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既然已经登基做了皇帝,为什么临终前又把皇位还给了李家人?对此你怎么看?

武则天成为千古第一女皇帝,这在封建社会是绝无仅有的。但是她的周朝是从李唐王室更替而来的,一直被忠于李唐的王室和臣子所不承认。所以反对她,还政于李唐王室的势力从未放弃。武则天在统治后期,也感叹不能传位于武氏家族,那样武氏家族会有灭顶之灾。于是她听从大臣意见,重新迎立李显为太子,待百年之后,还政于李唐王室。

但是忠于李唐王室的势力,迫不及待在705年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太子李显继位为唐中宗。武则天死后,用唐高宗皇后的名号合葬,就说明了武则天是女皇帝的最终归宿。武则天最终还政于李唐王室,虽然也有些无奈,但对她也算是最好的结局。

武则天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坚韧不拔的意志,建立大周,成为千古女皇帝,已是绝不仅有,值得人们敬仰。但在男人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还政于李唐王室也是一个聪明之举,最后落个好的结局更重要。这是我的回答。




武则天一生,正如其墓上一块无字碑,千秋功罪任人凭说。

一个开国大将之女,在父亡后随寡母到处寄人篱下,被唐太宗收纳,后长大丰满。唐太宗将死,出人意料将其送入尼姑庵。李治继位,偏爱着她,接入宫中。

不久李治和她如漆似胶,形影不离。连上朝也带她。帝后共朝。

她一连生下四儿二女,是权炳显赫的皇后娘娘。

李治体弱多病,武则天有时一人上朝,如等皇上。武则天先后立过三个太子,结果结局大多悲惨。

武则天手持权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大老爷们玩弄于股掌之中。

67岁,索兴改国号为周朝,自立为女皇帝。武则天有一段时间老年更年期,焦燥不安,乱发脾气,乱杀无辜。

长女太平公主为母担忧,就将身边的几只鸭子供女王解闷。武则天这才缓过劲来,整天在后宫大施淫威。

女皇将一"爱妃"送之寺庙,然后以烧香为名经常和"和尚"幽会。

晚年,女皇迷上张家二兄弟,不仅常于二兄弟上演宫中春剧,而且直接封为朝廷命官,权倾一时。

而武则天堂侄武三思和女儿太平公主极想继承皇位。一时朝廷乌烟瘴气丶混乱不堪。

武则天最爱的孙子(唐玄宗)这个时候已成气候,带兵复唐,抓住二张兄弟处于级刑。

兵临城下,武三思等灰飞烟灭,武则天此时也无力回天,躺在龙床上,只有一个选择,将皇朝"禅让于唐"。

唐玄宗就是唐明皇,从一个女人手中,夺回了政松。接着又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狂野爱情,险些又被亡了朝。




其实原因很简,一是守不住,二是传不下去。守不住的原因就是个人权威随着年纪而衰减,最后被一场“神龙政变”搞成风中的蜡烛。至于传不下去,则有两个因素,一个来自外部,一个来自内部。所谓外部因素,自然就是反对武则天将皇位传给武家人的那帮人,既包括朝中大臣,也包括以武则天儿女为代表的李姓宗室。所谓内部因素,就是指武家人没有当皇帝的料。

武则天之所以能当上皇帝,继而坐稳皇位,是跟她的心狠手辣有直接关系的,所以她的权威是用无数尸骨堆出来的。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

一、为了当上皇后,将曾经的恩人王皇后与曾经的对手萧淑妃一并做成“人彘”。对汉朝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人彘”是吕后首创,残忍程度让人毛骨悚然。如果没有王皇后出手,武则天的余生可能就只能在感业寺消磨殆尽了。据说,武则天第一次陷害王皇后的手段是掐死刚出生不久的女儿,以嫁祸对方。

二、毒死长子李弘。李弘是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生的第一个儿子,被立为太子,于公元675年猝死。李弘从小体弱多病,但《新唐书》与《唐会要》则记载他被武则天暗中毒杀。值得一提的是,李弘很反感、抵触武则天的作风,因此存在被下毒的可能。

三、武力镇压反对她的人。武则天称帝后,李家宗室激烈反对,徐茂公(李勣)的孙子徐敬业首先起兵讨伐。结果,无论是宗室王侯,还是徐敬业一伙,均被杀的一个不剩。武则天为了泄愤,还将早已成为冢中枯骨的徐茂公挫骨扬灰。

四、推行酷吏政治,实行恐怖统治。武则天平息叛乱之后,朝中大臣多有不服,怎么办呢?很简单,打到服为止。于是一批专门为武则天服务的酷吏应运而生,比如来俊臣、周兴、索元礼等等,均是活阎王一样的狠人。他们不管大臣们有没有罪,只要被瞧上或无端受别人检举的,直接抓到大牢,打到他认罪为止,于是造成冤假错案层出不穷。

