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的灵柩37年未下葬,遗体是怎么样保存的?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七十五岁的孝庄太后一病不起,康熙帝异常着急,召来最好的御医治病,并亲自到床前侍奉汤药,但孝庄太后依然不见好转。


为了给祖母祈福,康熙帝带领百官步行到天坛祭拜,他还写下了一篇感人至深的祝文:

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极之恩,毕生难报……若大算或穷,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

在祝文中,康熙帝回顾了与祖母孝庄太后的深厚感情,还说没有孝庄太后,就没有他的今天,这份恩情永世难报,他愿意减少自己的寿命,来让孝庄太后多活几年。

在念诵祝文的时候,康熙帝几次哽咽,站在他身后的群臣也为之感动得流泪,但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康熙帝无法将寿命均给孝庄太后,孝庄太后最终在第二年,也就是1688年一月去世。

孝庄太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扶持儿子顺治帝继位,又培养了孙子康熙帝,她深明大义,颇有政治头脑,是清朝初期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叱咤风云几十年,但终究到了谢幕的时候。


据记载,孝庄太后临终前曾留下遗言,说不愿意跟丈夫皇太极合葬,因为皇太极已经去世很久了(1643年去世),不方便再打搅他了。

孝庄太后还说,她也不愿意单独再修建一座陵墓作为安葬地,因为这样太过于劳民伤财,也与合葬的礼仪不符。

最后,孝庄太后说自己死后会想念顺治帝和康熙帝父子,不忍心离他们太远,所以让康熙帝将他的灵柩存放在遵化(清东陵所在处)就可以了,这样她就没有遗憾了。

太宗文皇帝(皇太极)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

说完这些话之后,孝庄太后就去世了,但康熙帝却为此犯难了,因为按照祖制,帝后是必须要合葬的,孝庄太后却不愿意跟皇太极合葬,该怎么办呢?


先说孝庄太后为何不愿意跟皇太极合葬,她自己说是因为皇太极死去太久了,不忍心打搅,这显然是个借口。

一种说法是,孝庄太后在皇太极死去之后,跟多尔衮有过恋情,甚至下嫁给多尔衮,所以她没脸再跟皇太极合葬了;再加上皇太极并不宠爱她,她在皇太极活着的时候也没当过皇后,所以更不愿意跟皇太极合葬了。

事实上,孝庄下嫁之说纯属子虚乌有,这件事专家已经论证过了,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根据推测,孝庄太后不跟皇太极合葬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因为皇太极的清昭陵已经葬有孝端文皇后了,也就是孝庄太后的姑姑哲哲,如果她在跟皇太极合葬,就是跟姑姑争位之嫌,这是她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并且,正如孝庄太后所说,她想要跟顺治帝和康熙帝离得近一点,因为皇太极的清昭陵远在盛京(今沈阳),而顺治帝则安葬在位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康熙帝去世后也必然安葬在清东陵,因此她死后也要待在清东陵,这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孝庄太后也说了,她不愿意破坏帝后合葬的规矩,所以让康熙帝不要把她下葬,只需要将她的棺椁存放在清东陵即可,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孝庄太后的安排看起来很合理,但没有考虑到康熙帝的立场,康熙帝作为她的孙子,其实是左右为难的,因为康熙帝如果不将她安葬在清昭陵,那百年之后人们会说康熙帝不孝,而古代以孝治天下,这可是千古骂名啊!

再者,如果康熙帝将孝庄太后安置在清东陵,这也有问题,因为顺治帝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的孝陵在清东陵的地位是最高的,孝庄太后如果也被安置在清东陵,那顺治帝将置于何种地位呢?

也就是说,康熙帝如果将孝庄太后安葬在清昭陵,那就违背了孝庄太后的意愿,是为不孝;如果将孝庄太后安置在清东陵,就没有遵从帝后合葬礼仪,对顺治帝也无法交代,也是不孝。


由于一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康熙帝便没有着急做决断,而是在清东陵大红门外东侧昌瑞山下修建了一座宫殿,取名为“暂安奉殿”,意思是暂时存放孝庄太后遗体的地方。

也就是说,康熙帝决定先不将孝庄太后下葬,只是暂时存放在清东陵附近而已,这跟孝庄太后所说的,将她的遗体永久安置在清东陵,意义是大不一样的。

当然了,这只是权宜之计,康熙帝只是想争取点时间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暂安奉殿可以举行正常的祭祀仪式,康熙帝还隔三差五就过去磕磕头,也算是再尽孝道,暂时没什么问题。

