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一带自古都不是汉人的聚居区,为什么汉族自古以来都将其奉为圣山?

如果以山海经所记载的天地所论,现在的昆仑山估计是大洪水后,大禹重新划定九州确立的。

而在大洪水前,北极点不是现在的北极,东亚大陆估计得向东到日本,整个渤海黄海东海都是陆地,泰山是整个怡人居住地区的中心,宁夏甘肃是西域,大兴安岭地区是祖地(红山文化遗址),美洲大陆是东夷,南洋群岛大洋洲是南蛮。

所以大禹在会稽山会盟。

整个东亚陆地是世界中心。

山海经分为海内与海外经。

有人觉得那时候的人不可能通行世界。

不要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待古代人的能力。汉朝五万人可北击匈奴到北海(贝加尔湖),两万人可西征中亚,按照现在的后勤保障推断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昆仑山的文化载体

历史上最早记载昆仑山的书籍是《山海经》,《山海经》的内容包罗万象,书中记载了大量的神话故事、人物、动物以及各种各样的山与海,关于昆仑山是这么记载的:

《山海经 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这段话大概说明了昆仑山的地理位置,昆仑山是在西海的南面,流沙的边沿,赤水的后面,黑水的前面,这里的西海很可能就是罗布泊或者青海湖,流沙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黑水和赤水是昆仑山附近的河流。

昆仑山优美的风景

除了说明昆仑山的位置外,还说了昆仑山上住了一个叫西王母的人,这个人头上戴着玉制首饰,嘴里是满口的老虎牙齿,有一条豹子似的尾巴,居住在洞穴中,这个西王母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

西王母后来成为道教中至高无上的神,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的本土宗教,其思想发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的黄帝与春秋时期的老子,在西汉初年形成了黄老道学,在东汉末年逐渐形成宗教,后来逐渐流传于华夏,并形成一系列的神话崇拜。

比如玉皇大帝,他是道教诸神的领袖,他的妻子就是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其实就是西王母,在《山海经》中,西王母是掌管“厉”和“五残”的阴神,在《西游记》中,王母娘娘是女神仙之首,掌管蟠桃园,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 就有西王母的形象。

西王母壁画

因此在华夏族一系列的神话中,都能看到西王母的身影,可以说她的形象妇孺皆知,再加上本土宗教道教的影响,西王母在汉人及华夏族人的心目中地位都比较高,那么西王母所居住的昆仑山因此也成为华夏族人所崇拜的圣地,这是文化上的原因。

除此之外,与昆仑山有关的神话故事还有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等,嫦娥奔月的故事是讲嫦娥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他丈夫后羿的长生不死之药,成仙后飞到了月宫,西王母住在昆仑山,那么嫦娥就是从昆仑山飞到月宫的。

这些神话故事都赋予了昆仑山崇高的地位,使得昆仑山成为华夏族人心目中的圣地,这也是昆仑山是万山之祖的原因之一。

昆仑山

二、历史记载

事实上,西王母并非只是神话人物,而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这事发生在西周的周穆王时期,记载在《穆天子传》中:

《穆天子传》卷三: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

这段话说的是周穆王在甲子的吉日,见到西王母,周穆王手持白圭玄璧来会见西王母,西王母居住在昆仑山,当时的周穆王西征到达了西王母的属地,周穆王当时的行踪是这样的:

出丰镐(今西安)一路向西走了三万五千里(古代的里,与现在的里不一样),从丰镐向北渡过黄河,经过太行,渡过滹沱河,出雁门,到达包头,再经过贺兰山与祁连山(河西走廊),再走天山北路到达西王母的国家。

万山之祖

从周穆王所走的路线来看,这就是从西安到昆仑山的一条路,这是史料中记载的,《穆天子传》是西晋时期有人盗挖了战国时魏国的墓葬,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就有《穆天子传》,还有《竹书纪年》,应该说是可信的。

