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的最可怜的老人是怎样的?

一个真实故事。老爷子八十岁,身体健康,有退休金,老伴走后,自己找了个同龄的后老伴,身体也好,属于自由结合。说好了百年之后,各葬自己坟地,活着一起照顾生活。

老爷子生前有两个儿子,长子是抱养的,生子差养子一岁,同时长大,相差一年结婚,相差一年生儿子。生子老婆痛恨养子三口,说他们与家无血缘关系,什么也不让给养子。老人也明显偏心生子三口,隔离了养子一家,死活无关系。

最后生子老婆气走了后老伴,卑鄙无耻地骗走了公公的钱,对生子说,公公侮辱了她,生子听后拿刀找父亲行凶未果,自己含恨上吊自尽。

生子老婆更是不依不饶,找公公打架,说逼死了儿子……。老爷子为失去儿子伤心,在生气受辱,一病不起,生子老婆不过问了。养子夫妻更是对养父恨之入骨,每天找上门和养父亲要钱,要老人死后的打杆子钱。老人自己找了临时保姆,养子砸门骂街,要钱,故意气死老人。

老人跪求保姆保姆不让走,可是养子已经不管不顾,砸门,砸东西,大吵大闹目的最后达到了,老人气得透不过气来;眼睁睁的、活生生的,含冤,含恨,含泪死去,几次医院白住了。

活着的,有的傻了,有的病了,有的进局子了,遭报应了。




刘奶奶将80万的征收款捐给了灾区,没有给独生子留下一分钱。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赶了回来,二话不说进门就对着母亲大声咆哮。当刘奶奶说出自己的理由之后,儿子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刘奶奶是一位可怜的人,她原本拥有一份牛郎织女般的爱情。可儿子十岁那一年,丈夫意外去世。丈夫的去世让刘奶奶伤心欲绝,痛哭流涕。丈夫刚刚下葬之后,她更是呆在坟前唱了三天的黄梅戏。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夫妻双双把家还。

两人都特别喜欢唱黄梅戏,每天都要在一起唱上一段。如今丈夫离世,刘奶奶只能用这种方式送丈夫一程,希望丈夫在离去的路上,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

丈夫离去,生活还要继续,十岁的儿子便成了她活下去的精神寄托。刘奶奶那一年35岁。本就生的端庄清秀,追求者络绎不绝,偶尔还会有媒人登门拜访,让她改嫁他人。但刘奶奶拒绝了,虽然丈夫离世,但她认为自己有义务守住这个家,照顾好儿子,伺候好公婆。

儿子从小就聪明,为了让儿子能顺利升学,刘奶奶一个人含辛茹苦背负起所有的劳动。每天扛着工具在田里劳动,就算烈日炎炎也不曾偷懒过。回到家以后,还要照顾儿子饮食起居,年龄大的公公婆婆也要由她照顾。

她不曾抱怨过什么,只当这是自己的命

儿子十六岁那年,刘奶奶的公婆相继去世。料理完公婆的后事,她把全部的精力全都放在了儿子身上。让刘奶奶欣慰的是,因为儿子是块学习的料,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后来顺利考上了大学。

农村里出一位大学生是件大事,乡里乡亲的上门道喜,都说儿子未来前程无量。刘奶奶的脸上满是自豪,特意来到丈夫的坟前将这一好消息告诉了死去的丈夫。

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刘奶奶已经沧桑的不成样子。40多岁的年纪本应风华犹存,她却沧桑得像一位老太太。可就算再苦再累,她的内心也是高兴的。

几年后,儿子大学毕业了,忙碌了一生的刘奶奶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可事与愿违,大学毕业后的儿子又到了讨老婆的年纪,如果在城里没有房子,根本说不到媳妇,让儿子回农村结婚也不现实。

于是刘奶奶拿出了自己一生的积蓄,足足有八万块钱,全部给了儿子。对于买房子来说虽然不多,但也能让儿子轻松一些。

有幸的是,儿子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没几年的时候就在城里买了房子,讨上了老婆。

刘奶奶将家里里里外外收拾了一番,张灯结彩为儿子准备婚房。可儿子想在城里结婚,刘奶奶白忙活了。

儿子结婚,当母亲的怎么能不去呢?但是刘奶奶一辈子没有坐过火车,也没有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当她不知所措的时候儿子来了电话,让她在家等着,说过几天会将儿媳妇带回来。

儿子带儿媳妇回来的那天,刘奶奶通知了乡亲们,杀鸡宰羊摆了好几桌酒席。乡亲们一个劲的夸赞儿媳妇漂亮,儿媳妇勉强笑着一一回应,当宴席结束后,她就打算返回城里。

刘奶奶小心翼翼的问道:“住几天吧!”