但让康熙帝没想到的是,从孝庄太后去世到他自己去世,他都没有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期间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时常去祭拜孝庄太后。

据统计,康熙帝一生一共去祭拜孝庄太后达二十六次,平均每年0.74次,要知道他可是个大忙人,这个频率已经是很高的,并且他每次去祭拜,都是在地冻冰封、难于行进的日子,因为孝庄太后就是在冷天去世的,他想用这个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孝心。


回头来说说暂安奉殿以及孝庄太后遗体的保存情况。

由于孝庄太后生前节俭,临死前也有不愿意大兴土木的心意,因此康熙帝就将孝庄太后生前居住的西宁宫东侧的一座小殿的五间房拆除,用于建造暂安奉殿,而这座小殿也是孝庄太后十分喜欢待的一个地方,可见康熙帝还是很用心的。

暂安奉殿的规模并不大,只有享殿和东西配殿,孝庄太后的遗体被装在棺椁中,置于暂安奉殿的宝座上,然后用土掩埋后,将大殿的大门给永久关闭了,祭奠活动都在大门之外举行。

当然了,孝庄太后的遗体被完整地存放在了棺椁中,因为早在康熙二十年的时候,康熙帝就改变了满人死后火化的习俗,效仿汉人实施土葬,并且不对尸体进行特殊防腐处理,因此孝庄太后是被执行土葬的第一位高级别皇室成员,因此她的遗体其实早就腐烂了。


孝庄太后在暂安奉殿待了三十五年之后,她最喜爱的孙子康熙帝也去世了,据说康熙帝去世前还对祖母念念不忘,也对没有解决祖母的陵寝问题而耿耿于怀。

那么,孝庄太后最后安葬在哪儿呢,后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康熙帝去世后,其皇四子胤禛继位,也就是雍正帝,雍正帝继位后也很关心孝庄太后的安葬地问题,但也没有找到什么好办法。

一直到雍正三年,也就是孝庄太后去世三十七年后,刚好是孝庄太后与皇太极成婚一百周年纪念日,大臣就给雍正帝出了个主意,他听完后龙颜大悦,当即将孝庄太后给下葬了。

那么,大臣说了什么,雍正帝具体又是怎么做的呢?

原来,那个大臣跟雍正帝说,自从孝庄太后的遗体被存放在暂安奉殿之后,国家越发昌盛,并且康熙帝在位历数绵长、子孙繁衍不息,可见暂安奉殿所在的位置非常吉利,因此是个理想的安葬之所。


但是,又不能违背皇家礼仪和孝庄太后的遗愿,因此可以在暂安奉殿的原址上修建陵墓,取名为昭西陵,并在昭西陵与孝陵之间修建一座风水墙。

这是什么意思呢?

修建风水墙,其实是为将昭西陵与清东陵区分开来,成为两个不同的陵墓,因为如果将昭西陵纳入清东陵,那么就会动摇孝陵至尊无上的地位;并且,孝陵位于昌瑞山主峰,昭西陵的位置低于孝陵,这与辈分是不符合的,将置顺治帝和康熙帝于不孝的境地。

再者,昭西陵这个名字很有深意,意思是昭西陵是昭陵的一部分,虽然位置不在昭陵附近,但与昭陵其实是一体的,这样孝庄太后也算是跟皇太极合葬了,只是同墓不同穴罢了,历史上不乏帝后同墓不同穴的案例,因此这也是说得过去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昭西陵的位置恰好跟祭拜的顺序吻合。

无论是清代或之前任何朝代,皇帝或王公在祭拜皇陵的时候,都是从辈分最高者开始祭拜的,遵化清皇陵一带所有陵墓中,孝庄太后的辈分是最高的,所以必须从她的昭西陵开始祭拜。

比较巧合的是,清朝皇帝或者王公如果要祭拜清东陵,昭西陵恰好是必经之地,因为清东陵陵区的正门、也就是大红门恰好在昭西陵一侧,这样就很方便祭拜了。

并且,将孝庄太后安葬在大红门一侧,暗藏子孙后代对孝庄太后的敬仰、尊重之意,且昭西陵所在位置地势比较高,不容易积水,这也是一种保护。

雍正帝完全采纳了这个臣子的意见,很快就着手修建昭西陵,一切都按照皇后的礼仪进行,并且修建了两道风水墙,完全将昭西陵与清东陵给隔开了。


就这样,困扰了清朝两代帝王长达三十九年时间的问题,最终被完美解决了,这么做既符合礼仪和孝道,也不违背孝庄太后的意愿,可谓皆大欢喜,我们不得不佩服那个大臣的智慧,只可惜史书上没有记载他的名字。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昭西陵都是很独特的一座皇陵,清朝历代皇帝都善加修缮,并经常前去祭拜。

但是,清朝灭亡之后,昭西陵却被盗掘了,那孝庄太后的遗体最终如何呢?

