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一:时任法国总统为“东方小魔女”点赞

魏一在戏里扮演过许多人物。但最令她震撼的经历是:扮演电视剧《长征大会师》里的贺子珍。有段时间,她模糊了戏里戏外的区别,自己就像贺子珍那样,火热的理想与信念支撑下,不畏艰险、一路走下去。戏演完了,她的灵魂也经历了一次长征,坚毅与勇敢更加牢固地镌刻在她内心深处。

魏一:时任法国总统为“东方小魔女”点赞

魏一扮演贺子珍的剧照。

魏一的路,魏一的事业,又何尝不是披荆斩棘、一路艰辛呢?

她出生于安徽蒙城一个小村庄。贫困充斥于她的童年记忆:没有玩具、鸡鸭牛羊成了她的玩伴。她家里弟弟妹妹四人,缺衣少吃,吃个鸡蛋还要四个人分……学校课桌是用砖头和木板拼成的,那时村里还没通电,靠煤油灯照明。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村里第一次通电时,她一宿没睡,和小伙伴们在村里跑来跑去。直到太阳升起很高,孩子们依然恳请大人不要关闭电灯……至今这仍是她心中带着一丝甜意的记忆。

村里的女孩子很早就要出嫁,坚持读书的很少。最初,她的愿望是学英语,毕业后回老家当幼儿园老师。后来,她决心报考中央戏剧学院,想当明星。考上后,母亲将从亲友处借来的学费交给她。她猛然发现自己从六岁那年抱着小板凳哭着要上学开始,直到考取中央戏剧学院,自己一直像一个没有伞的孩子,在风雨中不停地奔跑。

中戏毕业后,魏一开始逐梦之旅。怀揣成为明星的梦想,但这是一条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路。魏一生性倔强,从艺之路走得稳而艰辛。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被美国一位著名魔术师收为徒弟,赴国外学艺、演出。她的精彩表演让时任法国总统萨科奇点赞:天哪,这不是来自古老东方的青春魔女吗?从此,“东方小魔女”称号不胫而走。一千多天后,学成归来的她,踏上了央视跨年迎新晚会的舞台。

电影圈中的热心人亦是她的伯乐。她策划创作的中国第首部情景魔术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让对方激动不已。“你回来吧,你是可以在大银幕上有出息的。”这位伯乐诚恳地说。

很快,魏一在一部电影中扮演幺妹配角。为演好这个角色,她扎进博物馆找感觉、进图书馆查西南地区人们生活资料……待她再次站在导演面前时,直接说出了自己对这个角色的理解:幺妹是一位瑶族女孩,卖艺不卖身,个性耿直、心地善良、嫉恶如仇,擅长西洋魔术。

她扮演的角色获得导演、观众好评:她演的幺妹是立体的,生得精彩,死得悲壮!

此后,她的演艺生涯渐入佳境,戏路逐渐打开,出演了多部电影、电视剧。

演电影的人,被一部电影打动了。

一次,她看了电影《无问西东》后,在心里种下“清华”的种子。该影片结尾处几分钟彩蛋,那些为国赴难的青年才俊,让她着迷。

魏一对我说,“我跑影院先后看了三遍,还把片尾出现的那些英雄们人物传记找来研读。”不久,在好友兼清华经管学院师姐、著名演员陈红的鼓励下,她如愿走进清华园。

不为外界所知的是,此前三年风光无比的她,其实内心在经历风雨。抑郁期长达三年,觉得世界雾霾满天……而上清华经管学院EMBA后,宛如一道彩虹刺破阴霾,尤其是她与清华大福班老师同学重走西南联大路后,心中豁然开朗、阳光缤纷了整个天空……

魏一:时任法国总统为“东方小魔女”点赞

重走西南联大路

躺在硬木板床上,她说,“那一刻我又回到了童年,虽然日子贫苦但很充实、很快乐,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清华大福班老师同学的关心与爱让她希望之帆鼓满、飞翔之翼宽大有力!

每当外界赞誉之声令她飘飘然时,她就告诫自己:你是别人眼中能扛事儿的“一姐”,实际是简单又傻气的“二姐”!

魏一:时任法国总统为“东方小魔女”点赞

重走西南联大路同学们合影

从乡村走出来的灰姑娘,陆续主演多部电影电视剧,斩获过诸多国际奖项。回想起最初憧憬明星的初心——“让村子不再受穷”,她潸然泪下:如今那个小山村的人们真的慢慢富裕起来了。“我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希望有一天能通过我的故事、通过我的努力、通过我的分享,能够去改变一些和我一样的出身、家庭比较困难的孩子。”

事实上,她从未忘记初心和来时路。只要时间允许,她经常去孤儿院、敬老院献爱心。新冠疫情后,她先后通过北京屈正爱心基金会、澳门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秘书处、清华大学校友群、时尚先生等平台捐赠共计20余万元。

她始终感恩把她招进中戏的李月老师,著名演员斯琴高娃老师对她的帮助……

岁月淬火与时间历练,魏一已能做到戏里戏外都精彩。

如今,她的头衔很多:演员、制片人、魔术师、龙泉官窑第九代传人、爱莲日化品牌创始人……近期的目标之一是:老字号龙泉官窑年销售额破亿。因为她是龙泉官窑第九代传人。

成立于1996年的龙泉市官窑瓷业有限公司,是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系中国瓷业界第一个获此殊荣。公司董事长赖建平先生系第八代青瓷传人。

