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电企业为何败走中国?格力董明珠和中国“智”造

在头条开年演讲上,格力的董明珠再次提出了“智”造这个话题,似乎这已经成为了格力,乃至中国家电行业的一张名片。在我小的时候,很多人家里面的电器还几乎是清一色的日本品牌,而在短短的二十年间,日本电器似乎又从中国市场全面溃退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要真是董小姐说的,中国“智”造打败了日本企业,恐怕还真有些夸张了。

日本家电企业为何败走中国?格力董明珠和中国“智”造

首先要搞明白的是,日本家电企业真的垮掉了吗?

在前几年,我们还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比如日立、松下关闭了中国工厂,索尼裁员等等。似乎营造出来的一种氛围,就是日本家电垮了,但事实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拿数据说话,中国的家电三杰-美的、格力和海尔。2019年格力营业收入1981亿元,净利润247亿。美的2784亿,净利润253亿,海尔营业收入2007亿,净利润82亿,松下销售收入74902亿日元(4956亿),净利润2257亿日元(149亿),索尼销售收入82599亿日元(5455亿),净利润5503亿日元(363亿)。

从销售收入上看,日本企业大概是格力美的海尔的两倍,不过在净利润上差别并没有那么大,换句话说中国家电企业利润更高。

日本家电企业为何败走中国?格力董明珠和中国“智”造

不过在收入贡献渠道上,中国和日本的家电企业差距比较大,海尔美的格力的主要营收是三大件创造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的贡献超过80%,但是索尼松下等企业比较多元,比如松下就广泛参与到特斯拉等新能源车,而索尼而且创造利润的业务更多元,包含游戏、电子影像、音乐、金融服务和网络服务等,比如苹果手机的很多供应产品都是索尼的。

所以,无论是从营收数据还是企业多元化战略角度来看,我们并不能说日本家电企业垮掉了,最多是战略转型。

日本家电企业为何败走中国?格力董明珠和中国“智”造

那么,日本企业为什么放弃传统的家电行业,从中国撤走呢?

这多少也是出于无奈,其实从上面的数据对比中,我们就能发现日本企业存在的问题,那就是经营成本高。

其实这也不能怪日本,因为大多数的国家都高,中国企业在国际上有个外号“价格屠夫”,一项技术如果被中国的企业掌握后,那么这项产品在全世界的售价通常要砍去一半以上,当年国产电视一哥长虹的董事长倪润峰说“在同样的技术参数前提下,长虹彩电的售价必须比日本产品低30%。30%,是我们的生死线。”这种现象到现在也是,比如智能手机、电脑以及最近比较火的光伏。

从表面看日本家电企业是迫于国内企业的竞争,利润单薄,不过这只是一个方面。

日本家电企业为何败走中国?格力董明珠和中国“智”造

当年改革开放后,中日关系缓和,日本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中国的家电市场几乎被日企占领。日本家电质量好,技术比较成熟,但是价格非常贵,买台电视机通常要工人几个月的工资。日本人的“匠心”精神在创造好产品的同时也有另一面不好的地方,那就是经营不够灵活,对中国市场调研不足。

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老百姓对于物质生活的改善愿望非常迫切,尤其对于家电这类实用又时髦的东西。但是我们的现状是穷,有就行,而日本企业坚持精品路线,不肯在中国直接开设工厂,聘请中国工人,导致产品价格居高不下,质量是好了,但是老百姓买不起啊,或者买了一台用十几年都不坏,所以销量不高利润也不高。

这给了长虹等国产品牌发起价格战的机会。

日本家电企业为何败走中国?格力董明珠和中国“智”造

其实抛开经营的问题,日本家电企业走下神坛也是必然的,这和国家的整体实力以及经济格局有关。

日本经济最辉煌的时刻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而随着广场协议后日本股市和房市的崩盘,加上美国扶植韩国压制日本,以及中国经济的崛起,日本企业走下坡路已经无可避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放眼全世界,没有那个国家衰落的时候,本国的企业蒸蒸日上攻城略地的。

家电行业对于上下游供应链的依赖是比较强的,技术门槛又没有那么高,无法形成绝对的技术垄断,所以当中国韩国的面板企业成长之后,再加上日企在等离子投资上的决策失误,失去市场也在所难免了。

当然了,日本企业离开中国也有一部分自身选择原因,本国经济的衰落加上竞争格局恶化,这些公司想抛掉低端业务,集中于核心技术和产业。

而另一方面,国产家电企业也的确做出了一定成绩,至少在使用体验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其次在政策扶植上我们也是有优势的,比如早在2007年的家电下乡补贴,事实上解决了很多企业的困境。

日本家电企业为何败走中国?格力董明珠和中国“智”造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个词,叫国产替代。

日本的家电虽然从中国大规模撤退了,但是日本的汽车却还是有很高的占有率,无论国产车怎么打价格战,好像也没什么效果,为什么这样呢?

其实在当年,日本手机和韩国手机都进入了中国,而日本手机的技术更先进,但是销量却不如韩国手机,原因就是日本手机没有韩国有设计感,就是不好看。

这其实就是日本企业不够懂中国人,市场调研做的不够好。

而我们现在讲的国产替代,其实很多里子已经替代掉了,比如家电,厨具家装等等。但是有些面子却很难替代,比如手表、包包、汽车等等。这说到底就是品牌溢价,日本家电固然质量更好,牌子更硬,但是放在家里,溢价率就要低一些,这也是日企离开中国但仍然有一小部分市场的原因。

不过,我们看到现在国产替代的方式正在多元化,比如靠质量把品牌打硬的华为,另辟蹊径弯道超车的蔚来理想小鹏,创造中国品牌的大疆等等。

回首看看,现在真的是百年一遇的历史性机遇,中国企业需要摆脱掉靠规模,吃人口红利的“世界工厂”地位,做到真正的掌握“核心”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日本   中国   家电企业   长虹   海尔   索尼   家电   韩国   日元   净利润   销售收入   松下   利润   财经   技术   企业   董明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