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于谦是当今相声界最牛的捧哏,他到底厉害在哪儿呢?

相声观众不一定都喜欢郭德纲,但无人可以抵挡谦的魅力,这就是于谦的厉害之处;因此,于谦有了“捧哏第一人”“最牛捧哏”“相声皇后”等各种荣誉称号,但是于谦的捧哏到底怎么个厉害法,大多数人只是人云亦云,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今天,我们就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于谦的捧哏实力。


甘当绿叶,心态平和

当一个相声演员在选择成为捧哏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明白自己的定位是绿叶,搭档才是红花;无论在舞台上还是在舞台下,都是配角,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


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做起来很难。相声自诞生以来,捧逗利益之争就从来没有停过,因此裂穴者也大有人在,比如奇志和大兵、何云伟与李菁、赵伟洲和杨少华、马志明与杨少华等等。要么是捧哏不甘于人后,要么是逗哏不满被抢了风头。


于谦这些年看着郭德纲从一个在小剧场混饭吃的小演员,一步步成长为相声界的最大腕儿,人气飙升,财富剧增,地位也扶摇直上九万里。于谦面对搭档身份的剧烈变化,一直保持平稳的心态,在舞台上一如既往的逆来顺受,任凭郭德纲如何调侃,从来没生气过;在生活中,一如既往的低调谦和,只要和郭德纲同时出现,一定是跟在郭德纲侧后方。


当然了,郭德纲也没有亏待于谦,无论是在金钱上还是地位上,都对得起于谦的付出。


懂得取舍,知道进退

很多捧哏演员非常享受在舞台上翻包袱的快感,但是并不考虑这个包袱对于整段节目的必要性,只是为了翻包袱而翻包袱,这就是典型的不懂得取舍。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看郭德纲、于谦和高峰同台,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包袱,只要于谦翻了肯定是炸裂般的效果,但是于谦从来都不翻,高峰也不翻,我百思不得其解。大意是郭德纲介绍于谦说比他大四岁,但是他们仨是同班同学,言下之意是于谦蹲了四年班;但是高峰也在场呢,他比郭德纲小十岁,其实于谦和高峰都可以翻这个包袱,说他蹲了十年班,可是这段子翻来覆去演了无数次,这两人从来没有翻过这个包袱。


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我都能看出来,于谦有无数次可以在台上占郭德纲便宜,为自己扳回一城的包袱,但是于谦从来都是只翻必要的包袱。


所谓必要的包袱,就是翻了以后既能对整个节目有帮助,又能够维护逗哏演员在舞台上的权威性和主导地位。比如刚刚提到的那个包袱,如果于谦说郭德纲蹲了十年班,那观众瞬间就出戏了,显得不真实,节目就被打断了,效果肯定受影响。

德云社的捧哏演员杨九郎也很有前途,但是他和于谦相比,最大的差距就在这一点,翻了不少没有必要的包袱。


反应灵敏,控场一流

捧哏演员之所以被业内叫做“量活”,就是因为其有大局观,懂得在时间段说什么样的话来推动节目的发展,烘托节目效果。


郭德纲的很多包袱的皮都薄,基本没有什么门槛,对观众的友好度较高,但是难保有不常听相声的人,或者是因文化、地域等方面的差异,一时间会反应不过来的包袱,就需要于谦适当的做一下解释,这是于谦的重要作用之一。


有很多捧哏演员在逗哏甩完包袱以后,立马就做解释,不留给观众反应的时间;要知道自己慢慢品味出来的笑点,远比别人告诉你的要好笑的多,所以于谦一般都是等观众笑的差不多了再解释一下,让观众自己品味,最后再通过解释照顾一下没有理解的观众,这就是传说中的尺寸问题。

德云社的捧哏曹鹤阳经常被吐槽的一点就是这一点,翻包袱的节奏太快,嘴巴又碎;如果能把节奏放慢一点,那绝对前途无量。


演技在线,实力懵逼

相声演员也是演员,演技好对相声表演的帮助也是很大的。在相声舞台上,于谦绝大部分时间扮演的都是一个大傻子,被郭德纲耍的团团转还开心的帮人数钱呢,全场观众都看出来他被老婆绿了,孩子是别人的,父母也被坑了,一家人都损的不成样,只有他一个人傻乎乎的好像什么都不知道。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是假的,但是于谦傻乎乎的样子特别入戏,所以我用“实力懵逼”这个词来形容他,人家那个“懵逼”的状态是实打实用演技展示出来的,在无形之中就将相声的效果提升了一个层次。

