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驱后驱车有什么不同?

关于汽车驱动方式的话题,争论似乎一直没停过,而且大家争论的方向主要是“哪种驱动方式更强、更实用”。对此,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金句”,比如“前驱代步、后驱竞速、四驱搬砖走烂路”,许多人觉得这句话归纳了三种驱动方式的特性,很是贴切。


当然,也有一些“网速”跟不上的人还在问:“驱动方式是啥?”想要买车怎么选驱动方式?

1、前驱代步


在很多人眼里,前驱车确实是买菜、代步的象征,毕竟主流的10-20万价格区间,基本是前驱车的天下。


前驱一般全称为“前置前驱”,因为发动机通常横置在车头,并且传动系统不用经过长长的乘员舱,因此它通常造价较低,车内空间也容易做到更宽敞实用,成为了买菜车的首选。



但你要是说前驱车只能用来买菜代步,那么有些车主马上就站起来反对了。


第一类是豪华车,有些品牌是考虑到成本,有些品牌则是纯属于执着。例如此前让人一时无法接受的国产宝马1系三厢,一向崇尚后驱的宝马也来个前驱入门车型,不是碍于成本是什么?


另外,奥迪就是前驱车的簇拥者,当然它还有全球闻名的quattro四驱系统。如今前驱的豪华车,其实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第二类是小钢炮,谁说前驱车只能代步?你只要给它一套够牛的动力系统,秒杀路上的后驱车根本不成问题,比如本田思域Type R。


不过话说回来,前驱豪华车的能见度还是要比前驱小钢炮的高,但这至少证明了一点:前驱车不仅能买菜代步,还能撑场面、下赛道!


2、后驱竞速


崇尚后驱、说后驱是为“竞速”而生的人,很有可能是《头文字D》看上了头,藤原拓海利用后驱车惯性漂移、战胜一众跑车的神技,让许多80、90后无比崇拜,而“前置后驱”的车型也逐渐被神化、被部分人称作是最理想的驱动方式。



然而,现实总是与动漫有差距的,当某些人拥有一台后驱车之后才发现,他们根本说不出这后驱与前驱开起来有啥区别。


这其实很正常,因为市场上大多数后驱车都是偏向于舒适性的调校,车企并没有想让你去下赛道飙车或漂移,不舒适又能怎么办呢?举个例子,被粉丝神化的“大后超”锐志,其实并没有多强的运动性和操控性。



另外,要真去“竞速”,也不一定就是后驱最牛,在某种程度上,“稳”才是真正的“快”,后驱车更灵动的车尾,有时反而会变成麻烦。反倒是四驱车,调校好后可获得更高的极限,对驾驶者来说更友好。


至于那《头文字D》,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驾驶后驱AE86的藤原拓海,被开着斯巴鲁WRX STI(四驱)的藤原文太轻松超越,这其中除了车技问题,还有没有其它原因?


3、四驱搬砖走烂路


这句话的中心思想,应该指的是有四驱系统的车型“更硬”、通过性更强,所以才能又搬砖又走烂路。


总体来看,如果同一款车型的两驱和四驱版本相比,那肯定是四驱版本的通过性更强,但我们要注意一点:并不是所有的四驱系统,都是为越野而生。



举个例子,像路虎、Jeep、三菱的四驱系统是专注于越野,而奥迪、斯巴鲁的四驱更偏向于提升车辆的操控极限,此前很多人会问,奥迪为什么不出一款硬派SUV?答案很明显:quattro系统是为速度而生的。


同样,少有人会开着斯巴鲁车型去野外,反倒是在铺装路面,车主们会说斯巴鲁的车操控性真好。



另外,并不是所有四驱车(SUV)都能去越野,因为四驱又分为适时四驱、分时四驱和全时四驱,而能不能去野外撒欢儿,又还得看你是不是非承载式车身、有几把差速锁等,城市型四驱车如果非要去野外逞强走烂路,那么吃亏没商量。


所以,并不是所有四驱车都能“搬砖走烂路”,也并非所有四驱系统都是为越野而生!



