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耗费国力让郑和下7下西洋,朱棣死后,郑和下场如何?

我来答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一般认为,永乐皇帝朱棣生前,郑和是六次下西洋

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永乐二十年(1422年),郑和总共六次下西洋,当时有一个绝密使命,就是要在海外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1423年(永乐二十一年),负责在国内暗探建文帝下落的胡潆回到北京。《明史》记载:“礼部左侍郎胡潆于永乐十七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是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潆至,急起召入。潆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潆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谴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永乐帝与胡潆交谈了什么,并没有明说,不过肯定与建文帝的下落有关。此后,朱棣就释疑了,心里石头落地了。也许是胡潆打探到建文帝已经死了,也可能得知其下落,但认为没有威胁了。因此,派郑和出使西洋就没有必要了。

次年(1424年),永乐帝去世。这一年,郑和还有一次短暂的出洋,出使地是旧港,由于这次出海的时间短暂,而且仅限于南洋地界,一般并不列入七下西洋之列。当郑和返回国内时,永历皇帝已去世,皇太子朱高炽继承大统,史称明仁宗。

第二,明仁宗上台后,诏停下西洋

明仁宗上台伊始,便下了一份诏书,明帝国的远洋战略彻底改变了,这份诏书中写道:“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皆停止。”“各处修造下番海船,悉皆停止。”

这则诏书,宣告了大规模下西洋外交活动的终结。其实并不意外,如果当年朱棣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那么现在连朱棣也死了,自然用不着再做这种徒劳的努力;如果从下西洋的结果来看,固然帝国声威远扬,无远弗届,万国来朝,可是代价却是耗费了帝国大量的财富,厚往薄来不对称的外交方式,最终成为帝国沉重的负担。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以政府主导的大规模远航没有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皇帝的诏令便是国家的最高指示,此时的郑和也许认为,自己的海上航行生涯,大概就此终结了吧。然而,历史又一次出现变化。诏停下西洋的明仁宗朱高炽仅仅在位一年便去世,明宣宗朱瞻基的上台,使得航海事业又出现一线转机。

第三,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

宣德五年(1430年),明宣宗遣郑和等赉诏往谕诸国。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明宣宗绝无寻找建文帝的初衷,这次远航纯粹是外交使命。这一年郑和已经六十岁了,青春不再,步入老年了,虽然他身体一直非常强壮,可是不要忘了他是一个残疾人,十几年的海上漂泊也多少损害其健康。显然郑和的经验与非凡的领导才能,使得明宣宗不能不把这个重担再次交给他,这也是郑和最后一次西洋之行,同时也是明帝国大航海时代的回光返照。

沉寂多年后,帝国的宝船队又一次在辽阔无边的海洋上昂首前行,这次航行又一次抵达了阿拉伯半岛与非洲东海岸。

在郑和年幼的时候,就听说过伊斯兰教的圣城麦加,他的祖父与父亲都曾不远万里,前往圣城朝拜,年过六旬的郑和是否在心里涌现出少年时期的梦想,梦想着前往父辈憧憬向往之地呢?虽然我们对他的内心世界一无所知,但可以揣测儿时的梦想并没有消亡。作为明帝国的主使、远洋舰队的总指挥以及受过菩萨戒的佛家子弟,他的身份并不适宜朝圣麦加,但他还是派了七人前往麦加,了结其内心的夙愿。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资料颇多,可是他的死却成了一个谜。

一种说法是郑和是在第七次下西洋途中,病逝于古里(印度半岛西海岸的卡利卡特),时间是宣德八年,即公元1433年;另一种说法,郑和七下西洋归国后,曾在宣德九年(1434年)领下番官军守备南京,后来就没有纪录了,估计不久后即去世。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的途中成祖朱棣驾崩,回国后他立刻接到新君明仁宗朱高炽的命令:罢停航海,郑和调任南京守备太监。于是有人说,郑和不受信任被降职了。

郑和原任内官监太监,是明朝宦官组织24监之一,其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内官太监的职权很大,宫中的一应器具采购打造,基础设施的营建修缮都归内官监,相当于外朝的工部。

南京守备太监则属于司礼监外派人员,负责南京的防卫,以及明孝陵的看护和修缮工作。

二者一对比,似乎郑和被降职了,很多人对此解释为两点:一是朱高炽推翻了朱棣的下西洋政策,二是郑和不受朱高炽信任而被降职了。

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不是。

首先,朱高炽罢停下西洋的意图无法定性,认为他是航海政策的反对者理由不充分。

大明朝除了郑和的七下西洋,其后还有王景弘的两下西洋,这九次远航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至今学术界都没有定论。

主流的说法是纯粹为了宣扬国威,顺便寻访朱允炆的下落,这种说法也让郑和下西洋一直没摆脱靡费国帑的舆论压力。

寻找朱允炆下落的猜测显然站不住脚,大炮打蚊子,朱家人得多蠢?

