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恶意屏蔽网址行为遭整治,互联网怎可“老死不相往来”?

近日有关“互联网封禁行为”的话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互联网封禁行为”呢?这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呢?对于一系列问题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够有效解决呢?今天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巨头恶意屏蔽网址行为遭整治,互联网怎可“老死不相往来”?

当看到“互联网封禁行为”这个词汇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一头雾水,脑子里浮现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究竟指的是什么呢?虽然大多数人对这个词汇比较陌生,但是一定亲身经历过。举个例子来说,平常生活当中,很多人闲暇之余都会刷抖音,或者逛淘宝,当你突然发现有趣的视频或者是特别喜欢的衣服,是不是都会有想要分享给家人或是朋友的冲动,这个时候不少人都会选择点击分享生成链接,然后打开微信又或者是qq,复制粘贴发送给好友,正当你以为分享成功,想要和朋友探讨一下这个视频的有趣之处的时候,可是对方却给你发了一堆问号,表示点开之后什么东西都没有,此时的你第一反应是重新分享,但再次尝试之后却发现结果依旧如此,即便这样很多人也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只会认为这可能就是打开的方式不对或者是版本不支持之类的,但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互联网封禁行为”,换言之就是一个平台对另一个平台的网络链接进行了“恶意屏蔽”。

在了解了什么是“互联网封禁行为”之后,想必大家都很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就要从各大互联网平台之间的竞争说起了。这些互联网平台之间之所以会屏蔽对方的链接,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他们之间存在着利益竞争关系,既然存在竞争,那势必就有人想跑在对手前边,于是他们想尽办法阻碍竞争对手以此来发展自己。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流量才是王道,当一个平台的链接被通过另一个平台分享之后,无异于是在帮助别人引流,所以这些互联网平台就不愿意干了,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这样的恶意屏蔽行为。在一些平台恶意屏蔽之后,无异于就是为自己筑起了高墙,把自己的客户留在自己的领地,不让流量流出去,一心只顾自己发展,这就是畸形竞争的一种表现。

巨头恶意屏蔽网址行为遭整治,互联网怎可“老死不相往来”?

这样的“互联网屏蔽行为”从何时开始又存在于何处呢?最为常见的“互联网屏蔽”就是腾讯、抖音、淘宝等这样的互联网平台之间的屏蔽。特别是在最近几年,腾讯先后对来自淘宝、头条、拼多多乃至抖音的网络链接进行了“恶意屏蔽”,反之,淘宝、抖音等平台也有着类似的屏蔽行为。

2008年的时候,淘宝以保护用户的隐私和安全为借口,屏蔽了百度搜索的商品店铺信息。淘宝之所以选择对百度进行封禁,就是因为其中存在着巨大的流量竞争。当通过百度搜索就可以找到店铺并且购买商品,那么一部分用户就不会再选择下载淘宝APP,而且通过百度搜索购买的话,流量只给了百度,而淘宝就丧失了这份流量。

但是实际上淘宝有3、4成的流量都是通过用户百度搜索而来,所以在此之前,也有不少淘宝的卖家在百度上投放广告,通过这样的方式引流。2007年的时候,淘宝掌门人还说百度已经成为了淘宝引流的重要根据地。然而淘宝在通过互联获取流量之后,又被百度分走了一些流量,面对百度这样“抢地盘”的行为,淘宝直接选择了屏蔽。

巨头恶意屏蔽网址行为遭整治,互联网怎可“老死不相往来”?

在淘宝开始筑高墙揽流量之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加入到这个行列当中,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腾讯对其他平台链接的封禁。

2010年9月份,腾讯对360进行了封禁。2013年,腾讯又屏蔽了由微信跳转到淘宝的链接通道。接着在2014年,腾讯对快的打车实行了封禁,导致很多用户无法正常参加活动,严重影响了使用体验感。2017年7月份,腾讯对来自淘宝、天猫以及闲鱼等各个平台的链接进行了更加严厉的封禁,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微信封禁了一些发放淘宝优惠券的群聊,另外来自天猫和咸鱼的一些链接,也无法通过微信和QQ正常分享。2018年3月份,很多今日头条的用户发现自己分享到微信朋友圈的链接只能自己可见,来自今日头条极速版的链接直接受到了分享限制。同年3月份,腾讯以响应国家广电总局要求为理由,对一些来自短视频软件的外部链接进行了屏蔽,抖音短视频、西瓜视频等都在其中。

在受到如此恶意屏蔽行为之后,字节跳动率先站了出来。今年2月份,抖音就腾讯的一系列屏蔽行为向法院提交了诉状,其中包括了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存在垄断行为等问题。6月份,字节跳动公司在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主要内容就是揭露腾讯一系列的“互联网封禁行为”。在文章中提到,最近几年抖音、多闪以及西瓜视频等众多软件的链接在通过微信或者qq分享的过程当中都遭遇了阻碍。

巨头恶意屏蔽网址行为遭整治,互联网怎可“老死不相往来”?

