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到底是外企,还是国企?

联想到底是中国企业还是美国企业,这个是大家一起争论的问题,因为目前联想集团有两个总部,一个是在中国,一个是在美国,联想的运营中心也是在美国,很多人都觉得联想应该归属于美国企业。

虽然大家对联想有一些偏见,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联想是一家地地道道的中国企业,但联想不是国企,而是一家民营企业。

联想是中国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联想是在中国创办的

1984年40岁的柳传志和10位同事拿着中科院计算所给的20万元开始下海创办联想。刚开始的时候,联想的名称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到1991年才把公司名称变更为北京联想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到了1998年,联想又正式更名为联想集团控股公司。

联想在刚创办的时候也是遇到很多困难当时,除了20万块钱几乎一无所有,最初柳传志等人也是通过为别人维修机器,讲课,帮人家攻克技术难关,做销售维修代理等积累资本。

第二、联想的母公司联想控股是中国企业。

说到联想,大家可能只想到联想集团,但是联想集团只是联想的一个业分支。实际上联想的真正主体是联想控股。

目前联想集团和联想控股都是在香港上市,其中联想集团的主要股东是联想控股,其控股比例达到了23.8%。

而联想控股从股权结构来看,大部分股权是由中国企业以及个人所控制。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联想控股的一些股权变化情况。

从1984年到1993年,中科院享有联想100%的股权权益,到了1995年中国科学院持有联想控股的65%的权益(其中中科院占20%,计算所占45%),另外的35%的股权由联想自身占有。到了2001年之后,联想股权又发生了一些变化,中中国科学院旗下的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获得联想控股65%的股权,另外35%的股权有联想职工持有。

到了2009年,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通过在北京市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的方式,将其所持有联想控股29%的股权转让给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在2010年有北京联持致远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吸收合并联想控股职工的持股会。

虽然后来联想的股权经历了多次变化,但从整体来说,联想在上市之前其股权100%由中国企业及个人所持有。即便到了今天,控股的大部分股权都是掌握在中国企业以及个人的手里。截止2018年末,联想控股的股权结构当中,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占比29%,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占比16.97%,北京联持致远占股20.37%,北京联恒永信占股7.55%,柳传志占股2.88%,这几个股东占股比例达到76%以上。所以从股权结构来看,联想控股以及联想集团都属于中国企业。

第三、世界500强排名当中,联想是中国企业。

世界500强排名当中联想一直是中国的,这毫无疑问,比如在2018年世界500强排名当中,联想排名240位,所属国家是中国。




第四、联想的大部分的员工以及高管都是在中国。

目前联想是我国国际化程度相对比较高的一个企业,从业务分布来看,联想有70%以上的业务是在海外,只有30%以下的业务布局在国内,但这并不影响联想是一个中国企业。就像苹果一样,苹果大部分业务也是来自全球各地,美国本土所贡献的业务收益也是相对比较小的。

而且目前联想70%左右的人也是布局在国内,海外只占到人员布局的30%左右,此外联想大部分管理人员都是中国人。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联想以一家中国企业的身份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

总之,目前联想是我国国际化做得比较好的一个企业,虽然联想一些高管所做出的一些言论让大家非常不满,甚至是让大家感到愤怒。但对于联想收购美国企业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这一种做法我们就应该积极鼓励。

现在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当中获取优势,就必须积极的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而不是要局限于自己是一个中国企业。真正一个强大的企业,不应该局限于中国,而是要站在全球的角度去考虑,以一个全球企业的身份去参与竞争,经营与管理。

虽然联想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瑕不掩瑜,中国难得有一些企业能在国际上保持有竞争力,而联想就是其中的一个,所以我们要客观的看待联想,联想不好的地方,大家可以继续批评,但好的地方大家可以继续支持。

不过我们也希望联想的管理层不要忘记联想是从中国起家的,它的根在中国,联想是实打实的一个中国企业,希望联想永远不要忘记了这一点。




骂归骂,不过联想终究还是一家中国企业,这个事实还是存在的。

从股权结构上

从股权结构上,目前在董事会结构上,杨元庆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目前其他董事很难对杨元庆的话语权形成威胁,而还有好几位董事都是联想系比如朱立南,以及宽带中国田溯宁这种会支持联想核心管理层的董事。

在股东层面,联想控股占据了联想集团30%左右的大多数股权,而联想控股的背后大股东是中科院,因此本质上还是国有资本很重的中国企业,不管柳传志和杨元庆怎样,这个事实目前至少是存在的。

从行政管理上

从行政管理上,联想集团的最高决策权在北京,在国内团队手里。

当年联想建立北京、纽约双中心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兼并了IBM的PC业务,后来又兼并了IBM的X86服务器部门,而兼并以后就要实现融合就必须经历阵痛期。