对于这些情况,武则天心知肚明,但她故意装糊涂,她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所有大臣们从骨头里臣服,而为实现这个目标,她从不计算成本。等到火候差不多了,她再把酷吏们一一处死,理由是大臣们之所以遭难,全是她受这些酷吏的蒙蔽所致,如今杀他们,一是告慰死去的冤魂,一是安抚幸存大臣们受伤的心灵。总之,武则天里里外外都要做好人。

五、树立威严,六情不认。武则天为当皇帝,除毒死长子李弘外,还将次子李贤先流放,后逼杀。三子李显当了一个多月皇帝,被武则天流放了15年。至于四子李旦,直接圈禁起来,犹如养在笼子里的动物。

武则天称帝之后,就开始豢养男宠,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男宠的需求却有增无减。除了满足生活中的欲望,武则天还让男宠们参与朝政,大臣们及子女们都敢怒不敢言。后来有一天,李显的儿子李重润、女儿永泰公主及丈夫武延基(武则天的侄孙)几个孩子在一起忍不住发了几句牢骚。武则天知道后,统统把他们逼杀。

综上所述,武则天通过“三位一体”的手段,不惜一切代价,打造起了自己的权威。因此,无论是大臣们,还是自己的亲生子女,对她都是俯首帖耳,绝对的顺从,就像见了老虎一般。但是,老虎终究有变老或生病的一天,到时候,老虎就成了病猫,所以也就没人怕它了。

武则天晚年身体每况愈下,身边一直有张宗昌及张易之两个兄弟陪在身边侍奉。公元705年年初,武则天病情加重,所以宰相张柬之等一帮大臣与太子李显就借诛杀“二张”向武则天逼宫了,史称“神龙政变”。武则天让位于儿子李显后,成了真正的风烛残年,同年年底,便驾鹤西去。

“神龙政变”是武则天政治生涯的终结者,它的发生有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年老病重只是原因之一。另外的关键点,还是大臣们没有失去对李唐王朝的记忆,他们从内心来说要维护李姓宗室的利益,所以当武则天打算传位于侄子时,他们纷纷站出来反对,比较著名的人物就是宰相狄仁杰。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发动“神龙政变”的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人大都是狄仁杰直接或间接提拔起来的。总之,还政李唐是“臣心所向”,不是武则天想不想还,而是必须得还。如果武则天把皇位传给武家人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无论是于国家,还是于武姓族人,肯定是祸,而不是福。

武则天还政李唐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对武姓族人的不自信。当时,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与武三思被视为热门人选,但是两个人基本没什么政治才能。特别是武承嗣的心理素质极差,再得知武则天迎回三子李显准备立太子的消息后,居然很快就郁郁而终了。实际上,李显从被迎回立为太子,再到坐上皇位,又经历了七年时间。

反观武三思搞阴谋诡诈确实有一套,后来还把中宗李显的女人上官婉儿与韦皇后来了个“一箭双雕”,但是他只善于蝇营狗苟方面的伎俩与算计,缺乏一种凌驾大事的能力气魄及远见。因此,面对一个是“玻璃心”,一个是“市井流氓”的两个侄子,迫使精明过人的武则天不得不谨慎行事。

历史证明,通过还政李唐,武则天保住了一定的名声,否则后世对她的评价,绝不会是如今在某种意义上备受推崇的“一代女皇”。




其实,武则天在死前的10个月,已经把皇位还给了李家,她把皇位还给李家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她是女性;第二;大臣的铺路。

武则天在登上皇位后,权利达到顶峰,欲望无所不能实现,但是,有一件事让她非常的苦恼,就是:百年之后,把皇位传给谁?就好比一个非常有钱的家庭,也有苦恼的事情一个道理,不会因为物质的富裕,而没有烦心事。

一、她是个女性

1、因为是女人,武则天当了皇帝

女人不可能当上皇帝的,老皇帝只会把他的大位传给他的儿子们,武则天不是李世民的儿子,她是李世民的才人,并且还不受宠,当李世民去世后,他的第九个儿子李治继承了皇位。武则天和其它没有生育过的妃嫔一起被送到感业寺。武则天正在感业寺惆怅日子很稠时,她时来运转了。

李治的后宫争宠,王皇后没有孩子,担心被李治所宠的萧淑妃危机自己的地位,想到了一个坐收渔利的办法,让李治的老相好武则天回来和萧淑妃一起鹬蚌相争,而令王皇后始料不及的是,鹬蚌是相争了,坐收渔利的她也被引火烧身了!失掉了皇后的位置事小,连命都保不住了!多么痛的领悟,"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自己卿卿性命"。

