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万物!


三生万物!

作者/韩树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道德经 · 第四十二章》

2021年8月20日,人口计生法完成修改,三孩生育政策正式入法。

三生万物!

此次修法意义极为重大,堪称中国人口政策又一重要的转折点。

这一转折点,不仅在于从“二孩”到“三孩”,可以多生一个孩子。

更重要的是,取消了制约措施:取消社会抚养费,删除相关处分规定。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已实质性的放开了生育。

三生万物!

图:新华社权威总结

在2021年7月20日正式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中,已经明确提出:

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取消社会抚养费,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将入户、入学、入职等与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

据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司长杨文庄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对生育四孩及以上的,从国家政策和法律层面,没有规定有关制约和处罚措施、条款。

所谓“社会抚养费”,是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费用,以适当补偿政府的公共社会事业投入的经费。

因公民超生而强制收取的补偿性费用,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称为“超生罚款”;1992年,改为征收“计划外生育费”;2000年将“计划外生育费”改为征收“社会抚养费”。

《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规定:

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分别以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计征的参考基本标准,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情节,确定征收数额。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例如,2017年8月修订的《北京市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规定,对不符合规定生育第三个及三个以上子女的夫妻,每多生育一个子女,按照规定基数的1至3倍征收。

而对“超生”的处罚,除了征收社会抚养费外,还有相关的处分规定。

2001年颁布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除了缴纳社会抚养费外,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其他人员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组织给予纪律处分。

同样,各省的条例也作出了开除、处分等各类处罚规定。

时至今日回头看,沧海桑田俱往矣。

那么,为何近来人口政策急速巨变?

2021年5月11日,曾计划4月上旬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姗姗来迟。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 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

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大大低于国际上公认的总和生育率更替水平2.1。

数据出台,一片哗然,大量分析核算文章涌现。

虽然争议很大,但都形成了一个共识:老龄化与低生育率趋势加剧且叠加,我国人口问题凸显。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残酷的现实需要面对:二孩政策效果远低于预期。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2016年,我国的出生人口为1786万人。二孩政策实施后,2017年出生人口是1723万,同比下降63万;2018年出生人口是1523万,同比更是大幅度下降200万,创下196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19年继续再创新低,出生人口是1465万,同比下降57万。

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公布的新生儿户籍数量显示: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数据,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依然是同比大幅下滑。

人口趋势,是深刻影响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最底层因素。年轻人减少,劳动人口减少;老年人增多,养老金增多,面临入不敷出的压力。全社会消费能力下滑,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上述人口问题引发了持续热议和高度关注。

而过去数月一系列的热点事件,总会让人感觉都与此相关。

2021年7月20日,也就是在此次修法的1个月前,众所周知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了。《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2021年7月24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明确规定,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大大压减,解决过多过滥问题。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双减”政策一出,学科类教育培训上市公司股价持续暴跌,且牵连甚广。全网戏称,教培团灭。

7月28日,四川省攀枝花市发布《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提出,对按政策生育二、三孩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这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发放育儿补贴金的城市。除了育儿补贴金,攀枝花还在子女问题上提供四位一体(“生、养、育、学“)的全方位配套服务保障。

8月3日上午,新华社主办《经济参考报》发出重磅文章:《“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文章指出: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当前,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现象普遍,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可低估的影响。游戏危害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共识,常常用“精神鸦片”“电子毒品”指代。文章中还直接点名腾讯旗下“王者荣耀”。虽然后来文章删除了“精神鸦片”、“电子毒品”等词。但当天,游戏股集体暴跌,腾讯最高跌10.23%,市值蒸发超4900亿港元;网易最高跌15.11%;哔哩哔哩最高跌13.76%。

三生万物!

同样是8月3日,在东京奥运会如火如荼之际,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其中提出: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推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包”工程,开展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的体育干预,合理调整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的设施器材标准,在配备公共体育设施的社区、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配备适合学龄前儿童大动作发展和身体锻炼的设备设施。深化体教融合。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随着吴亦凡事件持续发酵,不良粉丝文化再次引起关注。8月5日,中纪委官网发布文章《深度关注|整治“饭圈”乱象》直接点名当下的“饭圈”乱象:“一些明星偶像作为公众人物,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其打架斗殴、嫖娼、吸毒、代孕、强奸等违法乱纪行为,不仅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也严重带坏了以青少年群体为主的‘饭圈’。

针对饭圈文化乱象,早在6月15日,中央网信办就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累计清理负面有害信息15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4000余个,关闭问题群组1300余个,解散不良话题814个,拦截下架涉嫌集资引流的小程序39款……

8月18日,《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正式发布,要求北京市教师实行轮岗制,跨校、跨学区流动。这一政策虽说不上是新政策,但也是推进教育公平性的重要努力,同时,随着政策的落地,对学区房也会产生潜在影响。

从今年3月份开始,上海、合肥、北京等城市纷纷推出了严格的学区房调控措施。主要调控政策有名额到校、多校划片、公民同招、六/九年一学位等。2021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提出,防止以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将调控学区房价格提高至国家政策层面。无论是教师轮岗还是调控学区房,都是为推进教育资源公平化而做出的努力。

热点政策频出,像极了一场大戏在一幕幕上演。

为什么不生孩子?

我曾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过。(参见:全国首个育儿补贴金来了!鼓励生育,未来还有哪些政策选择?)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认为,“收入有限”与“时间稀缺”两个因素,影响着夫妻生养孩子及家庭资源配置。

说白了,要想生养孩子,必须:有钱、有闲。

根据“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育龄妇女不打算生育的原因排名前三的是:

总结一下就是两大原因:花费支出太大,养不起;时间精力有限,带不了。

此次修改人口计生法,放开三胎,取消制约处罚,强化支持保障,以及近期出台的系列政策,本质都是围绕这两大问题来出牌。

不补课、不追星、不玩游戏,要带着弟弟妹妹们多参加体育运动。而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也会努力减轻父母的负担。

在很短的时间内,政府做出了迅速的、系统的反应,彰显了决心之坚定,也反映了问题之严重。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历史的脚步总会让人措手不及。

在中国人的字典里,“三”有一个重要的含义,那就是代表“多”。

三生万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攀枝花   学区   作业   抚养费   校外   万物   子女   学科   负担   人口   措施   政策   孩子   社会   数据   财经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