德云社的捧哏郎鹤炎也极具实力,但是他和于谦相比,差距就在这一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观看他演出的时候注意一下他的演技。




于谦厉害在哪?用户说好才是真的好。

想当初,郭德纲刚收货,就给五星评价,“让我特别满意”,“挑不出毛病”,“太是说相声的了”,“不好找您这样的”。使用一段时间后又追评,“会慢慢往里加东西”,系指于谦对捧哏艺术新贡献——神回复。

这通连环赞把于老师夸得脸红一阵,白一阵的。

咱本着外行看热闹原则,说几处于谦厉害的地方。

有功底

北京市戏曲学校相声班毕业,赵世忠、王世臣等名家指点,拜师石富宽。名门正派,履历完整,嫡出相声演员。北京电影学院进修,京剧,京韵大鼓等艺术会的不少,摇滚老炮形象深入人心,又是一堆加分项。但说于老师有功底,还不只这些,主要说的台上表现,那捧哏的尺寸、火候都是极致上乘的。印象深的比如《红事会》的垫话。…… “拦您一句,我爸爸不是说相声的。”“对,你爸爸是听相声的”一段。一递一句,不疾不徐,天衣无缝。列位有兴趣的可以搜下听。

会作戏

《老师好》,澳门国际电影节影帝,这还了得吗。在相声舞台上,他表演也极其生动,行话说是脸上有买卖。今年捧黑衣人孔云龙的《扒马褂》,这种刨活式表现形式,很少见,其实最吃劲的是于老师。他在台上又急眼、又擦汗,让效果炸裂。演的真好,看出疼三哥来了。

接茬快

于老师的智商应该很高。都说老郭八核脑袋,我看于起码得七核。众所周知,郭、于二人是没固定台词的。老郭说新段子,也是拿块烟盒大的纸片,跟于老师提前说下大纲,然后就上台演。这在相声行内是罕见的。这种表演方式,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语言生动、不刻板。但对于老师现场反应要求极高,也反映出郭对于艺术水平的绝对信赖。于老师也展示高段位水平,郭的话出来,从没有掉地上接不住的情况。话说回来,不太理解为什么这么难为自己,也许是为了保持剧场表演重复节目的新鲜感?我听过不同版本的《白事会》,明显能听到于老师捧哏台词的变化,一次比一次成熟、效果好。

神回复

前文说到郭使用于一段时间后,才夸“会慢慢往里加东西”也就是“神回复”。说明于老师不象今天的捧哏新人们,把怼逗哏当追求。他是在规规矩矩、漂漂亮亮、从容地完成捧哏任务的基础上,稍晚些才开始慢慢追求更高效果、更新效果的。而且他不是怼老郭,而是帮老郭发挥得更好,倒是郭给于不少考验,而于总能把握机会把包袱翻的更响。说说早期为数不多的,于把老郭都逗笑场的一段。大概是《夸住宅》吧。郭“我有个外号,善(骟)人!”一段,郭重复“善人”,于老师施展渐进式捧法, “这是您名字还是工作啊”、“刚下的刀”、“养些日子再出来吧”。在观众们爆笑中,郭也情不自禁笑场了。于老师炸场式的“神回复”,网上很多,不多列举。

今天好日子,给于老师道喜,生日快乐!




于谦能够成为当今相声界最牛的捧哏,他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的搭档叫郭德纲。

就像于谦说的那样,如果不是因为郭德纲,现在的于谦可能已经不说相声了。

如果于谦不说相声,那他到现在能获得的最高成就可能就是在某60亿票房的电影里面扮演过一个配角这么一件光辉事迹。

于谦的相声成就依赖于郭德纲,但并不是说,于谦的相声成就是郭德纲给的。

两个人互为搭档,是相互成就的关系。

就像郭德纲说的那样,跟于谦合作,就是舒服。我相信他,甩什么包袱他都能接住。

于谦功底不错,但如果不是跟郭德纲合作,我相信他会很累,老想着这句怎么捧怎么翻他是不是说错了之类的事情。但是跟郭德纲合作,完全什么都不用想,靠着潜意识随便聊天都可以。不管郭德纲说什么我都认下就行了,他相信老郭在后面一定可以把说过的话全都变成包袱抖出来。

