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末期的俄罗斯那么落后,为何苏联一接手,就能立马让它大变样?

这个问题有问题。沙俄不落后,是欧洲强国。

在1547年之前,俄罗斯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金帐汗国的“附属国”。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为第一位沙皇沙皇之后,莫斯科公国才变成了沙皇俄国,正式开启了扩张之路,此时国土面积大约280万平方公里。1689年,彼得大帝亲政后,便掀起了一系列的改革运动,在他的带领下,沙皇俄国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较之前,都有了显著提升,扩张的步伐更加大。沙皇俄国也改名成为了俄罗斯帝国,而彼得大帝本人,则成为了俄罗斯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从1547年到1917年的370年,沙俄特别军事行动周边国家,国土面积不断增加,主要两个方向,一是向东在亚洲占据了面积高达1322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包括清朝444万平方公里左右,军事冲突国家包括波斯和中亚地区。二是在欧洲向西向南扩张了6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跟领土有关军事冲突主要国家包括乌克兰、瑞典、波兰、芬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土耳其、波罗的海三国。1866年,俄罗斯帝国的领土面积达到了2280万平方公里。现在俄罗斯的领土面积仍有1707平方公里,是当今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沙俄如果落后,就不会扩张十倍领土,彼得大帝也不可能称帝。

苏联给世界带来了苏联式计划经济,主导人物是斯大林,强力使苏联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大国。苏联从1928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32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产量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大国。但不是工业强国。

1929年10月,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大危机爆发了,从美国蔓延到全球,袭击了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史称“世界经济大危机”或“30年代大危机”。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但是,它却给苏联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苏联利用西方迫切需要向外国输出资本、技术和寻找摆脱危机出路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技术人员和资金,在各主要工业部门建立了一大批骨干企业,欧美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开始转移到苏联寻找出路。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移居苏联。

苏联一五期间一切向工业倾斜,付出很大代价的,1932年-1933年素有“欧洲面包篮子”之称的乌克兰发生大饥荒,原因是苏联政府集中力量搞工业,忽视农业生产,将乌克兰粮食都出口创汇,购买工业设备,乌克兰人连口粮都没有,不交粮就被专门成立的巡回法庭审判。乌克兰认为死亡人数在1000万以上,俄罗斯则认为在700万左右,这件事也成为两国人民心中难以解开的疙瘩。

苏联“一五”计划成功后,苏联认为找到了发展经济的捷径,在计划道路上越走越远,计划也越来越细。并向全世界推广先进经验。二战后传统上实施计划经济的国家包括苏联的华约8个国家、朝鲜、中国、越南、古巴等。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由苏联式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1986年越南实施改革开放,1991年7月1日,华约解散,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一代传奇就此谢幕,69岁。

满满正能量 中国风景独好


喜欢文章请点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人口数量不代表力量。没有凝聚力,人再多也是一盘散沙。

印度人多吧,但是印度至今依然保留了种姓等级制度,甚至还有永不能翻身的“贱民”。印度连语言和文字都无法做到全国统一,何来的凝聚力?

沙俄虽然建立的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但国内纷争动乱不断,整个国家缺乏凝聚力。20世纪初,欧洲纷纷进入工业时代,但俄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

当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成立之后,苏联拥有了一种过去从未具备的凝聚力。

1919年春至1920年底,面对协约国对苏俄的三次联合武装进攻以及国内反革命叛乱,苏联人民在共产主义组织领导下,越战越勇,最终粉碎了协约国武装干涉的企图,平息了国内反革命叛乱。

俄罗斯第二次展现惊人的凝聚力是二战。

1.8亿人口的苏联因二战死亡2600万人,光是军队阵亡就达到880万。

如此残酷的战争,差不多将苏联20岁左右的一代人打光了,换其他国家可能早就跪下了,但是苏联没有!

成年男人死了,老人上!老人死了,妇女上!前仆后继,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是何等的凝聚力!

是布尔什维克重塑了俄罗斯民族的凝聚力!——凝聚力就代表拥有广泛强悍的动员能力,就代表想办成就能办成事的能力。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一个迟暮到连日本都打不过的国家,一个被称为帝国主义链条上薄弱一环的帝国,只是因为一次十月革命的洗礼,就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乌鸦到凤凰的蜕变,不仅经济强了,领土大了,国力增了,在国际地位上更是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事实上这也是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不过如果我们能明确沙俄的所谓落后不过是相对落后,那么这个问题似乎就迎刃而解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1913年,沙俄拥有1.7亿人口,铁路营业里程高达70156公里,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在工业产值上仅次于美德英三国。

