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青:妙手回春修复生态 荒滩变画卷

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工程,项目面积约7000亩,需修复淡水湿地4000亩,海水湿地3000亩。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土方工程、挡水坝工程;构建大水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打造淡水湿地景观;结合翅碱蓬的生物学特性、生态群落及立地土壤等条件,实施翅碱蓬种植修复工程,打造盐沼湿地翅碱蓬——芦苇群落……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全国最大海泥滩生态修复标杆项目。

2020年1月,黄青校友带领团队承接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项目,对7000亩海泥滩采取开创性的水土改良及生态保育措施。

黄青现任青岛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院长,正高级工程师,2021“青岛拔尖人才”、清华经管学院EMBA。

黄青:妙手回春修复生态 荒滩变画卷

左三为黄青校友

黄青校友的资历堪当此大任:她受邀担任清华大学企业家导师、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山东科技大学产业教授、青岛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多次受邀担任省市勘察设计评标专家。

就专业历练而言,黄青也有带领团队打硬仗的自信。2017年,她被评为“山东省杰出青年勘察设计师”。

自1999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后,她从事市政、园林、规划设计工作20多年,多次获得国家优秀工程设计奖、住建部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山东省优秀勘察设计奖。

领受任务后,黄青校友带领团队深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她对设计原则了然于胸:“轻干预、重引导、护生境、崇自然”,打造“黄河入蓝海,红滩叠绿洲”的自然生境。

青岛环境工程设计院是一家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智慧运营为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以设计美好环境为己任,业务涉及生态治理、城市规划、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园林景观、市政工程等,致力于提供项目策划、咨询、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运维等工程项目全过程一体化服务。

身为领头人的黄青深知:生态治理是一门整合环境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的综合学科,而湿地修复作为生态治理的一个重要分支,需要植物、水利、土壤、景观等各方面的人才队伍做支撑。

该院拥有各类专业注册人员和高级工程师50余人,员工百余人,先后30余次承接诸如第29届青岛奥帆赛场景观设计、上合峰会应急工程等重点任务。

但这个项目远不止连通水系那么简单。以植物“喝水”这一个子项目为例: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喝水”习惯。

碱蓬需潮汐性补水,甚至需要淡水海水轮换着“喝”;柽柳不怕咸,但是怕“喝”多;芦苇恣意生长,但不敢踏足深水……

只有掌握了各种植物的“喝水”习惯,项目组才能对症下药,给植物们匹配适宜的种植水位与灌溉策略。

黄青及其团队一一想办法解决:引水、贯通、蓄水、浇灌、排水,甚至是阻水。项目组将自然界中水涨水落、河流与海洋对抗的过程,用工程手段复原。

最终,他们为植物们,尤其是碱蓬,创造了最理想的水环境。

随后推进的“围、疏、留、立”四步治理,让土壤条件得以改善。目前该修复工程已见成效。

项目的成功受到领导肯定。多次受邀学术会议中交流,并将此技术创新应用于广西北海、青岛等地区的同类海泥滩修复项目。

当地人们用诗意的语言描绘:2000亩翅碱蓬绽放绚丽景色,昔日寸草不生的盐碱地蝶变为黄河口边红叶灿烂的“红地毯“。

如今,这里水草茂盛,百鸟翱翔,河海拥抱,黄河三角洲上一幅美丽生态画卷纤毫毕现……

这只是青岛环境工程设计院成立20年来,1700个类似项目中的一个。

青岛环境工程设计院定位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一体化平台”。如今,它已成为景观、市政、洪涝、河湖的治理专家。

2001年,黄青参与创办青岛环境工程设计院。该院前身为青岛城市发展集团下属设计室,后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5年后,该院业务即拓展至全国,进驻北京、东营等地成立分院。

2007年,该院进入水环境治理(生态治理)领域,发展迅猛。该院已在该领域建立核心优势和业务增长点。去年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与项目全过程管理收入占其营收的70%以上。

2009年,黄青校友在做唐岛湾南岸国家湿地公园项目时,通过软地基处理、排盐碱生态措施,借助景观手法,将盐碱地变为城市“绿肺”,将荒滩变公园。

该项目先后荣获2010 年“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环境金奖、2013 年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2015 年山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2015 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等多项大奖。

