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厄贝沙坦副作用有什么?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大家好,我是来自大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惠大夫,我的意见如下,仅供参考。


厄贝沙坦是最常用的降压药物之一,属于沙坦类药物其中之一,沙坦类药物专业又称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还有替米沙坦,氯沙坦,缬沙坦等。

总体来说,沙坦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少,尤其是对肾功能相对健康的群体来说,是一种比较安全的用药。但是,有几大类人群需要注意。

  1. 妊娠期妇女是禁用沙坦类药物的,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
  2. 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禁用。
  3. 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禁用。

需要格外提醒读者的是,对于肾脏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来说,沙坦类药物还是有一定讲究的。

首先对于轻度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沙坦类药物优先选用,因为这种药物能够保护肾功能,但是对于重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是禁用这类药物的,因为它也可能会加重肾功能不全,所以说。对肾功能不全患者来说沙坦类的药物是把双刃剑,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处方用药。




厄贝沙坦是中国高血压患者吃得最多的一种沙坦类降压药,其原研药物是由法国赛诺菲制药公司原研的,商品名叫“安博维”。厄贝沙坦这个药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讲,吃药后1-1.5小时血药浓度可以达到高峰,其半衰期是11-15小时,所以它的降压效果可以维持1天。所以厄贝沙坦算得上长效降压药,平时可以一天吃一次药。一般坚持吃1个月左右可以达到最大降压效果。这个药最大使用剂量在中国是300mg,但是加大使用剂量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同时作为专业高血压医生在,张大夫也要提醒大家,吃厄贝沙坦,以及所有沙坦类降压药,都要注意以下事宜:孕妇、双侧肾动脉狭窄、严重肾功能不全(eGFR<30)、高钾血症等患者都是不建议使用沙坦类降压药的。同时也要特别提醒手机前面的所有人,任何降压药的调整和使用,最好都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千万别自行调整和使用。

举个例子讲吧,对于沙坦类降压药来说,如果给孕妇使用沙坦类降压药,是可以导致胎儿畸形的,所以孕妇以及备孕期女性都不建议使用;同时吃沙坦类降压药,能让人体的出球小动脉扩张,这对于双侧肾动脉狭窄和肾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来说,会导致肾功能发生恶化,表现为肌酐升高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所以双侧肾动脉狭窄和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建议使用;同时不得不说沙坦类降压药还会让血钾升高,所以对于已经有高钾血症的患者,不推荐使用。以上不良反应厄贝沙坦都同样存在,大家一定留心注意。

最后,张大夫希望大家选择沙坦类降压药,或者说大家感兴趣的厄贝沙坦,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调整降压药。




服用厄贝沙坦副作用有什么?应该注意那些事项?

一、厄贝沙坦作用原理

厄贝沙坦是临床上一种广泛应用的降压药,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以及合并高血压的 II 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厄贝沙坦是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拮抗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选择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n)与血管紧张素受体Ⅰ(ATI)的结合,达到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从而起到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功效。

二、厄贝沙坦降压的特点

1、由于厄贝沙坦对于物质代谢的影响较小,适合有代谢异常,如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的高血压患者服用。因此沙坦类药物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2、厄贝沙坦的生物利用度是60%-80%,谷峰比大于60%,谷峰比越高,其血压波动越小,其降压比较平稳。

3、食物不影响厄贝沙坦的吸收,饭前饭后都可以服用该药。

4、厄贝沙坦经过肝肾双通道排泄,肾功能不全以及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都可以使用。

三、厄贝沙坦副作用

1、心血管系统:低血压和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约为0.4%。过度降血压可能导致胸痛、心动过速,严重者可引起心肌梗死或中风。

2、神经系统:头痛、眩晕是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还可以出焦虑、神经质、嗜睡。

3、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腹痛等。极少数情况下可出现肝功能异常、肝炎。

4、呼吸系统:上呼吸道感染、咽炎、咳嗽。

5、泌尿系统: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应用本品可能出现低血压、氮质血症、少尿、急性肾功能不全。