1928年,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的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由,对清东陵进行了大肆盗掘,他派兵将慈禧太后的定东陵以及乾隆帝的裕陵给挖开了,大量宝物被盗走,慈禧太后和乾隆帝的遗体都被遗弃在地上,简直太悲惨。

不过,事后孙殿英通过贿赂手段,不但逃脱了处罚,还升任安徽省主席、暂编第五军军长,末代皇帝溥仪不断向蒋介石申诉,但孙殿英终究没有遭到处罚。


或许是孙殿英启发了盗墓者,盗墓者也开始对清东陵的宝物开始觊觎,大约在1931年5月,昭西陵也被盗掘了。

事情是这样的,一伙盗贼将昭西陵盗掘了,但不久溥仪就得知了这件事,他便派载涛、溥忻等人去善后,一行人来到昭西陵的地宫,发现第一道大门已经被摧毁,第二道大门虽然还在,但门上有一个足够人进出的大洞,盗墓贼就是从这个洞进入墓室的。

一行人透过大洞往里面看,发现孝庄太后的梓宫底、盖已经分置两处了,众人大吃一惊,于是连忙进入墓室内,发现梓宫内的宝物已经被盗掘一空,所幸孝庄太后的遗体还比较完整。

由于当时天快黑了,众人便退出墓室,只是简单将洞口遮蔽起来,准备第二天再来整理。

但是,第二天载涛带队再次进入墓室的时候,发现孝庄太后的棺椁被人又翻了一遍,尸骨还被丢在了地上,可谓一片狼藉,或许是有人趁机再次进入墓室内寻找珍宝。

这让载涛无比气愤,但又无可奈何,他只得跟众人一起将孝庄太后的尸骨捡起来,装在一个黄缎褥上,然后重新排放在棺椁内。

并且,载涛还找工匠来修复了棺椁,并将地宫大门上的洞口给堵严实了,然后就离开了。


可怜孝庄太后的遗体在平静中度过二百多年后,却落得这么一个下场,实在令人唏嘘不已,但更让她在地底下无法心安的是,那伙盗掘她陵墓的盗墓者虽然被抓获了,但主犯却没有落网,而且一件宝物都没有追回,这也导致我们至今无法得知昭西陵究竟有何陪葬品。

到了1947年,清东陵再次遭遇了大规模盗掘(实际上是第三次大规模被盗),许多皇陵又被盗掘了,但昭西陵因为盗口堵砌得太牢固,未能打开,所以避免再次被盗掘。

时至今日,昭西陵已经被修复了,孝庄太后的尸骨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但已经没有任何文物可供研究了。

总的来说,因为孝庄太后临终前的遗言,导致她的棺椁三十七年都没有下葬,并且她是以土葬的方式下葬的,因此她的遗体早就腐烂了;一直到雍正时期,才找到了安葬她的最好办法,但清朝灭亡后,她的陵墓遭受了盗掘,遗体还差点被损坏。




这个问题还是我来给大家聊聊吧,孝庄太后在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崩逝(1688.1.27),此后因为康熙大帝对孝庄太后葬地的难以取舍导致灵柩停放在清东陵陵区风水墙外的暂安奉殿达37年之久。这期间遗体当然是在棺椁里正常保存的,并没有采取所谓专门防腐的措施,因为清代皇家根本就没有追求遗体不腐的传统。

清代顺治皇帝之后无论是皇帝、太后还是妃嫔死后,经过大殓遗体放入内棺后套上外椁,在棺椁上漆饰几十遍金漆(漆饰次数依地位而定),自此以后棺椁无论是暂安停放还是奉安地宫都不在打开。那为什么说清代皇家不追求遗体的不腐呢?原因如下:

清初满族有火葬的传统。

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朝代,在没有进关的时候满族就已经采用火化的方式安葬遗体了。在康熙年间所著的《大清会典》里记述了清太宗皇太极的葬礼,里面提到在皇太极驾崩一周年的时候将梓宫火化,然后由皇后、公主等捡殓骨殖的情形。请看原文“是日,奉移梓宫升化,行练殓礼。皇后、公主等诣升化处举哀,恭行练殓”。不只是皇太极,包括顺治皇帝也是以火化的方式以骨灰入葬孝陵地宫的。还有1981年对清永陵地宫的考古也发现努尔哈赤的叔叔爱新觉罗·礼敦和爱新觉罗·塔察篇古也都是以骨灰的方式安葬地宫。
▲清永陵地宫骨灰罐

