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后世对唐初“玄武门之变”、明初“靖难之役”评价悬殊,同为篡位夺权,为何褒贬不一?

一个是政变,一个是谋反




如果你是一个小老百姓。

1.一觉醒来听说太子谋反,圣上立了新太子,大赦天下。俩月后新太子即位,给你减了两年赋税。

2.一觉醒来听说燕王谋反,一路从北京打过来了,你家正好在他打仗的必经之路。地里庄稼还没收,全被人马踩死了。

你说你喜欢哪个?


如果你是一个大臣:

1.一觉醒来听说太子谋反,皇上立了新太子,新太子说,没什么事,首恶已除,其余人该干嘛还是干嘛,一切照旧,哪怕是太子府齐王府的旧人,该宽恕的宽恕,有能耐的该重用的还重用

2.一觉醒来,燕王登基了,你们叔侄俩争家产,臣子们怎么办?虽然一朝天子一朝臣,可是不能谁帮文帝干活就杀谁吧?方孝孺、齐泰、黄子澄杀了,礼部侍郎陈迪杀了,户部侍郎卓敬被灭三族,吏部侍郎练子宁全家151口人被杀害。建文帝的旧臣被杀3000人,还复活了锦衣卫,成立了东厂等特务机构,你们一家子大小老婆搓个麻将,输了多少钱在哪个小老婆房里过夜,他都知道。

你说你喜欢哪个?

如果你是个史官:

一个夺嫡夺权,流血极少,基本上一天就控制了局面,大唐国力没损。登基后任贤重能,哪怕政敌旧部一样重用,击溃突厥,横扫西域,创立一代盛世。等儿子上位后,利用他爹打下的江山,积累的人才和财力物力继续扩大战果,达到大唐最大疆域。

一个篡位靖难,杀得血流成河,打了几年内战,死伤无数。继位后靠屠杀维护政权,五征漠北,后三次啥用没有劳民伤财,自己咽气,儿子就赶紧收缩了,为何?国家都没钱了,被他爹祸祸完了。

你说你喜欢哪个?

如果你是皇帝,不用选了,好歹李世民还是你禅位的,你难道更喜欢造反篡位的臣子?

虽然说玄武门弑兄屠弟是李世民的一大污点,可是这在帝王之家也算平常的事情,本质上跟九子夺嫡没啥区别,他爹李渊也没说李世民谋反,而且还把天下禅让给了李世民,甭管是不是情愿的,这从法理上讲李世民继位就是合法的。

李世民再把唐史一改,先说他爹李渊说话不算数,答应他当太子变卦,然后说李建成嫉贤妒能,一心要置他死地,他是逼不得已才发动政变,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何况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足以让人忽略玄武门之变的污点。

唐太宗李世民被尊为“千古帝范”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李世民能做到克制个人感情,选择正确的决策。李建成作为大唐储君,他的嫡系力量和人脉成本无疑是超等强大的,魏征、薛万彻、王珪、韦挺都是李渊给李建成准备的贤臣,李世民能全部收入囊中,既有胸襟还有个人魅力。

魏征是李建成身旁第一谋臣,屡次倡议李建成先动手为强干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责问他,你为啥毁谤咱们兄弟情感,魏征说太子早听我的话,何至于落到如斯悲凉了局。李世民善于用人,不计前嫌,魏征成了股肪之臣。

大将冯立,是李建成的心腹,玄武门打起来了,李建成的部下赶来救援,双方殊死一战,李世民砍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传递给众人,众人见太子已死,大势已去,无心恋战。这时候冯立说,做人不能这样,太子活着受他恩典,死了就作鸟雀散。他带着士兵顽强抵抗,杀死了玄武门守将敬君弘,敬君弘被李世民收买,私放李世民入宫设伏,可以说李建成之死,跟他有直接关系。冯立杀了敬君弘说我这也算报答太子了才逃跑。过后自首李世民也赦免了他,还重用他,冯立为官廉洁,死在广州都督任上。