6、罕见荨麻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生。

四、服用厄贝沙坦的注意事项:

1、厄贝沙坦生物利用度较高,如果血容量较低或者联合其他降压药,可能出现首剂低血压,所以服用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

2、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减少本品的剂量。并且要注意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和血钾的变化。作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抑制的结果,个别敏感的患者可能产生肾功能变化。

3、本品与利尿剂合用时应注意血容量不足或因低钠可引起低血压;与保钾利尿剂(如氨苯蝶啶等)合用时,应避免血钾升高。

4.厄贝沙坦不能通过血液透析被排出体外。

希望我所介绍的能帮到大家。

关注更多健康信息,欢迎关注橙子医生头条号。






厄贝沙坦属于血管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类)。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是与肾上腺、血管平滑肌以及其他组织上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结合,使血管紧张素II受体不能与血管紧张素结合,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介导的血管收缩效应,也可以阻断醛固酮释放引起的血压升高。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有4中,其中AT1与血管收缩和醛固酮收缩关系最大,所以沙坦类药物也主要是阻断AT1受体。

使用厄贝沙坦降压的优点是既有降压作用,而且还有保护肾脏以及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效果,而且避免了ACEI类降压药的干咳不良反应。沙坦类药物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厄贝沙坦的生物利用度是60%-80%,谷峰比大于60%,谷峰比越高,其血压波动越小。相比与其他沙坦类药物,其谷峰比尚可,其降压比较平稳。食物不影响厄贝沙坦的吸收,饭前饭后都可以服用该药。


使用厄贝沙坦需要注意的问题:

厄贝沙坦生物利用度较高,如果血容量较低或者联合其他降压药,可能出现首剂低血压,所以开始服用应从小剂量缓慢加量。

ARB类药物能减少双侧肾动脉狭窄灌注,应该慎用,还有可能导致此类患者血清肌酐以及尿素增高。长期应用,应监测血钾剂肌酐值。

厄贝沙坦经过肝肾双通道排泄,肾功能不全以及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都可以使用。


欢迎关注无名药师,我会分享更多合理用药知识




厄贝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血管紧张素2与其受体结合,舒张血管而降压,这类药物特别适用于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增高为主要特点的高血压人群,如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高为主要表现者,除了降压左右外,普利类药物还具有心脏和肾脏保护作用,特别适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

厄贝沙坦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包括头晕,恶心,呕吐,疲劳,骨骼肌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可尝试饭后服药。血浆肌酸激酶水平明显升高也属于常见的不良反应,但是与临床的肌肉疼痛症状无关。

咳嗽也是厄贝沙坦的不良反应,但是发生率比普利类降压药物少见,发生率大于千分之一小于百分之一。

厄贝沙坦的不良反应中最受患者关注的就是使用过程中引起的血肌酐水平升高,引起血肌酐升高的原因是因为厄贝沙坦对肾小球出球小动脉的扩张能力强于扩张入球小动脉,从而导致肾小球内压力下降,肾脏对血肌酐的滤过能力减弱,这是伴随其药理作用而衍生的副作用,血肌酐水平升高并不是停药指征,只要是升高水平<30%可继续服药观察,如>30%就需要减量,如果血肌酐≥350umol/L或者升高幅度较基础值>50%就应该停药,因此,使用厄贝沙坦之前应做一个肾功能检查,了解患者用药之前的基线血肌酐水平,以方便与用药之后的对比

高血钾也是厄贝沙坦的副作用之一,机制也是与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有关,在肾功能受损和血容量不足时容易发生,因此,在患者存在腹泻,脱水等情况下应注意补足水分和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与升高血钾的药物如螺内酯等一同服药,大多数沙坦类降压药经常与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由于氢氯噻嗪的排钾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血钾,因此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是一个不错的联合用药方案。对于存在肾功能损害,糖尿病伴随蛋白尿的患者,心衰患者应密切监测血钾水平。