那为什么当时满族会有火葬的传统呢?其实这和当时满族人游牧、渔猎的生活方式相关,乾隆皇帝曾说过满人火葬这个问题,他说“本朝兆迹关东,以师兵为营卫,迁徙靡常,遇父母之丧,弃之不忍,携之不能,顾用火化以便随身奉持。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清代初期皇家甚至还在沿用入关前的火葬旧制,所以以后改用土葬之后也不会对尸体的防腐有什么特别要求。换句话说,火化都能接受,遗体正常腐败又有什么不可呢。

孝庄太后灵柩暂安时的种种安排只是正常做法与防腐无关。

很多人都将祭拜时间、楠木棺椁以及地下暂安当做是为了遗体不腐胡乱关联起来,其实根本就没有关系。

⒈使用楠木棺椁是因为楠木耐腐、防虫、不容易变形的特性,所以很多皇宫里的家具、书柜等都用楠木制作,这和防止遗体腐败关系不大。
▲纯惠皇贵妃地宫(那拉皇后棺椁早已腐朽,只能将纯惠皇贵妃棺椁分开使用)

⒉祭拜时间在冬季竟被有些人也说成是为了防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皇陵最重要的祭祀是“四时大祭”和周年祭,四时大祭包括清明、中元、冬至、岁暮四个时间,孝庄太后是12月25日崩逝的,那么周年祭当然就在冬天啦,还有祭祀并不会打开地下暂安处,只是在大殿里祭祀牌位,所以祭拜时间在冬天是为了防腐这个说法实在荒唐。
▲孝庄太后昭西陵隆恩殿(暂安奉殿改建)

⒊孝庄太后灵柩暂安在地下这个说法还有待考证,史界对此也有争议,我们暂且不谈,就暂且相信是在地下奉安,这和防腐有什么关系呢?根据史料清代皇帝棺椁暂安时有的在地下也有在地上的,而且棺椁从京城殡宫奉移到陵寝附近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少则几月多则几年,所以这和防止遗体不腐没有关系。

▲隆裕太后棺椁

综上所述,清代皇家因为早期还在实行火葬旧俗,是在康熙二十年之后才改为效仿汉族土葬的,所以对遗体的防腐并没有特殊要求,也未见史料关于这方面的记载,而孝庄太后停灵37年之久,期间也没有专门采取防腐措施。我觉得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清初的康熙皇帝对遗体的不腐有比较理性的认知,而且因为早期实行火化的风俗,使得皇家对遗体的不腐保存并没有那么在意,所以对孝庄太后灵柩里的遗体并没有采取防腐的措施,只是正常保存。




公元1688年,一代贤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去世,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君王的追加后,其最终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所以“孝庄”是谥号,不会用在生前。某影视剧里左一句“我孝庄”,右一句“我孝庄”的,看着着实尴尬。

孝庄太后一生培养,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代帝王,要知道顺治和康熙皆以冲龄践祚,他们能取得日后的成绩离不开孝庄太后的扶持与教导,所以孝庄对于满清政权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康熙皇帝对这位祖母也是非常的孝顺和尊敬。

不过,由于孝庄太后临死前的遗言,导致其棺椁长达37年都无法安葬,纵然康熙再有孝心想早早让祖母入土为安都不可得,那么孝庄太后临死前说了什么呢?就是下面这段话:

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

大意就是,皇太极去世多年,其陵墓不可再大动,所以我就不与他合葬了,但如果再为我另修建陵墓又太过劳师动众,劳民伤财,更不可为。因为我很不舍得与你父子二人分开,那就把我和你们父子二人葬在一起吧!

孝庄太后的临终遗言看似很动情,也有道理,若放在普通人家,夫妻虽然无法合葬,但与儿孙葬在一起也还可以接受,但孝庄乃一国之母,其死后安葬原则上是必须要遵从皇家礼仪的,“帝后合葬”乃是祖制,孝庄提出不跟皇太极合葬,这就给康熙留下了一个大难题。

孝庄可以不想,但康熙不能不想啊,千百年后,人们只会说康熙不孝,不把祖母和祖父葬在一起,而且还有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孝庄想要和顺治葬在一起,但顺治的孝陵位于清东陵,而清东陵本是以孝陵为尊,若再将孝庄葬在这里,以孝庄的身份,又将自己的父亲顺治至于何种地位?