字节跳动会有如此遭遇,原因不难推测,那就是双方存在着竞争关系。比如在短视频方面,前几年腾讯推出了腾讯微视,想要借此打开短视频市场,甚至还增加了刷视频领红包、领腾讯视频VIP等福利,在刚刚推出的那段时间,腾讯微视收获了不少活跃用户,但是随着抖音的发展和崛起,更多的人选择了使用抖音。在现如今的短视频市场,抖音已经成功超越了腾讯微视。当然除了这方面的竞争之外,字节跳动和腾讯之间在很多方面都形成了竞争关系,这也是腾讯采取“互联网封禁行为”的关键因素。

除了字节跳动之外,淘宝、京东、拼多多这些电商平台也遭遇了来自腾讯的恶意屏蔽。但是这些屏蔽行为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的,各大互联网巨头对竞争对手都存在着这样的恶意屏蔽行为。

接着抖音也加入到了这个行列当中,从去年10月份开始,各大电商平台都不能再抖音短视频下边挂小黄车卖东西了。从那时候,在抖音平台上挂的购物链接基本上都是来自抖音本身的。毫毫无疑问这样的方式,给抖音增加了更多的流量和客户,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商家入驻抖音,以及平台特殊的宣传效应,抖音也逐渐打开了电商平台的市场。

巨头恶意屏蔽网址行为遭整治,互联网怎可“老死不相往来”?

虽然这些互联网巨头看似主攻的方向不一样,但实际上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中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互联网屏蔽行为”是互联网平台之间竞争的产物,同时也阻碍着各大互联网平台的发展。

这样的屏蔽网址链接行为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某些互联网巨头在选择屏蔽外来链接的时候,会用“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保护用户隐私”之类的理由,从他们的角度而言,这样的屏蔽是善意的。但实际上,这只是噱头罢了。首先这种屏蔽行为本身就是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市场秩序。当某些互联网巨头开始对其他竞争对手进行恶意屏蔽之时,就是在利用自身的流量以及在市场当中的支配地位对同行进行打压,试图把公共的市场变成私有市场,以至于很多互联网平台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受到了阻碍。举个例子来说,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采取屏蔽行为,作为国内的搜索一哥,百度都已经快支撑不下去了。因为百度在遭遇封禁之后,用户除了能够搜到百度本身所有的内容之外,其他的啥也搜不到。最近几年很多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去百度搜索还不如去知乎搜索,这就导致百度搜索一哥的位置摇摇欲坠。

巨头恶意屏蔽网址行为遭整治,互联网怎可“老死不相往来”?

其次从用户的角度上来说,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这样不仅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感,同时也会降低使用效率。无论是对经营者还是消费者来说,这都会带来一定的困扰。而且当某些互联网巨头通过封禁行为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市场之后,就开始胡作非为,丝毫不顾用户的感受。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某些平台放任营销广告的推送,这已经引起了很多人强烈的不满。另外这样的竞争不利于互联网行业的创新发展。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朱巍表示,在进入到了流量的时代之后,各大互联网仅凭流量就能够获益无穷,于是原本属于互联网发展的时代,却在流量面前停下了脚步,现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走向了“流量为王”的时代。大家都在忙着获取更多的流量,一心只想着用流量来赚钱,自然不会把精力集中在创新发展之上。

当然屏蔽链接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绝对不止这些,如果不加整治,不仅不利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同时某些互联网巨头还有走向垄断的可能性。对此有关部门已经正式启动了专项整治行动,2021年7月26日工信部宣布了有关计划,接下来将会针对恶意屏蔽网址链接等问题进行整治。

9月9日,工信部又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和措施,将进一步严格整治互联网屏蔽行为。其中对各大互联网平台提出了明确要求,不得对互联网连接区别对待。

巨头恶意屏蔽网址行为遭整治,互联网怎可“老死不相往来”?