总结:


可以看出,“前驱代步、后驱竞速、四驱搬砖走烂路”这句话,乍一看好像很有道理,但并不能完整概括现阶段汽车产品的状况,而且这种观点显得有些片面,容易让消费者形成不正确的固有印象。


另一方面,其实前驱、后驱和四驱并没有绝对的谁好谁坏,只有相对来说,谁更适合某一类的消费者。




前驱车和后驱车最大区别就是驱动方式不同:前驱是由发动机带动前轮,拽着整车走,后驱是发动机带动后轮,推着整车走。

前驱车造价便宜,省油,经济实用;但容易产生转向不足,使驾驶员总要弯内推头,说白了,前驱车重量分配基本上都在前面.过弯时候明显头重脚轻,不适合做激烈的操控动作,但日常行驶是没问题的.

后驱车的造价稍贵一点,但操控灵活,扭力大,但有着转向过度的特性.严重的时候甚至要反轮修正整车姿态,否则就会失控.后驱车由于驱动方式和造价综合考虑,一般只用在SUV,跑车,中高级轿车上.其前后重量分配较前驱车要合理的多.

从汽车行驶稳定性来讲,前驱好一些。但是,前驱使汽车传动系统集中在驾驶室附近,其动力传递所产生的噪声,加上悬架系统运动频率综合的作用,对驾驶员造成工作环境污染和身体伤害,因此驾驶室的内饰成本较高。由于前驱使汽车传动系统集中,省去了传动轴、后驱动装置从而使整车成本下降。

从动力性能讲,后驱的确可以获得较大的驱动力。但是增加了传动轴和驱动桥,使整车重量增大,成本增高。

一般来讲,快速、轻便、使乘客舒适的轿车采用前驱。客车及货车为了多拉乘客和货物需要大的驱动力,牺牲车速而采用后驱




谢邀!

当谈论到汽车的结构时,最常说到的就是其布置是前驱还是后驱,很多不太了解汽车的车友经常搞不清前驱后驱、前置后置的区别。

其实如果说发动机是心脏,那么传动系统就像是人的腰部/脊椎,通过传动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四肢。

构造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姿态 —— 动力系统的选择和驱动形式的设计,对汽车前后重量分配比、车内空间安排、车身造型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给大家总结一下:发动机在前轴前面的,叫前置;在后轴后面的,叫后置;在前轴和后轴之间的,叫中置!

其实把图中那些发动机放置方法和驱动方式排列组合一下 —— 初中数学,理论上来说一共有24种发动机布置和驱动形式。但是实际上在目前批量生产的汽车上只使用了图中看到的12种,路上跑的经常能看见的可能只有五六种!

(1)前横置前驱是最常见的家用车驱动方式

01.前置前驱代表车型:大众高尔夫

前置前驱,发动机放在车前部,并且采用前轮驱动,英文:Front Engine Frontwheel Drive,简称FF。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结构都在车头,所以头重尾轻。

前驱意味着两个前轮发力,整辆车是被拉着走的,所以FF的直线行驶稳定性非常好。而且前置前驱不需要经过传动轴把动力输送到后轮,动力损耗小,适合小型车。

还有印象有些车后排座椅中间有个凸起来的地方么?那就是前置后驱车型必有的传动轴凸包 —— FF车型没有传动轴,也就没有凸包,对车内空间来说是一个好事。

(2)前置后驱车后排的凸起

然后我们要开始说前置前驱FF车型的缺点了 —— 所有东西都在车头会导致车头过重,假如高速行驶,踩下刹车的瞬间,车头下沉会非常明显,车尾会很容易悬空造成危险。而且由于前部重,前轮又同时负责转向和驱动 —— 方向盘重,转弯半径大,很容易出现转向不足。

前置后驱代表车型:宝马3系、奔驰C级

前置后驱是指将发动机放置在车前部,并且采用后轮驱动,英文Front Engine Rearwheel Drive,简称FR。车友们回想一下跑得比较快的动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 拥有一个强健的后腿!