朱棣让方孝孺为他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痛哭不止。朱棣说“先生何必悲伤?我只不过是学习周公辅佐成王的例子罢了。”方孝孺质问朱棣,为什么不把皇位给建文帝的儿子?朱棣回答道,“老百姓更信任年长的君王。”“那燕王为什么不把皇位给建文帝的弟弟呢?”方孝孺的话像神机营的火铳一样,击中了朱棣内心的阴暗面。朱棣恼羞成怒:“这是我们朱家的家务事罢了,不想写就给我死。”

后果我们也知道了,虽然朱棣未见得灭了方孝孺十族,但方孝孺的哥哥方孝闻和弟弟方孝友一起被处决,方孝孺的妻子郑夫人以及两个儿子都上吊自尽了。为了不变成官妓,方孝孺的两个女儿也投河自尽。据记载,在一场腥风血雨之后,方孝孺全族几乎被杀的一干二净,亲友873人均受到牵连。

这样的屠杀才开始,建文帝的旧臣被杀3000人,两相对比唐太宗虚怀纳谏,笼络了大批儒家知识分子。方孝孺一家死节,朱棣算是把天下读书人得罪光了,要知道士人们口诛笔伐的厉害,以至于六百年来始终拿他当做乱臣贼子的代名词。一提朱棣就联想他篡位杀方孝孺十族。

海瑞骂嘉靖,整个奏疏里,把他从人品个性到能力,批贬得一无是处。嘉靖暴跳如雷,命令手下:“快抓住他,别叫他跑了。”结果宦官黄锦说“海瑞是个死脑筋,听说他上疏时就自知免不了一死,早已买好了棺材,诀别了家人,在朝候听处置,所以陛下放心,他绝对不会逃跑的。”嘉靖处理严世蕃干净利落、绝不留情,可是却没有杀海瑞:海瑞倒是想做比干,我不做纣王,给历史留骂名。这一点嘉靖比朱棣聪明太多了。




虽然都是篡位,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太宗朱棣却完全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其实很简单,李世民是以皇太子身份“名正言顺”接受他亲爹唐高祖李渊“禅位”而登上皇位的!再说简单一些,李世民当皇帝在程序上是完全“合法”的。

▲唐高祖李渊画像

“玄武门之变”是夺嫡、不是篡位

虽然结局与篡位一样,李渊被迫禅位、李世民取而代之。但是,“玄武门之变”在名义上、程序上并不能算作是篡位。原因很简单,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直接针对的对象只有自己一母同胞的两位兄弟——隐太子李建成和巢剌王李元吉。从头至尾,李世民都没有把矛头直接指向自己的父亲李渊!即便是尉迟敬德全副武装跑去逼宫,用的依然是“护驾”的名头……

▲尉迟敬德画像

有毛病吗?没毛病啊!京师大乱,作为儿子的李世民派人去保护自己的父亲,哪里错了?李世民这可是“大孝子”的行为,不是吗?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世民依然没有逼迫李渊立即“混蛋”,而是被李渊正式册立为了皇太子,依然还是没毛病。彼时的李渊就剩三个嫡子,其他儿子都是庶出,李建成和李元吉这两个嫡子都死了,李世民就成了唯一的嫡子!由唯一的嫡子出任皇太子,一切完全“合理合法”,不是吗?之后,李渊“禅位”给了李世民,依然“合理合法”。抛开杀兄屠杀地不谈,单纯论李渊、李世民父子间的皇位传承,整个这一套程序没有任何毛病,一切都是“合法”的。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所以,李世民并不是篡位,而是“合法”继承皇位。后世的清仁宗顒琰接受清高宗弘曆禅位不也是这套程序吗?弘曆先正式册立时为嘉亲王的永琰为皇太子,再举行禅位大典、正式禅位,是不是与李渊跟李世民之间的皇位传承一模一样?如果说李世民是篡位,那顒琰有算什么呢?至少从程序上来讲,李世民的皇位是完全“合法”的。

▲清高宗弘曆画像

▲清仁宗顒琰画像

“玄武门之变”仅仅是夺嫡而已,与清康熙年间的所谓“九子夺嫡”并没有本质区别。而且,李世民作为李渊的三个嫡子之一和彼时唯一的嫡子,他比清世宗胤禛更加“名正言顺”、更加符合“嫡长子继承制”!唯一不同的,仅仅是李世民动刀子在继承皇位之前,而胤禛动刀子在继承皇位之后而已,不是吗?

