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谁高兴谁忧?

人社部延迟退休这事提了很多年,据说目前人社部正在研究具体方案,考虑到会影响退休后美滋滋的生活,而且人社部游钧部长也说了“要广泛听取社会意见”,那就从一个普通职工的角度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人社部要延迟退休的原因是: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而且发达国家都这么干了。

延迟退休,谁高兴谁忧?

我国人口老了,这是事实。

这也是每个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除非国家一直动乱卫生条件不好,死亡率高人均寿命短。我们改革开放之后经济之所以发展这么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吃人口红利,也就是适合工作的人占全部人口的比例大,这个人口红利处于上升期的国家都会吃那么一段时间,比如日本,不过吃过人口红利后下一个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毕竟人都是会老的,当年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这辈人,我们得养着,这里又涉及到养老金的问题。这也是个世界性难题,经常不够发,虽然张纪南部长表示我们高达4.7万亿的保险养老金足够发,但是从覆盖人群和养老结构上看,还是远远不够的。养老和养老金是息息相关的,延迟退休不能改变人口老龄化现状,因为这是个既成事实,怎么能改变呢?

那么,延迟退休的意义在于强制让老年人留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要多创造社会价值,不能过早地让社会养着,简单地说还是钱的事,也可以说是养老金的事。

但是延迟退休并不一定能增加社会总财富,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后文会讲。

延迟退休,谁高兴谁忧?

在一个成熟的国家,养老一般有三层架构,基础养老、企业年金和社会商业保险。我们是完全依靠国家养老金,企业养老微乎其微,保险养老几乎没有,所以国家的压力很大,这是我国发展的另外一个问题-未富先老。我国的人均GDP刚刚超过1万美元,欧美国家普遍在5万美元以上,而且还要考虑到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行的是不均衡发展战略,前富带后富,大多数人还是被平均的情况。而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这的确是要低于欧美62-65岁的。

如果仅仅从这些数据对比,貌似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发达国家富而且退休晚,中国人穷而退休早。但这里面有很多其他的数据没有拿出来,比如实际工作时间,欧美国家有发达的工会,一天8小时,到点就下班,想加班总统打电话都不一定来,而像法国之类的国家,一年时间有1/4时间都在搞罢工,但是中国大量的私企上班时间很长,有的工作甚至工资的一大半都是加班费。

另外一点,中国过去几十年在全球贸易产业链中是处于中下段,大部分的产业都是加工生产制造,也就是体力劳动,这和发达国家依赖知识技能类的工种是完全没法比的。此外,人均寿命方面中国是76岁,而另一个人口老龄化大国-日本,是83岁,从退休养老时常看,我们目前的退休年龄还算合适。

延迟退休,谁高兴谁忧?

所以,仅仅从退休年龄上向发达国家学习,是不够全面的,再说了发达国家走过的路也不一定对,而且他们走得也不顺。比如德国总理默克尔要延长退休年龄,就遭到了强烈的反对,法国的养老改革更是政治雷区,从上世纪90年代闹到现在也没太大的进步,还动不动就几百万人罢工,总统下台。

所以延迟退休解决不了人口老龄化问题,我们也没有必要跟着发达国家跑。

再讨论上面留下来的问题,延迟退休能不能增加社会财富?

不一定。

延迟退休是个关乎方方面面的事情,牵扯的面太广,而且会有很多目前看不到的次生隐患,有太多不确定的事情了。

退而不休和休而不退

延迟退休是个法律层面的东西,但在中国却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比如国企。而在私企或者小企业,他们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比如8小时工作制和做五休二,以及五险一金,这在很多企业就是一个梦,自然的,延迟退休这种事,放到很多企业也是无效的。而欧美国家的退休年龄是适用绝大多数的企业,有的还按社保缴费时限来退休,企业要是不交社保或者强迫加班,要么被工会玩死,要么被法院罚死。所以,在中国讲退休要分企业性质来,而不能盲目学欧美。

延迟退休,谁高兴谁忧?

由于企业的种类太多,就举两个特例好了。退而不休,就像马云,55岁就不再担任阿里的主席,但是每天还是特别忙,继续奉献价值。这种情况就太多了,退休后返聘的,自己开个小卖部的,或者帮孩子带带孙子。其实这种类型就不能算退休,换了一种工作状态而已,没准效率还更高。

休而不退,在部分企业有个说法叫退居二线,简单说就是活没那么累事没那么多了,但是岗位还在。这种情况一般是有一定职位的,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在劳动强度比较大的企业,眼睛和体力跟不上了,找个清闲点的职能部门等退休,这在我所熟悉的国有银行是很常见的。这种情况,其实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是希望早点退休的,除非是领导岗位。

那么,对于这,延迟退休就没有任何意义,甚至会起到相反的后果,比如尸位素餐,阻碍年轻阶层上升渠道,不利于企业发展等等。

延迟退休,谁高兴谁忧?

社会内卷和就业难

当前社会财富的增加已经不是单纯的人多力量大,而是靠创新驱动,要素组合驱动。前段时间有个词特别火-社会内卷化,通俗说就是大家都在抢有限的东西,虽然付出得多了,但是回报却没变。比如抢工作,应聘的人一多,老板自然就压工资,你不干有的是有人干。残酷的是,工作就是有限的,而失业的人越来越多,过去这么多年大家之所以觉得工作唾手可得,那是得益于国家经济的突飞猛进,在欧美国家失业太正常了,我们的好日子也渐渐远去。

所以,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我们就要思考这样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工作机会有限的情况下,是延迟退休让老一辈继续奋斗,还是让年轻人得到更多的机会?

这个结果无法用一个公式或模型计算出来,但很明显,强制规定不是最好的办法。中国拥有最复杂的经济主体和最大规模的人口,诉求是千差万别的,这种供需两方的事,主体双方更知冷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私企   法国   养老金   日本   红利   发达国家   中国   人口   财富   欧美   我国   社会   国家   财经   工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