郭德纲也同样,跟于谦合作他最放心,不管说什么于谦都给兜着,没有比于谦这么还认哏的演员了,说你老婆孩子什么都不孬,这也是郭德纲觉得跟于谦合作比较舒服的地方。

也是于谦作为捧哏的一个优点。

于谦和他的师父一样,不抢戏。

石富宽的人生格言就是“做一辈子绿叶。”在相声舞台上,于谦就是这么一个绿叶。

我相信,找到合适的搭档是相声演员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这个大爷,有点可爱。




我认为谦儿大爷最厉害的地方在于“藏拙”,捧哏风格不温不火,对比老郭早期搭档张文顺先生,那是典型的进攻型捧哏,包括老郭自己捧哏也是嘴上不肯吃亏。在早年的相声,好像是《羊上树》里,老郭说了一句:爸爸您干嘛去。谦儿大爷立马回了一句:我洗澡去。这基本就是谦儿大爷这段活儿里唯一占老郭便宜的一句话,到了后期,谦儿大爷更是几乎都是“受欺负”的角色,不争不抢,不紧不慢,有时候甚至不需要说话,就能把一个摇滚大爷的没溜儿表现的淋漓尽致比如在跟岳云鹏合作的《扒马褂》中,当老郭说到“夹着尾巴做人”的时候,谦儿大爷直接往老郭身后看了一眼,连“嗯”、“啊”、“这”、“是”都不用说,就完成了一次现挂。




你的问题我来回答 以下:

1.于谦是相声界最牛的捧哏

据说捧哏叫量活,我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逗哏使出来的活捧哏来把握尺度,觉得太短了不够就抻长点,觉得有点过了就往回拽拽,既不能凉了也不能太热,把要表达的内容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至于效果如何那就要看逗哏的功夫了,因为要有逗才有得捧。

2.他到底厉害在哪儿呢?

个人认为他捧哏的精髓是“话不在多 点到为止”,让观众自己去想,我就说这么多你们自己想象去吧。

~关于抽烟喝酒烫头 有一种人设叫:烟抽的越狠 人设站的越稳____谢谢邀请 以上




我不是说相声的,我是听相声的。多年来,我听着郭德纲和于谦的相声入睡。原来我一直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努力想过之后,才明白那是因为于谦的把控能力太厉害了。

所以,我不想说于谦的那些我们已耳熟能详、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神回复,我想说:其实于谦是声音和节奏的高超把控者。

比如,当于谦把郭德纲逼入尴尬的绝境,郭德纲气急败坏地声调越拔越高时——“我不能上大学吗?我就上清华了!怎么你不信吗?”达到一定极限程度后,于谦会适时地压下来——“嗯,我快要不信了”!

反之,当郭德纲压低声音比如模仿日语说“吆西”时,于谦又会适时地挑起声调“日本话啊”!

而在整体上,于谦无论是压低还是挑起声调,他自己的声调和郭德纲又不是划一的,而是错落有致的,使得他俩的声调与节奏总是在变化中趋于和谐。

套用郭德纲在一段相声中的词儿就是:如果郭德纲是架钢琴,于谦就是钢琴师;如果郭德纲是个乐队,于谦就是指挥家——没错,在于谦的把控下,他俩的相声经常像音乐一样,抚慰我们的耳朵和浮躁的内心。

所以,有时候他俩说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如同我们并不一定总是在意一首歌的歌词一样!听着他们的声音,难以入睡的我,就能酣然入梦了!

相比之下,有些逗哏和捧哏的声调与节奏是高度一致的,不是说这样就不好,至少会显得热闹。只是感觉于谦的做法更难,因为他不会被郭德纲带着走,更不会只做陪衬。相反,由于他的把控和调节,才使得俩人相得益彰,给我们以享受。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于谦最厉害的地方,至少是之一吧。




五个地方比较厉害:

几位好老师,一位好师父,一个优秀的搭档,一个长久的搭档,为人处世的智慧

如果单论捧哏水平,在世的相声演员里,于谦还真谈不上第一,甚至前三都够呛。但要将名气、咖位、流量以及搭档等多种因素全都加进去呢?那于谦妥妥是当今相声界最牛捧哏。

实话实说,名气、咖位、流量这些东西虽然听起来显得不是那么高大上,但这也是评价一个艺人的重要指标,只谈水平不谈名气那是清高,只谈名气不谈水平那是虚荣,业务水平和名气结合在一起才有点儿真理的模样。