所以,与皇太极合葬违背祖母意愿是不孝,与顺治葬在一起,违背祖制也是不孝,如此左右为难,康熙就不得不在清东陵外建了一座“暂安奉殿”将孝庄太后的棺椁暂时安厝于内,然后再慢慢想办法解决这个事情。

然而康熙想了三十多年也没想出啥好主意便驾崩了,于是这个问题就留给了孝庄的重孙子雍正,所以雍正一上台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安置自己的这位祖奶奶,不过这对于雍正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他认为目前孝庄棺椁安厝的这个地方就很好,保佑了康熙三十多年,又保佑了自己顺利接位,所以“暂安奉殿”绝对是一块风水宝地。

想明白之后,雍正便下令在这里修建陵墓,将祖奶奶葬了进去,因其方位位于沈阳昭陵以西,所以取名“昭西陵”,不得不说这个名字取的也恰到好处,既将孝庄葬在了顺治旁,其陵墓又与沈阳昭陵为一体系,既不违背祖制更没有违背孝庄的意愿,皆大欢喜,估计康熙泉下有知也得夸赞他这儿子一番吧!

那么前面说了这么一堆,其实都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孝庄棺椁37年未下葬,其尸体如何保存的,这一点史书没有记载,而且古代对尸体的防腐处理至今我们也有没一个系统的研究定论,不过我们可以聊一聊孝庄的梓宫。

古代帝后的梓宫大多都是上等的金丝楠木,这种木材生长周期长,能散发特殊香气可防蚊虫,其木质坚硬细腻,不易变形,抗腐蚀性也非常强,因此这种木材埋在地下可保千年不腐,所以用这种木材做梓宫,保存37年一点问题没有。




孝庄在临终前,的确给康熙出了个难题,她要求不和皇太极合葬,康熙听了都紧皱眉头,这是一个什么道理,可他祖母的话,他又不得不听。

皇太极还在世的时候,孝庄不是大妃(正妻),她的姑姑哲哲才是皇太极的大妃,可皇太极最宠爱的却又是孝庄的亲姐姐海兰珠,这种复杂的伦理关系还有情感关系,注定孝庄并不会多受宠。

但人的一切,大多都是命运造就的,在公元1643年,皇太极驾崩后,他的正妻哲哲没有留下子嗣,挚爱之人海兰珠的儿子又早夭了,这就导致皇太极的皇位无法提前选嗣继承。

既然皇太极没有选,那就顺位继承,让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来当皇帝,可谁知道,多尔衮又出来搞事情争夺皇位,最后在一番周旋下,多尔衮竟然出奇地选择“福临”来当这个皇帝。

在外人看来,多尔衮做这件事情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因为福临本身并不受宠,他为什么会选择福临,自己只做“辅臣”?

而根据当时的历史记载,孝庄在多尔衮和豪格争权期间,曾经通过苏麻喇姑密切往来,这也是后来孝庄被人认为与多尔衮之间有不言而喻的关系的根源。

本来这只是一些谣言,但孝庄临终前的要求,却让这个谣言扑朔迷离。

不与皇太极合葬,康熙另建陵墓,孝庄山下停灵三十七年。

其实停灵数年未能下葬这种事,在清朝中,孝庄不是最早的,她的儿子顺治才是最早的。

当时顺治年幼登基,因为太过幼小,所以不好提前大规模动土建陵,这就导致后来顺治二十多岁染上天花暴疾,人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顺治就驾崩了,当时清孝陵尚未建好,顺治也只能暂且停灵数年。

不过孝庄到底只是一个后宫、女人,按照常理来说,她的地位再高,在离世后也只能和先帝合葬,也就是与皇太极合葬,这就是礼法。

而且孝庄后来成为了皇后,有了这层身份,她还必须得到与其姑姑哲哲一样的礼葬规格,因此再孝庄去世的时候,她所提出的这个要求,是有点“破天荒”的。

皇太极的陵墓处在盛京的清昭陵,跟大清皇族入关后所选定的“清东陵”并不在一个地方。

因为皇太极时期,大清的根子还是在东北地区,而且当时大清也没有入关,皇太极是不可能到中原地区建造皇陵的,所以皇太极和他的父亲努尔哈赤,陵墓都在他们的“大本营”,按照合葬之礼来讲,孝庄在驾崩后要返回盛京安葬。