不仅如此,沙俄的其他经济指标也相当亮眼,比如钢铁产量位居欧洲第三,发电量位居欧洲第四,本土石油产量更是位居欧洲第一,农业完全实现自给。

应该说,沙俄的综合国力并不算太落后,所谓的落后只是相比于美德英等列强而言的。不过结合沙俄国内此起彼伏且愈演愈烈的社会矛盾来看,沙俄作为帝国主义阵营的一员确实垂垂老矣、英雄迟暮。

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的“脱胎换骨”就显得尤为明显,因为苏联不仅实现了排名的上升,更成为数一数二的超级大国,和迟暮的沙俄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那么,为何苏联能完成如此强烈的蜕变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斯大林模式之功

斯大林模式,某种程度上是苏联之基,是苏联存在的理论基础。

十月革命后,为实现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革命,以及打退国内白军和挫败国外帝国主义势力干涉的需要,列宁在苏俄推行“民族自决”政策,允许境内大中民族建立自己的苏维埃政权,而后以平等身份并入苏联,这是1922年苏联建立的重要依据。

不过因为苏波战争的失败,列宁在世界范围内推进无产阶级革命的计划最终流产,而后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经济开始逐渐复苏。

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相比于列宁掀起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浪潮的理想,从基层一路打拼上来的斯大林无疑更加务实。他认为只有一个强大的苏联才能为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支撑,所以斯大林将重心放在苏联的强大上,在经济政策上也抛弃了列宁时代的新经济政策,开始大力推进苏联的重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事实证明正是斯大林对钢铁的执着,才使得苏联在面对德国法西斯时有了活下来并反败为胜的可能。

而因为欲强苏联,必先强俄罗斯,所以斯大林也成为“大俄罗斯”主义的忠实拥趸,昔日各加盟国地位平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苏联核心,而这也在客观上强化了苏联的凝聚力,为苏联在二战后一跃成为超级大国提供了可能。

2、国际形势的机遇

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是苏联能在短短27年时间里一飞冲天的重要原因。

从苏联成立的那一刻开始,强邻环伺的局面就始终没有改变,单打独斗的苏联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中可谓举步维艰,二五计划的不圆满就是最好的缩影。



但1929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改变了这一切,相比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哀鸿遍野,共产主义路线的苏联则显得欣欣向荣。为了缓解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各国不得不陆续松开对苏联的封锁,于是大量资本和技术工人开始纷至沓来,为苏联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等到1937年,苏联的工农业总产值已经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强国。

作为二战期间伤亡最大的国家,苏联在二战期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其男女比例更是长期严重失衡。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因为二战期间法西斯的肆虐,美英等国不得不选择和苏联联手,苏联则趁反击德国法西斯的历史机遇横扫东欧,扶持建立了一系列共产主义政权,强大的共产主义阵营由此横空出世,苏联借助二战实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输出。

所以虽然沙俄和苏联一脉相承,但苏联无疑更有强国的基因。不过因为骨子里的专制基因难以改变,苏联终归还是难逃分崩离析的尴尬命运。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沙俄当年说落后也落后,说不落后也不落后。这种纠结的身份,恐怕得用当年沙俄那个响当当的外号来形容才恰如其分:泥足巨人。

说其落后,是和英美德法相比,由于没有完成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沙俄是西方列强中最野蛮最孱弱的一环,由于改革要兼顾到贵族和大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农奴制的废除并没有让农民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和自由的劳动力,反而大量成为新的债务佃农,工商业也没有获得所期望的内部市场和充足劳力,更没有获得有利于自己的法律地位和政策扶植。而无论如何改革,统治阶层仍旧按照过去封建时代的那套做,导致贪污腐败横行,国力大打折扣。特别是十九世纪末,沙俄先后在克里米亚战争,日饿战争中败北,一大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沙皇制度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产生怀疑,开始找寻各种自救之路,从而进一步弱化了其统治。

而说其不落后,是因为从彼得大帝之后,沙俄内部一些有识之士一直紧随欧洲变革的步伐,从文化艺术到军事科技,亦步亦趋,甚至凭借超强的韧性打败了微风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并一度以欧洲各国王室的宪兵著称。一战前,沙俄军事能力欧洲数一数二,人数最多,彪悍异常,而且能够自行生产各型武器装备,大到无畏级战列舰,陆战重炮,小到步枪子弹,这种全序列生产能力,在当时的世界里也没几个国家具备。

而在一战中,泥足与巨人的结合就是个闹剧。坦能堡之战,两个素有嫌隙的将领居然调到一个战场上打配合,最终让处于劣势的德国各个击破,这总参谋部得多粗心多不认真!而唯一的不冻港所在地黑海一旦被土耳其封死,俄国色厉内苒的一面就充分暴露出来了:工业发展看似火热,但像火车机车,发动机,机床等很多重要生产资料,沙俄根本没能力生产,平日里可以靠英法等盟友出口,战时海路陆路全断,就只能任由火车趴窝,工厂停转,进而引发国民经济的恶性循环,等于一开战就已输掉了一半。