一,几位好老师

于谦是相声坐科出身,他在北京戏曲学校相声班学习时的老师全是名师,王世臣、罗荣寿、高凤山和赵世忠,这老几位可都是实打实的相声大家。

虽然当时于谦有“死羊眼、一张脸、身上板、嘴里颤”的美誉,但他的捧哏天赋还是不错,尤其是得到捧哏巨匠赵世忠的传授,也让于谦从小就有了“小赵世忠”的绰号。

这个业务底子打得好,也就奠定了日后于谦纵横相声界的基础。

二、一位好师父

这个好师父就是于谦相声门拜的师父石富宽了,石富宽当了一辈子捧哏,搭档又是风格多变的侯耀文,因此练就了石富宽能正能谐严丝合缝的捧哏风格和水准,虽然于谦的相声本事并不都是石富宽教的,但石富宽的指点也不能少了,尤其是郭德纲身上确实有一些地方和侯耀文相像。

三、一位长期的搭档

从进入相声班开始学相声到如今,于谦的相声生涯已经有了接近四十年的光景,可以说在前二十年算是浑浑噩噩通过影视剧、小品和观众混了个脸熟,真正成名还是在和郭德纲合作以后这二十来年的时间。

一对搭档如果能合作十年,基本上就能形成极为成熟的默契,如果合作二十年那基本上就跟一个人差不多了,尤其是郭德纲于谦的演出频率相对较高,这种默契的磨合次数相对也就很多。

笔者第一次看郭德纲和于谦的搭档还是2005年,和现在对比,两人之间的配合和默契程度简直是天壤之别,老实说那个时候于谦的节奏还是有些慢,用词也不简练,经常有点拖包袱之感,现在基本上和郭德纲之间的合作已经到了化境,这也是熟能生巧的结果。

四、一位优秀的搭档

说这句话有些人可能不爱听,现在有一些观众甚至还认为郭德纲能走红全凭于谦捧哏,要不是于谦捧,郭德纲的相声不会这么红。类似观点还有,要不是李文华捧,姜昆也不会出名什么的。

其实,这种观点属于典型的片面观点,也许现在的郭德纲相声水平确实不如以前,也不如于谦招人喜欢,但实打实讲,于谦就是郭德纲带红的,而不是反过来郭德纲是于谦捧红的。

在相声界有没有能捧红逗哏的捧哏?有啊,比如冯巩就是,刘伟、牛群和冯巩的合作都堪称受益良多,但同时也不能否认刘伟和牛群本身就有相当高的水平。

但于谦并不是冯巩那一挂的风格,他的捧哏在早年偏温,话多容易挡包袱,说他像赵世忠不假,可你别忘了那前面还有个“小”字呢。

笔者的观点一直是,如果没有于谦,郭德纲一样能爆红,他和张文顺、王玥波甚至王文林、李菁的合作一直都不错,在和于谦形成固定搭档前的很长时间里,他的搭档都是张文顺他们,那时候的郭德纲虽然名气不大但相声表演水平可比现在强。

反过来,如果没有郭德纲,于谦和其他逗哏的合作就极难达到现在的名气,这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一开头笔者就说了,单论捧哏艺术,于谦肯定达不到当今相声界第一捧哏的水平,比如王佩元就能排到于谦的前头。但是,王佩元最大的问题是一直没有太给力的搭档,他和苏文茂、常贵田等人都合作过,但年头不算多名气也不算大,所以不是相声爱好者都很少知道他的名字,王佩元和于谦的名气对比就是搭档给力不给力的区别。

此外,别忘了,于老师流传最广的三大“人设”还是郭德纲给归置的呢,更别提于老爷子、谦嫂系列了。

五、智慧人生

于谦在为人处事上比郭德纲要活得明白,他在招人喜欢接地气的地方极其高调,比如玩儿、摇滚、喝酒、抽烟什么的,这些地方的高调只会让他更接地气,更别提他加盟的那些电影了。

而在一些容易引发争议的地方,于谦的表现又极其低调,比如郭德纲的那些官司和师徒互撕等,于谦最多也就是敲敲边鼓很少撸袖子直接下场,这一点和石富宽很像。

这种该高调的时候高调,不该高调的时候选择低调的处事风格让于老师人缘极好,本身人缘也是‘人设’的一部分,和名气、业务、咖位等是有机结合的。

综上,一位业务水平扎实、名气豁大、咖位较高、为人低调、搭档给力的捧哏,他不是最牛谁是最牛呢。




题主这个问题有点意思,老牛来说几句

于谦厉害在哪里?老牛总结一下,于谦之所以厉害是因为有三样宝贝。

一双眼,一颗心,一个胆

1.一双眼,于谦有一双识人之眼,慧眼识人非君莫属,在郭德纲才有起色之时,于谦就开始追随,最终成为德云社的功勋元老,我们在承认于谦捧哏技艺地位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是因为郭德纲的崛起,于谦才有了出头之日,因果关系要分清。