宣扬国威应该是目的之一,而不是全部,毕竟每次出海巨量的财政支出不能不考虑。据考证,为了远航永乐年间光造船就花掉了1000多万两白银,其它开销何止数十倍?这么一算账,郑和下西洋每年的耗费差不多得千万两银子,宣扬国威没这么个宣扬的方式吧?

我们都说郑和下西洋就没想到贸易,其实这是不对的,贸易是大明远航的重要目的之一。明英宗时期有人提议:当初郑和带回来的黄金、香料等物品严重紧缺,应该再次开展远航贸易。

可见贸易也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只是它属于官方贸易,与西方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贸易模式不同,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走向两个方向了。

朱高炽之所以罢停远航,很难说这就是他对朱棣政策的否定,因为他在位只有九个月。即位之初要忙于国丧,很快自己身体就不行了,根本不可能有精力去筹备航海。

朱瞻基在即位后五年才恢复下西洋,这就表明,大明当时总体上是认可航海成果的,但因为准备工作太浩大,所以不得不拖延了几年。

其次,郑和出任南京守备太监,恰恰表明了朱高炽对他的信任。

朱高炽即位的时候大明可谓暗流涌动,以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为代表的藩王势力一直虎视眈眈。朱高煦的势力范围在山东,朱高燧的势力在河北,如何遏制他们对北京的威胁呢?

朱高炽打出的牌就是在他们二人背后插一刀,这把刀就是陪都南京。

因此守备南京的职责很重要。我们不要忘了一点,郑和的船队有两万多人,这是一支由南方水师为主体的水军,而不是单纯的水手或者使团文职人员。

这支水师可以从南京入海,沿海北上抵达山东和河北,配合陆路作战。因此,郑和是朱高炽的一枚重要棋子,他去南京任职不是贬抑,而是承担了重要使命。

同样,朱瞻基即位后也给郑和下达了同样的指令:继续留守南京。

直到宣德五年,随着外藩势力的彻底清除,郑和才接到第七次下西洋的命令,开启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远航。

因此,我们不能轻信文艺作品的表述,朱家三代皇帝对郑和都是信任的,尤其是明仁宗。

郑和是怎么死的?史书交代不清,《明史·郑和传》光说他年老去世,并未交代详情。而在《非幻庵香火圣像记》等民间笔记明确说他死于第七次远航,去世地点在古里(今印度),并说郑和去世后由王景弘接管船队。

不管哪一种记载,有一点可以肯定,郑和的结局是好的,他为大明,也为全人类的航海事业开创了新纪元,他值得后人顶礼膜拜!




朱棣依靠着“靖难之役”成功的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完成了从燕王都永乐帝的转变,不知其在攻破了南京后,会不会有大梦初醒的感觉在里面。

在朱棣攻破了南京后,朱允炆失踪了,这一下便打破了朱棣原本所有的打算,因为如果朱允炆在破城之日被抓到还好,朱棣还有所准备去应对,可坏就坏在朱允炆失踪不见了。朱棣在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先是慌了,因为这是朱棣万万没有想到的结局,可他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了,什么样的阵势没有见过,在镇定了一会后,当机立断的让人对外通报,并发表告示,说建文帝已经在大火中丧生了。因为朱棣心中清楚的知道,如果在这个时候让外界知道建文帝没有死,而是失踪了,很可能会让别有用心的人以此来钻空子,毕竟在清朝的时候,一个朱三太子就能把大清朝给搅和的天翻地覆。

另一方面,可如果建文帝出去后继续联络没有被征服的省份,很可能会形成力量来对付朱棣,因为当时的朱棣并没有完全的攻破全国省市,他为了能够取得胜利,便直接瞄准了南京,大明朝的首都。

所以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好不容易取得的地位,他秘密召见了郑和,要求他以下西洋的名义去寻找朱允炆。郑和奉朱棣的命令只下过6次西洋,而第7次是奉朱瞻基的命令

第一次下西洋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1405年,携带的兵甲人数为二万多人。他先是从苏州出发,然后在到福建、爪哇、苏门答腊最后到达了古里,并在哪里立下石碑刻下了“去中国十万余里”。

第二次下西洋

在1407年的时候,郑和进行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下西洋,在这次航行的路线中,郑和来到了锡兰和波斯,并在波斯的大地上交换了两国表达关系良好的珍贵文物。

