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父母能拿出积蓄给我们买车买房,而我们却一分钱存款都没有?

老一辈人,特别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过惯了苦日子,能享受'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吃面包喝牛奶'的生活,就到'共产主义'了,就上了天堂。实际上,老一辈人梦想的所谓共产主义生活,现在不知超越了多少。因此,老一辈人最容易满足,先天养成的'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节俭习惯,就是再有也改变不了。仍能省吃俭用,仍能一百元一百元地积攒。故此能帮儿女买车、买房,反过来,现在的年轻人,不乏'挣一个花俩'者,成了月光族,成了啃老族。我多次告诫年轻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老一辈人的优秀品行,应继承和发扬。涓涓细流汇成江河,财富是一点一滴积赞起来的。勤奋就是财富,节俭就是财富,绝不能居安忘危。




这还用问?被美国洗脑、忽悠了嘛!

不过,“祸兮福所倚”,这种现状在中国也就只能是在这“一两代人”、了不起“两三代人”中行得通[灵光一闪]。

中国人不傻[抠鼻]一一这个“我们”们还会被自个的儿女“有样学样”吗[酷拽]?

一一要么“丁克”,要么十八岁后滚蛋[奸笑]。

一一要跟老子谈“父子亲情”、谈“责任义务”,到养老院铁栏门口去谈[鼾睡]。




感谢邀请,就题主所提问题,我从我个人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帮到你。


我今年57岁,属蛇,估计和你的父母年记相仿。怎么说呢,我们这代人,虽然没赶上三年自然灾害,但小时候的生活也是特别的苦,这些就不必说了。由于是从过苦日子过来的人,自然就能吃苦,对现在的生活也容易知足。所以,生活中,他们都是省吃俭用,有时虽然收入不多,却还能一点点的攒下不少钱。



再有,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攒的钱干啥用,第一想的就是为儿女的终身大事作准备,再有就是供孩子上学,希望他们都有个好前程。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儿女,而不是想着把钱存起来自已养老。


我有一儿一女,儿子老大,现在己成家。回想当时也挺难的。儿子要成家,自然要盖新房,还要出彩礼钱,算算最少也得二十万。也是以前没能攒下多少钱,东凑西借总算帮儿子成了家,自己却欠下了六万多元的债,这时女儿又考上了大学,每年还要花费三万来元,我和老伴辛苦劳作,能省则省,用了五年时间还上了欠债,女儿也大学毕业了。现在,孙女儿都上五年级了,女儿也找到了称心的工作,最难的日子总算熬过去了,但我和老伴还是和以前,一点也不敢松劲,还要给自己攒俩钱儿,不能老了有啥事都向儿女们伸手。



你说你们攒不下钱,我不知道你的收入有多少。我也知道现在年轻人压力大,消费高,但不管怎样,也不能挣一个花一个,甚至挣一个花两个。


要想能攒下钱,就必须学会开源节流。所谓开源,那就是想法多挣钱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极上进。再有就是开辟第二职业,做投资等等都可以。当然,这些我不太懂,我想你们年轻人肯定比我这老头子强,这里我也只是提下建议。


关于节流,就是学会精打细算,什么该花,什么不该花,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自己的收入,作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每个月攒多少,每年至少存多少,没有特殊情况,雷打不动。只有这样,才能积少成多,才能够攒下钱。



最后我要说的是,什么钱都可以省,但孝敬父母的钱不能省。你给父母一个,父母可能就会十倍百倍的回报给你,因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才是最无私的。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希望朋友们喜欢,也谢谢您的阅读。




我们夫妻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劳动光荣,自立自强,勤俭持家。我们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十年动乱,凭票供应的计划经济时代,吃不饱穿不暖,苦过、累过、哭过、痛过,知道挣钱的坚难。低工资、低消费、低欲望,拥有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就是奢望。那时,不节约不行,深知积蓄的重要性,防风险意识特别强。

而现在的年轻人,不愁吃不愁穿,天塌下来有父母顶着。衣食住行讲究高端大气上档次,相互攀比,今天花明天的钱,挣十块花一百块,背负房贷、车贷,帐多不愁,大都是月光族。一方面挣钱能力有限,但消费欲望盛,无钱可存;一方面挣到了钱,也没有理财储蓄意识,大部分都挥霍一空,实在不行就啃老。当代年轻人一直生活在和平安宁、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四处莺歌燕舞的幸福环境里,把老一辈人“上无片瓦,下无离锥之地、喝稀饭,穿补丁衣服”的日子,当笑话听。没遇到大风大浪,真到需要用大钱的时候,囊中羞涩,买车买房还得父母赞助。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为了儿女,父母的生活水平压了又压,满足最低的生活水准。

为啥,就是能多攒点钱,日后孩子能够娶上媳妇。

这包括新房,彩礼,车等一切费用,不从牙缝挤,又在哪里省呢。

每个人老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的体面一些,不致于被街坊邻居笑话,这也是老人的一种心态吧。

现在的年轻人,挣一个花两,受西方的影响,超前消费,安图享受,不知道挣钱的艰辛。

不到月底,兜里比脸还干净,能攒下钱吗。




天下父母心呗!只有慈爹慈母没有慈儿慈女,多孝敬老人吧!




1.消费水平上涨.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科技开始出现。比如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等。在父母眼中可能都是浪费钱的东西却成为了大多数年轻人生活的必需品。在吃饭、教育等方面的开销也明显增加。

2.消费习惯不好.

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都喜欢超前消费,可能还处于负债水平,更不用说要存钱了。




父母这辈人都吃过苦,因此生活节俭,能省则省的过日子,一辈子都有些积蓄,父母不舍得给自己花钱,但都舍得给儿女花,而儿女一直被父母呵护的长大,吃穿用父母都尽量满足,因此不会节俭的过日子,再加上有父母接济,谁还存钱,不贷款就不错了。




仔细想想,我父母一年基本上也不花啥钱,住农村菜不用买,豆油不用买,买点大米白面,衣服也买的少,而且买便宜的。而我们是想买啥就买啥,人情往来也是大笔开销。所以还真是存不下钱。

用我妈的话说,就是不会过日子。




浪费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安图   父母   彩礼   省吃俭用   老伴   自然灾害   节俭   积蓄   过日子   存款   儿女   儿子   年轻人   老人   收入   日子   财富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