“不住了,工作忙。”儿媳妇走了,儿子也不打算逗留。

刘奶奶跟随着远去的公交车走了几里路,才失落地回到了家中。

“儿子儿媳工作都忙…”

刘奶奶安慰着自己,可她心里知道,一定是儿媳妇嫌弃自己,嫌弃自己家的院子。

村子里的人都羡慕刘奶奶,说她儿子有出息,有房子,有工作,还有一个好媳妇,将来一定会去城里享清福。

刘奶奶心里苦,她没有奢望享受什么福,只希望千里之外的儿子能时常回来看看她,如果实在没空,多打几个电话也成啊。

刘奶奶每天清晨会坐在路口,望着过路的公交车,内心充满了渴望。她多么希望儿子会调皮地给自己一个惊喜,然后出现在自己面前。可三年过去了,她希望的儿媳仍旧没有出现。

三年后,儿媳妇生了一位大胖小子,这可把刘奶奶高兴坏了。带着喜悦再次去往坟前,将好消息告诉了死去的丈夫。刘奶奶提出想要去城里照顾一下月子,看看儿子,看看孙子。可儿子却说刘奶奶没坐过火车,年龄也大了,经不住长途奔波,照顾月子的事交给岳母就行。

被儿子拒绝,刘奶奶很失落,她安慰着自己,一定是儿子担心自己才不让自己去的。刘奶奶想听一听孙子的声音,可两分钟后儿子就挂了电话。

在过去的三年里,儿子与刘奶奶通话次数很少,最多不超过七次,每次通话都超不过五分钟。如今儿子也有了儿子,那仅有的一点通话时间也被压榨得干干净净,一年到头都接不到儿子的电话。

又过了三年。

刘奶奶邻居家的孩子在县城买了房子,房子虽然不大但也精致。邻居儿媳妇生孩子的时候,刘奶奶与乡亲们送去了一些鸡蛋,也见识了人家的房子有多么的漂亮。

刘奶奶心里有些难过,自己花钱买的房子,还从来没有看过呢。加上对儿子的思念,刘奶奶希望去儿子那里看看。也顺便见识一下大城市的样子。

这一次,儿子又拒绝了,儿子说岳父岳母在,没有多余的房间让她住,而且工作也忙,没有时间招待她。

这一次,刘奶奶哭了,心里异常的难过。她颤颤巍巍地来到丈夫坟前呆了很久才回家。

刘奶奶想不明白,自己又当爹又当妈,将儿子从农村送进了大城市,换来的却是亲情的分离,自己想去看一看儿子都不能如愿。

六年的分离,六年的孤独,刘奶奶的心已经凉了。每一年春节,她都会包很多饺子等待儿子回来,等回来的只有冰冷的空荡。儿子总说抽时间回来,可一年年过去,儿子一次次食言。

儿子结婚第七年的时候,孙子上了幼儿园。当儿子在电话中将这一消息告诉她的时候,她只是简单地“哦”了一声。她不知道孙子的声音,也不知道孙子长什么样子,更没有听过孙子在电话叫一声奶奶。

“孙子”只是一个称谓,不掺杂任何感情,即便他上学,又有什么可高兴的呢?

刘奶奶的失落被人们看在眼里。原本都以为她会跟着儿子去享清福,可现在都可怜刘奶奶。而刘奶奶也成了村子里少有的空巢老人之一。没有老伴,没有子女陪伴,只有空荡荡的院子与等不来的失望。

儿子结婚第八年,刘奶奶骑车摔倒,腿骨骨折需要入院治疗。千里之外的儿子知道后并没有回来,而是给刘奶奶的一位侄儿转了几千元钱,麻烦他代为照顾,之后再也没有过问。侄儿并不上心,交了费用后就离开了。

看着别的病床上的老人都有子女照顾,刘奶奶伤心欲绝,躺在病床上呜呜地哭了起来。她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住了院儿子都不回来看望?无助,伤心,孤独,占据着她的内心。

“我有儿子吗?”

刘奶奶问自己这个问题。

自从儿子结婚后这八年来,刘奶奶一年比一年孤独,一年比一年失落。原本怀揣的希望也在一年年的冷水中破灭。她只想见见那位被自己养大的儿子,哪怕一年见一次也足以。

心寒了,愿望也就不在了。

儿子结婚的第九年,村子里的耕地被征收了。刘奶奶家耕地有十多亩,征收款一共八十多万。在拿到这笔钱以后,刘奶奶做了一个大胆决定。

“能捐吗?”

