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汉服?

汉服是汉代人的服饰,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我们应当继承更需要发展,不能停留在远古的时代,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服饰无论哪个朝代,哪个国家,只要穿着舒适,大方得体,好看就好…




汉服虽然是我们民族传统服饰,但是社会在变人也在变,现在不管工作还是生活都是快节奏的,你穿上汉服根本就沒法干活,不适合现代人穿,以前古代人穿都是有钱人或者贵族,和读书之人穿,公子哥手拿小扇穿着汉服大遥大摆在大街上走,劳动人群还是短衣短裤,不适合劳动人穿,现代人有钱的为了赶時髦,穿穿还是比较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我看见好几个人穿,有男有女。




先回答“感觉有好多人现在对汉服有误解啊,明明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服饰”。

因为有人不希望中国再出现民族服装,比如某些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国家。

不要小看了着装的重要性,军队为什么要统一服装?为什么在要求实用的情况下还一定要求美观?有谁知道吗,答对有奖。

好吧我先透露答案:认同。

民族服装也是同样的道理,认同自己的民族。

但是敌国不希望这种情况出现在中国,虽然做不到“剃发易服”,但他们可以雇佣些公知,分化民族情节还是能做到的,这不,争论就来了么。

再回答“为什么穿出去还要被人指指点点的”

因为汉服太漂亮,是谁说不漂亮的?

一言不合就上图:

在汉服没有全面盛行前,被人围观被人指指点点无法避免。比如下图,在20年前穿上街,一样会被人指指点点,30年前穿上街,会被打死的。但是现在,满大街都是。

有人说,上面那个汉服小姐姐没法干活,或者说不适合工作。当然啦,这本来就不是干活穿的衣服,你见过西方人有穿燕尾服干活的吗?民族服装又不是只有这一款,下面这款也是汉服,包你干活不碍事。




说实在的,如今所谓的“汉服”圈跟“古风”圈是一个样的:都是标榜弘扬传统文化,实则对其一无所知----只不是一个是对服饰,一个是对诗词罢了。


单从衣服上来看,汉服大体形制就是“深衣”“上衣下裳”以及“襦裙”。其中“上衣下裳”最为正式,一般作为礼服用;深衣是官、士常用;襦裙则是女性常用,至于所谓的“泥腿子”(庄稼汉、劳动人民的蔑称),都是短衣长裤。所用的材料最好的不过绫罗,大多数都是仅仅用的布帛-----换到如今,且不说材质云云,就靠着男性大一码的睡袍外穿、女性丝制连衣裙露出抹胸、肚兜,就变成了所谓的“汉服”了?汉服的“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都上哪里去了?


其次,汉服是个体系,其中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从纹章来讲,其不论颜色、花纹,都是有指定含义的,周礼讲“以纹为贵”、《诗经》云:“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其中十二纹章也都是有各自的代表意义(”虞皇的“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足衣(鞋子)也有:舄、履、屦、屐、靴、鞋的分类;头饰也是各有定式:男戴冠、巾、帽等,通用的主要有冕、弁、幞头等。女则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反观现在的汉服党:穿着古装穿运动鞋?穿着古装留的板寸?打着鼻钉?带着手表?这就是用汉服弘扬传统?嗯?我们讲的是精神而不是形式?汉服都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就要代表汉服?----就算说精神,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留长发你怎么不留着?这可是孝道啊!


最后,我对于汉服见解谈不上独到,但是起码不歪------服饰的作用,无非蔽体御寒,之后再谈如何美观云云。然而所谓的传统是指的这些吗?诸子经典、诗词歌赋乃至人文思想,今天穿着类古风装的人----不说精通,就算是略知一二的有几人?靠着穿着古人不认、今人不认的东西作秀,就能美名其曰代表传统,就能弘扬文化了?说实话,每个人穿什么衣服是个人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但是要打着某某幌子,来带这种丢人的节奏,自己不觉得羞愧吗?




作为女性,我认为汉服也只仅仅是一种服饰,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化,不同的朝代有不同朝代的特点,衣服亦如此。

汉服结构宽松,穿起来潇洒飘逸,有仙风道骨之感,如若轻闲无事,或行行走走,肯定是一道亮丽的养眼风景,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但是个人认为,任何一件事物,被后人慢慢摒弃,必有道理:那就是它己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了!我们吃穿用度,总是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变好,既简单又实用,假如你穿着汉服去开车、去高空作业、去田地间劳作……真的合适吗?不但不合适,更的是羁绊和危险了

所以闲暇时穿穿汉服,彰显一下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可以的,但如果把它回潮复古,作为文明时代的主流服饰是不妥当的。





不管是有人叫着、嚷着复兴汉服,觉得不复兴汉服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就要绝种一样也好,或者又有人去掐汉服的定义,比如把某些特定的中华历史服饰(例如旗袍等)排除在汉服之外也好,我就觉得这玩意,你基本当个自己兴趣爱好就行,千万被上纲上线。