第三次下西洋

在1409年的时候郑和与姚光孝等人去了越南、马来西亚以及印度,都与各国表达了大明王朝的威严和友好。

第四次下西洋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的时间是在1413年,在这次旅行中郑和的船队第一次来到了东非境地。在1415年的时候回到大明。

第五次下西洋

在1417年的1月,郑和的船队又再次启程了,他们海华丝按照原来的路线进行访问,现是爪哇、东非最后是麻林。

第六次下西洋

这是郑和在永乐年间的最后一次下西洋,于1421年的时候出发,后来因为大风,取消了此次的访问任务,回到了大明国。

郑和在朱棣在位期间,一共驾船出使了国外六次,在这六次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创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航海外交的典故。后来在朱棣去世后,明仁宗将下西洋的任务取消了,命令郑和率领下西洋的部队子在南京部署。后来仁宗因病去世,明宣宗继位,在这位皇帝继位后,又继续要求郑和带领他曾经的船只去进行下西洋的大业。

第七次下西洋

此次下西洋的时间是1430年,这是郑和第七次受命下西洋进行外交,据史料记载,在此次下西洋的任务中,共计有两万人,虽然这个时候的郑和身体依然强壮,但是他毕竟已经老了,精力没有当年旺盛了,在进行完这最后一次下西洋时,郑和却因为劳累过度,加上长时间漂泊在海上,最终在船只返航的时候在印度的西海岸去世。

郑和在虽然是朱棣委派和任命的官员,但是在朱棣死后其的前途依旧没有收到影响,最后他的骨灰被埋葬在了南京。




永乐二十二年(1424)7月,朱棣第5次北征死于榆木川(内蒙乌珠沁东南),朱棣去世后,明朝进入了“仁宣之治”的历史新时期,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明朝统治进入了保守阶段。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郑和下西洋被作为最大的“弊政”加以罢除,这样遂使得郑和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已经54岁了,他的不幸遭遇与夏原吉有关。下西洋开支巨大,掌管财政的户部尚书夏原吉虽善于理财,但此时的明朝财政仍出现了危机。


早在永乐19年东,朱棣准备第3次北征时,就遭到了夏原吉的反对,因此激怒了朱棣,夏元吉被关押在了“内官监”,这桩无妄之灾的冤案,当时的太子朱高炽是清楚的,他同情夏原吉,所以在朱棣死后的第三天,便立即释放了她。

等到朱高炽即位,立即将夏原吉官复原职,而且批准了他的财政紧缩方案。主要内容有三,首当其冲的就是罢西洋宝船,在当时被认为夏原吉认为是国朝最大的“弊政”。郑和被下令带领下西洋的水军两万余人留守南京听候调动,从此,郑和身处困境,心情沉重惶惑。

此时帝国已经迁都北京,永乐二十二年时设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任职,为南京方面最高武官,回到南京的郑和以南京守备太监的身份出现,在处理军政大事上面,收到了李隆以及驸马都尉沐昕的节制。

即使对南京宫廷内部事务的管理,也得与内官王景弘、朱卜花、唐观保共同协商。这说明郑和在南京的权力是极为有限的,内外都受到限制和掣肘,早已不是那个能在海上叱咤风云,独当一面,具有决策权的实权人物了。

一年不到的时间,朱高炽病逝,朱瞻基即位,郑和的处境依然没有得到改变,从新帝上谕中对南京事务的排名上看,郑和成了可有可无的人物。


此外,明政府对曾经为帝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两万下西洋水师的安排也极其不恰当,他们要么是担任漕运任务,要么充当修理宫殿庙宇的工匠,时间全浪费在了苦力之中,军事训练彻底荒废。郑和本人带领着他的部下们,老老实实在南京修葺宫室。

搞繁重的建筑装修也就算了,朝廷对西洋水军的粮饷供应也始终不足,从永乐二十二年下诏罢西洋开始,这支军队的月粮也随之停止。到了洪熙元年,皇帝才想起他们的工资,虽说仍按月发放,但实际上仍时又拖欠,长期得不到足额发放。

尽管如此,郑和依然兢兢业业,带着部下们出色完成了南京城内各种装修任务。

宣德五年,出台财政紧缩政策的夏原吉病逝,六月,朱瞻基遂下诏恢复郑和下西洋。朱瞻基为何在这个时候恢复下西洋呢?原因主要有二。其一,主要的反对派夏原吉去世,朝廷中的主要阻力消除,其二,永乐时郑和下西洋虽然耗费比较大,但收入也很可观,各国使臣不断来朝贡,同时刺激了经济,明朝获得了大量财富,对当时的财政困难起到了一定的缓和作用。

