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的原名叫普六茹坚,李世民原名叫大野世民,是真的吗?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有人一看到这个问题,可能有五雷轰顶的感觉:天呐,难道隋唐也是汉民族被游牧民族统治期?中国大一统王朝2100多年,岂不就剩汉、宋和明三朝是中原正统王朝?

是的,杨坚的鲜卑姓氏叫“普六茹”,他还有个鲜卑字号,叫“那罗延”,甚至还有个鲜卑族老婆,叫独孤伽罗。杨坚的长子杨勇,鲜卑名“普六茹•睍地伐”,次子杨广鲜卑名叫“普六茹•阿摩”。


同样,李唐王朝的国姓,也有个鲜卑姓氏,叫“大野”。正常情况下,他们都应该有鲜卑名字,只是史书没记录下来。

人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老杨家和老李家到底是不是“假洋鬼子”?

按史料记载,杨坚出身弘农杨氏,货真价实的汉人。这个家族在两汉可谓名人辈出,西汉开国战争中,乌江边斩杀项羽的,有位叫杨喜的侍卫,就是弘农杨氏始祖。杨家在东汉四世三公,显赫一时。

不过,据史学家陈寅恪考证,杨坚很可能是山东杨氏,冒领弘农杨氏而已。但不管弘农杨氏,还是山东杨氏,其汉人的身份是可以确认的。

如果按现代医学血源论,隋炀帝杨广,身上确实有鲜卑血统。其母独孤伽罗,是鲜卑贵族独孤信的女儿。独孤伽罗的生母崔氏是汉人,因而她身上有一半汉人血统,因此杨广身上有四分之一鲜卑血统。


同样,李渊身上也有四分之一鲜卑血统(其母独孤氏有一半汉人血统)。李世民及他的儿子们,血统要复杂一些。

李渊的嫡妻窦氏,其父是汉人,其母是宇文泰的第五女襄阳公主,宇文泰的母亲是汉人,襄阳公主的生母不详。以此推导,窦氏身上有八分之三或八分之一鲜卑血统,也就是说,李世民身上大约有四分之一鲜卑血统。

李世民的嫡妻长孙皇后出身也很复杂,她虽是鲜卑人,身上也有汉人血统。粗略计算,高宗李治约有一半的鲜卑血统。

由此可见,从南北朝开始,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民族融合现象严重,已经很难分得清纯正的汉人或鲜卑人种。

这种民族融合的现象,源于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随着西晋的灭亡和鲜卑拓跋氏的崛起,中国北方地区,经历了三百年的少数民族统治期,社会经过了汉民鲜卑化,和鲜卑汉化两个阶段。


杨氏和李氏家族,就是汉民鲜卑化的代表。在鲜卑政权北魏统治时期,为了融入鲜卑上流社会,他们与鲜卑贵族通婚,获得身份认同。而鲜卑贵族也通过与汉人豪门士族通婚,获得地方势力支持。由此形成了一个,由鲜卑贵族与当地豪门士族,共同构成的上层建筑。

李渊的祖父李虎,位列西魏八柱国,并被赐姓“大野”。杨坚的父亲杨忠,位列西魏十二将军,因北周建国有功,被赐姓“普六茹”。不过,随着鲜卑族汉化,以及杨坚建立隋朝后,原先鲜卑化的汉民,又纷纷改回汉姓。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到李世民这一代,早就没有了“大野”姓氏,不应该称之为“大野世民”。

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人纠缠于李唐到底是鲜卑人,还是汉人呢?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件事?


  • 首先,很多少数民族其实原本就是中原人种的分支,本是同根生。

根据《史记》等记载,包括鲜卑、突厥、匈奴,以及更早的山戎、鬼方、猃狁、东胡,后来的乌桓、吐谷浑、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其先祖都是夏商周三代的部落分支。

在西周农耕文明之前,中国以游牧文明为主体。随着中原农耕文明的发展,一部分人进入西周的封建社会,成为汉民族。

还有一部分人依然保留了三代之前的游牧文明,他们逐水草而居,漂泊在两河文明的四周,形成了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各大游牧部落,进而发展成汉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从人类发展的根脉上看,无论汉民族还是少数民族,原本都是一家人。