很多人看到现如今的汉服文化就会拿日本、韩国来打比方,觉得他们传统服饰文化保护的多少多少好,平时有多少人穿,而我们就怎样怎样。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他们是基本上的单一民族国家,不像我们这样各民族间撕逼、歧视严重。

别不承认,特别是某些人,到如今了还看不起因为某些历史原因曾经入主中原的民族人士,搞得自己就是多“伟光正”一样,只能说这样的人三观都是被那啥吃了,人家毛子抢了我们这么多土地,怎么不过去手撕呢?也就是个键盘侠。所以我觉得,只要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出现过的服饰,如果你说要复兴汉服,直接叫“复兴华夏服饰” 不仅更好,更准确,也更容易令人信服。

其次,服装的发展必然是伴随“观赏性”和“工具性”,观赏性汉服并不需要说,很美很好看,但是工具性汉服就非常差了,工作性能肯定不能和当代经过上千年演化的现代服饰对比。

所以你在小圈子里面再怎么玩,再怎么去召集同类爱好的人,那都没关系,但相当一部分人把“汉服复兴”拿来上纲上线,真不知道他们是哪里学来的这种套路。泱泱中华,难道不穿汉服就不是中华了?




我认为穿汉服出去被指责的关键有两点。

第一,整体上不配套。

我们可以注意下日本和服出行时的样子,也可以注意下其他民族服装出行时的样子,人家无论是发饰头饰和衣服还有脚下鞋子都有一个相对的统一,但是你观察一下我们在路上遇到的所谓汉服人员,往往衣服凑合是那么个样子,可头发呢,尤其女孩子并没有很规范,甚至披头散发状如妖孽?还有主要脚下的鞋子千奇百怪,有高跟;有运动鞋;有休闲鞋。假如你不懂该穿什么样子的鞋,可以看一下历史图片,或者参考下影视资料,至少你也该选择一双纯粹的棉质手缝纳底的布鞋吧?

第二,汉服需要统一。

真正的汉朝人服装并不适合现在人穿着,不仅宽袍大袖而且光腰部的褶皱就挺费劲的,而且下摆很长制约正常的行走和活动。所以严格意义上我们需要在“汉服”的基础上做一些保留和取舍,不仅要符合现代人基本穿着和习惯,还要考虑汉族的传承和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另外从朝代更替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仅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是递进发展的,而且人类服装上也是朝着更加方便,更加实用发展的。当然民国不具备传统服装的概念,清朝又作为外族统治在情感上让人不能接受。那么我们可以选择的就只能停留在晚明时期了…

综上两点,“汉服”必须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模式,不规矩不成方圆,既然做就做到认真,你要随便穿出去一件衣服孤芳自赏那是属于个人的事,但要充盈起一个民族的符号就要在细节上不能马虎更不能随意!




您好,您的问题描述可能有点错误。

在汉服同袍中,所谓的山寨不是说是创新的或者其他的。

说的是抄袭别人家的款式。

正如书籍抄袭,影视抄袭一下,剽窃别人的创意是令人不齿的和抵制的。

(上图不是山寨,是复原图)

然后再说说您可能想要表达的意思。

您的可能意思是说现在汉服同袍中的一些考据党等等,

不能接受汉服制式什么的改变,也比较的抗拒汉元素服装。

这个从长远来说肯定是不行的,因时而变,融入时代元素是必须的。

但是现阶段还是汉服复兴的初期,很多的传统的制式还未被考证。

很多人对汉服还没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

有些穿汉服的人连形制都不对,观念礼仪也不对。

总要先学会走路,再考虑去学跑步对吧。

毕竟,衣冠上国,汉服也不仅仅是一件简简单单的民族服饰。

当然,现在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汉元素服出现了,

汉服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了,很多人纵使没有穿过,也听说过。

很多人纵使不喜欢,也不会去抵制了。

汉服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民族服饰,承载着民族的传统文化。

汉服也就是一件简简单单的民族服饰,为什么别的民族可以穿,我们穿不得?




汉服开始流行,是一种文化复兴吗?

近年来,“汉服文化”不断兴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着汉服上街,旅行,提倡在传统节日穿着汉服。这群生长在20世纪的80/90后,为什么要沉迷于老祖宗的服饰呢?

现在开始流行的汉服,不是一种旧事物,相反它是一个新事物。汉服的复兴,不管是因为现代人看腻了现代服装,才去追寻复古,还是由于时代进步,审美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总之当代的汉服,正是时代推陈出新的产物。

现在不少的女孩儿穿上汉服,真是美得不像话,汉服之美,是一种好看而不可言说的美。

鉴于当代人中还有很多人对汉服毫无所知,所以,下面用简单问答的方式,来回答有关汉服方面的一些问题。

其一、电视剧和影楼里看起来很古风的都是汉服吗?

不是,汉服有严格的制式要求。一些历史剧(比如大秦帝国)里穿着确实是汉服,但仙侠剧、武侠剧、影楼和景区路边拍照的都不是汉服!