刘奶奶问工作人员。

这三个字在别人听来太不可思议,相亲们都劝她,但刘奶奶说:“这么多钱我也花不了啊,留一点够自己花就成了,其它的都捐给灾区吧”

“你不给你儿子…”乡亲们到嘴的话又吞了回去。这么多年儿子从没回来过一次,刘奶奶孤独无助着实可怜,和没有儿子的人又有什么区别?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刘奶奶将80万全部捐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知这一事情够怒气冲冲的赶了回来,到家以后二话不说对着刘奶奶一顿咆哮。

“那可是80万呐,你凭什么捐出去?我在外面辛辛苦苦赚钱多不容易,你不把钱留给我,竟然捐了出去?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儿子咆哮着让刘奶奶要回这80万。刘奶奶无动于衷,整个人平静的很。

“你爹死的早,我一个人抗起这个家,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为了供你上学我一刻都不敢休息,不敢买一件衣服,不敢多花一分钱。我受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我从来没对任何人抱怨过,因为那都是我的责任。而你呢,成了家有了媳妇有了孩子,就不认我这个妈了。你自己算算,我们多少年没见过了,你如果算不出来我告诉你。九年了,已经九年了。这九年我日日等,夜夜盼,就想你能回来看看我,让我看看我日日思念的儿子变没变样。你不回来看我也就罢了,电话也不给我打,我每次给你打电话不超过五分钟你就急着挂电话。你就这么讨厌我嫌弃我吗?”

“九年了,我头发白了皱纹多了,你也变了不少。刚刚一进门我都没认出是你来,如果哪天走到大街上碰见了你们一家三口,我都不知道你们是谁。”

“你心里没有我这个妈,我也不要你这个儿子。反正你已经成家立业,我也对得起你死去的爹了,相信它也不会怪我。至于者80万,我捐了也就捐了,宁愿帮助别人,我也不会留给你这个没良心的人。”

听了这番话,儿子愣住了。良久之后他突然跪了下来,愧疚的痛哭起来。

刘奶奶的遭遇让人心疼,让人可怜。孝顺父母是中华美德,可刘奶奶的儿子却丢失了本性,将最基本的孝道抛之脑后,以至于九年的时间都不回来看一眼。对于老人来说最可怜可悲的不是吃了多少苦,也不是生离死别。而是含辛茹苦养大的子女不懂得感恩,将自己抛弃。

这才是最可怜的事。

父母一生都在为儿女奋斗,希望每一为子女在接受了父母的馈赠后懂得感恩,遵守孝道。




去年秋末,我在山上的一个小村里给牛看病时,碰上了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正在吃力地提着少半面袋子的东西,瘸着腿,拄着棍子,一摇三晃地往前面挪。
因为走的是同一个方向,我就伸手帮助老人提上了袋子。他很高兴,一边咳嗽喘气,一边感谢我的帮助。
进村以后,我帮助他把那个袋子提进了屋子里。一进门,一股污浊的空气扑面而来。好像是烂苹果和屎尿之类以及霉烂了什么东西的腐臭味,混合在一块儿了。
屋里的光线很昏暗。可能是为了取暖的缘故吧,窗户上挡着一块破旧的线毯。仅有的一块玻璃才一尺见方。其他的窗框,都是用化肥袋子钉上了。
直到听到炕上发出了一声含混不清的声音,我才在一堆破烂的被褥中看见躺着的一个人。老人说这是他的小儿子。二十多岁得了个红斑狼疮的病。如今快四十岁了,一直治不好。如今卧床不起有大半年了,医生说没有什么好办法了。只能在家里“作养”了。
我问老人家里的其他人呢?他说老伴儿去世几年了。大儿子在外地打工多年,因为离的远,全家人很少回来。女儿嫁在外县的一个镇里,现在两个外孙都在上学,走不开。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村里,种上点儿地,够自己和二儿子俩人吃就行了。
现在村里除了几家养牛、养羊的,原来是二百多口人的村子,这会儿走的基本上没人了。要是那一天一口气上不来了,恐怕是儿子也得饿死了。没办法,就这样熬着吧。活上一天算一天……
今年春天我再次上山时,听这个村里的养牛户说老人和儿子都去世了。据养牛的说,他发现几天也不见老汉出来,做饭时分也看不见炊烟。就喊了个人过去查看,敲门也没人答应。就赶紧打电话,通知了他的儿女们。
女儿先赶回来,砸开门一看,老人早就死了。脸上的肉也被老鼠啃了一块。全身冻得硬梆梆的,死在了锅台旁……




83岁的老太在寒冬腊月跳河自杀了。家人找了几个月,春暖花开的时候,有人在河里钓鱼,才发现溺水而亡的老太,这离她走失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

闻讯赶来的兄弟俩在鱼塘边大打出手,直到警察来了才被分开。

老太是我的邻居,她在我们村辈份最长。我们都喊她老太。

她的命是真苦。很小的时候爸爸赌博,输多了 就把她们母女抵给一起赌博的赌鬼做媳妇。

男人好吃懒做,是农村人嘴里“横草不捏,竖草不拿”的那种人,因为懒,家里穷得揭不开锅 ,40多岁了还没有讨到媳妇。成天无所事事,就在附近村庄的赌场晃悠。

因为是赌钱赢回来的,男人对他们母女非打即骂,每次赢了钱,就买点好吃的在外面吃,好几天都不回家,输了钱,就回家拿老婆孩子出气,骂她们母女是丧门星,是拖油瓶 ,打的老婆孩子鬼哭狼嚎。