龙泉官窑绝非普通的青瓷。官窑瓷业竭力打造“龙泉官窑”之“官”字品牌,既秉承追求高品质、传承弘扬千年南宋龙泉官窑之精髓,又求索创新。其先后出品了一系列精品力作,其中4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青如天、明如镜、声如磬。它以器型取胜、釉色见长,如玉的模样,流畅的曲线……而它多次肩负重任,不辱使命、获得殊荣的精神内核,引发魏一强烈共鸣。第一眼看到它,魏一就被深深地吸引。

魏一的品质与真诚感动了赖氏第八代掌门人赖建平。从此,魏一尊称赖建平先生为“老爹”。赖家多了一个孝顺美丽的女儿。

从演员到青瓷传人,魏一华丽蝶变。好的艺术品,应该被大众所见。她愿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的路,戏里戏外皆精彩: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当过魔术师,出演过多部影视作品,签约香港英皇娱乐,接连斩获国际大奖……如今,她是中国广播艺术团演员、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演员委员会副秘书长……2020年还接棒执掌龙泉官窑,成为运营执行官和文化使者。

魏一从龙泉官窑烧制过程领悟到智慧。  

“老爹”烧制的“龙泉官窑粉青大罐”作品进了国家博物馆。这是现代龙泉青瓷中第一个进入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作品。

制作这一大罐,仅胎泥就用了20多公斤,拉坯成型后最大腹围达150多厘米,罐身高达36厘米,它的烧制历经两年多,还经过了无数次试烧,最终才得到一件出色的成品……

“老爹”说:烧制成功如此硕大的器型,半是技术,半是机缘。

这何其像魏一的人生之旅:起自草根,磨炼塑形,淬火升华,华丽涅槃、气度天成……

中秋节前夕,魏一参与设计的第一款产品叫“越来越好”壶。她说:戏精彩,不如人生精彩。戏里戏外的精彩,千般祝福万般憧憬,尽归于这一壶……


相关资料——

现代青瓷之鼻祖赖自强

龙泉青瓷之复兴

龙泉赖氏家族世代以陶瓷为业。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赖永魁由陶瓷之乡福建德化迁至浙江龙泉八都木岱村,开山建窑烧制青瓷,取号“赖永顺”,潜心研复南宋官窑青瓷工艺。时逢龙泉青瓷走向衰落之时,凭借赖家人的勤劳和智慧,“赖永顺”号立即雄起,并带动相邻的上垟、八都、溪头等地青瓷业蓬勃发展,日渐式微的龙泉青瓷由此复兴。

《龙泉青瓷史话》记录了这段历史:“福建德化县一位姓赖的瓷工迁居龙泉木岱村,发现该地瓷土矿藏丰富,就在木岱村重新开始兴建瓷窑,以后瓷器从木岱村扩展到附近。”“赖永顺”号自创设以来,历经家族内世代秘传、苦心钻研,至民国中期,第六代掌门赖先有已成为龙泉青瓷的翘楚。


现代青瓷之鼻祖

1938年,国民政府修建丽水至福建浦城的抗战公路,需穿越“赖永顺”窑场,赖氏第六代掌门赖先有毅然以民族大义为重,舍弃百年祖业,毁窑铸路支持抗战。第七代传人赖自强开始以烧瓷“师傅”身份,继续青瓷事业。

新中国诞生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龙泉青瓷的恢复和发展。1954年,龙泉政府决定在上垟建设一座瓷厂,赖自强被委派为公方代表参与建厂。1957年,地方国营龙泉瓷厂正式挂牌成立,赖自强出任技术科长,改革了青瓷工艺的全部工序,成功地完成了煤烧倒焰窑和隧道窑试验。

1958年,为贯彻周恩来总理恢复龙泉青瓷的指示,赖自强率先打破龙泉青瓷技艺家族内传的门户壁垒,毫无保留地将祖传技艺倾囊相授,带出一支技术过硬、具有创新精神的青瓷骨干队伍,其中有数人成为当代龙泉青瓷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

赖自强带领团队屡克技术难关,成功研制了数个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青瓷精品。研究编写和参与《龙泉青瓷研究》、《龙泉青瓷生产工艺初步总结》、《龙泉青瓷新产品试制报告》等数篇学术成果出版或发表。

由此,赖自强被瓷界称为“现代龙泉青瓷之鼻祖”和“一代宗师”,国营龙泉瓷厂也被誉为“现代龙泉青瓷发展的摇篮”。党和政府给予赖自强很高的荣誉,他成为龙泉瓷厂第一批国家高级技师,中国青瓷考古队副队长,全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主任,浙江省第六届人大代表,龙泉市政协第一届副主席。(资料来源于龙泉官窑官方微信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官窑   伯乐   龙泉   青瓷   瓷厂   联大   清华   法国   鼻祖   福建   传人   村里   中国   总统   老师   精彩   财经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