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男人的生活

我的故乡——男人的生活

放牛娃

今天在逛朋友圈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张放牛娃的照片,感觉十分的亲切,突然间就想到了我自己的家乡和我童年时记忆。

我的家乡于河南省伊川县城南部,九皋山下一个宁静祥和的小山村——寺沟村,听老人老人们讲,村名是因为在山的深处以前有一座寺庙,又因为是在丘陵和丘陵之间,正好是一条沟,所以名曰寺沟村,村子不大,大概住着100多户人家,都是沿河而居,河是从山上延伸而来的,一共有2个分支,所以人们居住的形状也就呈现一个完美的人字结构。

村子里面居住的人们,有个很多的姓氏,好像是古时候的氏族部落一样,比如从村口到村子河流的尽头一次排列着:陈、崔、乔、李、张、王和韩等姓氏,但是各个姓氏之间或多或少都要些许的血脉联系,就像我们的国家有56个民族一样,我们村子也有这么多的姓氏,在长期的融合中,形成了村子的姓氏大融合。

由于村子居住的偏远,交通的闭塞,所以村子一直很落后,是贫困乡里面的贫困村,各届村委班子都没能制定出带领村子发展的好政策,村里面的营生很简单,春种秋收冬藏,一年四季种有小麦和玉米两种作物,偶尔也会见到成片的花生,这些就是地里常见的庄家。

我的故乡——男人的生活

外出的男人们

在我还小的时候,也就是零几年的时候,村里男人们在农闲的时候,会跟着村里的工头一起到小工地打工赚取日常的生活费用,我上学的费用就是父亲通过这样的方式赚取的,工地上的生活很辛苦,并不像我们现在见到的城市里面的工地,很多都实现了机械化,那个时候的工地做的是民活,也就是为外地村里面盖农村居住的房子,钢筋水泥沙子砖头都是靠人工来进行,那种类呀,没办法形容,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我之所以这么清楚,是因为我也去干过,为了钱,一天活干下来,满手的血泡,晚上躺下的时候浑身酸疼,但是无奈,为了生存,为了孩子男人们只能忍受着。

这就是生活在穷乡村的境况,还有很多男人们遇见不幸的事情甚至在这种不安全的作业下,丢掉自己的性命,我哥就是其中的一员,还记得当面大娘哭几乎是个泪人,想起来现在都心疼,大哥是刚结婚不到一年的,就在这样的生活中失去了生命,除此之后受伤的也比比皆是,我舅舅也是其中的一位,从几米高的位置摔下来造成腰部骨折,在家干农活都不方便,阴雨天还要承受巨大的疼痛。

我的故乡——男人的生活

工地的男人们

男人们外出打工时,会穿得很整洁,但是依然会被那些城里人看不起,在工地上脏累得不像个人,在外面还要承受被人鄙视的眼神,这就是父亲那个时候男人们的维持生活的现状。

在农忙来临的时候,男人们要放下在外工地的工作,背着回家的行囊开始回顾故乡,看望思念已久的妻儿,回到家长会给孩子们带回来好吃的,那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邻居们都会说回来了,看看你爸爸给你带了什么好吃的,孩子们则会回到家里面翻看着父亲的行囊,也许就是几颗糖果,但是那些时最开心,因为很多东西之前时没有见过的,依然开心。

这就是生活在乡村的男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伊川   满手   秋收冬藏   放牛娃   春种   丘陵   姓氏   行囊   村子   村里   工地   乡村   故乡   贫困   好吃   父亲   男人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