其二、汉服是指是汉朝的服装?还是汉族的服装呢?

其实我们今天讲的汉服,是广义的汉服,其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狭义的汉服只是我国古代人们的一种服装统称而已。

其三、什么是真正汉服?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指的是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始,止于清代“剃发易服”,绵延数千年间,汉族与其前身华夏族所穿的服饰。简单来说,就是汉族的传统服饰。

其四、汉服就是汉代的衣服吗?

不是!汉服是指汉民族传统服饰,包括了所有朝代的汉族服饰。

其五、汉服不是和服/韩服

日本和韩国在历史上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所以服装确实有相似之处,但是仔细看就能发现,真的不一样。对比起来,日本和韩国对传统服装的保护和宣传却比我们到位很多。很多中国人居然只知和服,不知汉服。

其六、中国服饰到底包括些什么?

如今提起中国代表服饰,大家想到的也是旗袍、唐装、中山装。这些改良自满族和西装的服饰,事实上跟占中国总人口约90%、在中原地区生活了几千年的汉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当然并不是说满清服饰不好,而是我们连少数民族有他们自己的服饰都知道,却不知道我们汉族祖先曾经真正穿着的服饰。

其七、或许有的人会说,汉服穿着繁琐,早就不适应现代生活,是该淘汰的糟粕。

和服穿着比汉服还要繁琐,但重大节日时,日本人依然会穿着和服。提倡复兴汉服的起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汉族对自己文化的健忘症,真的太严重了。2010年曾经出过这样一则社会魔幻新闻,穿汉服上街竟被误认为是和服而被围攻。

汉服认知的若干盲区

1、汉服不是指着古装/影楼装/舞台装。电视剧、影楼、舞台设计里因拍摄表演需要而设计的服装,不是汉服!

2、是改良汉服不是真正的汗服。改良汉服也就是包含有汉服元素的衣服,是现代人根据汉服形制简化设计后的衣服。严格意义上讲,这也不是汉服。但是由于是包含有汉元素的服装,毕竟来自传统汉服,一定程度也有助于大众了解汉服,所以汉元素将比古装,更容易被专业人士接受,但它仍然不是纯正意义的汉服。

3、辨识真正汉服的几个简单技巧

A.露不露肉:古代人保守,胳膊、腿、腰、甚至手脚都不能露,所以汉服的袖子全都是放下来的,一般能把手都全部遮住,如果能露出以上部位的,肯定不是汉服。

B.剪裁方法:汉服全部是平面剪裁的,如果带有立体剪裁才能达到的设计,都不是汉服。

C.材质选用:汉服以棉麻、雪纺为主,配色古朴,花纹也多为中国传统纹理,如果用到了艳丽反光的面料或特别透明的纱一般都不是汉服。

D.由于当代人的“创新精神”太厉害了,以上技巧不适用于所有情况,无法辨别时,还是请参考标准制式图样。

在当代汉服刚刚兴起的时候,有少数历史学者认为现代人穿的汉服并不是真正的汉服,是对汉服文化的“随意改动。”

其实,狭义的汉服汉服虽然是古代的服饰文化,但在当代社会,我们要发扬光大汉服文化,就不能囿于旧制,作茧自缚,我们要发扬汉服文化,必须不断广开思路,大胆融合各种现代因素,不断推陈出新,把新式汉服饰文化,推到一个新的时代和世界的高峰。

汉服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具体体现,它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中华民族的美学观,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摘自百度百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不管是单纯觉得汉服好看,还是对汉服体现出来的中华传统美的价值观有兴趣,反正我确实佩服这群穿汉服人的勇气,佩服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佩服他们顶着众人奇异的目光,告诉大众汉服是什么的勇气。

此外,还有些人对汉服有这样那样的偏见,特别是认为穿汉服就该像古人一样的全套打扮起来,其实汉服复兴不是复古,我们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继承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文化精粹,让它在当下乃至未来也能绽放光彩!

希望有一天穿着汉服上街这件事,就像日本人穿着和服上街一样正常。




首先汉服它和现在的所有衣服一样,他首先是一件衣服,只是样式不一样罢了。衣服的功能保暖,装饰,他也都有。

第二,人们的穿着如果都统一为一种服装,那么整个社会是不是太单调了,所以在现在人们常穿的服装之外,有人穿汉服,一定是很吸引眼球的。

第三,穿汉服不是标新立异,它是一种审美观的表现。他比穿乞丐服的人要有文化品位。只有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才可能穿汉服。有些人他也是通过穿汉服这种形式,唤醒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热爱。

第四,我无论在哪里看见人们穿汉服,我都觉得十分漂亮。可惜我的身材不适合穿汉服,否则我也会买一套穿一穿。当然要想使汉服流行开来,仅仅是模仿古代的样式还不行,应该再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有所创新,才会更加流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汉族   民族服装   和服   朝代   中华   传统文化   中国   穿着   衣服   传统   民族   服饰   服装   时代   文化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