或许也是因为“路途遥远”,这给了孝庄充足的理由来“拒绝”合葬。

孝庄当时对康熙提出这个请求,她说了三个原因:

第一:皇太极安葬已久,她不想再惊扰到皇太极,毕竟合葬是要重开陵墓,她认为这对皇太极并不好。

“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

第二:她的儿子、孙子以后肯定都是埋葬在清东陵(位于河北),她想埋葬在清东陵,这样的话才能在地下的世界看到自己的子孙。

第三:从北京将她的“梓宫”(皇帝皇后灵柩)运回盛京,这其中肯定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孝庄是信佛的,不愿意自己在死后还要折磨在世的人。

这三个理由,其实每一个都很合理,唯一不合理的,就是不符合礼法,而且最重要的是,康熙知道孝庄说的这三个理由也只是明面上的理由,在这背后,肯定有孝庄宁愿“违背”礼法都要坚持的原因,所有这看似可以轻易拒绝的理由,实际上是最不能够拒绝的。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的二十五日,孝庄离世,康熙在极度悲伤之余,也面临了一个大难题,要怎么给孝庄安排新的“陵墓”?

这里面有两个原则,康熙自己不能违背。

第一个原则乃是康熙不可以真的把“礼法”不当回事,孝庄提出的要求看起来很合理,理由听起来很充分,实际上是把难题给了康熙,因为不管理由再怎么充分,孝庄她是不能这样做的,所以康熙还要保证孝庄是进入“昭陵”的。

第二个原则就是,康熙不能随便处理孝庄的遗愿,孝庄的要求提了出来,康熙就要遵守,这是康熙对孝庄最后的尽孝,如果康熙答应了却又做不到,那么内心必定会自我谴责。

于是乎,康熙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他先将孝庄的“梓宫”停放在东陵的昌瑞山下,而这个停放,其实是合法的。

不管是清朝还是其他的朝代,皇后在驾崩后,必须要在自己生前所在的宫殿停灵,达到了一定时间后,才可以正式下葬。

而康熙为了把这个停灵变得更加合理,他直接让人把孝庄生前所居住的慈宁宫的东王殿拆了下来,然后运输到昌瑞山下组装起来,最后把孝庄的梓宫停在里面,这座被“拼装”起来的宫殿被康熙取名为“暂安奉殿”,也就是暂时安置孝庄梓宫的意思。

当大家以为康熙就要为孝庄重新建造陵寝的时候,康熙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不动了,他除了每年都定时到昌瑞山祭拜孝庄以外,却再也没有提过要给孝庄制造新的陵寝。

这件事看起来,十分反常。

最顶级的防腐棺椁:金丝楠木棺。

其实康熙这样做看似反常,但事实上,康熙也有自己的考虑。

基于各个原则,康熙忽然发现,只要是倾向于某一个原则,必然会违背另一个原则,那么他作为皇帝,最好的办法就是两边都“遵守”,原先设想的建陵计划,一样还要行动,但却不是他行动。

至于该谁行动呢?

肯定是他后来的继任者。

而康熙这样子做,他最大的底气就在于孝庄的“梓宫”不会变质,遗体不会发生腐败,毕竟逝去的人入土为安,本质就是跟着土地一同腐朽,假如不将孝庄下葬会造成其腐朽,康熙自己也不敢这样做。

这其中最关键的,乃是对孝庄遗体的防腐处理,但重中之重的,就是孝庄的棺椁“金丝楠木棺”了。

金丝楠木,一直被视为帝王之木,高贵雍华。

经过了腊塑处理后,金丝楠木有着如同玉石般的质地,事实上,金丝楠木本身的密度就很小,这就代表着其密封性很强,自唐宋以来,一直都受到皇族的喜爱,而在元明时期,这种便于“防腐”、“保质”的帝王之木,被大量用于帝王贵族的葬礼之中。

到了清代时,金丝楠木都快“绝迹”,乾隆时代,更是一度收不到金丝楠木,乾隆对自己的棺椁问题还一度担忧过。

对于遗体的防腐技术,早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就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每个时代的变化都不大,传统所用的香料、药水都是差不多的,因为这里又存在着一种“礼法”,乃是葬礼的礼法,只要有礼可循,那便不会出差错。

事实上,孝庄的“暂安奉殿”本身也被改造得和地下陵寝的环境接近。

要说地下陵寝没有空气存在,没有空气污染,那是不现实的,地下陵寝能够保证棺椁内的遗体长期保质的根本因素乃是“温度”、“湿度”、“阳光”这三方面。

所以只要保证孝庄棺椁停放的地方,环境接近于陵墓,其本身是不害怕腐烂的。

孝庄停放在“暂安奉殿”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康熙驾崩,当时朝臣们都想不明白,康熙到底想做什么。