周穆王西征昆仑应该是华夏族人最早的西征之一,促进了华夏与昆仑的联系,同时也让昆仑首次进入华夏的认知范围,在一系列史料古籍中都能发现关于昆仑山的记载:

《史记 大宛列传》: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汉朝的使者一直在寻找黄河的源头,汉武帝时期的汉人都认为源头出于于窴国,并且那里的山上盛产玉石,使者们把玉石采回来,然后天子根据古书加以考查,并且把黄河发源的山命名为昆仑山。

汉武帝命名昆仑山

这说明昆仑山这个名字在汉武帝时期就正式确定下来了,同时还提到了昆仑山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黄河之源,二是盛产玉石。

三、黄河之源

同时是《史记》的记载,当时的人把昆仑山视为黄河的发源地:

《史记 大宛列传》:太史公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馀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後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

太史公司马迁说道:《禹本纪》这本书上说:黄河发源于昆仑。昆仑山高达二千五百余里,是日月相互隐蔽和各自发出光明之处。昆仑之上有醴泉和瑶池。自从张骞出使大夏之后,最终找到了黄河的源头,从哪儿能看到《禹本纪》所说的昆仑山呢?所以谈论九州山川,《尚书》所说的是最接近实际情况的。

昆仑山在古代被认为是黄河的源头

华夏最早的文明应该是黄河文明,最初的华夏先民都是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水一直是生命的源泉,养育着华夏文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探寻黄河的源头也成为华夏族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当时,由于地理知识与科学技术的限制,一般认为黄河的源头是昆仑山。

我们现在知道黄河的源头是在昆仑山脚下的扎曲、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三个地方,但古人并没有这个认知,既然黄河是华夏的母亲河,那黄河的源头昆仑山就是华夏的万山之祖,毕竟孕育了黄河。

四、玉石之乡

中国比较著名的玉器有四种,分别是:新疆的和田玉、河南南阳的 独山玉、陕西西安的 蓝田玉、辽宁岫岩的“ 岫玉”,其中以和田玉最为有名,历史最为悠久,名列四大名玉之首。

中国的玉器文化历史悠久,比如良渚文明,被一些历史学家视为虞朝,良渚文明最为著名的出土文物就是玉器,不仅制作精美,而且尺寸可以做到很大,虽然良渚玉器不是和田玉,但至少代表了一种玉器文化,甚至有考古学家认为良渚发达的玉器可以作为一种文明的象征,与青铜器、城市、文字并列为文明的第四特征。

和田玉

和田玉主要产自新疆和田,和田位于昆仑山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在古代中国一直认为和田玉产自昆仑山,包括祁连山也被古人认为是昆仑山的一部分。

根据考古,国内最早发现的和田玉遗址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发现的兴隆洼遗址,经检测距今8000年左右,要按历史算的话,比三皇五帝时期还要早,兴隆洼遗址中出土一些玉器,经过检测,被认为是和田玉,也就是昆仑玉。

再比如商朝著名的妇好墓出土了一些玉器,其中有部分玉器用材料分析法,经专家学者研究认为出自和田玉,来自昆仑山附近,还包括三星堆遗址,也有部分玉器被认为是和田玉,此外,中原地区出土和田玉遗址的还有河北满城汉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河南三门峡虢国墓,时间跨度从商朝到汉朝都有,这说明昆仑山附近产的玉石早就经过一些渠道进入华夏。

玉在华夏的文化中有装饰、礼器、祭祀的作用,被认为是一种崇高的圣物,并且不是普通人可以拥有的,再加上远古时期玉石开采并不容易,因此产玉的昆仑山也被视为神圣之地,同时也为远古时期的统治者所熟知。

昆仑山地貌图

五、地理地貌

昆仑山的地形地貌绝对是华夏独一无二的,它是中国境内最长的山脉,全长2500公里,横跨新疆、西藏、青海三省,这里虽然远离中原地区,但华夏一半的神话传说出于此山,就是因为昆仑山被古华夏人认为是万山之祖。