这样的日子熬了几年 ,实在看不到希望,老太的妈妈自杀了,那一年老太才9岁。

因为不是亲生的,赌鬼继父也懒得管她,就把她卖到我们村一户人家做童养媳。

老太的婆婆是当地有名的母老虎,外号叫凶婆子。长得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村里的小孩没有不怕她的 ,记得我们小时候,如果闹人,哭起来停不下来,只要大人一说凶婆子来了,立马就不敢哭了,比什么都灵。

那时间的女孩是不读书的,老太的童年是在胆战心惊中长大的。都说“买来的媳妇就像马,任人骑来任人打”,到了婆家后,婆家人就像对待大人一样,成天使唤她做这做那,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挎着比她还高的竹筐去割草,一天要割几筐 ,瘦弱的身子扛起一大筐草,就像一个移动的草垛,根本看不见人在哪里。

回家就一头扎进厨房做饭,那时候这边没有大米,都是吃面食,一个10来岁的孩子每天要和一大盆面做馒头,冬天满手都是冻疮。

一大家子的衣服都是她洗 ,因为力气小,经常跪在地上洗衣服,一洗就是一大盆。

婆婆还逼着她做针线活,纺棉花 总之,小小年纪,种田,家务,女红样样都会。

就这样熬到几年 ,在婆婆的安排下,他们圆房了,那一年她15岁。

好在是在一个家庭长大的,老公对她还不错。有时候婆婆对她大呼小叫时,老公也会帮着她。

18岁那年,他们生了第一个儿子,取名狗剩。农村人愚昧,在他们的意识里贱名好养活。

可是事与愿违 ,在孩子3岁的那年,得了小儿麻痹症 ,因为医治的及时,右腿留下轻微残疾,走路有点瘸。

也是在那一年,老太生了第二个儿子,取名双剩,小家伙浓眉大眼,很是可爱。

都说“母凭子贵”,自从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婆婆对她的态度大为改观,老太脸上也多了笑容。于是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过了几年,虽然很穷,老太也很知足。

天不遂人愿,那一年春天,槐花盛开的季节,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槐花的清香,对于我们农村人来说,槐花的大自然馈赠的美味,于是每到槐花盛开的季节,家家户户都采摘,吃不完的晒干,留着冬天做包子,炒鸡蛋。

那一天吃过早饭,两口子就拿出工具开始采槐花,男人爬上高高的树干,老太在下面捡拾,眼见篮子已满,老太在下面喊,别摘了,篮子装不下了,男人说,上面这一枝开的真好,我再把它摘完,话音刚落,脚下的树枝被踩断,男人从十几米高的树上重重地跌落在她面前。目睹惨状,老太呼天抢地,哭到几次昏厥,男人伤势严重,那时候没有汽车,邻居们发现赶忙喊了一些人抬着去5公里以外的医院,因为内脏破裂,医生还没有来得及抢救,男人就撒手人寰,丢下老太和两个不谙世事的儿子。那一年老太才25岁。

天塌了,老太整日以泪洗面,从此一到春天,槐花盛开的季节,就成了老太的噩梦,槐花再也没有出现在他们家的餐桌。

人性都是自私的,丑恶的。

儿子死了以后,婆婆害怕儿媳妇改嫁,成天出去放风 败坏媳妇的名声,她说老太是命硬 ,克死了妈妈又克死了老公,这种人和谁结婚就会克死谁,还造谣说算命的说了,她还要克死4个男人。

于是尽管老太才25岁,长得高挑好看,人又能干,但是也没有一个男人敢招惹她 ,谁会拿生命去开玩笑呢?

那个年代婆婆当家,因为小时候就寄人篱下 ,老太养成了懦弱的性格,凡事逆来顺从,不敢有一点点反抗。孩子小,娘家没人,一个人孤苦伶仃,生活只剩下眼泪。

好几次,妈妈让我去老太家借东西 都看见她一个人在屋里抹眼泪,我问妈妈为什么老太总是哭,妈妈说老太命太苦。

好不容易熬了几年,村里的一个死了老婆的男人看上老太,于是托人去提亲,一听到是去老太家提亲,人家当时就摆手拒绝,都知道她婆婆的为人,谁敢去讨不咸的盐吃?