因为在向前奔跑时,重心会向后移。所以汽车在起步或者加速的时候,整车的重量会向后轮转移,如果后轮是驱动轮,无疑这辆车的起步和加速能力会更好~

FR车型因为传动结构的原因,在重量分配上也比前驱车平均,可以达到那“传说中”的50:50重量配比,前轮负担低了,自然在极限状况下不会产生车头下沉、后轮悬空等现象,因此操控性、稳定性都相对好一些!

从理论上来说,后驱车在转弯时的最大时速会更高,但是由于前轮直接受到转向系统支配,在已经改变行驶方向的情况下,后轮仍然又一个向前的惯性 —— 出现转向过度!对于驾驶技术比较厉害的人来说,可控的转向过度也就是飘移,是一种驾驶乐趣。。。

所以综合以上一些优点,一些高性能车和追求操控感的车都会采用后驱。而这些车一般会比较贵 —— 和前驱相比多了传动轴和后轮差速器,机械结构也更为复杂~

(3)前置四驱代表车型:奔驰大G、Jeep牧马人

前置四驱,那不就是发动机位于车辆前端,并且是四轮驱动么?没错!前置四驱优点很明显 —— 你想四个轮子都有驱动力,所以用4WD的汽车行驶性能通过性会比较好,也就是越野能力强。

但是缺点同样明显 —— 多出来的传动配件会增加重量、增加制造成本和油耗等。

(4)中置后驱代表车型:法拉利458、488等各类超跑

中置后驱是指发动机放在驾驶室与后轴之间,并且采用后轮驱动,具体哪个位置可以看文章的示意图~

英文是Middle Engine Rearwheel Drive,简称MR。MR是跑车最主流的驱动方式,通过把车辆中惯性最大的发动机放在车辆中部,使得车辆的前后重量配比能达到一个最理想的状态。转向灵活,兼具FF和FR的优点。

(5)后置后驱代表车型:保时捷911

后置后驱,发动机在后轴的后部,并采用后轮驱动,英文Rear Engine Rearwheel Drive,简称RR。

相比上文提到的其他驱动方式,后置后驱 ——

起步性能更优秀。发动机、变速箱的重量集中在后部,起步时重心后移,抓地力的到充分利用,避免打滑产生的动力流失。

传动效率高,发动机和后轮接近,不需要前置后驱那样的传动轴。

转向精准灵活,前轮负载小。

前置前驱发生的扭力转向现象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入弯时,重心前移,可以帮助车辆获得更好的刹车效果。

以上就是对前驱后驱的见解!不懂得可以私聊@我,有不足的地方也可以补充一下[得意]。





前置前驱和前置后驱没有哪一个更好地说话,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具体需要依照每个人自己的判断和偏好来决定。

前置前驱的优点是直线性好、传动效率高、零部件较少,成本更低、车辆空间比较大;缺点是车头重,容易推头、急加速容易打滑、制动时点头严重。

前置后驱的优点是加速时可以获得更强的抓地力、容易实现前后50:50的配重比,使车辆操控更好,极限更高;缺点是湿滑路面急加速容易转向过度、传动部件较多,传动效率会下降。




前轮驱动汽车是指发动机的动力直接传递给前轮从而带动车辆前进的驱动方式。后轮驱动汽车是指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给后轮,从而推动车辆前进的驱动形式。

前驱和后驱的对比

前轮驱动的优点是:更容易布置车内成员空间,并且机械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从而节省成本。

前轮驱动的缺点是:由于前轮既负责驱动车辆又负责车辆转向,前轴负荷过重,这使得前轮驱动的车辆在过弯时前部重心会因惯性而前移,容易突破前轮的地面附着力,而后轮又没有动力,则会发生转向不足。

后轮驱动的优点:操控性好,后轮负责驱动,令前轮可专注于转向工作,因此转向时的车辆反应更加敏捷。此外,后轮驱动起步加速表现好,舒适度高,车辆起步、加速或爬坡时重心后移,后轮作为驱动轮抓地力增强,有利于车辆起步、加速或爬坡,提供更好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度。