所谓的万山之祖,意思就是说昆仑山是华夏所有山脉的祖先,你把视线放在整个中国地图上,中国地图上的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把秦岭向西延伸,大致与昆仑山脉能够重合,如果把昆仑山脉与秦岭连起来,可以构成整个中国绝对的南北分界线。

从地图上看,中国的山脉主要是东西走向,南北走向得很少,包括长江与黄河都是东西走向,在所有东西走向山脉中,只有昆仑山-秦岭一线接近于贯穿东西,你可以把昆仑山看成是万山之祖,然后其它的山脉就像是昆仑山的余脉。

昆仑山脉全长2500公里

事实上,昆仑山周边的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唐古拉山脉也能看成是昆仑山的余脉,即使是喜马拉雅山脉,与昆仑山一样都是从帕米尔高原自西向东延伸的,而昆仑山脉居中,并且衍生出一系列的山脉,这就是万山之祖。

如果把中国地图看成一只雄鸡的形状,那么昆仑山脉所在处就是雄鸡的脊梁骨,雄鸡就得靠脊梁骨来支撑生命,如果把整个华夏看成一只雄鸡,那昆仑山就是所有山脉的发源地,这就是昆仑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昆仑山平均海拔为5500~6000米左右,山顶常年积雪,人迹罕至、植被丰富,既是生命的禁区,又是生命的源头,昆仑山脉有很多地方是没人敢进去的,比如昆仑地狱之门,也叫死亡谷,在这个谷中,几乎没有生命。

说昆仑山是生命的源头,是因为昆仑山地处长江与黄河的发源地不远处,在古代也被认为是黄河与长江的发源地,这两条母亲河是华夏族(汉族)的生命之源,整个华夏文明发源于此,而这个源头就在昆仑,也就是说昆仑山脉也是华夏的源头,当然也是万山之祖了。

昆仑山周边有很多水源

昆仑山不仅离黄河与长江源头不远,而且流经或者发源于昆仑山的水源非常多,比如昆仑河,发源于昆仑山脉,还有喀拉喀什河和叶尔羌河,同样发源于昆仑山脉,克里雅河、尼雅河、玉龙喀什河、车尔臣河、那仁郭勒河、柴达木河都在昆仑山附近。

水是生命的源泉,正因为昆仑山脉周边有如此之多的水源,在山脚或者附近就形成了一个个的绿洲,进而产生城市,孕育了无数的当地人民,不仅仅是华夏族,生活在附近的其他民族都把昆仑山当成了神山,进行了一系列的崇拜,久而久之,昆仑山成为华夏各族的共同认可的万山之祖。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篇幅有点长,希望您耐心读完,有内容和您分享和交流!

昆仑山一带自古都不是汉人的聚居区,为什么汉族自古以来都将其奉为圣山?

昆仑山是中国人心中的神山,是万山之祖,是中华文化的摇篮,最早出现昆仑山的记载大约是《山海经》和《淮南子》,说是黄帝在人间的行宫,又说是西王母瑶池的所在,它是黄河的源头,它是一座玉山。因此历来华夏民族就把它奉为圣山,不论它在哪里,因为其实它在华夏民族的记忆里、血脉里、内心里。

再说一下如今昆仑山的来历吧,它泛指西藏和新疆交界处的昆仑山脉,而最早指认昆仑山的是汉武帝,他根据张骞的描述,把新疆于阗南山当成了昆仑山,因为那里盛产玉石,并且也有河流流出,汉武帝就认为那是黄河源,虽然张骞有点不认同,他以为昆仑山还要走一千公里左右,总之还在远方,可是这个不认同也只能留在心间了,他不敢反驳汉武帝!