左右这个全新的政权,苏俄上台后用三年时间平定了国内,然后开始了脱胎换骨的改革。首先从大概占百分之二的贵族地主手里收缴上来全国九成的土地作为国家资产,等于从肉体到文化,彻底消灭了一个阶级,同时利用敲诈农民剩余生产价值的方法,以几百万农民为代价,完成了工业革命原始积累的过程,接着,利用一战之后德国美国对英法强行推行的新国际秩序的不满,引进大量技术和人才。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有经验的美国失业工人技师纷纷领到苏俄签证去苏联工作,有的就彻底留在了那里。沙皇时期,俄国工业基础大多在西部,苏俄时代,除了在察里津规划重工业工厂外,开始在乌拉尔山以东布局未来的重工业版图。二战爆发前,经过三个五年计划,俄国已经摇身一变成不亚于德国,甚至超过老牌帝国英法的超级工业化国家,能独立设计生产包括坦克飞机在内的先进武器,而且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连德国都不得不甘拜下风。也因此,一战表现稀松的俄国二战中竟然气势如虹,一路打到了柏林。




20世纪初,俄国已经位居列强之一,但实力与老牌欧洲列强还存在不少的差距,工业化指标要远低于英法等国。

这时候的俄国看似强大,其实早已外强中干,当然这是与其他列强相比而言。但对封建国家来讲,俄国并不弱。

在之后的日俄战争中,新兴的列强日本让俄国一败涂地。这场战争让俄国颜面无存,使得俄国的革命得到喘息。

在休养生息十多年后,俄国又加入到新旧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一战当中,而最终的结果是俄国惨败退出了战争。

一战充分暴露了俄国的孱弱,不论是工业产能还是后勤补给,都出现了致命问题。国内的革命让俄国奄奄一息。

一战之后,红色思潮席卷全球,工人阶级开始了大范围抗争,再加上战争因素,使得欧洲老牌列强实力被削弱。

欧洲不少国家开始爆发革命,俄国的二月革命也随之而来,这场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

但因为孟什维克临时政府的措施不当,俄国接着爆发了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推翻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

苏联建立后,随即开启了全盘公有制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政策使俄罗斯从孱弱的俄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强国。

在当时以私有制为主经济制度上,苏联的公有制可谓是独树一帜,而且还获得了巨大成就,与其特殊国情有关。

苏联幅员辽阔,地缘结构与民族构成都很复杂。国家政治、经济中心都在最西端的东欧平原上,远东较边缘化。

俄罗斯族是苏联的主体民族,但人口数量并未形成压倒性优势。这种地缘与民族结构,注定要有一个强势政府。

这个强势政府必然要对国家经济有绝对掌控力,这是苏联公有制推行的一个基础。

苏联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和过亿的人口,使其具备了超级大国的潜质。而公有制能挖掘出苏联的各种潜力。

苏联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但大多埋藏在环境恶劣的偏远地带,靠单纯的资本力量很难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

只有以公有制模式,才能最大限度的开发调配各种资源,实现统筹规划,这是苏联迅速崛起的一个强有力手段。

在苏联公有制实行之前,也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苏联建立之前,苏俄发生灾荒,3000万百姓处于饥饿中。

为了保卫新政权,苏维埃政府继续推行对农民余粮无偿征集政策。但这种措施很快遭到抵制,只能变有偿征集。

这一变化使得苏俄国内贸易很快恢复,经济体系逐渐建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举动,因为当时并没有经验可循。

在列宁的指导下,苏俄与美国签订了特许合同,允许外国资本家到苏俄投资,这在当时是个非常有远见的决定。

这让极度虚弱的苏俄回到了正常发展的轨道上来,苏联建立两年后,斯大林接手了这个即将启动社会主义国家。

斯大林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大力推行公有制经济,苏联农民在此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完成原始积累。

在西方各国的孤立之下,苏联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建国六年后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13%。

为了加速发展,苏联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时正值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这个机会让苏联飞速发展。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欧美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开始向苏联转移。1932年,苏联重工业的外国专家有6800人。

这一年,苏联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工业总值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

苏联用了不到20年时间,将一个孱弱的俄国变成了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其发展的宝典就是计划经济以及公有制。

全盘公有制并非没有弊端,但在苏联发展之初,却是利远大于弊。这一政策符合当时的时代条件及苏联的国情。

所以说,苏联让苏俄迅速变强大的手段就是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的推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沙俄   苏联   俄罗斯   苏俄   斯大林   俄国   落后   沙皇   公有制   列强   欧洲   凝聚力   工业   国家   财经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