当时联想CEO由收购过来的IBM高级副总裁斯蒂芬·沃德担任,杨元庆出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而柳传志则辞去了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的职务,主要考虑到美国的原IBM团队还需要沃德来管理、融合,需要时间来处理这些问题,后来杨元庆和沃德战略上出现分歧,柳传志还一度出山拯救联想。

不过联想现在已经将决策权、管理权都完全集中到国内团队了,也就是说现在依然是双中心战略,但是现在是国内团队说了算。

因此,联想依然是一家中国企业。联想这两年被骂得不少,一方面是因为华为的5G投票事件,一方面是因为杨元庆确实战略上有问题,还经常说出一些不合时宜、容易引起轰动的话。不过要是联想真的死了,首先是意味着很多人要失业了,其次是联想每年的营收接近80%都来自海外,对于我国的外汇收入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更重要的是,联想供应链上的硬件也很难拿到了。




认为,我们这么说、那么说,都不足以服众——都确定不了联想的性质,而注册之地、总部之处、员工之籍等等并不能自然地或必然地揭示1个企业的究竟、底里,甚至连企业的定位都表明不了。

只能以杨元庆所说的话为准。

按杨元庆一贯所讲、所衷,联想肯定不是中国企业,至少不纯是、不单是,这应该是确定无疑的定论。

杨元庆一再宣称过,“联想是一家根植于中国的全球化公司”,这与其所说的"科技无国界″一样,耳熟能详、广为传诵。

杨元庆还进一步阐释过,“联想不仅仅是中国公司,更是一家全球公司”,对其中的"更是″,能听得出来是啥意思吧?

倒是,曾全面回应过对联想国籍的质疑。归纳起来,杨元庆讲话的提纲为:联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全球化(1)的受益者;相信中国领导人(直称,"中国领导人″)一定会继续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全世界领导人的智慧也一定不会让全球化(2)和人类命运共同体(3)开倒车;联想过去是、现在依然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企业,也是有包容性的全球性(4)公司,并希望在每个有业务的国家成为好公民(5,全球的好公民)。

这一席话,用杨元庆的另外一句话说,即"联想是源自中国的全球公司″。

很清楚,说来说去,联想不是或不主要是中国企业,而是全球公司,只是包括属于中国而已,知道联想出自中国,也承认曾是中国企业,但现在已经成了全球的,不属于包括中国的任一1国的。

将来的热衷、追求、落脚,也是全球。

谁见过杨元庆所说的这种"无国籍″跨国公司?

谁又见过杨元庆所说的这种全球化?把1个公司的国籍给整没了,只有球籍了。

然而、不过,杨元庆从心中到脚上,真的没有1个向往、依靠、拜托、跟附的国家?有!表面上看,还2个呢。其一,是中国,曾经客观依托、后来主观轻慢的赚钱市场,其二是美国,曾经客观依赖、后来主观忘返的技术市场。

只是,后来发现前一个市场人气不足了,于是,杨元庆紧忙回归中国,但又不想脱离后一市场,不顾前一市场上人气中的期盼、批评、诟骂,这是为什么?最新的解释来自杨元庆的恩师柳传志,恩师说联想的底蕴不够,不足以支撑起芯片和系统研发,风险严重不可控。

显而易见,柳传志的这一说不过是旧话重提、辩解再续,倒是与倪光南院士一样,矢志不渝,只不过,志,是恰恰相反的。

杨元庆若是把中国市场又恢复如初了(人气,难以抚平),一定会回去?回到哪里?

杨元庆,曾经十分庆幸自己做CEO后,成功地把联想从一家国内企业转变成了国际化的企业。

言为心声,何况,杨元庆直言不讳地说过了,特别直白、坦白,尽管听说一开始是支支吾吾、犹犹豫豫的,难出口,但终究是把话讲出、讲全,也讲明了。

如果我的以上回答是有道理的,那,杨元庆自己是把联想当成了"外企″还是当成了"国企″?




联想肯定不是外企,虽然这些年联想的名声不太好,很多人都才嘲弄他是美国企业,这其中的是是非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意识形态的东西很难说得清,这里不去探讨,本文只从经过说得清的角度去谈一下联想的股权归属问题。

1、联想是中国企业

联想成立于1984年,联想原来是柳传志带着中科院的资源创立的,原始资金也是中科院提供的,当时带着把中科院的研究成果产业化的使命,开始的资金也是中科院提供的,说以可以说联想是诞生于中科院,后面联想逐渐做大,成为中国科技企业的代名词。联想曾经也是竖起了民族产业的大旗,是国人的骄傲,至少舆论是十分喜爱联想的。