2015年12月,黄青通过丁家河景观设计项目的实践,带领技术人员研究并发明了“一种恢复干枯河流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该项目通过创新地下潜流拦蓄技术,成功将地下水拦截至地面,解决了河道水源短缺的问题。

该方法施工便捷、经济合理,不需要消耗水资源、电能,不破坏自然水生态,适合山地丘陵地区的季节性干枯河流,保证河道常年有水,且水质清澈,完全达到景观需求。

该项目建成后,经青岛建委组织王浩院士等专家组评审,该专利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发明专利为成功申报青岛市第二批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提供了案例和依据。青岛市申报第二批国家海绵试点城市时,将丁家河项目作为重点案例,为青岛市申请了25亿海绵专项资金。

目前,该技术由水利部新技术推广中心在全国大力推广,已应用在全国80多条河道治理中。

青岛市丁家河治理项目,荣获2008 年青岛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2008 年青岛市优秀园林工程奖、2008 年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泰山杯”奖、2009 年山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青岛市楼山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位于青岛市李沧区,周边为污染严重的老工业区。该河流最终流入胶州湾,是青岛14条黑臭河道之一。楼山河流域治理最终目标是环境综合治理。

她带团队经详细勘察检测,在海洋大学老师的指导和协作下,将污染底泥分为合格底泥、黑臭底泥、重金属污染底泥。

最终,团队确定将底泥分别进行治理的方案:

合格底泥直接清淤外运;

黑臭底泥经清淤后,进行脱水,干化,除味后,进行高温堆肥。检测合格后,用作堆筑地形和种植土;

重金属污染底泥清挖后,进入专门治理系统,经过筛分,淋洗,固化稳定化,压制等流程,形成泥饼。检测验收合格后,运输至合格的接收场地进行填埋、煅烧等处理。

对污染水体的治理主要分为内源治理、外源治理和生态系统构建。

外源治理主要是截污,初期雨水治理等措施;

内源治理主要是净水生物(净水菌群,本土鱼虾螺蟹等)的合理投放,曝气设施,人工水草,除磷,除氮载体的设置等措施;

生态系统构建则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系统设计,并结合景观设计,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市民的使用和审美需求。

同时,她与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团队一起研究潮间带泥沙输移规律及植物群消能护岸的机理。经共同对流域水文资料分析,建立了流域物理模型和数字模型,提供河道宽度调整及水利计算的依据。

最终,该项目圆满完成。

类似的案例很多。

黄青:妙手回春修复生态 荒滩变画卷

图为黄青与清华校友团聚。

2018年,她主持投资1亿元的青岛大珠山景区提升EPC项目。项目完成后日客流量最高峰为4万人,连续2年营收增加30%。

2020年,黄青校友带领团队承接宁夏石嘴山市星海湖湿地修复工程。黄河流域水资源极度短缺,通过治理,水面面积缩小46%,平均每年节约黄河水2000万立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该生态环境整改工程。

2015年,该院进入EPC项目综合管理领域。

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是一种在国际工程市场流行的承发包方式。近年来这种模式被广泛应用与推广,设计企业作为工程产业链上的龙头地位具有上游优势。承接EPC项目成为设计院转型升级、多元发展、拓展市场的重要一步。

该业务板块既是创新,也是对环境工程事业的坚守。

20年坚守,只为绿水青山。

她带领团队获国家、省、市级奖励100 余项。该院已发展成具有环保、市政、景观、建筑、规划、咨询等12项资质的甲级设计院,荣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技术2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0项,是国家高新企业,连续三年获创新创业引导专项资金奖励。

该院在北京、东营、淄博、青岛开发区等地均设有分公司,业务遍布全国70余个城市。

身为女性,她并非只有干事业的一面: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青啤捐赠“基业长青林”;为中国石油大学捐赠百颗珍稀新品种“中山杉”;捐助聋哑儿童、“春蕾女童”;为灾区捐款;为残疾人员提供公益工作岗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泥滩   荒滩   生态   青岛市   妙手回春   黄河   山东省   青岛   河道   画卷   综合治理   湿地   设计院   校友   团队   植物   项目   工程   财经   黄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