后轮驱动的缺点:制造成本较高、空间利用不便,同时在转弯的时候,如果后轮转速高于前轮,便会出现转向过度的情况。

综上所述,前轮驱动更容易布置车内成员空间,并且机械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但前轴负荷过重车辆的着地能力不强。而后轮驱动操控性好,后轮作为驱动轮抓地力增强,有利于车辆起步、加速或爬坡,提供更好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度,但它的制作成本稍高且转弯容易失控。




前驱与后驱区别在传动模式不一样,后驱车的稳定性,推动性,平稳性远远高于前驱车。




不同意quattro系统是为速度而生:多少上坡、下河、雪地、泥潭,Q7让丰田,三菱,路虎,吉普怀疑人生!




前驱和后驱车在起步和过弯时会有不同的的反应,不过马路上都是200匹马力左右的车居多,日常驾驶开不出什么区别,前驱家用更好,空间更大一点。后驱家用车调校的驾驶乐趣很有限,当然还得看是否对后期改装有兴趣,否则外形功能配置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同样价位的车速度不会相差多少




前驱车和后驱车的区别当然不仅仅是“拉着走”和“推着走”那么简单,由于前后轮驱动需要众多零件的配合,这两种车不论是结构还是驾驶体验都有着十分巨大的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后驱车比前驱车更具优势,因为前驱车也有许多后驱车无法比拟的优势。

由于驱动方式并不一定要和发动机位置相匹配,因此前驱车和后驱车可以细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型,这些类型之间往往差异颇大,前驱车的结构一般是前置前驱,其实现在大多数的家用桥车都是前置前驱,发动机变速器这些部件基本都是在车头,车头相应也会更重一些,重量分布不均匀就容易造成弯内推头的现象,所以说前驱车不适合激烈的驾驶。

而后驱车则分为前置后驱、中置后驱和后置后驱,前置后驱的车型往往会拥有更好的运动特性,操作更加灵活,大部分的性能跑车采用的都是这样的布置,也会有很多人那这样的车来玩甩尾漂移,一般如果要求车有很好的加速性能的话,都是采用这种前置后驱设计。

而如果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后补,与差速器和手动变速器连城一体,后轮为驱动轮,发动机布置在前轴的后面,就属于中置后驱,中置发动机的最大优点是极为优异的转向特性,在转向时,一转动方向盘,汽车很快就跟着转向,二者间的时间差非常短,车身紧随转向动作的性能特别好。

中置后驱车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起步和加速性能较好,因为当起步或减速时,整车的重量向后移动,从而增加了后轮对地面的附着力,驱动力再大也很难使轮胎打滑。另外,由于发动机布置在驾乘人员的身后,因此发动机的声音也听得较为清晰,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超级跑车汇特意使用中置后驱的布局,以便发动机的轰鸣声更加直观地传入车厢。

而后置后驱的布置形式在车里就用的比较少了,典型的有保时捷911,由于发动机的重量是作用于后轴上的,会导致前后配置相差比较大,车在转向的时候容易造成比前置后驱还要严重的甩尾现象,所以会更加考验车手的驾驶技术,当然,也正因为这样,反而往往被车手当成挑战的目标。

综上所述,后驱车和前驱车的区别并不能简单地对比这两种,因为后驱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布局带来不同的驾驶体验,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后驱车越来越少,而前驱车则越来越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想体验后驱车的话,我们得花费更大的代价。




前驱车和后驱车的区别:1、发动机方面,后驱车多采用发动机纵置方式,前驱车采用发动机横置方式,能腾出很多空间;2、操控性方面,前驱车前轮需要负责转向和驱动,负担比较大,而后驱车则由于后轴重惯性大,容易出现甩尾情况;3、油耗方面,后驱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前驱   前轴   传动轴   汽车   前轮   后轮   代步   车头   发动机   车型   重量   优点   车辆   动力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