  • 其次,汉民族本就是一个杂合的民族,中国历史的发展就是民族融合的过程。

通观中国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周边的少数民族,最终都慢慢融合于汉民族了。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一带的犬戎、西北地区的戎狄。又比如两汉的南匈奴,及本文提到的鲜卑,和此后的突厥、契丹、女真等。

比如今天的元姓,很可能是鲜卑皇族或长孙氏后裔;姓刘的不全是刘邦的后人,还包括独孤氏;姓陆的很可能是“步六孤”的后裔;“普六茹”改成了“茹”姓;“贺兰”氏,改成了“贺”姓。

今天,我们还能在全国各地,都能找到古代少数民族的遗存。比如已经消失的契丹族,有人考证,在云南,蒋、陈、李等姓氏很多都是契丹皇族后裔。

所以,汉民族本就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结果,中原文明只是它的核心部分,而不是全部。


  • 最后,汉文化的包容性是其最光辉璀璨的部分,是中华民族永生的法宝。

汉民族的这个特性,源于汉文化。汉文化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它相对于游牧文明,具有先进性,这是以游牧文明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必然被融合的原因。

同时汉化文化又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对各种外来文化,都可以兼收并蓄,甚至加以改造升华,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比如佛教,起源于印度,它来到中国,并没有被汉文化视作洪水猛兽,而是在汉文化的接纳下,被改造成与汉文化完美结合的文化精粹。


再比如,虽然中原文化遭受多次灭亡危机,可结果总是汉文化同化了一切入侵者,让他们变成了我们的一部分。包括鲜卑、辽、金、清等王朝,他们的统治者甚至骄傲地宣称:我们才是汉文化的正统。

因此,我们根本没必要纠缠于隋唐两朝的统治者,究竟是汉人还是鲜卑人,哪怕他们是纯种的鲜卑人,他们也是汉民族的一部分,他们也是汉文化的继承人,也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传承者。

今天,我们依然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看待整个世界。虽然当今国际形势不省心,可是我们要坚信,我们拥有传统文化这个法宝,最终可以解决一切困难,也可以拥抱世界,创造全新的大同世界。




这届网友真的太牛了,比大学历史系教授还牛,他们居然从老古董的箱底里,翻出来了杨坚的曾用名“普六茹坚”,李世民的曾用名“大野世民”。

由此,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我们引起为豪的“隋唐王朝”,也是少数民族(鲜卑族)政权!

真的是这样的吗?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李世民会叫“大野世民”,杨坚会叫“普六茹坚”?难道他们真的是鲜卑人吗?代表中华文明繁华鼎盛的“隋唐”,真的是鲜卑政权吗?

我们下面来详细的分析一下,这种说法的来龙去脉。

这两个鲜卑名字的由来

我们知道,在隋唐之前,是中国的“南北朝时代”。

南朝,是指统治南方的四个朝代(宋齐梁陈),从东晋演化过来的,正宗的汉人。北朝,是指鲜卑人建立的北魏,以及后来的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而杨坚的父亲,李世民的太爷爷,就是生活在鲜卑人统治下的北魏。

北魏的皇族是纯粹的鲜卑人,他们源于东北的大兴安岭,在匈奴人被赶跑后,入主了蒙古草原,西晋时期,司马家族允许北方游牧民族南迁,鲜卑人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南下。

八王之乱后,西晋被匈奴后裔刘聪所灭,司马家族逃到南方建立东晋,中原乱成一锅粥,先后建立了十六个大大小小的政权,后来鲜卑人一统北方,建立了北魏。

鲜卑人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是他们的文化,技术明显落后于中原,为了能够适应中原文明,孝文帝启动了“汉化工程”,把都城从平城(大同)迁到了洛阳,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强制把“鲜卑名”改为“汉名”。

皇族拓跋氏改姓“元”,邱穆陵氏改姓“穆”,独孤氏改姓“刘”,步六孤氏改姓“陆”,贺赖氏改姓“贺”,尉迟氏改姓“尉”或“迟”。

由于孝文帝迁都洛阳,导致镇守边境的六镇将领地位降低,引发了“六镇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权臣,分别是宇文泰和高欢。

