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育儿补贴金来了!鼓励生育,未来还有哪些政策选择?


全国首个育儿补贴金来了!鼓励生育,未来还有哪些政策选择?


作者/韩树杰

————————————

这次领风气之先的是,攀枝花。

7月28日,四川省攀枝花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并详细解读了攀枝花市《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按政策生育二、三孩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

根据媒体的报道,这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发放育儿补贴金的城市。

除了育儿补贴金,攀枝花还在子女问题上提供四位一体(“生、养、育、学“)的全方位配套服务保障。

就现阶段来看,这已经是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鼓励生育的政策组合。

1、政策为什么转向?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的人口政策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型。

也就是说,我国生育政策,从改革开放之初严格限制生育的独生子女政策,经二孩政策发生转向,目前全面进入鼓励生育的三孩政策时代。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有两个比较突出的原因:

一是生育率持续低迷。

国际上通常将总和生育率低于2.1(更替水平)称为低生育率,低于1.5称为“很低生育率”,低于1.3称为“极低生育率”。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已跌破2.1的更替水平,并持续下滑;近十多年来,长期维持在1.6上下波动。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二是老龄化持续加剧。

早在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就已突破10%。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关键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 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

低生育率和老龄化趋势叠加,问题凸显。

2、到底为什么不生?

那么,为什么不生了?为什么政策在不断转向和放开,而生育率仍没有显著的提升?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认为,“收入有限”与“时间稀缺”两个因素,影响着夫妻生养孩子及家庭资源配置。

说白了,要想生养孩子,必须:有钱、有闲。

根据“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育龄妇女不打算生育的原因排名前三的是:

首先是,花费支出太大,养不起。

生养孩子,从怀孕十月到大学毕业,存在生育、生活、教育等一系列成本,开销很大,更何况二胎三胎。而当下社会竞争激烈、内卷严重,大多数父母都相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无论是日常吃穿用度,还是课外培训辅导,家长都要尽可能去给孩子最好的,这都需要钱的支撑。

其次是,时间精力有限,带不了。

生育年龄的成年人,多处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作繁忙、压力大,时间精力有限,没时间陪伴照顾孩子,没时间辅导孩子作业、带孩子去培训班,无法平衡家庭孩子和工作。

尤其对女性来说,职场处于弱势地位,生育孩子可能极大影响女性的职场发展。而当今社会主张男女平等,女性对自身成长和职业发展的诉求越来越高,必然会影响生育意愿。

3、到底怎样你才生?

要鼓励生育,必须针对上述问题,打消后顾之忧。

这就可以理解,近期导致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团灭”的“双减”政策出台的意义。

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生育率就开始下降至2.1的生育“更替水平”之下,各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也给我们提供了借鉴。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把鼓励生育政策归纳为两个类八种措施。

解决花费支出太大、”养不起“的问题,通常可选择以下政策方式:


解决时间精力有限、“带不了”的问题,通常可选择以下政策方式:

以上只是可选项,且相关政策措施也无法穷尽,需要结合我们自身情况和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出台合适的政策措施。

而攀枝花做出了非常有益的尝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攀枝花市   攀枝花   生育率   托幼   政策   育龄   产假   户籍   总和   人口   水平   未来   我国   孩子   家庭   时间   全国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