对代谢的影响

厄贝沙坦对血糖,血脂水平均无不良影响,对尿酸水平来说,既不升高尿酸也无氯沙坦的降尿酸作用。

厄贝沙坦的禁忌症

厄贝沙坦禁用于妊娠或者哺乳期女性,糖尿病或中重度肾功能受损患者不能将厄贝沙坦与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联合使用,糖尿病肾病患者不能将厄贝沙坦与普利类药物联合使用,不仅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他高血压患者也不提倡普利类与沙坦类药物联合使用,因二者作用机制重叠,不仅不能起到x协同降压作用,还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




厄贝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类降压药,这类药物的名称中都带有“沙坦”,主要通过占据血管紧张素II(AT1)型受体,阻断血管紧张素II与该受体结合,从而使血管紧张素II合成减少,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保护心血管和肾脏的作用。此外,厄贝沙坦还可促进水钠排泄,减少醛固酮释放,减轻心脏后负荷,保护血管内皮,抑制血管纤维化,降低尿蛋白,改善胰岛素抵抗,逆转心肌肥厚,长期服用可显著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是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合并房颤、高血压合并心衰的首选降压药。

厄贝沙坦最大的特点是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非常少,安全性高,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厄贝沙坦常见的几类不良反应:

  • 高钾血症和血肌酐升高:厄贝沙坦可降低肾小球滤过压,从而引起肾功能下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钾离子和肌酐排出减少,可导致高钾血症和血肌酐升高。
  • 刺激性干咳:厄贝沙坦降压时不增加缓激肽释放,因此很少引起刺激性干咳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要远低于“普利类”降压药。
  • 低血压:首次服用厄贝沙坦的患者可能会引起症状性低血压,表现为头晕、眼花、眼前发黑、头痛、疲乏、无力等症状。
  • 其他:厄贝沙坦还可见恶心、呕吐、眩晕、疲劳、体位性眩晕、肌肉疼痛、瘙痒等不良反应。

厄贝沙坦不仅可降低血压,而且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很多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甚至终身服用,下面介绍一些用药的注意事项:

  • 厄贝沙坦降压起效比较慢,通常需要3-4周才能达到最佳降压效果,因此初始用药血压不达标,不要急着换药,坚持服药,血压会慢慢平稳。
  • 厄贝沙坦首次服用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用药后应注意不要突然改变体位,如蹲下突然起身、躺在床上突然坐起等,初始服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 ,可有效减少体位性低血压发生,一旦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应立即让患者平卧,一般10-20分钟可缓解。
  • 厄贝沙坦可引起高钾血症和血肌酐升高,尤其是有肾功能损害、糖尿病肾病以及尿蛋白的患者,应密切监测血钾和血肌酐,治疗2-4周应复查血钾和血肌酐,如出现血钾高于5.5mmol/L或血肌酐升高超过30%以上,应减量继续监测,必要时停药。
  • 厄贝沙坦引起的肾功能减退是可逆的,停药即可恢复。厄贝沙坦主要通过肝脏代谢,肝功能减退时血药浓度明显增加,因此肝功能不全患者应适当减量。
  • 厄贝沙坦可引起肾功能减退,从而导致高钾血症和血肌酐升高,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可进一步加剧血钾和血肌酐排出障碍,因此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应禁用厄贝沙坦,高钾血症和血肌酐升高超过50%以上的患者也应禁用厄贝沙坦。
  • 厄贝沙坦可引起胎儿畸形,甚至死胎,并可进入乳汁,因此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应禁用 。

参考文献:

厄贝沙坦片说明书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2012版)




谢谢邀请!

关注李博士和你谈健康,带给你更多更实用的健康知识!