罢西洋六年不到的时光,各国贡使越来越少,贸易也搞不下去,政府财政越来越困难,而且洪熙以来,朱高炽父子对臣下赏赐优渥,搞得没钱了,自然又打起了下西洋的主意。

于是便有了郑和的第七次下西洋。


这一次明政府大力支持,准备了一年半,宣德六年十二月一日,在沉寂了7年之久后,郑和终于又能在属于他的舞台上笑傲驰骋,踏上他星辰大海的征途。

这一次下西洋,途径二十国及旧港宣慰司,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横渡印度洋,踏破千里海波,于宣德八年七月初六回到南京,圆满完成了招徕诸国的目的。及至宣德八年,派出使者来明的国家增至十九个。

然而,在归途中,郑和不幸于宣德八年四月初逝世于古里国,享年六十三岁。自朱棣死后,郑和在政治上失去了支持,身困南京,过了六七年郁郁不得志的生活,当朱瞻基重启下南洋时,年迈的郑和以事业为重,毫无怨言,重新担任了这一艰巨任务,在惊涛骇浪中拼搏了二年多,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尽管有过失意不得志的苦闷生活,但郑和最终死在了大海上,也算是死得其所。他半生漂泊于海上,为大明带来了万国来朝的荣光,也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可惜,自他之后,明朝再也没有远洋海外,停止了对世界的探索。




第一个向中国、向世界宣传郑和的人是梁启超先生,他称郑和是:“并时而兴的海上巨人”,和谁并时而兴呢?和哥伦布,和达迦马,他说是郑和是和哥伦布和达迦马,并时而兴的海上巨人,而且他早于西方航海家哥伦布60余年,早达迦马70余年。孙中山先生曾高度评价郑和,说他是“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对中国、对世界做出的贡献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那朱棣耗费国力让郑和下7下西洋,朱棣死后,郑和下场如何?

郑和为什么能够担当下西洋的重任呢

《明史》中记载“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说这郑和是云南人,也就是世上所称的三宝太监,关于他为什么叫三宝,有很多种说法,最初侍奉于燕王府,后来”靖难之役“有功,被擢升为太监。现在宦官统称太监,而最初只有少数地位高的人可以称为太监,其他人则称为“内官”、“中官”、“内侍”,郑和因为在”靖难之役“北京郑平坝战役中有功,所以被赐国姓”郑“又被称为太监。

一、宗教信仰方便交流:经过学者研究发现,郑和出生于朱元璋洪武八年(1375年),是云南昆阳人(今晋宁),伊斯兰世家,本姓马,其先祖曾追随成吉思汗立过大功,当过云南行省平章,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平定云南,郑和作为以一个俘虏被押往南京,1384年被分到燕王府为内侍。作为一个虔诚的伊斯兰世家,郑和的父亲曾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圣,其次,郑和还是佛教徒,佛教法名”福善,还有就是信奉保护海上平安的妈祖或者叫天妃,郑和为了感谢天妃保佑海上平安,曾在多地建立天妃宫,而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人又信奉伊斯兰教、佛教,这给郑和出海交流提供了机会。

二、宦官出使的规定:明太祖朱元璋在总结历史上宦官乱政之后,在他的《皇明祖训》里头写了一条限制宦官的规矩,说这些宦官不可重用,他们只是用来驱使打扫皇宫的,最多也就是让他们出使别国,因为在朱元璋看来,宦官是家人而官员是外人,所以在朱元璋时期就有很多宦官出使,这也可以理解为何出访的人不是官员而太监,因为明初就有这样的传统。

三、郑和自身素质条件好:明人袁忠彻在《古今识鉴》当中记载郑和:“身高七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山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如洪钟,才负经纬,文通孔孟,博辩机敏,长于智略,知兵善战”。可见郑和这个人身材雄壮威武,文韬武略满腹经纶,或许对他对郑和的描述有些夸张,但是能够驰骋海上20多年,降服西洋多国,如果没有真本事肯定是不行的,所以郑和一定有过人的才能,使得雄才伟略的朱棣选郑和下西洋。

朱棣为什要派遣郑和下西洋

我们知道郑和下西洋总共七次,从永乐三年(1402年)开始到宣德七年(1432年)结束一共花费了30年,那朱棣为何要让郑和下西洋呢?