宇文泰和高欢互相看不惯,两个人各拥立了一个皇帝,把北魏一分为二,产生了西魏和东魏,宇文泰控制了西魏朝廷。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宇文泰任命了8个手握兵权的将领为“八柱国”,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

其中,宇文泰是幕后大老板兼任柱国,元欣是皇族的代表,直接掌权的只有6个柱国,这6个柱国手下各领2个大将军,一共是12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有两个“开府”,一个开府领有一军,总共是二十四军。

其中,八柱国之一李虎,就是李渊的爷爷。十二大将军之一的杨忠,就是杨坚的父亲。

李虎和杨忠,都是正宗的汉人,他们的祖上,都有显赫的家世。

杨忠出身于“弘农杨氏”,这是一个延续千年的显赫家族。

他的始祖叫“杨喜”,曾经是刘邦手下的一名骑兵,在垓下之战中追击项羽到乌江边。项羽自刎后,他和其他4个人瓜分了项羽的尸体,因此获得封赏,成为“赤泉侯”。

杨家,从此光宗耀祖,在东汉时期,曾经出现“四世三公”,位极人臣。

李虎的五世祖,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国的开国君主“李暠”,而李暠,又自称是西汉飞将军李广的十六世孙,因此,李虎可以算是李广的后人。

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因为都是出身于关中和陇西,被称为“关陇集团”,这个集团垄断了朝廷大权,从西魏到北周,从隋朝到唐朝,无论皇帝怎么换,国号怎么变,本质上都是关陇集团在当家。

宇文泰是鲜卑人,他反对汉化,要求所有人恢复鲜卑名,没有鲜卑名的汉人,也要起一个鲜卑名,其中,李虎被赐名“大野虎”,杨忠被赐名“普六茹忠”。

杨坚出生于公元541年,西魏时代,因此,在当时杨坚的身份证名字就是“普六茹坚”,另外,他还有一个小名叫“那罗延”,是佛教名称,寓意为“金刚力士”。

李世民出身于公元599年,隋朝时代,杨坚一上台就废除了这些鲜卑名字,改回汉姓,因此,李世民从一出生就叫“李世民”,从来就没有叫过“大野世民”。

杨坚和李世民,算不算鲜卑人

有人说,就算李世民不叫“大野世民”,但是,他身上有鲜卑血统,也算是鲜卑人。

杨坚和李世民,身上到底有多少鲜卑血统,算不算鲜卑人,我们来看一下他们两个人的家世。

李虎和他老婆梁氏,都是纯粹的汉人,他们生下儿子李昞;杨忠和他老婆吕苦桃也是纯粹的汉人,他们生下儿子杨坚

因此,杨坚是汉人无疑,大隋是汉人江山无疑,杨坚废除鲜卑姓,改回汉姓,也是没有任何毛病的。

出于政治联姻考虑,同是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把自己的四女儿嫁给了李昞,把小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杨坚。李昞和独孤氏生下李渊,杨坚和独孤伽罗生下杨广

独孤信的老婆是汉人,因此,他的两个女儿身上各有50%的鲜卑血统。李渊和杨广身上也就有25%的鲜卑血统。

李渊的老婆窦氏,是宇文泰的女儿,襄阳公主和汉人窦毅所生,宇文泰的老婆是汉人,襄阳公主身上有50%的鲜卑血统,窦氏身上有25%的鲜卑血统。

李渊和窦氏生下李世民,那么,李世民身上,只剩下八分之一的鲜卑血统。

因此,无论从血统上看,还是父系社会的传统界定方式来看,李世民都不应该属于鲜卑人。

隋唐是鲜卑政权吗?

