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跑步跑几公里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无需减肥,仅仅锻炼的跑法那可就灵活了。

根据个人喜好吧。比较常见的锻炼模式:

1 每周跑四次或五次,不要天天跑哦,伤身体。

2 周一到周五选一天跑间歇,其他时间跑有氧。

3 六日选一天跑长距离 LSD。

至于跑量,那就因人而异了。

日常跑5,那周末跑10就行了,周跑量20-30左右。

日常跑10,周末就跑到20,周跑量50左右。

重点是把握好心率和时间。建议日常有氧40分钟,心率区间1-2区,间歇30分钟,心率4-5区。

周末lsd,120-150分钟,心率1区。




谢谢邀请!

这里你说的应该是运动强度吧。

这里要看你的训练目标,这里以减肥有氧运动为例。应该注意几点。

减肥有氧运动每个人适应的强度是不一样的,所以用心率来测算。一般在最大心率的60%~75%强度,效果最好。最大心率等于220-年龄,(这是一般通用的计算方法,肯定有点误差的。

第二点,就是有氧运动的时间。一般要持续半小时以上。因为有氧运动在持续二十分钟后,脂肪参与供能的比例最大。前二十分钟基本上是体内糖原供能。

原则上是只要你运动,肯定是有健身的效果的。至于训练强度和时间也是根据自身的情况,循序渐进的加强。




作为一个跑步多年的跑步达人,这个问题我是最有资格回答的!

有一些跑步的问题,我们真的需要搞清楚,这样我们才能无忧跑步,健康跑步,快乐跑步,跑步真的有太多的好处,但同时如果你把握不好,跑步又有太多的坏处!

跑步是需要把握跑量的,然后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不清楚,每天运动多少公里最合适?如果你去问一个跑步新手。他可能不太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作为一个跑步十几年的达人,对于这个问题我认识很深,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是了如指掌,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只有把握好运动量,你才能健康跑步!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说一说,每天运动多少公里最合适?我给大家细细的分析一下,相信你们就能知道什么是最适合的跑量,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跑步公里数!

每天运动多少公里最合适?

我们每天运动的公里数最好控制在4到7km,当然,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字,我们跑步的公里数最好控制在这个范围之内,多一点的少一点,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安排!

不同的人群对跑步的公里数有不同的要求,青年人可以多跑一点,减肥的人群也可以多跑一点,但是老年人就要少跑一点,身体患有疾病的人也要少跑一点!

如果你想去减肥!

想要减肥的朋友,我建议大家可以把跑步的公里数控制在6km左右,一般跑6000米所花费的时间在30分钟左右,跑步30分钟,脂肪就能够充分的燃烧,非常有利于减肥!

当然在前期我们可能要少跑一点,如果一下子跑6000米我们的身体可能吃不消,很容易导致受伤,我们可以一点一点的来,慢慢的将跑步的强度提高到6km!

如果你是青年人!

其实有不少朋友,他们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跑步来增强体质,如果我们是年轻力壮的青年人,我建议大家每天跑步的公里数最好控制在7km,千万不能跑的太多!

我有一个朋友他就极其的热爱跑步,每天跑十公里,结果跑了两年多,膝盖已经磨损严重,跑步都一瘸一拐的了,所以即使我们是青年人,我们也应该适度运动,一周五次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是老年人!

老年人更要注意跑步的公里数,我建议大家可以采用两公里慢跑两公里快走的方式来运动,这样既能保证强度不易超标,同时也能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不受到损害!

而且我建议老年人一周跑三到四次就可以了,根据科学研究表明,老年人每周运动三到四次,每次30到40分钟的低强度有氧运动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大的好处!

如果我们身体有恙!

如果我们患有疾病,比如说一些因为跑步而受伤的人,比如一些患有三高的人,比如一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那么我们的运动强度一定要严格的把控!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疾病的轻重来安排自己的运动公里数,但是我建议大家每次跑步最好不要超过4km,而且我们的跑步速度要慢,这样对我们的病情才有利!

每周跑多少公里,其实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跑步的距离,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管跑多少,只要不过量,不伤身就可以了!

获得更多的跑步知识,您可以点击上面的头像关注我!




跑步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老少皆宜,锻炼效果好,无需另外从师,也不用额外花钱,而且简便易行,只需换上一双合脚跑鞋,走出家门就可参加。

每天跑步几公里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身体素质千差万别,个人在不同年龄层次也会有所不同,从年轻时起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退化,跑步距离应该区别对待。

拿我自己来说,由于在同龄女性中身体素质还算好,年轻时每天跑步至少要中等速度五公里以上才能达到锻炼效果。现今早已进入中年,感觉身体退化了,运动量随之逐步递减,每天以中等速度跑两公里就能达到锻炼极限,不能再增加。

跑步锻炼一定要量力而行,根据自身情况定夺跑步速度与距离。锻炼后气喘,身体略感疲劳即可。不能超过人体承受能力,否则锻炼不成反而会对心脏和腿部关节造成伤害。

跑步锻炼虽好,并非人人适合。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膝盖受伤等疾病和身体过于肥胖者都不适合参加。




每天跑几公里,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如果我说跑5公里,大家同意吗?肯定有人不同意,因为某个人明明每天只跑3公里,身体就变好了。那么,跑3.1公里,或者跑2.9公里,又会怎样呢?