《明史·郑和传》中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意思就是说明成祖朱棣怀疑建文帝朱允炆逃亡海外,于是派遣郑和到海外去寻觅他的下落,但是当时朱棣已经坐稳了皇位,就算是去海外找建文帝,一趟回来了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去呢?于是有人就从军事角度分析,就是希望从海上打通包抄,明朝初期中亚的强敌帖木儿汉国,可是这个帖木儿准备东征的时候就死了,其子哈烈继承汗位后,帝国很快衰落军力和明军不成正比,所以郑和也用不着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在海上那么长时间,更不可能为贸易,因此明朝朝贡贸易是“厚往薄来”,大明朝对来朝贡的国家大肆赏赐,但是来朝贡的国家国力若能给大明朝东西有限。

这其实就是体现明成祖好大喜功,天下共主的成就感。《明史·郑和传》中说:“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他就是向西洋各国炫耀中国富强,有能力帮助那些国家不受其欺,在其给郑和至西洋各国诏书中的几句话更是体现了这一点:

“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体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至失所”。“今特遣郑和赍敕,普谕朕意“尔等祗顺天道,恪遵朕言,循礼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

可见朱棣让郑和下西洋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建立属于自己的一套朝贡体系,让这些国家承认大明是他们的宗主国,打压那些不听话的部落,比如郑和斩杀陈祖义等,再如,郑和最一次下西洋是因为西洋各国都不来朝贡了,宣德皇帝和大臣觉得郑和久不下西洋,番邦都不来了没有成祖晚年那种“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命而入贡者迨三十国”的感觉,所以又派遣郑和下西洋。

朱棣死后郑和怎么样了

我们知道朱棣一手造就了郑和的辉煌人生,在朱棣去世的时候郑和当时在南洋,明仁宗朱高炽同样相信郑和,就让郑和从南洋回来,带着他出海时候兵马守备南京,虽然朱棣已经迁都北京,但是南京同样重要,可见当时郑和这个人在皇帝心中的位置。所以《明史》上说:“南京设守备,自郑和始”,宣德五年(1430年)朱瞻基再次安排郑和出使西洋,因为下西洋来回要两年,宣德七年,郑和在回来的路上病逝于古里(印度),享年56岁。郑和最后被葬于南京的牛首山下,现在还有存有郑和墓。

可以说郑和七次下西洋,虽然都是皇帝的野心使然,但是他们都是和平的,没有侵占土地、也没有大肆屠杀土著人民,更没有抢夺别人的资源,只是偶尔对有不服从大明的国家和海盗等予以消灭,这是值得尊敬的,起码要比后来的那些西方航海家要强,比西方人野蛮做法强。




永乐二十二年(1424)7月,朱棣第5次北征死于榆木川(内蒙乌珠沁东南),朱棣去世后,明朝进入了“仁宣之治”的历史新时期,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明朝统治进入了保守阶段。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郑和下西洋被作为最大的“弊政”加以罢除,这样遂使得郑和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已经54岁了,他的不幸遭遇与夏原吉有关。下西洋开支巨大,掌管财政的户部尚书夏原吉虽善于理财,但此时的明朝财政仍出现了危机。

早在永乐19年东,朱棣准备第3次北征时,就遭到了夏原吉的反对,因此激怒了朱棣,夏元吉被关押在了“内官监”,这桩无妄之灾的冤案,当时的太子朱高炽是清楚的,他同情夏原吉,所以在朱棣死后的第三天,便立即释放了他。

等到朱高炽即位,立即将夏原吉官复原职,而且批准了他的财政紧缩方案。主要内容有三,首当其冲的就是罢西洋宝船,在当时被认为夏原吉认为是国朝最大的“弊政”。郑和被下令带领下西洋的水军两万余人留守南京听候调动,从此,郑和身处困境,心情沉重惶惑。



此时帝国已经迁都北京,永乐二十二年时设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任职,为南京方面最高武官,回到南京的郑和以南京守备太监的身份出现,在处理军政大事上面,收到了李隆以及驸马都尉沐昕的节制。

即使对南京宫廷内部事务的管理,也得与内官王景弘、朱卜花、唐观保共同协商。这说明郑和在南京的权力是极为有限的,内外都受到限制和掣肘,早已不是那个能在海上叱咤风云,独当一面,具有决策权的实权人物了。

一年不到的时间,朱高炽病逝,朱瞻基即位,郑和的处境依然没有得到改变,从新帝上谕中对南京事务的排名上看,郑和成了可有可无的人物。

此外,明政府对曾经为帝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两万下西洋水师的安排也极其不恰当,他们要么是担任漕运任务,要么充当修理宫殿庙宇的工匠,时间全浪费在了苦力之中,军事训练彻底荒废。郑和本人带领着他的部下们,老老实实在南京修葺宫室。

