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真的是白手起家建立明朝的吗?

朱元璋百分之百是白手起家

朱元璋出身贫寒,没有什么文化,后来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英明君主。民间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朱元璋于元朝天顺帝天历元年九月十八(公历1328年10月21日)出生于今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排行第四。父亲朱五四(后改为世珍),母亲陈氏。和大多数封建皇帝一样,朱元璋的出世也被人为地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根据《明史》记载:朱元璋的母亲刚怀孕时,曾经做了一个怪梦,梦中有一个神仙给了她一粒仙药,放在手中闪闪发光,于是她就吃了下去,他母亲从梦中惊醒,但是仍余香满口。等到朱元璋出生时,红光满屋,时值夜晚,红光从屋中射出,邻居见后,以为失火,赶忙奔走相救,结果是虚惊一场。

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父母兄弟都死于瘟疫,孤苦无依,曾任皇觉寺为僧,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等。人寺还不到两个月,因为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元璋不得不背井离乡,成为游方僧人。

后来在同乡好友汤和的举荐下,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即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在郭子兴手下,朱元璋屡建战功。郭子兴死后,朱元璋继续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后来因为战功卓著,朱元璋得到连续升迁。到了公元1356年,很多将领推举朱元璋为吴国公。

公元1364年,朱元璋即吴王位。公元1367年4月,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25万大军北进中原。在北伐过程中,朱元璋发布文告,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来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朱元璋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其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对北伐做出了精心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元朝的屏障;再进河南,切断元朝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元朝的门槛;然后进兵大都,这时元朝已经势孤援绝,不战而亡;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北伐大军依计而动。徐达率兵先取山东,再西进,攻下汴梁,然后挥师澧关。朱元璋到汴梁坐镇指挥。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朱公元1368年7月,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27日占领通州。元顺帝妥欢贴睦尔率后妃、太子和大臣,开健德门逃离大都,经居庸关逃奔上都。8月2日,明军占领大都,元朝至此灭亡,蒙古结束了在中原长达99年的统治历史,汉人终于重掌了政权,做回了主人。

经过十数年的征战讨伐,朱元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从一个横笛牛背的牧童、小行僧,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公元1371年,明军入川,夏主明升暗降,四川平定。公元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沐英、蓝玉进攻云南,次年攻破大理.基本上完成了南方的统一。公元1387年,冯胜、傅友德、蓝三奉命进攻辽东元朝残将纳哈出,纳哈出无路可逃,率众投降,辽东平定。至此,除漠北草原和新疆等地以外,全国基本上完成了统一。

朱元璋在位31年,推翻了蒙元的暴改,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矛盾,实行了抗击卦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一、朱元璋比刘邦更底层,创业的条件比刘邦更差

历朝历代的皇帝,从底层当上一统天下的皇帝的,唯有刘邦与朱元璋。但是,朱元璋比刘邦还要牛,因为刘邦至少还当过泗水的亭长,还押过劳役送去修长城。而朱元璋,是纯粹的泥腿子出身。他之前的职业是和尚,在寺庙中还是没有地位的和尚,否则他也不会被主持赶走,去要饭。

刘邦起义创业时,身边有一大帮的 兄弟,有文有武。朱元璋创业时,是凭白身投靠的郭子仪的起义军。如果不是他勇敢作战,郭子仪也瞧不上他,更不会把自己的干女儿许配给他。只能说朱元璋的运气太好了,郭子仪的努力都为他做了嫁妆。而且郭子仪的儿子们,都不争气,在能力上干不过朱元璋,而且死得比他早,郭家军就变成了朱家军。

当初朱元璋投靠郭子仪时,他昔日的兄弟,都是他的顶头上司,并不是一起和他打拼天下的。只是朱元璋慢慢有了气候,他的昔日兄弟,才乐意跟随他。可以说,朱元璋的条件都是他自己创造的。

二、朱元璋的天下,是他打出来的,刘邦的天下,是他手下能人帮着打出来的

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刘邦自己打天下的能耐不大,远远比不过朱元璋。他是靠汉初三杰,才有了后来的成就。而朱元璋本身的能力很强,不靠手下的刘伯温,徐达,常遇春他们,他自己也能打下大片天地。朱元璋打仗的本事,堪称曹操的水准。朱元璋驾驭群臣的能力,更不是刘邦可比的。

朱元璋不怕他手下的任何臣子,而刘邦特别害怕自己的手下。朱元璋之所以大杀功臣,不是为自己杀的,而是为了自己的孙子杀的。而且他杀时,说杀就杀,容不得手下的人反抗。而刘邦主要是为自己杀的,他杀的时候,像英布竟然有机会造反。在朱元璋手下,哪一个文臣武将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朱元璋当然算得上是白手起家创立基业的皇帝。不管明朝本身多黑暗,朱元璋在当上皇帝之后如何心狠手辣,但就创业这一点,还是很值得佩服的。朱元璋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创建者中,出身最为低微的(当然,算上所有政权的话,十六国时期很多帝王都是奴隶出身,但他们都没有能够建立起大一统的王朝)。朱元璋的出身,是地地道道的贫农,根据《明史》的说法,朱元璋祖上追溯到南宋时期,都是农民,元末至正年间赶上了大饥荒,朱元璋的父母和兄长全部饿死,而他竟然连埋葬亲人的地方都没有,最后还多亏地主刘继祖好心,给他了一块地让他安葬父母兄长。

朱元璋不仅出身低微,就连他的经历也是比较传奇的。朱元璋在父母死后,开始四方游荡,当过叫花子,也在寺庙出过家敲过钟,后来在神像前算了一卦,才决定去“举大事”。

朱元璋后来投奔了郭子兴,受到郭子兴的重用。但久而久之,朱元璋发现郭子兴这个人不足以成大事,于是将自己的军队留给郭子兴,自己仅带着徐达等人重新去拉队伍,但名义上还附属于郭子兴。后来郭子兴在朱元璋的谋划下,拿下和州。郭子兴去世之后,朱元璋接收了他的部队。自此,朱元璋开始向一方诸侯转变。

朱元璋夺取天下的策略,是有些不厚道的,但俗话说得好,黑猫白猫,抓住耗子那就是好猫。朱元璋尽力避免和元朝部队的直接交手,即使是元朝军队主动来犯,朱元璋在将元军大打退后,依旧向元朝服软,将自己缴获的一切战利品都给元朝还回去。同时和元朝暗通款曲,私底下搞些小的交易。于是,元朝将所有的火力都集中在张士诚和陈友谅的身上,朱元璋得以猥琐发育。当朱元璋强大之后,先后灭掉陈友谅,张士诚,收服海上的方国珍等,便将矛头直指元朝。当时的元朝,在农民起义的轮番打击下,大厦已然倾覆,无力回天。朱元璋的致命一击,将元朝赶回了北方。

虽然朱元璋前期苟住,最后出来收人头,但不可否认,他是具备一定能力的,比如在于陈友谅的战斗中,朱元璋便以少胜多,此战堪称经典。

然而,在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严刑峻法治理国家,对于官员极为苛刻,但却大肆分封藩王和勋贵,这些人成为了社会的蛀虫,尤其是藩王制度,最终成为了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此外,重农抑商,片甲不得下海,户籍制度等,严重抑制了社会的活力,使得宋朝以来繁荣发展的商业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当然,这些都是因为朱元璋本人小农出身的思想和眼光局限造成的,无可厚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明朝   汴梁   吴王   辽东   红光   元朝   刘邦   公元   手下   出身   皇帝   父母   兄弟   能力   财经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