毫无疑问,隋唐是汉人政权,正宗的中原正统,和鲜卑没有任何关系。

首先,在南北朝时期,鲜卑已经完成汉化。

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被动融入中原,鲜卑人是主动汉化的,孝文帝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改鲜卑姓为汉姓,废除鲜卑文字,改变鲜卑习俗,全面拥抱汉文化。

因此,在北魏统治下的中原,已经没有纯粹的鲜卑人,经过不断的繁衍生息,他们身上多少都会有汉人血统,比如宇文泰,他的母亲就是汉人,他也不算是纯粹的鲜卑人。

杨坚建立大隋后,一扫鲜卑在中原的影响,全面改回汉文化传统,而大唐又是隋朝的继承者和开创者,自然是汉文化的传承者。

其次,中原文化,自古就有强大的包容性。

从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就与北方的游牧民族打交道,这些游牧民族中,不乏尧舜禹和夏商的后代,从整个中华民族的源流上看,他们也属于中原的一部分。

战国时代,赵国的赵武灵王,就学习游牧民族的习俗,“胡服骑射”,让赵国走向强大,也就是说,民族融合,从战国时代就已经开始。

中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在2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他不断的与周围文化进行碰撞,融合,兼收并蓄,才形成了我们代代相传的中原文明。

只要融入了中原文化,就是中原文明的一部分,鲜卑这个民族,早就融入了汉文化之中,成为汉文化的一部分。

说到这里,想起了《走向共和》中的那个经典片段,一个卖羊肉汤小哥说:“谁败了?谁来谁败,谁来了也得喝咱这口汤”。

中原文化,就是这锅热气腾腾的汤,无论加入什么,都能给你熬成精华!




或许很难接受,但这确实是真的,这是他们的鲜卑姓氏,不过当他们建立政权后,又改回了汉人姓氏,也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杨坚、李渊、李世民。

那他们是汉人吗?没错,按照父系血统传承来看,他们是标准的汉人,所以不用担心自己的历史知识被颠覆,那他们为什么会有鲜卑姓氏呢?因为他们曾经都是鲜卑政权的臣民。

提到鲜卑政权,就不得不说一下,这个极为特殊的少数民族,因为鲜卑是中国历史上建立政权最多的少数民族。

鲜卑族是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一个古代游牧民族,它兴起于大兴安岭区域,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

它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北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十个政权,这么说有点乱,我们今天只说涉及到杨坚和李世民先祖的政权。

那时间顺序就简单了,先说最晚的唐朝,它是由隋朝禅让后建立的,而隋朝是由北周皇帝禅让而取得政权的,北周之前是西魏,而西魏是从北魏中分离出来的。

那把时间缕到北魏就足够了,之前我们说了,北魏、西魏、北周都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因为鲜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了王朝,所以当时的汉族臣民都以跟鲜卑族通婚、获得鲜卑姓氏为荣。

这一点就跟后来清朝时,那些汉臣大同小异,反正已经归顺了少数民族政权,就要不遗余力地与之搞好关系,最好带点标志。

因为当时的这种风气,所以在北魏时期,皇帝会赏赐汉人鲜卑姓氏,而那时候有两个纯粹的汉人杨忠、李虎,都是北魏时期的将领,杨忠是鲜卑贵族独孤信的部将,李虎是名将贺拔岳的亲信。

这两个汉人,在北魏时还没有显赫到,可以拥有鲜卑姓氏的程度,不过机会很快就来了,北魏内乱,贺拔岳被杀,随后贺拔岳的下属宇文泰,就被推举出来主持大局。

那宇文泰就在李虎等人的拥护下,建立了西魏政权,并成为西魏政权的实际掌权者,宇文泰还设立了八大柱国,共同管理西魏,而这八大柱国中的一位,就是陇西郡公李虎。

鉴于李虎的功绩,西魏皇帝在宇文泰的建议下,就给李虎赐姓大野氏,于是李虎也就改名为大野虎。

那之前我们说的另一个汉人杨忠,虽然没有成为八大柱国,但因为战功卓著,后来还是被提拔为西魏的十二大将军之一,而十二大将军的地位,仅次于八大柱国。

所以西魏皇帝,又在宇文泰的建议下,给杨忠赐姓普六茹氏,所以杨忠同样改名为普六茹忠。那杨忠、李虎跟后来的杨坚、李渊有什么关系呢?