搞繁重的建筑装修也就算了,朝廷对西洋水军的粮饷供应也始终不足,从永乐二十二年下诏罢西洋开始,这支军队的月粮也随之停止。到了洪熙元年,皇帝才想起他们的工资,虽说仍按月发放,但实际上仍时又拖欠,长期得不到足额发放。



尽管如此,郑和依然兢兢业业,带着部下们出色完成了南京城内各种装修任务。

宣德五年,出台财政紧缩政策的夏原吉病逝,六月,朱瞻基遂下诏恢复郑和下西洋。朱瞻基为何在这个时候恢复下西洋呢?原因主要有二。其一,主要的反对派夏原吉去世,朝廷中的主要阻力消除,其二,永乐时郑和下西洋虽然耗费比较大,但收入也很可观,各国使臣不断来朝贡,同时刺激了经济,明朝获得了大量财富,对当时的财政困难起到了一定的缓和作用。

罢西洋六年不到的时光,各国贡使越来越少,贸易也搞不下去,政府财政越来越困难,而且洪熙以来,朱高炽父子对臣下赏赐优渥,搞得没钱了,自然又打起了下西洋的主意。

于是便有了郑和的第七次下西洋。

这一次明政府大力支持,准备了一年半,宣德六年十二月一日,在沉寂了7年之久后,郑和终于又能在属于他的舞台上笑傲驰骋,踏上他星辰大海的征途。

这一次下西洋,途径二十国及旧港宣慰司,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横渡印度洋,踏破千里海波,于宣德八年七月初六回到南京,圆满完成了招徕诸国的目的。及至宣德八年,派出使者来明的国家增至十九个。



然而,在归途中,郑和不幸于宣德八年四月初逝世于古里国,享年六十三岁。自朱棣死后,郑和在政治上失去了支持,身困南京,过了六七年郁郁不得志的生活,当朱瞻基重启下南洋时,年迈的郑和以事业为重,毫无怨言,重新担任了这一艰巨任务,在惊涛骇浪中拼搏了二年多,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尽管有过失意不得志的苦闷生活,但郑和最终死在了大海上,也算是死得其所。他半生漂泊于海上,为大明带来了万国来朝的荣光,也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可惜,自他之后,明朝再也没有远洋海外,停止了对世界的探索。




郑和,又称为“三保太监”,不过他虽然是明朝的一个太监,但同时他也是外交家、航海路。他虽然叫郑和,不过他却本姓马,因为他年轻时就在朱棣的燕王服,后来又在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中立下功劳,故而他被赐姓为郑。

郑和在军事上也颇有成就,而他最著名的就是郑和七下西洋,他的这个行动也是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郑和因为有军事才能,又深受朱棣的信任,同时那时郑和年龄更值壮年,再加上郑和又对佛教、伊斯兰教的背景多有了解,所以在朱棣决定下西洋时,郑和就被定为下西洋的正史太监。

那朱棣让郑和七下西洋,朱棣驾崩后,郑和的下场如何呢?

其实郑和七下西洋,并不都是是在朱棣时期下西洋的,郑和下西洋是从朱棣永乐时期到宣德年间这段时间。第一次开始于永乐三年,也就是公元1405年,最后一次结束于宣德八年,也就是公主1433年。

郑和下西洋,带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太仓聚集,然后到福州长乐太平港,远去西太平洋、印度洋,他去了三十多个国家、地区。

而郑和的最终结局,是在他第七次下西洋时,返回的时候,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所以郑和是死在他的下西洋的事业上,并且是返回的时候,也可以说是没有什么遗憾了。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下场?这俩字用的,他不合适,这有点贬义,您这别怪俺挑刺。好了,咱说正事。

咋说呢?郑和出海这事,他这事细细盘算的话, 应该是八次,但其中一次,搁在专家的眼里他不算,这就成了咱现在瞅见的七次下西洋的事。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这又翻到了哪一篇了?这不算的这次是咋回事?”

他是这么回事。

1424年,也就是永乐大帝朱棣去世的那一年,郑和被朱棣派到旧港这地,瞅瞅咱大明王朝最南端的旧港发生叛乱的事。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旧港?这是那个地?没啥印象?”