在2005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令联想的声望达到了顶峰,这个事情就是联想收购了IBM全球PC业务,IBM当时是世界最大的PC电脑企业之一,是电脑的代名词,也是高科技的代名词,更是优秀企业的代名词,能够把IBM的PC业务收购,这本身就极大的满足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联想也借着这次收购成为了一家国际化的企业,业务走向了世界,并在此后成为全球第一的PC生产企业,尽管外界一直不断质疑联想只是一个组装公司,没有自己的技术,芯片不是自己,存储器不是自己的,操作系统不是自己的,国人希望中国能够在电脑产业完全实现国产化,所有的关键技术都能够国产化,这样才是牛逼的企业,而联想是当时中国最优秀的电脑企业,所以把这种希望放在联想身上,但是联想没有达到民众的期望。

这些核心技术即便到了智能手机时代也没有国产化,操作系统还是在安卓的基础上做的,芯片华为虽然有麒麟,但是也难说是所有都国产化了。

2、联想的股权结构

联想目前是一个多元化的集团公司,我们通常所熟知的“联想”只是其中一个产业,就是做电脑和手机的,这个联想我们通常叫做“联想集团”,而CEO是杨元庆,联想集团的大股东是“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有23.87%的股份,是实际控制人,其他股东持股都非常分散。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后来也在香港上市了,联想控股的实际控制人是谁?联想控股的大股东是“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有29.05%的股份,这家公司后来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学院代表国家出资的企业,是国有独资企业。

那么作为国有独资企业的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持有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9.05%的股份,根据相关规定,只有国有独资企业或者是国有控股企业持有超过50%的股份,这样的公司才能算是国有企业,或者是多个国有企业合计持股超过50%并且其中之一是大股东的,那么这样的子公司可以算是国有企业,按照这个规定,联想不算是国有企业。因为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只持有29.05%的股份。

当然了,有一种情况持股虽然未超过50%也可以算作是国有企业,那就是第一大股东是国有独资企业或者是国有控股企业,并且对企业有实际可支配地位。其实这个就看董事会了,如果国有企业在董事会中是支配地位的,那么也可以算作是国有企业。

至于中科院是否在联想控股中是否是具有可支配地位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中国民企500强榜单有联想控股的名字,那么就说明认为联想控股是民企了,那么我们反过来可以推算出中科科学院在联想控股公司不具有可支配地位。

总结:联想控股是中国企业,也是民营企业,但是大股东是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国有独资企业),至于联想集团那是妥妥的民营企业了。

最后再说一句:联想集团中国地区贡献的收入比例已经降至20.13%,其余将近80%的营收都来自于中国以外的地区。




国内卖货时是民族企业,世界投票站队时是美帝良心企业,每年分钱是全球性外企。




联想最初创业是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三产企业,市场刚刚开放,融入大潮中,该算事业单位的大集体,后称算民企,或融资算什么?叫什么都没关系,算是中科院滋生的孩子吧。




想捞好处的时候就是国企,想多发钱的时候就是私企。




答:同意你的观点,联想还是中国企业,但是它已经脱变啦。从政府大力支持的国有企业,再变成民营企业,现在是股份制企业。股份制企业好的方面是加入了全球化,实际上中国已经失去了控制力,甚至脱变成了外资占领和掠夺中国市场和资产的工具,这是令人痛心的。




虽然这个问题不是很严谨,但答案其实是很清楚的:联想是中国的企业,不是外企。

之所以说问题不严谨,是因为没说清“联想”指的是哪家公司?作为在全球开展业务的企业,“联想公司”其实有很多,数不胜数,而最主要的,是联想控制和联想集团这两家,而这两家,都是不折不扣的中国企业。

我们先来看联想控股。联想控股的最大股东是中国科学院,其他大股东也都是中国的公司或中国人,所以当然是中国公司。联想控股主要是做投资业务的,并不是我们经常谈到的那个生产电脑和手机的联想。联想控股2015年在港交所上市。

那个生产电脑和手机的联想全称是联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般称为联想集团。联想集团1994年在港交所上市,它的最大股东,就是上面说的联想控股。

联想集团曾经有一段时间是双总部模式。行政总部一直在北京,2004年收购IBM的PC业务时,因IBM的要求,以及更好完成整合等原因,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原IBM的PC事业部所在地)设立了总部,为双总部模式。但与IBM的PC业务完成整合后,已不把罗利称为总部了。

联想集团在全球开展业务,营业收入中75%来自国外。但无论从起源、股权结构还是管理模式来看,它都是中国的公司。




联想有国家背景,在港上市应该是中国的企业,但是联想老总急于发展外国业务,过份强调跨国公司的定位,狠不得脱掉自己黄皮肤去,从5G投票可以看出,为了自己利益,讨好美国,不惜牺牲国家和中国人民的利益。这个也是目前不得人心的原因,再发展下去,离....不远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联想集团   中国科学院   股权结构   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企业   美国   中科院   国企   外企   北京   中国   国有企业   股权   业务   财经   全球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