杨坚的父亲叫杨忠,李渊的祖父叫李虎,所以杨坚、李渊、李世民等人的鲜卑族姓氏就是这么来的。那也就是说,隋朝和唐朝是汉人建立的政权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为什么最近,总在网上看到有人说,隋朝和唐朝是少数民族(鲜卑族)政权呢?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少数民族姓氏吗?当然不是,我们接着说杨忠和李虎两个人,大家就知道了。

杨忠的儿子叫杨坚(普六茹坚),李虎的儿子叫李昞(大野昞),这两个小子长大后,由于各自父亲的关系,分别娶了鲜卑贵族独孤信的七女儿(独孤伽罗)和四女儿(独孤氏)。

而这两个女人也非常争气,独孤伽罗给杨坚(普六茹坚),生下了杨勇(普六茹勇)、杨广(普六茹广)等十个儿女。

独孤氏给李昞(大野昞)生下了李渊(大野渊),李渊后来又有了李世民(大野世民)等四个儿子,所以说隋唐政权除了先祖被赏赐鲜卑姓氏之外,还拥有着鲜卑族血统。

但是按照父系传承来讲,隋唐政权都属于汉族政权,因为父系这边是纯粹的汉人,所以说那些在网上叫嚣,隋唐政权属于少数民族政权的可以消停了,那绝对是瞎说。

下面,我们再回到西魏政权中,在宇文泰死后,其嫡长子宇文觉接管了他的权力,并在第二年(557年)就逼迫西魏皇帝禅让,建立了北周,定都长安。

后来,到了581年,杨坚(普六茹坚)又逼迫北周皇帝禅让,建立了隋朝,北周自此灭亡,而杨坚由于本身就是汉人,所以他又把自己家族改回了汉族姓氏,也就是后人熟知的杨坚、杨广等人。

那由于李渊的姨母,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所以李渊因为皇亲国戚的身份,被杨坚封为千牛备身,也就是杨坚的禁卫武官,值得一提的是,李渊当然也改回了汉族姓氏。

那接下来,李渊就效力于隋朝,不断地建功立业,逐渐获得了部分军权,等杨坚死后,李渊的表兄弟隋炀帝杨广(604年)继位,历史上说杨广是一个残暴的昏君。

于是,在617年,李渊以“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名义,带着李建成和李世民等人,起兵三万挥师南下,并快速攻入长安。

随后李渊就摇尊远在江都(江苏扬州)的隋炀帝杨广为太上皇,拥立杨广的孙子代王杨侑为隋恭帝,杨侑登基后,立即加封李渊为唐王、大丞相、尚书令。

此时只有13岁的杨侑就是一个傀儡,他登基第二年(618年)就把皇位禅让给了李渊,而杨侑随后被封为酅国公,被李渊幽禁在长安,一年后(619年)就因病去世(一直有传说是遇害身亡)。

而杨广比他孙子杨侑死得早,他根本没看到隋朝的灭亡,在杨侑禅让之前的两个月(618年),杨广就在江都被宇文化及的叛军弑杀。

李渊称帝后,定国号为唐,定都于长安,自此也就开启了李唐王朝的统治,再之后就是玄武门之变(626年),李渊被迫禅让皇位给李世民,自己担任太上皇。

以上,就是杨坚原名普六茹坚,李世民原名大野世民的由来。可以说,所谓的禅让,其实就是一个幌子,历史上几乎就没有不流血的禅让,这也体现了皇权的残酷性。




公元530年,北魏孝庄帝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捅死了自己的老丈人、北魏第一权臣尔朱荣。自此之后,北魏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分裂。同时,北魏奉行的汉化改革,也以失败告终。



那么,接下来的历史,会怎么走?

接下来肯定是反着走。以前是汉化,但汉化失败了,证明这条路走不通。于是,自然就要改弦更张,从汉化变成胡化。

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后来变成了北齐,西魏后来变成了北周。

虽然东魏和西魏都顶着北魏的帽子,但权力早就不在鲜卑元氏或鲜卑拓跋氏手中了。在东魏,是汉人高欢主政;在西魏,是匈奴人宇文泰主政。这两个人虽然都不是纯正的鲜卑人,却早已鲜卑化,一个是鲜卑化了的汉人、一个是鲜卑化了的南匈奴人。



所以,胡化就是鲜卑化。

彻底践行鲜卑化的,不是匈奴人宇文泰,而是汉人高欢。虽然出自渤海高氏,但高欢搞起鲜卑化来却相当坚决。你高欢这么搞,就不担心汉人不满吗?不满也没用,因为鲜卑人手里有“枪”。所以,东魏的模式就是胡人打仗、汉人稼穑,胡人全靠汉人供养。

实际上,脱离胡人和汉人的局限,就更能发现东魏的本质。这就是一个军事王朝,一切以军人为先。

这是东魏高欢,那西魏宇文泰会怎么玩?