我们现在就按照这些线索来试着找寻一下,昆仑山的位置,我想虽然不会很精准,但是大方向不会错,因为我们的华夏先民当初就是从这里繁衍生息,兴旺发达,一路沿着水流而下,所以他们知道黄河源头,或者他们所在的“源头”会很源头,虽然没有如今科学考察精准,但是也不会偏差多远,因为这就是他们的故乡。黄河发源于昆仑山东延部分的巴颜喀拉山,蒙古语就是美丽富饶的大黑山。而昆仑山的意思也就是大黑山,若”金字“的大黑山。这样的山应该有很多,就像我们每个地方的人都把自己家乡的河叫大河,山叫大山一样,我们华夏先民把自己最初家乡的大山叫做昆仑山,一座黑色的大山,离黄河源不远,这里湖泊众多,景色宜人,适合人类繁衍居住,可以类比伊甸园,显然现代地理上的于阗不太适合这个要求,它既不是黄河源,也不适合众多人类居住,只有生产玉石符合了。

我个人的理解:星宿海就是瑶池,它附近就是古代周人诸羌(华夏族)发祥的地方,这里完全符合以上要求,而且从古典上来看,夏、周两朝为西羌人所建,而商朝为偏东夷人所建。周之后华夏民族逐渐形成,它脱离了原诸羌,从西部一路东进,融合了包括东夷的诸多文化,形成了中原华夏文化。他们最初从事游牧经济,从羌字就可以看出来,是牧羊人,另外羌通姜,是姜姓来源,姬姓和姜姓同来自诸羌。这些是有典籍可以查看的。他们大概最初的发达的位置在河湟之间的夹角内,围绕着青海湖,所以也有人把青海湖看作是瑶池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只要沿着黄河往上找,那么大方向就不会有太大偏差,古代的时候地理变化不会如现代这样剧烈,比如曾经的湿地星宿海,如今都要荒漠化了,古代的时候这种变化是缓慢的。从大兴安岭、燕山、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到昆仑山一线过来,就把地理分成了两大部分,一面适合人类居住,一面气候恶劣,我想那华夏人心中的昆仑山和瑶池的位置也就很明显在哪一侧了。 它应该就在昆仑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这三系山脉的夹角里,在黄河的源头里,在生产玉石的大山边,那大山黑黑的:是真的昆仑!

一家之言,多有偏颇,原创不易,欢迎大家交流和分享,关注支持转发,谢谢!




先说结论汉族奉之为圣山的昆仑山百分百不会是目前地理上的昆仑山。

别的不说,就是现在,昆仑山区也是人迹罕至,更别说几千年前的古人。汉族的神话故事一般起源于人口众多文化发达的地区,比如石敢当,白蛇传,愚公移山,八仙过海这些神话故事无不如此,而现在的昆仑山一代历史上就不是人口聚居区,缺少产生神话的土壤。

再说中国地名有时候会有变化,甚至是变化极大。比如徐州地名一开始出现是作为省级单位,且治所位于山东,而现在则成为了江苏的一个地级市。而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南迁汉人直接把兰陵的地名从山东临沂一代搬到江苏常州一带。所以说就有一种可能,以前本来已经有一座叫昆仑的山,此处的人们因种种原因进行了迁徙,借用了昆仑之名来命名后来遇见的这座昆仑山。比如现在山东淄博就有一座昆仑山,山下还有昆仑镇,此地与昆仑有关的地名不少。甚至烟台还有座有昆仑山繁体字写法极为相似的昆嵛山。这些更有可能是神话传说中昆仑山的原型。

当然最大可能,那就是昆仑山本就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神山,现实中不存在,就和三山五岳里的三山蓬莱瀛洲方丈一样。昆仑山不存在于现实天地之间,只是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反映了人们的丰富想象,是一座存在于艺术中的神山。




因为昆仑山脉是炎黄子孙的发源地。远古时候一些氏族部落在那里繁衍生息。后来因为环境恶劣逐渐向中原富饶的地方迁移。虽然后来昆仑山脉地区的人类逐渐变少,中原人类发展壮大,但也不能忘了根。所以很多汉人把昆仑山脉视为圣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昆仑山   昆仑山脉   秦岭   河源   山脉   汉族   西王母   黄河   瑶池   华夏   山海经   汉武帝   汉人   自古以来   玉器   天子   玉石   源头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