这您就不知道了吧,这地就在现在的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巨港,他范围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全部,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的一部分,是咱大明朝驻南洋这地的最高行政机构。

他这地行政长官叫做旧港宣慰使。话说这宣慰使其实说道根子上,就和那国中之国的国王差不多,每年按照一定的额度给大明朝缴纳赋税,这如果发生战事,他还得听大明朝的调遣,除此之外大明朝对他啥也不管,所以这职务和那土皇帝差不多。

而这地的第一个就任的叫做施进卿。

他这人活着的时候,旧港这地还算太平,结果1424年施进卿死了。这人一死,他就面临一个继承人的问题。

这事本来人家施进卿留了遗嘱,他死了让二女儿施二姐来干,毕竟他那儿子能力不够,可他这儿子施济孙不乐意了,硬着大脑壳死乞白赖的非要上位。

这不就有点扯吗?他这实力不够,这就派人跑到朱棣眼跟前说这事。

朱棣不知道啊!他是按照老子死了儿子继承的想法看这事,所以就派了郑和去瞅瞅,把这施二姐赶下去。

这么说吧,郑和的船队他也庞大,这船就不说了,这人就有两万多人,浩浩荡荡的去了。结果郑和到了地,把这事一打听,人家施二姐那是合法继位的,这位置压根就没有儿子啥事。

郑和表示很生气,一脚丫子把儿子给踹出去,顺手赐封施二姐为旧港宣慰使。

是这么档子事。那么这事虽然也是下海,也是往西边溜达,但没出了国门吗?而且时间他也短,所以这事就没有算到了郑和下西洋里边。

其余这七次,有六次是发生在永乐大帝朱棣的手上,大家伙也知道这六次郑和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那么找到了吗?没找到!

那么为嘛没有继续下去呢?

这事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说明,但有一件事挺有趣的,这事发生之后,郑和下西洋的事,在永乐大帝的手上就全面停止了。

说1423年的时候,有一个叫做胡潆的人,大半夜的从外地赶到了京城,就这时间点,永乐大帝都搁龙床上睡着了。

但这胡潆可不管这个,催着太监报告。

你还别说永乐大帝听到了胡潆回来,二话不说,套上衣服,就出来了。

得咧,就这俩人这一聊就聊了大半宿,打这里起,郑和下西洋的事,也就绝了。

说道这里,大家伙猜猜,胡潆干嘛来了?

对!是报告建文帝朱允炆的事,至于这个事是啥结果,这不用问,一定是朱允炆死了。

不然郑和下西洋这事还得继续。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为嘛呀?您这太牵强附会了,生拉硬拽的也没你这么干的!”

这事说起来他也有根的,胡潆是以寻找张三丰的名义查找朱允炆的,这一找就找了十年,就这十年他是全国各地的跑,您别说京城了,这中间胡潆的母亲都去世了,朱棣都没有允许他回去瞅瞅。

而自从他大半夜见过朱棣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京城。

巧吗?他没有离开京城,郑和下西洋的事他也停了,两件事和一起,您应该有想法了吧!

这就是郑和下西洋的前六次。

那么最后一次是在谁的手上发生的呢?

大家伙都知道永乐大帝朱棣死后,明仁宗朱高炽上位,他这一上位还专门下了一道旨意,停止一切关于下西洋的事物。就这结果,如果没有啥意外的话,下西洋这事也就六次打住了。

朱高炽这么干,原因无非就一个,他没有寻找建文帝的需求,这种大型的劳民伤财的活动停下来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大家伙都知道朱高炽这人在位也就是一年,接下来上台的是明宣宗朱瞻基,他就命令郑和再来一次下西洋。

那么这一次就没啥特殊使命了,单纯的就是整点外交而已。

就这时间点上,郑和已经六十多岁的老人了,虽然这身体瞅起来还行,但毕竟年龄搁那了,这一次也成为了他人生当中最后一次。

而这次他到达了伊斯兰教的圣城麦加,到了这之后,郑和到是想要去这圣城瞅上一瞅,但无奈他这身份摆在哪里,去是不合适的,所以他就派了七个人过去瞅了瞅,算是了结了一下心愿。

郑和最后病死在了这第七次航海中,地点就在古里,就是现在印度半岛卡利卡特。

这是一种说法,另外一种说法是,郑和成功的回来了,领了个职务去了南京,算是退休了,毕竟当朝的皇帝已经是他伺候的第三代了,再以后就没啥记录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郑和下西洋这件事情,要说耗费国力,那的确是耗费了。

当时为了向海外各国宣扬大明国威,宝船造得坚固巨大,《明史》上记载“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如同那个时代的航母。

永乐年间新建和改建约二千艘海船,每只宝船光造价就约五六千银两,算下来是个天文数字。更何况还有各类装饰,极尽奢华,是真正的“宝船”。对于臣服的沿途各国,明廷还有大量赏赐,也是笔巨大的支出。

但是,并不能因此就否定了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闭关锁国可以省这一笔费用,可长久如此等于坐井观天,和世界脱节。朱棣目光长远,通过下西洋这种方式,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开通了海上贸易,积极作用同样显著。