于是男人亲自出马,买上两包烟和两瓶白酒去了老太家。结果可想而知,酒被摔碎,男人差点被打,婆婆还放话,谁敢对媳妇有想法,就把他孩子丢茅坑里,男人退缩了,他真怕他的行为连累孩子。

其实老太是看中男人的,这么多年独守空房,身体有种无法抵挡的渴望,她也需要有个知冷知热的男人 ,需要一个温暖的怀抱停靠。她熬怕了,每到夜晚,蚀骨的寂寞就如洪水猛兽般地把她淹没 ,她快窒息了。

那个年代的女人是悲哀

婆婆的淫威下,老太不敢有丝毫的抗争,只有一个人拼命劳作 ,晚上在油灯下做针线活,纺棉花。只有让自己忙起来,才能暂时忘记煎熬,摆脱欲望的啃噬。

等到婆婆过世时,老太已经40岁了,从含苞待放熬成了残花败柳。好心的邻居让她找个人嫁了吧!老太摇摇头叹口气,她说儿子大了,眼见就要结婚了,她如果走了 ,没爹没妈的孩子谁还会嫁呀!

那一年狗剩已经22岁了,因为腿部有点残疾,家里又穷,身边同龄人差不多都结婚了,她还连对象都没有,这可急坏了老太,到处求人给狗剩做媒。

那个年代人的观念守旧,重男轻女思想严重 ,很多女孩一生下来就被丢掉,男女比例失调 ,很多健全的人都找不到老婆,村里大把的光棍,何况是又穷又残的狗剩。(我们家也是,五个哥哥,如果不是二哥有眼光,头脑活络,借了一笔钱,在人家都住土坯房时,我们家就建了四间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可能也会打光棍)。

老太整天对着两个人高马大的儿子唉声叹气。

一晃几年过去了,狗剩的婚事还没有着落。

那一年的春天双剩偷盗铁轨锒铛入狱。被判刑三年。

本来家庭条件就差,没有女孩能看得起,出了这种事,娘儿俩更是抬不起头,狗剩的婚事彻底无望了。

三年以后,双胜出狱了,已是25.6岁的大小伙。在我们农村,最让人深恶痛绝的两种人,一种就是强奸犯,一种是盗窃犯,因为自身污点,尽管长大高大帅气,也没人上门提亲。

转眼又过了两年,眼见两个儿子婚事无望,老太就放话出去,只要有女孩愿意嫁进来,傻子,二婚,残疾人都行。她不想让李家的香火断在她的手里,这样百年之后她无颜去见早逝的老公。

缘分这件事,真是可遇不可求,就在一家人都打算放弃时,同村有一个女孩看中了双剩,主动伸出橄榄枝。婚事一波三折,对于这样的家庭 女孩的父母说什么也不答应,都是一个姓的同宗大家族,而且他们家的情况大家都熟悉,他们不想女儿跳火坑。于是以死相逼。

女孩也是寸步不让,还说生是双剩家的人,死是双剩家的鬼,谁如果逼她,就死给谁看。并偷偷地买了一瓶农药。

事已至此,父母也不好再说什么,就默许了这桩婚事。

老太开心呀!总算做婆婆了,李家的香火也后继有人了。

结婚没多久,夫妻俩就单开另过了。狗剩没媳妇,自然和老娘一起过。

第二年,儿媳妇怀孕了,肚子出奇地大,到医院一检查,儿媳妇怀了双胞胎,这让老太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几个月以后,媳妇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老太高兴呀!请了全村人吃酒。

眼见大儿子30出头了,婚事再也没希望了,老太考虑很久,决定给他抱养一个孩子,这样老了他也有个依靠。

那些年计划生育特别紧,很多家庭生了女孩就扔掉了,我身边很多这样的事例,我叔叔也是单身 ,妈妈在70岁高龄的那一年也是抱养了一个女孩,带大了给叔叔做女儿。

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 ,邻居出门在路边捡了一个女孩,因为自己有了两个孩子,知道他们家想收养,就送他家了。

老太喜欢的合不拢嘴,狗剩负责打工挣奶粉钱,其余事情的是老太再管。三个孩子差不多大,每天都把老太忙得晕头转向,累并快乐着。

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和媳妇的矛盾就出来了。好在都是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引起的,也没什么大矛盾,该帮村的老太还是帮村。

这样又过了10来年,几个孙子都读三年级了,老太也60多岁了,身体大不如从前。那年收麦子的季节,老太和狗剩一起装麦子。麦秸装了满满的一车,狗剩开车,让老太坐麦秸上面,一再叮嘱手一定要抓稳,乡间的路坑坑洼洼,麦秸又很滑,一不小心老太太就从车顶跌落下来了,狗剩赶忙下车,把她搀扶起来,可是老太根本站不起来,当时狗剩吓坏了,赶紧送她到医院。医生拍片检查,告诉狗剩回家准备钱,安排住院,当时狗剩很自责 ,一切开销都没有让双剩出。