在专项整治行动宣布之后,腾讯、字节跳动以及阿里巴巴三家巨头先后站出来表态,对此表示支持。9月13日,腾讯率先站出来,表示将会积极支持工信部的决策,接下来会积极采取行动。接着阿里巴巴回应表示,互联网的初心就是互联,数字生态的基础是开放,接下来阿里巴巴也会按照有关要求,积极推动互联互通。随后字节跳动也站出来表态,将会认真落实有关决策,并且将会致力于给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网络空间,让更多的人体会到互联互通的便利。

在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新规之后,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这一系列规定的出台将会极大促进互联网链接屏蔽问题的解决,在这一系列规定当中,对各大互联网平台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不能对用户打开链接的方式进行限制。其次对于用户来说,这也是一个好消息,在接下来的使用过程当中会更加便捷。也就意味着日后我们在使用QQ、微信、淘宝、抖音等APP的过程当中,可以实现“链接自由”,不用再通过“复制退出再登录”的方式打开链接了。另外在进一步打通平台之间的联系之后,将会有利于推进互联网安全的治理工作。在这些链接开放之后,各大平台之间的数据紧密联系,这个时候平台要做的不仅仅是保护好自身的数据,同时也要加强对外来数据的保障,也就意味着各大平台需要有更严格的安全措施,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巨头恶意屏蔽网址行为遭整治,互联网怎可“老死不相往来”?

对于这一系列的整治行为,不少人表示支持,这样一来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但与此同时又有人站出来反对。之所以会有这些反对的声音,其中最关键原因的就是很多人担心这样的整治会不利于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还有不少家长提出,如果日后一些平台不能随意屏蔽外来链接,那自己的孩子在上网的过程当中会不会受到不良网站的影响。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不少人对屏蔽链接行为表示支持。因为在这些人看来,如果微信不再屏蔽外来链接,那接下来自己的朋友圈里,可能又到处都是来自拼多多、淘宝等各种助力消息,微信就会变成营销的重灾区。

这样的理解过于片面,因为取消屏蔽外来链接不等于放任营销,也不等于放任不良网络链接肆意纵行。对于这一些外来链接,如果存在过度营销行为,平台可以采取其他措施进行整治,在这里“取消”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开放”,而不能理解成“放任”。作为用户的我们,对于这一些链接也有选择权,我们可以自己选择屏蔽。解决过度营销的方式有很多种,通过屏蔽外来链接绝对不是最佳选择。针对各种不利于维护健康互联网环境的链接,不管是平台还是政府,都会加大整治措施。新规中所指的“取消屏蔽”,对象是一切符合标准的链接。而那些危害健康网络环境的不良链接,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任何时候都会受到抵制。如果仅仅只是因为这些就将所有的外来链接一棒子打死,那未免也太过极端,不仅不利于用户使用,还不利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巨头恶意屏蔽网址行为遭整治,互联网怎可“老死不相往来”?

我们必须明白工信部出台这些新规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互联网的互联互通,促进创新发展、公平竞争,营造更加良好的网络环境,由此带来的益处要远远大过于所谓的“营销”。当互联网真正实现了互联互通之后,不仅可以降低整个社会互联网的运行成本,同时也能够促进中小型互联网企业的发展,防止一家巨头走向垄断。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互联网行业的公平发展,同时促进创新。对于我们用户来说,使用的过程中也会更加便捷,不用再为一些跳转的复杂流程而烦恼。所以这些举措都是利国利民的,我们应该站在正确的角度去理解并支持。

所谓“互联网”,首先应该做到的是一个“互”字,要发展就要互联互通,这样才能形成更加发达的网络体系,才能够促进互联网的创新发展。然而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各大互联网巨头并没有起到带头作用,促进互联互通,反倒是筑起了高墙反对互联。现如今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要拆除这些高墙,同时也要进一步促进互联互通。这既是广大用户以及消费者的需求,也是整个互联网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

国内互联网发展的上半场已经暂时画上了句号,现在正处于上半场到下半场的转场期,在此期间各大互联网平台都应该积极做出表率,依靠创新来驱动发展,同时也要积极加入到互联互通的行列当中。只有这样,当互联网发展真正进入到下半场的时候,各大企业才能够有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

巨头恶意屏蔽网址行为遭整治,互联网怎可“老死不相往来”?

但要想真正实现互联互通,仅仅只靠解除屏蔽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要想让互联网真正实现互联,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未来的互联网不仅要走向互联互通,也要走向共建共享,这需要互联网平台、政府以及每一个用户的共同努力。#工信部:即时通信软件需解除屏蔽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屏蔽   巨头   恶意   都会   老死不相往来   腾讯   淘宝   字节   流量   竞争   链接   网址   系列   用户   财经   市场   平台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