厄贝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主要用于原发性高血压。

由于它好可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因此,也被推荐用于高血压伴有糖尿病,或者高血压伴有蛋白尿或微量蛋白尿的病人。

厄贝沙坦服用的安全性很好,降压平稳。当然,它也是有副作用的。

一、较常见的副作用包括:

头晕、头痛、心悸;

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烧心等;

疲劳、肌肉酸痛等;

偶有干咳,大多轻微,发生率比普利类低。

二、少见的副作用包括:

荨麻疹;

血管神经源性水肿;

咽炎、上呼吸道感染;

皮疹;

心动过速;

直立性低血压;

高血钾,等。

三、服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1.服用前和服用过程中查一查血钾,留意血钾的值,如果出现高血钾及时发现和处理;

2.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避免使用;

3.血容量不足或低钠血症,应当在补足血容量和纠正血钠后,才能服用厄贝沙坦,不然低血压发生率低;

4.主动脉和二尖瓣狭窄、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应当避免使用厄贝沙坦;

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或者不能服用厄贝沙坦;

6.尽管厄贝沙坦可能对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但是对有肾功能障碍可能加重肾功能损害;

7.大家最关心的致癌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定论;

8.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是增加还是减少,同样有争议。

如果你觉得李博士的问答有一点点用处,请关注和点赞吧!




厄贝沙坦属于沙坦类降压药,即为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这是比较新的一大类降压药,也是目前最常用的降压药之一,近年来饱受医生的推崇。

服用厄贝沙坦副作用有什么?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作为沙坦类降压药,厄贝沙坦也算是很常用的一种,它的降压效果好,尤其适用于一些特殊人群。虽然安全性较高,但是不排除有些患者在服用过程中会有副作用发生。

服用厄贝沙坦当心这些副作用!

1、发生率约为2-10%的副作用:常见有胃肠道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等;头晕、头痛;体位性低血压;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肌肉疼痛等。

2、发生率约为0.1-2%的副作用:少见有刺激性干咳;腹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胸痛、心动过速;性功能下降等。

3、发生率小于0.1%的副作用:罕见或非常罕见有血管神经性水肿、高血钾等。

服用厄贝沙坦的注意事项!

1、厄贝沙坦的副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尤其是用药初期,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至正常剂量。作为长效降压药,一般最初服用厄贝沙坦2-4周后,血压才能稳定,切勿操之过急,擅自增加用药剂量。若服用1个月后仍未见效,再行就医诊治。

2、服用厄贝沙坦之前,若患者有在服用利尿剂,要先停用或减量,以纠正血容量,避免低血压发生。另外,若与保钾利尿剂、补钾药同时服用时,一定要提防血钾升高。

3、厄贝沙坦本身对肾脏没有伤害,还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但是对于双侧肾动脉狭窄、肾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而言,禁止服用,可能会加重肾内血流量减低,诱发急性肾损伤。另外,严重肝脏功能不全者、过敏者、孕妇等禁用此药。

4、厄贝沙坦同时具有保护心脏和肾脏的作用,所以指南推荐,沙坦类降压药尤其适用于 高血压合并有左心室肥厚、稳定性冠心病、心梗后、心衰、房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肾功能不全、血脂异常等疾病的特殊人群。服用普利类降压药后有干咳的患者,也可作为首选。

我是王药师,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相关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




厄贝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临床上主要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服用厄贝沙坦常见副作用有(1)心悸、心动过速、妊娠毒性、水肿、类流感样综合征及血肌酐、尿素氮及蛋白尿高。少见不良反应(2)背痛、肌肉痉挛、关节痛、关节炎、肌痛、肌无力、横纹肌溶解症。另外可见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适症状。

在使用该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妊娠初始3个月不宜使用,以防胎儿先天性畸形。

2.肾功能异常患者使用时无需调整剂量,但应定期检测血清钾和肌酐。

3.不宜用于儿童降压,其安全性和疗效尚未建立。

4.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使用,无需调整剂量。

5.对药物过敏者和双侧肾动脉狭窄者禁用。

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择降压药。

我是小药豆皮,三甲医院主管药师,执业药师,欢迎关注和留言。




在建国初期,传染病大行其道,它们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后来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各类传染病的发病率都有明显的下降,但是慢性病的发病率却有明显的增加,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我们都知道慢性病目前是无法被治愈的,只能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长期吃药,但是不少朋友都因为听过是药三分毒,所以对长期吃药有所顾忌。厄贝沙坦作用一种经典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那服用它到底有什么好处?又有哪些不良反应呢?今天医者良言一文解释清楚。