出院后又休息了大半年,老太可以下地了,但是因为手术医生的失误,老太要靠拐杖生活了。

好好的一个人变成这样,双剩对大哥一肚子的抱怨,没受伤之前家里洗洗涮涮,照顾几个孩子都是老太一个人完成,农闲时双胜夫妻俩去附近建筑工地挣钱,家里的几亩水稻都是老太浇水,除草,现在老太受伤成这样,自己自理都困难,家里家外事情都做不了了,媳妇只有在家种田照顾孩子,双剩一个人出去挣钱。家里的经济捉襟见肘,于是兄弟俩有了隔阂。

老太一辈子辛苦奔忙,现在却成了累赘,看到媳妇成天拉着脸,她不能接受这样的自己,一气之下 病倒了。

于是兄弟俩商量怎样服侍老人。狗剩的意思是兄弟俩一家一个月轮流,他是老大 ,从他开始。双胜媳妇不干了。她说妈是为你干活摔伤的,凭什么让我侍候。妈没有摔伤之前家里里里外外都是她打理,你把她害成这个样子,也连累到我不能出门挣钱,我没有找你麻烦,你倒好,还让我们照顾。这么多年 妈跟着你过 给你带大了孩子,现在她不能动了,你才想起我们,现在像皮球一样踢给我,你早干嘛去了。

狗剩自知理亏,被弟媳妇怼的哑口无言,也只有作罢!好在他只有一个女儿,负担不是很重。于是就一个人担负起照顾老母亲的责任。

这样一照顾又是八年。

在这八年中,老太身体越来越差,不光不能自理,还经常要吃药,狗剩常年在家照顾老人,根本没时间出去挣钱,现在女儿要读高中了,家里实在没有闲钱,狗剩又去找弟弟,协商老太的养老问题。

双胜还好,很爽快地答应了,媳妇黑着脸,一肚子牢骚,最后还是村干部上门协调,才勉强同意。

刚开始还好,媳妇虽然不是很乐意,但是一天三顿饭还是能吃饱。人老了,不能动了 也不敢有太高的要求,给口吃就行。

慢慢的,媳妇就不耐烦了。每次吃饭,都重重地把碗墩在桌子上,一天都不会老人说一句话,用冷暴力对待她。经常还当着老人的面和双胜吵架,无外乎都是在家照顾老人不能出去挣钱之类的话。

慢慢的,骂老人也成了常态。

老人心里自责,她恨自己一大把年纪还不死,拖累孩子们过不上好日子。家里有两个读高中的儿子,生活压力确实大。哎!人老了,不照了,也只能忍气吞声,装聋作哑。

日子就这样熬着,老太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我偶尔回娘家,会看见老人拄着拐杖站在村口张望,目光呆滞,心事重重。

每次我都会给她一点吃的,她都会客气一番,然后嘴里不停地说,人老了,不照了,怎么还不死。我总是笑着安慰她“老太是好人,可以长命百岁”,她总是轻轻地拍打我的头,说我在诅咒她。

悲剧的起因是因为一根香蕉。

一年寒假,两个孙子都在家,大孙子拿了两个香蕉,打算弟兄俩一个一个,经过奶奶身边,看见奶奶可怜巴巴地望着,就递了一个给奶奶,并剥好皮,塞进奶奶嘴里。

媳妇正在扫地,正好撞见,她一巴掌打上来,并边打边骂儿子“香蕉是买来给你们吃的,你干嘛给她吃,老不死的吃了还有什么用,难不成还想活成精”?

香蕉含在老人口中,剩下的一截被打落在地,老太哭了,然后慢慢地吐掉了嘴里的香蕉,老人什么都没有说,小时候就养成懦弱的性格,让她一辈子没有安全感,一直都是委曲求全。

外面下着雪 老人的心比雪还要冷。

一辈子受尽磨难,含辛茹苦养大儿子,到最后落得这样?老人看透了,这个世界没有值得她留恋的东西,她该走了。

那天下午,老人失踪了。一直到晚上吃饭,家人才发觉。天寒地冻,家家户户都躲在屋里不出门,也没有人看见老人去了哪里。

于是全村人都出动了,就像一张大网撒遍整个乡镇。老人83了,行动不便,不可能走太远,她身上没有一分钱,也不可能乘坐交通工具,于是就这小范围内寻找,家里人也报了警。

那天哥哥给我打电话说起这件事,我哭了,想想老太悲惨的一生,老天爷太残忍,不能善时,难道还不能善终吗?