他也搞胡化,也就是鲜卑化。但是,这家伙玩得却比高欢更高明。因为宇文泰打左灯却往右改。



打左灯,就是鲜卑化。

那就死命极端,怎么鲜卑、怎么来。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恢复鲜卑姓氏。北魏汉化的时候,把鲜卑姓直接取消了,统统改成了汉姓。如果当时能够改基因,鲜卑人肯定也把基因改过来了。但北魏这么玩,高兴的肯定是已经汉化或从中受益的鲜卑政治权贵,底层以及鲜卑军事将领当然不高兴。

所以,宇文泰恢复鲜卑姓,就是要争夺底层以及鲜卑军事将领的支持。

至于已经汉化或从中受益的鲜卑政治权贵,已经不重要了。公元528年的河阴之变,尔朱荣问罪北魏朝堂,然后铁骑围杀。北魏王公百官两千余人,命丧河阴。所以,这帮人基本就被消灭得差不多了。历史就是这么残酷。



但是,鲜卑人恢复鲜卑姓,还不够。要鲜卑化,还要更进一步,否则就不能叫极端。宇文泰还命令汉人也要取一个鲜卑姓。而且以上率下,从高层就要开始做。于是,以武川军事贵族为首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无论是胡人还是汉人全都改为鲜卑姓。

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是怎么回事?

这就要说宇文泰的往右转了。

打左灯,是鲜卑化;而往右改,却是继续汉化。具体来说就是复周礼。你们南朝不是说自己是正统吗?但是,你能复周礼吗?谁能复周礼,谁才是汉人的正统。所以,取代西魏元氏之后,宇文家族建立了北周政权。现在叫北周,是为了跟南朝区分,而当时就叫周。不仅行动上复周礼,国号上直接就是周朝。所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胡化,而是极端汉化,汉到汉朝还不算完,必须汉到周朝。这就是一种汉化的原教旨主义。



宇文泰为什么要怎么做?

因为打不过高欢。你看一下西魏和东魏、北周和北齐的地图就行了。东魏和北齐一系,占得全是人多地肥的好地方。而西魏、北齐一系,几乎就被封在了关中地区。你宇文泰捏着半个陕西省,人家高欢捏着中原、河北、山西以及山东好几个省,你还怎么打?

没法打。所以只能拼命向内挖掘战斗力。那就必须赢得汉人和胡人的共同支持。只有胡汉融合了,才能有战斗力与东魏、北齐一战。所以,高欢可以只顾胡人满意而不管汉人情绪,但宇文泰必须左右逢源,谁都不能不满意。



周礼,就是合法性。但为什么南朝的汉人政权不能用呢?

因为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周礼实际上是一种贵族主导且兵民一体的社会秩序。但,南朝的汉人政权,已经是豪族当道了。所以,想恢复也没法恢复。宇文泰却可以。贵族主导首先就要有贵族,兵民一体则要求贵族最好是军事贵族。这个马上就能有,具体就是宇文泰领导的武川军事集团。再往前追就是贺拔岳带出来的一伙武川镇将领。

于是,西魏就有了八个柱国大将军,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八柱国,这个数字,也有讲究。因为鲜卑人最初搞的是八部帅制,即八个军事贵族集团。后来,契丹人也有八部制。这都是从鲜卑人那里发源的,所以八这个数字就具有非常的意义。鲜卑人看到八柱国,立即就能联想到自己的八部制,当然认为这就是鲜卑化。



但你宇文泰不是要复周礼吗?周礼里面可是天子六军啊?不用担心,这个还可以解释。其中元欣这个柱国大将军,就不能算,只是挂了个名。因为元欣代表的是北魏到西魏的皇族一脉。宇文泰也是柱国大将军,但宇文泰是西魏的超级大权臣,后来宇文家直接篡位了,也当了皇帝。所以,宇文泰这个柱国大将军也不能算,因为太牛了,也只是挂了个名。

