的,而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也需要巨大的投入,这样对比下来修建永固的防御工事显然就省钱很多,而一战结束后,全球经济都不景气,这一系列的原因促使了法国转变了国防战略。

但一战毕竟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各国的部队也开始往机械化方向发展,虽然法国修建了如马奇诺防线这样牢不可破的防御工事,但问题是这一道防线是没法移动的,如果战争的思维还在停留在二十年前的一战,双方军队都靠着步兵去冲锋,那么这样坚固的防御工事的确如同绞肉机一样。

如果德国步兵敢绕过了防线,往后方发动进攻,那么德军就会处于腹背受敌的局面,但是时代不同了,摩托,坦克,装甲战车投入部队使用,德军已经具备了强大的突击能力,灵活的机动能力,这样一来德军可以轻松绕过法军的防御工事,对法军后方的要塞发动袭击,进攻完后,又可以迅速前进,或撤退,这样一来防御工事就形同虚设。

我们来看德军的进攻,德军在1940年5月入侵卢森堡,比利时,同时有一支德军部队绕过了马奇诺防线,从色当入侵法国。法军开始将机械化部队投入到比利时作战,尽量不让战火蔓延到法国本土,法军的左翼则依托马奇诺防线“死守”,结果让法军也感到意外的是,比利时的战线推进得异常顺利,马奇诺防线也没遭遇大规模进攻。

如果就这样打下去,法国守住北方领土,不被德军蹂躏问题并不大,但德军已经有一支部队绕过了马奇诺防线,当英法联军意识到这个情况时,想要组织部队防御这支德军已经晚了,德国人突破了法国的防线,将法国一分为二,对英法联军沿着英吉利海峡狂追猛赶,而联军投入到比利时的部队如同白给,英法联军的战线迅速瓦解奔溃,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相继投降。

马奇诺防线不攻自破,支援比利时,卢森堡的部队全线溃败,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一系列的消息,严重的打击了法国政府抵抗德军入侵的信心,并且法国不像苏联,中国,有辽阔的疆域,即便前线不断溃败,但是后方始终能组织反击,法国此时已经无力在组织有效的反击,选择投降止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德军   丘吉尔   英法   卢森堡   希特勒   比利时   防御工事   荷兰   巴黎   法国   德国   法国人   德国人   防线   部队   原因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