▲“玄武门之变”画作

▲清康熙年间的所谓“九子夺嫡”(剧照)

同样是太宗,明太宗朱棣跟唐太宗李世民比起来,差距就大了!他的“靖难之役”不是夺嫡、而是赤裸裸地谋逆。更重的是,至少在程序上,李世民继承皇位还是“合理合法”的,但朱棣继承皇位则完全就是篡位,没有任何“法理依据”……

▲明成祖、太宗朱棣画像

明太祖朱元璋已经明确传位

明太祖朱元璋在世时已经明确将孙子朱允炆册立为了皇太孙、地位基本等同皇太子。换言之,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唯一合法继承人。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去世之后,朱允炆以皇太孙身份正式继承了皇位!从这一刻起,明王朝的帝系大宗正式发生了变更,时为燕王的朱棣正式由大宗之后变成了小宗旁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原则,除非大宗绝嗣了,否则无论如何也是轮不上朱棣的!再说直白一些,朱棣当皇帝,在程序上首先就是“非法”的。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建文帝朱允炆画像

建文帝朱允炆尚有兄弟和儿子在世

前面说了,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原则,除非大宗绝嗣,才能轮得上小宗旁支。可是,在建文四年燕军攻入南京时,大宗明兴宗(懿文太子)朱标一脉不仅没有绝嗣,连新的大宗朱允炆一脉也同样没有绝嗣。后来被明英宗朱祁镇释放的“吴庶人”“建庶人”是谁?“吴庶人”是朱标的嫡子朱允熥的后代,而“建庶人”朱文圭则是朱允炆的亲儿子!就算是继承皇位,也应该是“建庶人”“吴庶人”,不是吗?

▲明兴宗、懿文太子朱标画像

这就是为什么朱棣称帝时要从根子上否定朱标的原因所在!因为只有把建文年号彻底抹去、改为洪武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年,把朱标由兴宗孝康皇帝重新降为懿文太子,朱棣才不算“篡位”,而是“夺嫡”。毕竟,比起篡位来,夺嫡要好听许多……

▲“靖难之役”画作

可是,李世民的程序都是真正走下来的,无论李渊愿意不愿意,至少李世民的皇太子的确是他册立的,禅位给李世民也的确是他“同意”的。朱棣则完全不同,他完全就是“自己咯吱自己乐呵”,从抹去建文年号到将朱标重新降为懿文太子,一切都是朱棣自己一厢情愿的骚操作,跟李世民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明成祖、太宗朱棣画像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之后经历了很多王朝的更迭。中国古代哪一次王朝更迭是真正合法的?至于夺嫡、逼宫,在《二十四史》中更加是屡见不鲜、比比皆是!后世通过篡位上台的帝王们为了让自己的篡位变得“合法”,就必须不遗余力地去推崇李世民模式——“以功绩掩盖篡位污点”。久而久之,也就把李世民给彻底“洗白”了。但是,朱棣不同,明王朝之后就只剩一个清王朝,清王朝的皇帝们巴不得给明王朝的皇帝的脸上抹黑呢!好容易逮着这么个篡位的大污点,还不大书特书?接下来,时间进入民国,皇帝都没了,谁还管李世民和朱棣到底是篡位还是“合法即位”?很显然,朱棣在这方面是非常吃亏的。

▲清圣祖玄烨画像

不过,对于朱棣的评价,张廷玉主编的《明史》还算是相对比较公允的。篡位之过不洗白,但功绩也没有刻意去抹黑,基本还是承认了所谓“永乐盛世”的。但不管怎么说,朱棣当皇帝,在程序上肯定是没有李世民那么“合法”的。

▲清王朝《钦定明史》

▲张廷玉(剧照)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用计杀了太子李建成,逼迫其父皇李渊禅位于己,是为唐太宗。李世民杀兄篡位,为何后世多褒扬其行为呢?

