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硅谷宁夏中卫:凉爽也是生产力

当你在手机上下单点外卖,对应餐厅立刻开始烹饪、起锅、打包,就近匹配的快递小哥“闻风而动”,快速及时而准确地将美食送到你的手中……衔接得如此完美无瑕、流畅顺滑!将一个订单做到如此水准尚且不易,可要是有数以千万计的订单呢?这就需要一个超强超大的“大脑”运算、传递指令。你可能想不到的是:这个“大脑”乃至越来越多的“大脑”,可能“躲”在距离你数千公里的黄河岸边、塞外戈壁滩。

宁夏中卫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地处宁、甘、蒙三省(区)交界地带,宁夏平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古称应理,是目前全国唯一沿用古代军事建制“卫”字称谓的地方。3万多年前,人类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春秋时期,羌族和戎族杂居于此地。

沙漠硅谷宁夏中卫:凉爽也是生产力

图为考察现场

这里不靠海、不沿边,有的只是高原寒凉、干旱少雨、沙漠荒野……任谁在这样的地方抓经济,都是一件挠头的事。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近年来诸多企业巨头纷纷涌向这里,如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以及亚马逊、美利云等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从数据上看,自2013年开始,中卫市财政实现了每年以近2亿元的增量递增,由17.08亿元上升至2017年的24亿元……时至今日,这一增长态势还在延续。2020年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6.4%,对GDP贡献率已达33%。

如今,户籍人口仅约122万人的中卫市对标的城市已经瞄准美国的凤凰城了。同为沙漠之城的美国凤凰城是美国大都市,被誉为“科技之城,旅游之城,养老之城”。那里集聚的83座数据中心托起凤凰城在云计算领域的“江湖地位”。

中卫市的底气何在?

答案是:凉爽!这里年均气温只有8.8摄氏度。

之于云计算领域,气候凉爽已是巨大优势。这意味着在这里建设新一代绿色云数据中心,可采用全自然风冷技术,PUE值降至1.1(数据中心能耗水平,数值越低,电力利用效率越高,全国平均2.5)。

但中卫更足的底气在于,它的优势不仅仅止步于凉爽。

高科技强国美国的云计算经验表明,由于“云”耗电量大(数据中心50%以上的运营成本是电),所以“云随电走”,就是往电力充沛之地、电价便宜之地走。故美国的“云”是往符合这些条件的西部地区迁移。中国,正在提前借鉴美国试错经验,抓紧往西迁移步伐。尤为难得的是:中卫区域电力供应稳定——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火电互补,可靠性高、价格便宜。

中卫的地质构造稳定,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概率几乎为零。中卫位于中国陆地几何中心附近,曾被“定义为”地处内陆的偏远之地,如今这里却便于光纤最优通达全国,当地宣传材料不无自豪地说“(这里)区位优势明显”。

一位企业家介绍,选择中卫建立西部云基地还有一大原因就是这里土地资源充足。

国家发改委产业目录明确的“全国适合发展大型或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及运营”类产业的三个省区里,宁夏有一席之地。中卫市连续3年被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联盟评定为“全国最适宜投资建设数据中心的城市之一”。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郊区”概念被重塑了。跨越传统时空意义上的“郊区”概念,中卫市正立志做北上广深的“数据郊区”,打造一体化国家大数据中心。

一组数据让行业人士怦然心动:较常规数据中心,选择在中卫节能可达50%以上,综合建设成本较北上广低30%,综合运营成本低45%!众所周知,节省的成本,换句话说就是“增加的利润”,谁不心动?!

沙漠硅谷宁夏中卫:凉爽也是生产力

2018年,我和时任中卫市委副书记、市长万新恒(右二),清华校友雷惠平(右一)合影。

日前,胡四斌董事长走进中卫市数据中心,听不见机器的轰鸣,也看不到密密麻麻的流水线,只有一台台数据储存器“平躺”在那里,不时闪烁的信号灯似乎在说:我们并没有睡着,而是在紧张忙碌地计算呢……如今,业界内外人士给宁夏西部云基地取了一个洋气的绰号——“中国沙漠硅谷”。一位工作人员神情严肃地介绍:这里作为国家大数据产业布局的枢纽节点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全球高端节点,该基地承担着保卫国家战略数据安全、促进国家信息产业发展和带动地方发展的使命。听完这话,随行考察的众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毫无疑问,中卫市是一座适合“云计算”的“天选之城”。幸运的是,中卫市在陌生与惶惑之中,果断地牵住了“云计算”的手,进而产生了“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的奇效:中卫仅仅投资3亿元对通信、电力、道路等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已引动业界73.8亿元投资。美国亚马逊是云计算巨头,牌子大、标准严苛,选址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反复“过筛子”,最终落子中卫。随后,国内外大型、超大型计算中心接踵而至,胡四斌董事长当时获知的情况是“在建4座,6座已建成投用”。

规划占地5000亩的西部云基地目前已建成运营中国移动、美利云、亚马逊等6个大型数据中心,安装机架2.7万个,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50万台,吸引了奇虎360、美团、阿里等知名企业入驻。一个国家级权威媒体在报道中不无诗意地赞叹道:……沙漠小城弄潮“云”端!

中国移动宁夏中卫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移动(宁夏)数据中心正在建设的二期一阶段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北首个GPU集群超算数据中心,项目规划分五期,总投资130.45亿元。

以前这里种庄稼,如今这里还种“大数据”。中卫市转型速度和力度之大,令外界感慨:瞄准西部云基地拎包入住“保姆级”服务,出台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激励政策,从资本资金、人才引进、产业发展等优化招商环境。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引入第三方服务公司,为专业技术队伍提供后勤保障……

随着5G铺开、物联网运算兴起,中卫市这才刚刚吃到“云计算”带来的红利。大数据被国家视为基础性战略资源,随之而来的高端产业链带来的价值,那才是“大头”呢。当地专业人士说,由于“云计算”的到来,当地一些原本亏损的企业,纷纷拥抱之,不仅扭亏为盈,有的还成长为上市公司。

据介绍,中卫成为除北上广等一级骨干网节点以外上联至骨干互联网的唯一城市。去年12月16日,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正式揭牌,这是继杭州、深圳后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的又一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通俗地说,过去中卫相当于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数据郊区,获批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后,中卫就跃升为为互联网交换“直辖市”了。后面,更大的机遇在于新基建宏图!

回望2018年,胡四斌董事长前往中卫市考察时,时任中卫市委副书记、市长万新恒描绘的图景正在陆续变为现实:西部贫困地区的发展是世界性难题,沙漠城市转型发展更是世界性难题。美国凤凰城也曾是一个沙漠里贫穷落后的农业城市,“云计算”是凤凰城崛起的密码之一。

短短数年之间,中卫市发展速度惊人。一个显而易见的变化是:如今无论是民间口语还是官方交流,中卫市的“别称”已由“塞上江南”、“沙漠水城”、“锰都杞乡”悄然换成了“沙漠硅谷”,更有时尚人士称之为互联网交换“直辖市”——就现实意义而言,我国的直辖市目前仅有北京、上海、重庆、天津。

后发区域产业如何定位?地处偏远地带、资源匮乏区域产业如何发展?

中卫市成功打造区域产业品牌给我们的思考与借鉴是:在新发展形势下,一些区域原本的劣势可能转化为优势。国家支持、超前思考、系统布局、分步推进、科学统筹,这些成功打造区域产业品类品牌的要素,中卫发展过程中一个也没有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中卫   宁夏   沙漠   亚马逊   硅谷   凤凰   美国   凉爽   生产力   中国   数据中心   郊区   区域   西部   产业   国家   数据   城市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