2.一颗心,于谦拥有一颗对相声热爱的心,1982年于谦考入相声班学艺,在校期间跟随相声演员王世臣、罗荣寿、高凤山、赵世忠学习,1985年拜师石富宽,后来他也曾去北京电影学院影视导演系进修。那个时候相声已经走入了低谷期,所有人哪怕包括最爱相声的姜昆也直言相声完了,于谦离开过相声,我们可以在很多早期的电视剧小品里看到过他的身影,但最后还是因为对相声的热爱他又选择回到了这个舞台,最终他选择了和郭德纲一起回到小剧场,用他们的相声技艺征服了观众,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如果于谦不是发自肺腑的热爱相声,是无法坚持走过来的。

于谦还有一颗不争名利之心,郭德纲火了,德云社大红,娱乐圈所有的眼睛都看着郭德纲,相声圈的话题更是三句不离郭德纲,可这时的于谦便如闲云野鹤般自娱自乐,不争,这两个字奠定了于谦在德云社的地位,更见证了于谦的人品和风骨。

3.一个胆,这个胆既是赤胆更是大胆,他大胆的走出了体制内,选择了和郭德纲一起面对风雨,不得不让人替他捏了一把汗,只有拥有过的人才知道于谦曾经的放弃意味着什么?在德云社风雨飘摇之际,于谦用一个赤胆证明了自己的一个义字,不离不弃德云社,一句“只要郭德纲还说我就给他捧”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践行起来才知道路坎坷,因为只有老郭和于谦知道在这个相声圈里曾经有多少人盼着他们出事,为此不惜颠倒黑白,下作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曾经的德云社无时无刻不是面对着明里暗里的破坏。即便如此于谦自从和老郭搭档以来从没有动摇过,郭德纲得此搭档可谓天意,天要德云社一飞冲天,谁也无法阻拦。

拥有这三样宝贝的于谦,各位相声同好,您说他厉害不厉害?所以于谦在德云社拥有今天的地位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家之言不喜勿喷,谢谢




很多人认为于谦是相声界最牛的捧哏。可是捧哏不是非常简单吗?只要会"嗯"“啊”(要声调上扬,用疑问语气)"怎么了""是啊""去你的吧"这些词,就可以做好捧哏了,于谦到底有哪儿厉害呢?

其实,捧哏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只要会说一些常用的词就可以做好捧哏了。真正的捧哏是真的需要经验的,不但要沉稳,不抢词,甘做绿叶,还要把握好节点,把逗哏铺垫包袱的情节恰到好处的推动下去,既要聚精会神,又要随机应变。还要与逗哏保持默契。

一般情况下,捧哏演员可以做到不抢词,甘做绿叶,但在随机应变,与逗哏演员心灵默契方面却很难达到。而这一点,郭德纲与于谦的相声表演却非常出色。

郭德纲在说相声比较灵活,临时发挥的比较多,现场砸挂,如果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没有默契很难接的上。但是在演出中,无论郭德纲如何砸挂,如何变化,于谦都能够在观众反应之前,把郭德纲的精神领会过来,稳稳当当的接下来,捧上去,让老郭的包袱顺利抖开。

虽然于谦也是通过同意反对,插话帮腔,分次提问,补充,辩论,引伸等方式,去做好穿针引线的事情,但他做起来更自然,更浑然,真正似事先排练好的一样,天衣无缝。

于谦,就是准确把握了身为捧哏演员所要遵守的规矩,又与郭德纲搭档几十年,两人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在表演相声中两个人能够配合默契,在郭德纲的铺垫下,在于谦的引导下,抖出一个又一个的包袱,把观众逗得哈哈大笑,充分体现了逗与捧之间的和谐完美。




于谦曾经这样说过,给他逗哏的。你不用背词,知道方向。随便聊就行!你是要方向有方向,要包袱有包袱,喝完酒上场,能成为他的经典之作!也是神人[赞][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逗哏   绿叶   厉害   谦和   声调   搭档   大爷   包袱   名气   相声   当今   观众   演员   水平   老师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