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长全:一位春运母亲的启示,人拼死也要脱离社会底层

路长全:一位春运母亲的启示,人拼死也要脱离社会底层

11年前的春运母亲

11年前,在南昌火车站,

一位年轻的母亲,

背上巨大的行囊压弯了她的身躯,

手里的背包眼看拖地,

但揽在右臂中的婴孩整洁而温暖。

抬头前行的年轻母亲面色红润,

一双大眼睛坚定有力。

网友评价——

“一张震撼人心却又让人深思的照片!”

“肩上扛的是生活,怀里搂的是希望。”

“当妈之后就看不得这类图了,看了就忍不住眼泪。”

……

11年来,

这张照片不断在网络和社交平台流传,

不断被各大媒体引用、转发,并成为“春运表情”。

11年来,

众多的询问和反馈,

让记者开始后悔

当年“没有留下那位母亲的联系方式”。

在众多网民和关注者

不断发来的相关信息里,

也让周科开始了一场漫长的寻找。

最近,周科终于与11年前

自己镜头里的年轻母亲见面了。

路长全:一位春运母亲的启示,人拼死也要脱离社会底层

▲11年后的“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

据悉,照片中的母亲名叫巴木玉布木,32岁,彝族人,家住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

曾经,住上不漏雨的房子,是她儿时的梦想。

在当时,不外出打工,光靠几亩地能吃饱就算不错了,打工一个月能挣五六百块钱,比家里种地要强。

2020年,巴木玉布木家年收入达到10万元,其中工资性收入3万元、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7万元,成功实现脱贫。

巴木玉布木的经历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人拼死也要脱离社会底层。

纵然她已经成功实现脱贫,但是相对于这个社会阶层来说,仍然处在最底层。

但至少她曾经的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那份不甘,为她的生活现状带来了改变,使她又往前迈进了一步。

路长全:一位春运母亲的启示,人拼死也要脱离社会底层

▲今天的巴木玉布木和孩子们在新房子门口

2020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中国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

这6亿人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底层。

社会阶层就是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处在塔底的人,又何止这6亿呢?

身处塔尖,自然视野开阔,可以看到更多的风景;身处塔底,自然目光狭小,看到的风景很局限。

金字塔中底层的人,无不想要拼了命地往上爬,突破自身所处阶层,但由于社会阶层的固化,使这种突破变得越来越艰难。

而且不仅如此,最可悲之处还在于底层互殴。

路长全:一位春运母亲的启示,人拼死也要脱离社会底层

▲昆明杀人案现场,犯罪分子劫持了一名学生人质

前不久,云南昆明市一所中学门口发生一起持刀伤人事件,犯罪分子为了报复这个社会,砍伤7名初中学生,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向弱小者下手,只反映出他的虚弱和无能!

勇者愤怒,抽刀向更强者;怯者愤怒,抽刀向更弱者。

社会底层互殴,只会让阶层更加固化,顶层之人却坐收渔翁之利。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阶层只会扩大或者缩小,但永远不可能消失。

社会永远是一个充满着希望和无限痛苦的结合体,纵然我们个人永远不可能改变社会,但却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做人如此,做企业、做产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做人,拼死也要脱离社会底层;做产品,拼死也要摆脱低价!

只有摆脱底价,才能成就品牌,才能由价格战上升到价值战。

人要通过艰苦的努力和奋斗来突破阶层,做企业、做产品,也要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才能成就一个品牌。

在未登顶之前,你需要做的就是沉下心来不断学习丰富自己,这样,有一天你才可以一鸣惊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凉山彝族自治州   春运   彝族   母亲   社会底层   犯罪分子   金字塔   底层   阶层   启示   社会阶层   年前   收入   年轻   社会   财经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