而康熙的一些老臣却说到,也许康熙是自己也老了,大彻大悟了,他干脆就不给孝庄盖什么陵墓了,就让她在“慈宁宫”一直待着,这就很好。

因此孝庄的梓宫就这样不下葬持续了三十多年之久,可康熙看透了,又或者是康熙真的想把这个“锅”留给继任者,大清的下一任皇帝,都不可以拒绝处理这件事,不可以不接,因此雍正上位后,立马就解决此事。

雍正:老爹的锅儿子背,为曾祖母建“昭西陵”。

雍正元年、雍正二年,雍正自己都还处在皇位的“高风险期”,因为九子夺嫡造成的诸王爷蠢蠢欲动、各怀鬼胎,雍正自己对于他们的明招暗招,也是应接不暇,因此,孝庄的梓宫还在暂安奉殿放着,雍正没空去管。

一直到雍正三年,雍正才正视起了这件事情。

站在孝顺的角度来说,康熙的行为其实就很不孝顺,虽然对于孝庄来说,康熙听了她的话,这是孝顺了,可孝顺,从来都不是做给自己看的,而是需要别人看到,那才叫孝顺。

康熙就应该风光大葬孝庄,给她安排最豪华的地宫,以此来报答她对顺治、康熙这对父子的养育之恩和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不仅是康熙一个人的孝心,因为孝庄白发人送黑发人,顺治的那一份孝心,也要康熙补上的。

可康熙自己也没补上,到了雍正即位,这下好了,雍正要连带他这一份全部补上。

总而言之,在雍正的眼里,曾祖母的地位很高,可以说是无人能及,因此她下葬的问题是一定要妥善处理的,这的确是他们“三代人”后世声誉的重要问题。

但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锅”呢?

明明雍正独揽这一份孝顺的名声,岂不是对他更有帮助。

之所以说这是一个“锅”,需要雍正来背,根本原因就是孝庄按照礼法,就是应该和皇太极合葬,雍正应该做的事情,是无视康熙和孝庄的意愿,把孝庄的梓宫运回清昭陵,打开地宫和皇太极合葬。

可他雍正敢吗?

这也是不敢的,所以雍正眼前只有一件事能做,那就是将孝庄安葬在“清东陵”,而这个安葬孝庄的人,乃是他,不是康熙,康熙此前的行为只是“停灵”暂安奉殿,跟安葬孝庄没有关系,所以说,这个锅,就是需要雍正来背。

雍正三年,雍正做出了决定,他下令让人把暂安奉殿的地盘给拆了做改造,要挖出一个地宫来对孝庄进行埋葬,这个新挖出来的地宫,也正是孝庄的陵寝。

不管怎么说,雍正还是把曾祖母的“陵墓弄得体体面面的,而这座陵墓,既是挨着清东陵,可在名义上,却又必须是和皇太极“合葬”的陵墓,于是雍正等人想出了“昭西陵”的名字,所谓昭西陵,正是指这座陵墓在昭陵的西边,与昭陵一同沉浸着。

从昭西陵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当年孝庄自己提出不与皇太极合葬这件事情,是非常牵强的,不然的话,也不需要雍正用这种方法来“填坑”了。

雍正这样做,目的就是为了弥补这种不妥,而后世人对此的评价,只会尽加在雍正一个人身上,毕竟这是雍正主导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说康熙把这个“锅”扔给了雍正的原因。

结语:

孝庄活的时间太长,一生也太奇妙。

她当年或许根本没有想过自己能当上太后,没有想过自己的儿子在当了近二十年皇帝的时候,正准备大展身手,打造一个盛世帝国之时,却忽然染病身亡,白发人送黑发人是痛苦的,所以她百般珍惜自己因为天花而存活下来的孙子玄烨(康熙)。

正是这些厚重的人生经历,加上在多尔衮争权期间,孝庄和多尔衮之间不为人知的往来,孝庄最后的人生时刻,她还是决定不去面见先帝,就这样守护在自己的儿子、孙子身边,究竟是内心抱着对皇太极的愧疚,还是对儿孙放不下的眷念,这种情绪,无人能说清。

而孝庄“三十七年”未下葬的事迹,也成为了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闻”,毕竟一个太后,经历了那么长时间都没有进行大葬礼,在外人看来,这其中是有些“蹊跷”的。