每个柱国大将军下设两个大将军。八柱国都设的话,就是十六大将军。但正是因为元欣和宇文泰这两个柱国只是挂名,所以就不设大将军了。设大将军的,就是其他六个柱国。所以,也就有了八柱国十二大将军的模式。每个大将军下设两个开府,也就是二十四开府,这个数字就对上了。而这六个柱国以及他们辖制的十二大将军和二十四开府,构成了所谓的西魏六军。这就是天子六军了。而对于天子六军,汉人肯定最熟悉。这哪是什么鲜卑八部,而是汉人的天子六军吗。



所以,你必须说宇文泰的想象力是超强的。

然后,就可以解释杨坚的原名叫普六茹坚、李世民原名叫大野世民了。

不是都给大家取了个鲜卑姓吗?那八柱国里的汉人就都得改。

隋文帝杨坚一家,原是弘农杨氏,是汉朝太尉杨震一族。这是豪门大姓了。但是,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十二大将军之一,被赐鲜卑姓普六茹,所以鲜卑名就是普六茹忠。于是,子随父性,杨坚的鲜卑名就是普六茹坚。



唐高祖刘渊一家,本是陇西成纪人,往前可以追溯到西凉开国君主李暠,再往前追则可以追到汉飞将军李广那里。但李渊的祖父李虎,是八柱国之一,被赐鲜卑性大野氏,所以鲜卑名就是大野虎,其父李昞(与杨坚算是同辈)的鲜卑名自然是大野昞。

但是,李世民能叫大野世民吗?

答案是不能。李世民只能叫李世民,他没有鲜卑姓名。

宇文泰引导的关中改革,在手法上是打左灯、向右转。目的不是为了鲜卑化,而是混一胡汉。但,继续追问啥叫混一胡汉?混一就是不是战争层面的问题,而是文明层面的问题。既然是文明层面的问题,肯定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家一定要实现文明升级。你混一完了,却文明降级了,那混一胡汉还有什么意义,干脆就是彻底的胡化。既然要升级,就看谁的文明程度更高了。更高的自然是汉人的中原文明,所以这还是一种汉化。只不过是故意走了一个螺旋,人为设计出来一个螺旋上升、曲折前进。



所以,最后一定还是要汉化。

除了文明程度的问题,再有一种解释就是自然和社会环境。西魏以及北周所在的关中地区,也不允许他搞成胡化。这里的环境是农业文明,怎么可能往游牧文明方向走?即便高欢在东魏搞彻底胡化,最后还是要向汉化方向走。高欢的儿子高洋主导修订了北齐律,直接影响了隋朝《开皇律》和唐朝《唐律疏议》。所以,东魏和北齐虽然奉行胡人高汉人一等,但跟主要是处于军事上的考虑,最后还是要汉化。

因此,宇文泰关中改革只是一个螺旋,接下来必然是汉化。公元

大定元年春二月壬子,令曰:“已前赐姓,皆复其旧”。

大定元年,是北周静帝宇文阐的年号。但只用了一年,即公元581年。因为随后杨坚就篡位了。而此时的杨坚是北周的第一权臣。也就是说,在还没当上皇帝的时候,杨坚就已经开始恢复汉姓了。

而杨坚当上皇帝之后呢?那就不是恢复汉姓这么简单了,而是全面恢复了汉人的礼乐制度,同时彻底地打压胡人,禁胡语、胡俗、胡姓以及胡服。



隋朝的建国时间是公元581年,隋朝的统一时间是公元589年。而李世民出生的时间是公元598年,具体是开皇十七年十二月戊午日。所以,李世民是隋朝人。从逻辑上推,你这时候就是借李世民一个胆子,他也不敢叫什么大野世民。他老爹李渊更不会给他取一个鲜卑名字。这是跟皇帝杨坚作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胡人   周礼   东魏   西魏   北周   中原   鲜卑   隋朝   北魏   汉人   大将军   血统   政权   宇文   汉化   财经   茹坚   杨坚   李世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