公元655年,李治诏立昭仪武氏为皇后,这一年她32岁!从唐太宗李世民地位低下的侍妾到堂堂大唐国母,在众臣看来,她已达到了女人的巅峰,该知足了吧。

可是,做了皇后的武则天,让他的老公李治觉得武则天并不属于他的,李治也感觉手上的权利并不好用,他想废后,总是做不到,他想禅位于太子李弘,可是李弘却突然死去。本身身体患病,就让武则天参与朝政,直到后来与李治并称"二圣",武则天不仅开启了皇后参与封禅大典的先例,而且还改称"天后",李治称"天皇",公元683年,李治病逝,她顺利地接管了政权。此时,武则天应该庆幸她是个女人。直到公元690年正式登基成为皇帝,建立大周。

2、因为是女人左右为难

从公元690年登基到公元705年退位,这15年中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她,"王朝的接班人"。公元691年,有个叫王庆之的,在武则天侄儿武承嗣的授意下,纠集了一起人来宫里上书,坚持要求立武承嗣为太子。武承嗣认为她姑姑建立的大周政权,他的功劳很大,在武氏宗室中年龄也最大,又袭封周国公,应该立武氏皇帝的皇太子。

这一拨人水平的确不怎么样,看武则天对待他们客气,就隔三差五来来一次,然后赖着不走,武则天一烦,那执棒的人李昭德直接要了他们的命。

她传位给儿子吧,也不甘心,等于又把王朝还给了李家。因为她的王朝姓"武",儿子却姓李,即使让他们改姓"武",也难改他们不认李渊、李世民为祖宗。

传位给女儿吧,女儿是随了自己的"武",姓,可是,难不保王朝将来又会随女婿的姓。

传位于侄子吧,王朝以后是姓"武"了,可是,人家供奉人家爸妈,会在乎她这个姑姑吗?

武则天实在是很难,在延续女姓江山的问题上,她遇到了一个最难解的问题。

二、有个中国的"福尔摩斯"已经侦探出来女皇的心理,铺就了一条还位于李家的路

狄仁杰,喜欢历史的都知道,他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又加上影视剧的影响可谓是家喻户晓,这位有着神断的名号人,不仅博通经史、熟悉刑律,还一身正气。和武则天有着友好的君臣关系,这样好的君臣关系,为狄仁杰的老成谋国打下了基础。

武则天要狄仁杰推荐人才,狄仁杰向武则天推荐了文能领袖群臣,武能统帅三军的张柬之,结果,武则天把张柬之安排在了洛州司马这个位置上了。当武则天又让狄仁杰推荐人才时,狄仁杰说已经推荐过张柬之,或许女皇并不了解张柬之,或许女皇对文、武的理解和狄仁杰的理解不在同一个角度。所以这一回,狄仁杰对女皇说:张柬之当司马无以尽其才!随后,武则天任命张柬之做了宰相。

公元705年正月,正是这位"文可领袖群臣,武可统帅三军"的张柬之,带着一帮大臣和羽林军借口男宠张昌宗、张易之谋反,包围了武则天居住的迎仙宫,消灭了二张,迫使武则天交出大权,而张柬之的身后,正是武则天的儿子李显。

武则天把皇位还给李家的一点思索:

1、亲情不可替代。武则天在公元705年正月交出大权,到这一年的11月去世,这10月中,她经历了病重、寂寞,一个长期患病又寂寞的人,望着豪华的宫殿,还是不如亲情来的实在,亲情给予人以温暖和希望,这不是豪华的设施能替代的。这也正是当下许多老人宁肯和儿子、女儿有各种观念的不同,仍然不去养老院的原因吧。

2、繁华落幕之后更加真实。交出大权和男宠被消灭后,武则天显得有些孤独,这些孤独不正是繁华之后的落幕吗?落幕之后才归于平淡、归于真实。人们追逐权利,通过权利满足这欲望,多少人有依附权利,二者目的不同,却能相互成全,手里有权的人满足了虚荣心,依附权利的人追逐到了自己的利益,可是,一旦失去手中的权利,一切又返回原点。当武则天在享受这些孤独时,也享受了失去权利的真实。

3、武则天最大的敌人年龄。公元705年她去世时都82岁了,真是一位长寿的老人,可是怎么长寿,都抵挡不了有朝一日终归要走的,而王朝却是要传下去的。一辈子最大的敌人莫过于年龄,人人都想长生不老,留住想拥有的东西,实现可实现的欲望。可是,总是敌不过岁月。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武则天可谓中国唯一个登基称帝的女皇,也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正是她的英明,临终前又把皇位还给李家,可想而知,归还李家是皇位的沿袭,传给娘家可是改朝换代,熟轻熟重武则天自当明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皇位   神龙   皇帝   酷吏   王朝   宗室   王室   宰相   女皇   临终   大臣   太子   皇后   公元   对此   权利   儿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