“昭西陵”不在昭陵,却在东陵,孝庄太后没与丈夫合葬,却是一直陪同着子孙后代们,若是抛开政治和身份不谈,不得不说孝庄的举动还是十分感人的,只可惜一切都打上了皇族的色彩,有些事情,就不再显得缤纷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孝庄太后临死前立的遗嘱有三点内容

一是皇太极安葬已久,自己位卑,不能打扰位尊之人,也就是不和皇太极合葬。

二是再建陵墓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不想增加皇帝和民众的负担。

三是挂念福临和康熙,不舍得离儿孙太远,就近安家,也就死而无憾了。

康熙对这个祖母很有感情,就按照她的心愿,把慈宁宫东侧五间殿拆卸,作为孝庄的“暂安奉殿”,将太后的棺木放置其中,就这么拖了三十七年,最后才安葬在昭西陵。

那么在这三十七年中,是怎样保持太后尸体不腐的呢? 一是死后立即对尸体消毒。

入殓之前先沐浴,先用香汤沐浴尸体,再用酒擦洗。这种习俗在东周时期就已经有了。

《周礼注疏》卷十九中有王死后沐浴时用酒浴尸的记载:

“王崩大肆,以秬”。

就是说,周王死后用黍酒沐浴,据说这样尸体能够防腐除臭。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棺液经化验,里面含有乙醇和乙酸。这说明了当时对尸体使用了酒。此外棺中放置汞、砷也可以防腐。

马王堆:

马王堆女尸的棺液沉淀物中,含有大量硫化汞成分,或许是古尸不腐的一个关键。

孝庄太后死后,肯定按礼制对尸体进行了淋浴消毒,棺中也许放置了汞、砷等化合物,防止尸体腐烂。 二是对尸体多层缠裹。

尸体的腐败需要细菌。严密密封尸体可以防止空气与尸体接触。

《仪礼·士丧礼》载:

“乃袭三称。明衣不在算。”

三称,就是三套衣服。古代除了对尸体严密包裹外,还要为死者填耳、覆面、裹首、缚手,再以单被包裹。

里三层、外三层的将尸体包裹起来,最大限度的避免尸体暴露于空气之中。

马王堆女尸全身裹各式衣着约二十层不是没有道理的。孝庄的尸体应该也是这样包裹的。

三是用冰块降温 《礼记·丧大记》记载:

“君设大盘造冰焉,大夫设夷盘造冰焉,士并瓦盘,无冰。”

说明用冰块保存尸体已有很久的历史。古代人们在冬天把冰凿成一块一块的,然后窖存起来用稻草、泥封好。等夏天的时候取出来。

孝庄的棺木下面肯定会在夏天放置冰盆,达到防腐的目的。

四是尸体摘除内脏。

尸体腐烂是从内脏开始的,如果将内脏及时摘除并辅以其他措施,能够较长时间保存尸体。古代木乃伊就是典型的例子。

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孝庄太后死后摘除内脏,所以这种防腐措施也许没用在她身上。

五是利用玉保存尸体。

中国人一直认为玉可保尸骨不朽的信念。

《抱朴子·对俗篇》说:“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因此,古代大墓中必然有玉。古人喜欢把玉制成九窍塞,防止体内的“精气”从九窍中逸出,使“死者为之不朽”。

当然,现代科学证明这是没有用的,但孝庄的棺中有玉,是必然的。

六是棺内放置花椒香料。

这些香料具有防腐杀菌的性能,早在几千年前就被涂抹在尸体上用来防腐了。

很多古墓中都发现了花椒、香囊、香枕等物品。棺内放置香料,在棺椁那个密闭的环境下,腐败菌难以生存。

《述征记》云:“刘表之子琮捣四方珍香药物数十石,著棺中。永嘉中310年,郡人发其墓,表貌如生,香闻数十里。”

这事对孝庄来说,简直轻而易举。 七是棺椁选材严格。

早在西汉时期,棺椁的用料及规格就十分严格,出现了“黄肠题凑”。“黄肠”,就是指柏木的黄心。“题凑”指木枋的头一律向内排列,这样的堆积形式牢固。

“黄肠题凑”,就是指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而成的框形结构。

据说孝庄的棺木是金丝楠木的,这是最好的棺木材料,对尸体的防腐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孝庄太后能“暂安奉”三十七年不腐。

作者:歪眼小史工作室—— 冯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太后   遗体   遵化   雍正   棺椁   太极   陵寝   灵柩   楠木   地宫   顺治   陵墓   祖母   康熙   尸体   皇帝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