首先李世民登上皇位后,任人廉能,广开言路。在发展经济上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在周边大力平定外患,稳固边疆。让长期处于动乱之中的老百姓过上了安定富裕的生活。创建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也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打下良好基础。使大唐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强国。

其次是我的猜测。所谓成王败寇,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政绩显赫。必定大力宣传,史书更是褒扬有加。为掩盖其轼兄夺位之暴行,对其兄恶行必进行无限夸大。让后世觉得李建成罪有应得,李世民取而代之是民心所向,顺天应人。

那么,同为夺位的"靖难之变"后世为什么又多贬损呢?

其一,"靖难之变"与"玄武门之变"性质不同。"玄武门之变"为太子之争,这种事历朝历代并不鲜见,能者居之也为常理。"靖难之变"时,已有正统的皇帝建文帝,朱棣通过兵乱夺取皇位是大逆不道,这在封建社会正统的皇位传承中属"谋逆"。

其二,关键是"靖难之变"破坏了当时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四年内战,给明初刚刚得到恢复的社会经济以极大破坏。老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并且朱棣在"靖难之变"获胜后,大杀忠于建文帝的忠臣,并灭其族。仅受忠臣方孝孺株连被杀就达八百七十三人。对忠于建文帝的铁铉,割其鼻耳塞入口中,凌迟,灭族,将其妻送妓院。如此暴君,给李世民提鞋的资格也没有,后世贬之也不奇怪。




因为这两个事件对后世的影响不同。

从古至今 ,大部分历史学家对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持理解、同情甚至赞赏的态度。

《旧唐书‧太宗本纪》史臣曰:"或曰:以太宗之贤,失爱于昆弟,失教于诸子,何也?曰:然,舜不能仁四罪,尧不能训丹朱,斯前志也。当神尧任谗之年,建成忌功之日,苟除畏逼,孰顾分崩,变故之兴,间不容发,方惧"毁巢"之祸,宁虞"尺布"之谣?……"


《旧唐书‧太宗本纪‧赞》曰:"昌、发启国,一门三圣。文定高位,友于不令。管、蔡既诛,成、康道正。贞观之风,到今歌咏。"


《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传》史臣曰:"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若非太宗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坚持小节,必亏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炀帝,亦不及矣。"


《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传‧赞》曰:"建成、元吉,实为二凶。中外交构,人神不容。用晦而明,殷忧启圣。运属文皇,功成守正。善恶既分,社稷乃定。"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武德九年》:"立嫡以长,礼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隐太子有太伯之贤,太宗有子臧之节,则乱何自而生矣!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发,然后应之,如此,则事非获已,犹为愈也。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惜哉!夫创业垂统之君,子孙之所仪刑也,彼中、明、肃、代之传继,得非有所指拟以为口实乎!"

胡戟、胡乐《试析玄武门事变的背景内幕》:"玄武门那场唐太宗一生中最艰危的苦斗,对他本人来说,绝不是可以夸耀后世的愉快记忆……李世民和他父亲这一段不愉快的往事……怎能在李世民受伤的心上摘脱干净!"。


柏杨:"然而,中国人应该庆幸李世民先生夺嫡成功,李世民为中国带来名垂千古的'贞观之治',成为治世的典范。"


“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第一场皇帝和藩王之间的内战。这场战争是建文帝朱允炆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决定削藩而引起的。

"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政权争夺战,不仅导致了明朝皇位归属的改变,也极大影响了此后二百多年明朝政治、思想的走向。清代大学者、《〈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段玉裁在《明史十二论》中将"靖难之役"、景泰末年的"夺门之变"以及嘉靖初年的"大礼议"称为影响明朝历史走向的"三大案"。

"靖难之役"以后,开国功臣集团--明朝初年的"太子党"地位急剧下降。南京是开国功臣集团的巢穴,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正式把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更加削弱了开国功臣的影响力。伴随着开国功臣集团地位的下降,靖难功臣的影响力迅速攀升,英国公张家成了此后明朝政坛的不倒翁,长期处于最高统治集团之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明朝   大唐   庶人   燕王   嘉靖   皇位   皇太子   高祖   褒贬   大宗   悬殊   画像   后世   太子   皇帝   评价   正式   程序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