那么,朱棣去世后,郑和下场如何呢?还行,没遭到清算。

对于下西洋这件事情,朱棣的继承者朱高炽是很反对的,觉得劳民伤财,所以登基后下诏停止。但朱高炽为人仁和,虽然不怎么待见郑和,也没有针对的意思,妥善安排了郑和及随船军队。

1425年,朱高炽任命郑和为首位南京守备太监,率领随他下西洋的军队镇守此地。这是个养老的职位,曾经与海外各国大战的骁勇将士们也成了养老兵。

不过,虽然驻守南京等于养老,也得是立有大功、并且深得皇家信任的人才能担任的,由此可见明朝认同船队的功绩。

同年,朱高炽病逝,继任的朱瞻基要求郑和“谨守南京”,防范有可能会发生的动乱,并命他修缮南京宫城。

(宝船建造图)

和父亲朱高炽比起来,朱瞻基无疑更有进取心,对于下西洋持赞同意见,想重现祖父时代的荣光,积极的筹划下西洋事宜,1430年正式立项,命郑和督造宝船,对郑和多有嘉奖。

1431年1月19日(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第七次下西洋终于成行,郑和率船队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前往福建长乐,准备从那里出洋。船队共27550人,规模不下从前。

除了常规任务之外,朱瞻基还交给他一项特殊任务:劝谕暹罗(今泰国)不要再侵扰满剌加(马六甲王朝,地域最广时覆盖泰国南部至苏门答腊西南部)。

好吧,其实这也不算多特殊,郑和之前下西洋时就经常调解各国纠纷——不然带那么多军队干嘛?

可惜的是,这一次郑和没能活着回来,死于船队返航途中(1433年),当时船队航行到印度西海岸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剩下的航程由副手王景弘(同样是太监)带队。

总之,武将死于沙场是最好的结局,郑和死于下西洋的途中,也能称一句死得其所。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六下西洋

明成祖朱棣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八月溘然长逝,当时郑和正在旧港(今印尼苏门答腊岛巨港一带),也是郑和第6次下西洋的途中。

明成祖朱棣时期,郑和为了帮皇帝实现“锐意通四夷”的宏大愿望,与海外诸国建立友好关系的对外政策,以显示“天朝上国”的强盛,先后6次扬帆远航,历尽艰辛,足迹遍布太平洋西部、印度洋、非洲沿海岸等地。

第1次:公元1405年,郑和35岁。首航目的地是古印度的古里国,它是西洋各国中的一个较大国家,也是古代印度西岸的一个大商港。这次远航,郑和还曾到达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马六甲、锡兰等地,并载回随船来访的各国使节,明初海外关系的大门终于打开。

第2次:公元1407年冬,目的地是美丽佛教国家锡兰。锡兰,即今天的斯里兰卡,我国古代将其称为“狮子国”。

第3次:公元1409年,郑和第三次出航,目的地首站为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受到占城人民热烈欢迎,占城以最高礼仪接待。第二站满剌加(即马六甲);第三站暹罗(今泰国)。

第4次:公元1412年,郑和船队首先到达苏门答腊岛,后航行至阿拉伯与东北之交,由于当时地理认知有限,都以为到了世界极点。

第5次:公元1417年,除旧地重游外,郑和最远到达了非洲赤道以南东海岸。这次任务有两个,一是由近及远护送西非各国使臣回国,返航时随船载回回访的十七国使臣;二是向各国征集珍禽异兽,满足迁都北京后宫廷需要。

第6次:公元1421年,郑和六下西洋,也是明成祖朱棣在世时的最后一次。这次任务是送十六国使臣回国,并再度出访亚、非十六个友好国家或地区。

病逝海上

宣德五年(公元1431年1月),明宣宗朱瞻基命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也是明朝最后一次远航。此时,郑和已年过6旬,但他仍重整旗鼓,扬帆出海。郑和路过福建湄洲岛时,还特意到海神天妃林氏女的家乡,修整了天妃庙宇,以祭祀女神。

郑和以他对大明朝的忠诚,凭着他对大海的眷恋,如期完成了七下西洋的使命。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在返航途中,郑和病逝于海上,终年63岁。他的遗体被船队官兵保护着运载回国。

与那些奸滑狡诈的太监不同,郑和以其特有的智慧和才能搏击大海30年,写下了非同凡响的一生。他历经三朝,前后7次受命出使,开辟42条航线,抵达过30余个国家,行程10万余里,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公元1492年)早了79年,为千余年间闭锁海关的中国打开了通向外部世界的海上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苏门答腊   麦加   大明   明朝   宣德   西洋   宦官   船队   帝国   南京   国力   永乐   太监   公元   下场   海上   皇帝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