村里人都是全家出动,找遍了每一个草垛,每一间废弃的小屋,田间沟渠都找遍了 不见人影,大家心里都惴惴不安,也明白发生了什么!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媳妇也害怕了,后悔地打自己的脸,也是忙前忙后地到处找人。

村里人都说,老太娘家没人,不然不打断她腿都是便宜她。

村里有条大沟 由东往西贯穿整个村庄 一直连接港河,于是邻居分析是不是老太想不开跳河自杀了,于是弟兄俩又找来几部抽水机抽水,水抽完了 还是不见人影。

可怜的老人,就这样消失了。

那段时间,寻人启事贴遍大街小巷,朋友圈都在转发这件事。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周围人都淡忘了这件事。春暖花开了,到处都是一片生机。

柳树发芽了,河面的冰也融化了。于是垂钓爱好者又开始野钓了。

那天,天气很好,风平浪静,吃好午饭,村里一个年轻人骑上电动车去村西头的港河去钓鱼。

下好鱼饵,他开始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等了很久, 只钓上几条小鱼,他有点失望,就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缓解一下眼睛。

站在河堤上极目远眺,一望无际的河面尽收眼底。突然他看见不远处有一个黑色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当时心里没有多想,以为是别人扔的废品。村庄的人差不多都搬走了,家里不用的东西扔河里很正常。

于是他又开始蹲下去聚精会神地钓鱼。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他又站起来活动身体,那个物体越漂越近 ,他仔细地辨认 ,越看越像个人 ,瞬间他想起几个月前失踪的老人,他吓得魂飞魄散,撒腿就跑,渔具都没来得及拿。

听到消息,弟兄俩立即奔向河边,还不忘叫上一些邻居 。

尸体被打捞上来,兄弟俩跪地痛苦,那嚎叫,穿破云霄 ,谁都感受到,那是发自内心的自责,是真心的后悔。

哭着哭着 狗剩突然站起来,一下子扑向弟弟开始厮打,兄弟俩扭做一团,打的不可开交。村民几次把他们分开,几次又打在一起,直到警察过来才平息。

最后,法医警察根据当天发生的事情,结合老太平时的为人,加上家里人也不赞成验尸,断定老太是自杀。老太用这种方式结束了悲惨的一生。

在邻居的叹息声中,有人骂媳妇的不孝,天理难容,有人说老太是解脱了,可是 用这种方式解脱,老人生命最后一刻有多么无助呀!

总结:

如果你在农村生活,你会发现身边有很多老人,他们的晚年都是很凄惨的。年轻时吃不饱穿不暖,为了孩子穷极一生,等到老了,被榨干最后一滴血,成为儿女负担的时候就会像包袱一样被扔过来又甩过去,居无定所 ,老无所依。哪怕是在自己亲手带大的孩子面前,他们也是活的忍气吞声,小心翼翼。小时候父母给了我们十分的爱,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能好好孝敬他们?哪怕是拿出一份的爱去偿还。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呢?照顾好家里的老人,别到最后落得“子欲养而亲不待”。

老太是我下辈子遇见的最苦命的老人,希望她在天堂找到父母,一家人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一起。

对于当今社会老人该怎样养老 谈谈你的看法。




我们的老邻居、杨叔,是我见过的最可怜的老人,但他的可怜是属于一种别样的可怜!

杨叔今年七十八九,快到八十的年纪。头发眉毛都是白花花的,但身体还很硬朗,耳不聋眼不花,一个人出门坐公交,去旧物市场摆摊做买卖,一点也不糊涂。

尤其那张嘴,特能说!语言表达能力极强,对于针砭时事,发牢骚这些情绪的表达绝对擅长,跟你说上一两个小时都不累……就这种喷唾沫星子的功夫,简直堪比一个最唠叨的妇女……如果声音可以用作武器上战场杀敌,我觉得杨叔的唠叨就具有足够杀伤力!

杨叔见着什么说什么,看着什么骂什么。比如国际实事,国家大事,民生新闻,百姓生活……等等上至天上的卫星发射,元首会晤,大国争端,小国开战;下至地里的土豆栽培,蔬菜涨价,疫苗打不打,口罩戴不戴……等等,几乎没有杨叔骂不到的东西!

前些日子谈到涨工资的事,别人问他,“杨叔,涨多少了?有七八千了吧?”“涨多少有啥用?也不够花,四个孩子都下岗,十多口人吃。咱们涨那点玩意够干啥的?你看人家X国,人家那福利,上学治病不花钱,失业有保险……你看咱们……”

“拉倒吧,他们有啥好?坏的流油,连疫苗都靠咱国家支援呢!他们要是好好扼制,疫情早结束了。你还说他们治病不花钱,咋不花钱?他们治病都是个人花钱,要不咋死那么多人?也就咱们国家,治新冠不花钱,打疫苗不花钱……”杨叔听了,无言以对,气的一甩袖子走了!