实际上,人们很想得到一个确定的跑量,只要按照这个跑量来跑,就能锻炼好身体。遗憾的是,这样的“绝对化的跑量标准”是不存在的。如果一定要按照某个确定的距离跑步锻炼,就成了现代版的“刻舟求剑”了。

那么,每次的跑量和锻炼效果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如果锻炼效果是指“增强心肺功能”?

那么慢跑、普通的长跑,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和力量训练的见效速度相比,跑步这样的有氧运动带来的心肺功能改善速度,可以说是坐上了火箭、直冲云霄。

研究显示,有些人在跑步锻炼后2周,有些人在跑步锻炼后10周,心率就会开始降低。跑者的切身体验表现为,跑同样的距离,变得更快了,也更轻松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衰老不可避免,但通过坚持跑步等有氧锻炼,心肺功能下降的趋势大部分都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抵消(美国国家体能协协会《私人教练基础》文汇出版社,第115页)。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老年人也能跑马拉松,而且相当多的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是马拉松的佼佼者,毫不逊色于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要达到提升心肺功能的锻炼效果,新手基本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1)运动频率。每周至少跑3次,介于3至5次之间就可以了。

(2)运动强度。只要你能够跑起来就行,不用跑得多快。

(3)运动时长。每次建议跑30分钟以上,但刚开始时应该有一个适应期,只需要从适合自己的起步时长练起,比如跑15分钟或20分钟,剩余的10至15分钟可以改为快走(假设你计划跑30分钟)。

那么30分钟可以跑多少公里呢?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假设某个新手以每公里9分钟的平均配速跑了30分钟,那么差不多可以跑3.33公里。

如果你是跑步老司机,匀速跑当然是保持心肺功能水平的好办法,但通过冲刺跑、爬坡跑、折返跑、计时跑、变速跑等方式,则可以更好的锻炼到心肺功能,跑量因素倒在其次了。

如果锻炼效果是指“有效减肥或减脂”?

那么,选择跑步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在身体的三大供能系统中(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有氧氧化系统),只有有氧氧化系统涉及脂肪的消耗问题。而有氧氧化系统只有在长时间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中,才能为身体大量燃烧脂肪供能。

虽然从跑步锻炼一开始,有氧氧化系统已经开始为身体供能,但脂肪供能的占比在前30分钟并不高。大约在跑步开始后的第20至40分钟这个时间段,有氧氧化系统将由消耗糖供能为主,逐步转变为以消耗脂肪供能为主。因此,包括跑步在内的各类有氧运动减肥的时长,最好能超过30分钟,才能达到较理想的减肥效果。

30分钟可以跑多远呢,前面算过约为3.33公里(每公里配速9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跑步锻炼积累之后,普遍的大众5公里长跑平均配速约为每公里6分钟,用时恰好也差不多半小时。所以,经验上建议新手至少跑3至5公里,而老司机至少也得跑5公里。

不过别教条哦,这个只是普遍性的建议,具体到每个人,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来确定。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每次的跑量不重要,确保运动时长才比较重要。因为只要能跑起来,跑步的强度足以达到“中低运动强度”的要求。所以,锻炼者得想办法让自己跑得久一点,可以是30分钟、40分钟,乃至60分钟。

(2)跑不到3公里、5公里,怎么办?基本原则是,降低运动强度,但确保运动时长。比如将跑改为快走,但总的运动时长不变。

除此之外,将跑步方案设计成高强度间歇训练的方式,可以用时更短(15至20分钟),因而跑量自然会大幅减少,但减肥效果仍旧不错。只不过这个跑法,对心肺压力太大,对于体能和心肺要求颇高,并不适合新手。

如果锻炼效果是指“增加力量”或“增肌”?

那么,根本无需跑步,因为跑步这样的有氧运动,无法帮助锻炼者提升肌肉含量水平和肌肉力量。但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起到增强臀腿部相关肌群肌耐力的效果。因此,想增肌或让自己力量更大,应该去撸铁。

如果锻炼效果是指“塑形”?

塑形的含义是,让身体的某些部位的肌肉尺寸和比例,达到更加好的状态。具体来说:

一肌肉必须足够饱满,才可以让人去“塑造”;

二让肌肉线条更清晰,也就是需要减脂。

前面已经说了,长跑、慢跑这类有氧运动对于肌肉的增长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因此,不做力量训练的人,直接开始跑步,也就不存在塑形的问题,因为没有东西可以塑。当然,也就不存在跑量多寡的问题。

但如果是一个力量训练者,进入了减脂期,那么投入大量的跑步时间就很有意义。实际上,不少力量训练者会在减脂期的训练日中,将跑步作为单独的一个训练项目,比如早起后空腹慢跑40分钟,下午再去做力量训练。这种情况下的跑量,差不多也就是五、六公里的样子。

还有一些锻炼者,会在力量训练后,接着进行15至30分钟的慢跑,以避免长时间有氧运动造成肌肉流失的问题。这种情况下的跑量,也就是3至5公里。

可见,锻炼者想要达到怎样的健身效果(健身目标),决定了每个人或在每个健身阶段,不同的训练侧重和训练方式。跑步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跑量也会随之不同。简而言之就是,绝对化的跑量标准,并不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效果   公里数   心率   有氧运动   青年人   脂肪   肌肉   强度   身体   速度   力量   功能   建议   时间   财经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