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阶段的银行行业出现大的离职潮?

本人曾在某国有银行客户经理岗位工作了6年,刚离职,现在体制内工作,对此问题比较有发言权。

我所在的一级支行,共50人左右,仅2020年当年,就有6人离职,且都是年轻骨干,离职率达12%。说起离职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众所周知,银行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一直比较大。我在银行担任个人贷款客户经理,工作时间同时受理3组客户是常事,经常一遍签业务一遍接电话,一心二用还得保证不出错;唯一休息的时间就是整理客户的按揭资料,因为这时可以不用说话、不用解释客户的各类问题。经常有客户看到我的工作状态后感叹“你们这个工作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加班更是常事。同时,还要担负存款贷款各类业务指标,心理压力比较大。然而,这样的辛苦,收入却并不算太高,尤其16年降薪后,收入与付出明显不成比例,银行工作的性价比变低。

其次,工作强度与心理压力导致身体受损。上文已提到工作强度问题。长时间保持紧张的营销状态,手机永远都会有客户打来各种电话,领导一句话就要去无偿加班,应酬太多不得不喝大量的酒,经常要各种求人来换取业绩,永远有回复不完的各种邮件、报告、统计表格,周末还要给各个不认识的客户打电话挨个问是否能存款…支行体检,光信贷部8人中有7人都轻度脂肪肝,还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身体严重亚健康,简直以命换钱。(关键还换不来多少钱)

第三,工作幸福感与获得感低,社会地位大不如前。干的工作比较枯燥,但风险较大,尤其信贷方面,放贷款了是行领导业绩,贷款变成不良了却是自己罚款;某个业务,领导说能做就必须做下来,不管借款人具体情况,客户经理沦为简单的操作工具,没有工作获得感。同时,社会地位大不如前,尤其19年力推ETC时,五加二、白加黑的走街串巷甚至深入各个村庄免费装ETC,还不时被村里人鄙视“现在银行人已经沦落到这样了”“你不就是个干银行的服务员么”。

几乎被银行压倒的员工

马云曾说,如果员工离职,无外乎两个原因:钱没给够,心委屈了。银行离职的年轻人们,这两个原因基本都占了。

进入体制内后,有了充足的休息时间,白天也没有那么劳累,回到家中也有精神跟家人聊天、陪孩子玩耍甚至写写文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在原来银行工作时,是根本不敢想的。虽然离职后收入明显降低了一些,但还是要说一句,“离开银行,真香”




一是工作指标压力大。

二是国有五大银行工农中建,工资上下级差距呈几何级递减,总行高得离谱,省行坐着挣钱,县支行又苦又累,一年下来,到手的钱也就不到10万元。

三是地方性城商行和信用社,工资水平高,福利好,但是一人在银行,全家都遭殃,都要为完成存款、理财、信用卡和贷款围着团团转,致使,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信用社就不是人待的地方,尤其是一个女人。




首先对“离职潮”的说法,不知依据什么,反正我是存疑。

这几年城商行的机构网点都在持续扩张,向县、乡延伸,都在招兵买马;当然,也有些行由于金融科技水平提升在精简人。综合这两点,银行从业人员即使不增,但也不可能大减,不明白你说的“离职潮”是怎么来的。

我更认同的说法是银行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加大了,这个银行到那个银行、考事业编公务员等都有,但这边出人那边进人,这各行各业都一样,大家认为是铁饭碗的事业编、公务员同样流动性很大,我觉得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答题俺是认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人脉   商业银行   银行   飞刀   银行业   现阶段   北京   存款   基层   贷款   员工   压力   收入   原因   客户   行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