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吃中药,抵挡疾病入侵”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你怎么看?

其实古人早就看透了一切。只是我们自作聪明而已。抛弃了中医,被西医同化了。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是正确的,这句话出《黄帝内经》。

“吃中药,抵挡疾病入侵”这句话理解有偏差,常言到是药三分毒,历代中医也没有吃药抵挡疾病入侵的说法。中医倡议的是顺应四时而养生,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古人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吃中药,抵挡疾病入侵”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你怎么看?

答: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理解黄帝内经“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要联系它的完整一句话,不能断章取义;其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我们说一个人的抵抗力强弱,和人体各种机能非常好,具体表现就是一种正气。正气内存,就是说一个人的气血很充足,那么病邪气就很难以侵入;如果说病邪已经侵略入了人体,说明这个人的正气还是不够的。

我们就拿新冠病毒来说,为什么有的人感染,有的人没有感染;这个被感染的人遇到新冠病毒,他的正气就不是那么足。如果说我们身体有足够强大,能吃、能喝、能睡、能动,则他的这种抗击疾病的能力就好,一些疾病就不会侵入你的体内。反过来,一个人整天精神萎靡不振,说话没有中气,走路很吃力,更不谈剧烈运动或者长时间运动,饭量小,一切没有胃口,这样他的机体免疫力就必然低下。

明代医学家刘纯在《药治通法补遗》中说道:“是药三分毒,为开胃无毒,盖开胃者排毒也”,这一段话的意思:凡是任何药物,其本身都有一定的毒性,只有开胃的药材才是无毒的,因为开胃的药材其作用为排除人体内的毒素。

是否“吃中药,抵挡疾病入侵”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本人认为它有一定道理,但它不是100%的。因为中药包括范围非常广,而中药精华博大精深,如果不是“对症下药”,恐怕事与愿违。

例如,今年疫情期间,小区就发给大家连花清瘟胶囊,但有人吃它,有人不吃它;虽然说连花清瘟胶囊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热毒袭肺证。

也就是说药不能乱吃,从食物中获取养生之道营养,来提高人的正气和免疫力才是最高智慧。

知足常乐2022.10.3日于上海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出之《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其原文是:

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气可干,避其毒气,天牝(元精、元气)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

译成现代的话就是:

黄帝问我听说五疫到来了,相互传染,不论大人孩子病情都是一样,也不能救治,有什么办法预防吗?

岐伯回答,要使人们不相传染,一方面要正气充实于内,邪气就不能侵犯,另一方面要避免疫毒从鼻孔而来,仍从鼻孔而去,所以只要正气出于脑,外邪就不会侵犯了。

也就是说天牝化生的元气出于脑后和水谷精微之气及肺吸入的精气结合形成了宗气聚于胸,然后阴柔、阳刚之气分开,阴柔之气为营气,阳刚之气为卫气,共同筑起抵抗外邪入侵的防线。

现代医学认为正气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如骨髓、淋巴、脾、胸腺等。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白细胞、Nk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只要人体免疫力正常就会免受细菌病毒的侵扰,人们就不会生病。

中医治病非常重视正气,病体的轻重都依仗正气的強弱。扶正祛邪贯穿治疗始终,尤其是在肿瘤的治疗中扶正尤其重要。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千真万确的真理,无人反对。

何谓正气,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的有机结合;肾元之气与娇脏呼吸之气相互呼应,御邪气于外。

正气何来?好好吃饭,好好好睡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妄想,知足常乐。

至于吃中药,什么时候才吃。营养凭于食,中药也不是食物,一日三餐不是中药,是药三分毒,也包括中药;治病必凭于药,有病了才吃药,西药如此,中药亦是如此。

中药抵挡邪气入侵,要因时因地因人而用,不可以强求一致,八纲辩证之法是基十大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黄帝内经   正气   中药   内存   疾病   淋巴细胞   阳刚之气   阴柔   邪气   知足常乐   免疫力   免疫   细胞   中医   人体   思想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