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发负利率欧元国债,是削弱美元的一招好棋?

如果有人找你借钱,不付利息,还借100还99,那你一定认为对方疯了。

不过,这事还真的就发生了。

11月18日,财政部发行了40亿欧元的主权债券,其中的5年期7.5亿欧元,发行收益率为-0.152%,也就是说买了这只债券,5年后的票面收益还是亏的,而结果,这批债券还被抢购一空,订购量达到发行量的4.5倍,呈现出来的就是大爷大妈在银行排队买国债的情景。

在我们外汇充足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发行欧元债券呢?这不是替欧洲国家分忧吗?既然收益是负的,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要购买呢?

其实,这背后的意义远非我们看到的表面,而是中国联合欧洲下的一步好棋。

为什么说中国发负利率欧元国债,是削弱美元的一招好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欧元债券

债券的含义可以简单理解为借条,我们知道借钱这个事是很敏感的,一般没人愿意借,因为没有什么抵押,全凭借款人的信用了,最高信用当然就是主权国家的信用,但是国家和国家之间信用等级也是千差万别的。比如美国,发行的债券很多国家都愿意买,但要是索马里发债券,估计就无人问津了。我们这次发行的欧元主权债券就是以中国的信用为背书,以欧元为币种的一次“借钱行为”。以什么币种融资,这点非常重要,等下会解释。

之所以给借钱行为打上引号,是因为我们其实并不差钱,确切的说是外汇储备很充足。截止到10月份,我们的外汇储备余额是31280亿美元,有人可能对这个没什么概念,世界前3位储备大国分别为中国、日本和瑞士,而日本只有12500亿美元,所以从补充外汇的角度看,我们根本不需要去借40亿欧元,而由于发行的主体是财政部,投资就更扯不上关系了。

为什么说中国发负利率欧元国债,是削弱美元的一招好棋?

那么,为什么还要发售呢?

第一、增强国家的主权信用

我们上面说了,主权国家的信用也是有等级的。衡量信用好坏的一个方法就是看有没有人愿意借钱给你,这点相信很好理解,这和我们个人也没什么区别,平时狐朋狗友很多,一谈到钱就没人搭理了,这就是信用破产。一个好的国家信用积累,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是这些必须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走出去,让世界认识你,了解你,才能相信你。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和惠誉对这次欧元债券的评级为A+,这是比较客观的,说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可,这种认可就是通过中国不断的丰富金融产品,不断的融入国际金融体系,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创造出来的。国家信用就是无形的巨大财富,尤其在信用货币时代。

美国,站在全世界生产链条的顶端,靠信用输出金融资本,国家开动印钞机印刷美元,全世界都拿货真价实的商品来换,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靠着老百姓的辛苦劳动,往全世界出口衣服、出口玩具、出口电子产品等等。一个轻松印美元,一个辛苦打工,这是极其不对等的。

但是我们又不能不储备美元外汇,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人民币的汇率稳定要靠美元,说到底,还是国家信用不够。以中国的国家信用为背书,代替美元信用,人民币的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我们金融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为什么说中国发负利率欧元国债,是削弱美元的一招好棋?

第二、打开中欧金融市场渠道

虽然说国家没有多少融资的需求,但是企业就不同了。欧洲作为传统经济发达地区,近些年来发展比较困难,很多国家市场利率接近于零,德国发行的30年负息债券开创了先河,这从一个方面说明欧洲的金融市场可供投资的优质资产是比较匮乏的。但这对中国的企业就是一个利好消息,意味着我们可以用很低的利率融资,这要比国内动辄10个点的成本低很多。发行主权债券就是树立了一个标杆,丰富了投资中国的渠道,相信中国和相信中国的企业是一脉相承的。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在美元持续放水,信用不断萎缩的情况下,加上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加,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是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就永远处于被动地位。但是由于我们长期贸易顺差的情况和人民币国际化之间却存在矛盾,在国际贸易上,我们是出口商品,赚取大量外汇,也就是输入的是外国货币,而像美元,随着大量的进口,就可以输出到别国。所以人民币走出去的机会就不多,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给人民币创造国际舞台,因为更多的人使用才有可能让人民币成为国际化的货币。那么,有人可能会说了,为什么不像美国发美元债券一样,直接发行人民币债券呢?

当然,我们也发售过人民币债券,但是由于目前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还不够高,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量也不是很大,在欧洲大规模发人民币债券会有一定困难,但这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虽然这次发行的是欧元债券,但是背后是中国信用,是人民币和欧元的链接。

为什么说中国发负利率欧元国债,是削弱美元的一招好棋?

第四、重视欧洲市场,削弱美元地位

我们可以看到,这次发售欧元债券受到了欧洲国家的热烈欢迎,不但给欧洲投资者带去了比较好的产品,也是对欧洲国家的支持。首先欧元是直接受益的,其次对欧洲各国的抗疫也是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欧元的稳定。在国际货币市场,欧元和美元是最大的两个币种,随着美联储的大放水,很多国家对美国是一肚子怨气,但是又找不到好的替代品。而中美冲突加剧,人民币也面临考验,联手欧洲就成了必然的选择,欧元债券的份额增加就意味着美元债券的占比减少,这是中国和欧洲的双赢。根据SWIFT的数据统计,10月份全球支付市场欧元占比达到了37.82%,首次超过了美元。随着中欧的合作加强,美元的份额将会日益消减。

我们再来说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投资者愿意购买负利率债券?

其实这次的负利率债券只是40亿欧元的一部分,而且也不是票面利率为负,而是采取了溢价发行。举个例子,假设债券面值100,载明利率为0,但是卖的时候要101元,这就形成了实际上的负利率。但是投资者购买欧元债券并不是等到期拿利息的,这和我们在银行买的储蓄国债有很大区别,这种债券是可以上市交易的,也会成为很多金融产品的底层资产,购买者大多是专业机构,会通过复杂的设计,在合适的时机卖出,赚取价差。在这次的国债投资中,85%的欧洲投资者事实上是追捧15年期限的,证明他们更倾向于长期持有,虽然利率也只有0.664%,但这已经是他们面临的较好的选择,大部分欧洲人都相信他们的利率会继续下行。

而至于不少网友说他们是在等人民币升值,我认为二者的关联并不大,欧元债券是用欧元计价,汇率的波动也只和债务人有关。除非这些金融投资机构用这些欧元债券,设计出更复杂的金融产品,和人民币的汇率挂钩,但是以目前人民币的市场地位和开放程度,操作空间也是有限的。

总之,负利率欧元债券是他们的无奈,对于双方来说,战略意义大于投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国债   欧元   中欧   利率   美元   欧洲   主权   债券   中国   外汇   人民币   信用   金融   国家   财经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