1.厄贝沙坦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可能很多人听过厄贝沙坦是因为长期吃它治疗高血压,但是厄贝沙坦的作用不仅仅于此,它还能够治疗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而且还能够防治糖尿病肾病。

目前主流的降低血压的药物主要有5大类,主要包括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钙离子拮抗剂(比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β受体阻滞剂(比如美托洛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福辛普利、赖诺普利等)、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比如氯沙坦、缬沙坦等)。

可能会有朋友觉得奇怪,现实中有不少的降压药物好像不在在五大类之中,比如利舍平、氨苯蝶啶、吲达帕胺、珍菊降压片等,这些药物要不就是淘汰的降压药,要不就是一些复合制剂。

厄贝沙坦其实就是属于五大降压药之中的血管紧张素受体II阻滞剂,一般这类药物都带有某某沙坦的字样。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单纯听这个名字就能看出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就是抑制了血管紧张素II受体。

在人体内存在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系统),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的作用下转变成血管紧张素I,随后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转变成血管紧张素II。血管紧张素II是一种比较强的收缩血管的物质,它具有比较强的引起血管收缩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醛固酮的分泌和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分泌,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血压的升高。厄贝沙坦正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受体来发挥降低血压的作用。

除此之外,厄贝沙坦还具有保护肾脏、延缓肾病进展、逆转左心室肥厚和血管重塑等的作用,也就是说它比较适合用于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糖尿病、心力衰竭等的情况。

2.服用厄贝沙坦有什么副作用?应该注意什么?

这里我先介绍一下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区别,副作用在药理学上是有着明确的定义的,即只要是和用药目的无关的效应就都是副作用,举个例子吧,用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但是患者出现了口干的情况,口干的显然不是用药者想要的效应,所以它就被称之为副作用。

不良反应顾名思义就是指用药过程中给患者带来了不舒服的体验,那就统称为不良反应,从这个定义中我们能看出副作用的范围是大于不良反应的。不过如果是普通人说的副作用,不特别说明的话就是指医学上的不良反应。

厄贝沙坦的不良反应相对来说是不多的,常见的包括头晕、心动过速、面部潮红、恶心、呕吐、腹泻、皮疹、荨麻疹、过敏、肾功能损伤、高钾血症、肝功能损伤等。

由于厄贝沙坦本身就具有升高血钾的作用,所以它不适合和补钾药物和保钾利尿剂合用,否则有一定的生命危险。另外,还有一些实验表明厄贝沙坦不适合和非甾体类抗炎药(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塞来昔布等)合用,否则会降低厄贝沙坦降低血压的药理作用,所以应该尽快避免和这类药物合用。

厄贝沙坦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如果转氨酶的数值高于正常人的三倍、血钾大于5.5mmol/L、肌酐大于265umol/L,就需要停用这种药物。对于怀孕的女性、双侧肾动脉狭窄、对厄贝沙坦过敏、哺乳期女性等是禁用的。与此同时,需要注意厄贝沙坦作为一种降压药物,它的降压作用是不太强的,所以在早期服用的时候,需要注意定期测量血压值,如果控制的不理想,那就需要调整用药,具体的需要咨询相关的专业人员。

如果确诊了高血压,那就需要终生服药降压药物,不要擅自增减或者停用药物,否则血压忽高忽低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血管就类似于一个铁丝,有点生活常识的朋友估计都知道,反复折叠铁丝会使铁丝断裂,而血压忽高忽低就如同反复牵拉血管,也会增加血管破裂的风险。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应该注意控制血压的平稳,而不是仅仅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本文纯为手打,如果觉得对您有用,还请不要吝啬地点个赞、转发一下,如果有疑问,可以在下方留言,定会回复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副作用   拮抗剂   降压药   低血压   受体   发生率   高血压   肾功能   血管   类药物   血压   药物   患者   紧张   事项   作用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