人们眼瞅着他气汹汹的走上街道,拉着他装货的小车子,七扭八歪的迈着步。本来一两米宽的人行道,他好像觉着窄,竟拎起小车子去撞护栏。一下一下的撞了好几下,把护栏也弄的歪七裂八的,路过的人们都偷偷瞧他,不知道这老头哪来的劲,又哪来的脾气……

其实杨叔的条件不错,个人是某医院的副院长退休,老伴原来也是医院的医生,俩人退休工资一万多,最主要老两口身体都没有大毛病。

但是,杨叔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几个孩子的生活都不好。大闺女年轻时和一个当兵的搞对象,杨叔嫌人家穷,到底逼着俩孩子分手了。

后来大闺女又处了两个,也都没得到杨叔的批准,他总觉得人家配不上他闺女的条件。以后大闺女就再也没搞,而且好像受了点刺激,把自己吃胖了,原来一百斤的小体型,一下子变成了二百多斤,减了几次肥也没能成功。一直到下岗以后,又得了糖尿病,整个人就颓废了一般。虽然不至于傻,但是身体不行,情绪上又自卑,就只能在家里靠父母养着了!

二闺女搞对象的时候,杨叔没敢管,怕二闺女也像大闺女那样受刺激。二闺女的男人是某厂的副总,比闺女大着五六岁,很成熟的样子。逢年过节来串门必定是大包小包极丰厚的礼品,对家里的事也上心,总是有求必应的去办!

但是俩人同居了两三年也不结婚,后来才知道男人有家,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老伴就想拆散这对野鸳鸯,无奈闺女不肯,杨叔也就默许了。谁知俩人过了七八年以后,男人突然和闺女分手了,一去不回头。

闺女知道自己的大好青春已经不在,这些年光流产就做了三四次……心里憋屈的不行,又怕名声坏了,又不敢声张……后来委委屈屈的找了一个男人嫁了,生活的也不幸福!

三闺女和丈夫开了一个西医诊所,收入还不错。但是闺女怀孕的时候检查出胎儿不正常,两口子要做掉,结果被杨叔拼了老命拦下来,说那是一条生命,逼着闺女生出来由他抚养!

孩子生出来以后果然不健全,闺女和姑爷子没养几天就给爸妈送去了。于是杨叔和老伴一直抚养那孩子十多年,那两口子刚开始还偶尔回来照顾一下,后来又要了一个孩子,对这个就一点不顾了,就当没生过一样。自然那孩子吃药,治病,生活……等等一切的花销也都是杨叔来负担的!

杨叔还有个老儿子,长的挺帅,为人处事也善良懂事。但是不能生育,媳妇想着要一个孩子来抚养,杨叔不同意,说那是别人家的孩子,养大了也白扯。于是媳妇离婚走了,儿子就再也没搞对象!因为他们家的条件实在是太高,一要媳妇能挣钱,二要没孩子,哪怕是离婚的,孩子留在男方的也不行……

杨叔最担心自己的儿子为别人抚养孩子,更不愿意儿媳妇花自己家里一分钱,就因为儿子不能生育,他就认为没有任何投资的必要,所以儿子一直单身至今!

因此,杨叔生活的不幸福,怨声载道。老两口每个月的工资虽然一万挂零,但是一样紧巴巴……大闺女一分钱不挣,二闺女天天回来蹭饭,三闺女的大儿子整个由老两口抚养。现在老人年纪大了,给孩子翻身翻不动,就只能雇人伺候,每个月要给护工三千元。老儿子挣得不多,平时又爱玩麻将打游戏,钱不够花也找父母贴补!

还有一样,就是老两口认为自己一年比一年岁数大,对家里的大闺女,老儿子,和瘫痪的外孙子都要有个安排……他们就把希望都寄托在三闺女小儿子的身上。所以,每个月还要尽量攒钱给那孩子存上,当然是越多越好……

所以,杨叔这位快到八十岁的老人,还在忙碌着。风里来雨里去的去挣钱,有时和人产生误会,还会发生口角!

前几天在旧物市场摆摊的时候,杨叔相中了一套旧书,说过一会儿来买。卖书的等他一阵没有来,就把书卖给了别人。等杨叔忙完了过来取,发现书已经卖掉了,就发了脾气,骂那卖书的人。那人一边解释一边道歉,旁边还有人劝架,但是杨叔不听,人家越劝他越骂,最后竟坐在人家身边骂。“你说你是人不?”

那年轻人说,“我不是人!”杨叔说,“对了,你知道这个就行!”那年轻人后来实在惹不起,就早早收摊回家了。他一是怕杨叔骂个没完没了,二是怕老头万一磕了碰了自己担不起责任……旁边也有人悄悄说,“你收拾走吧,他就那个臭脾气,其实也挺可怜个老头,七八十岁了还得干这个。你别跟他硬碰硬,他那大年纪了……”

——人说世界万物都因碰撞而生,世界万物又因碰撞而毁。我看,杨叔这老头,也是因为碰撞而“可怜”!所以说,他的可怜是属于别样的“可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老人   孙子   槐花   儿媳妇   闺女   老太   村里   婆婆   媳妇   奶奶   丈夫   家里   儿子   孩子   男人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