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更名后开启大手笔减持,“大家系”股票岌岌可危?

在2019年7月份官宣成立后,承接安邦的大家保险集团备受市场关注。

9月20日晚间,万科A发布公告称,股东大家保险以其持有的1.96亿股公司股份换购了ETF基金份额,占公司总股本的1.73%。在这次换购前,大家保险持有万科A股流通股6.8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02%。


安邦更名后开启大手笔减持,“大家系”股票岌岌可危?

图片来源:9月20日万科A晚间公告



按照9月20日万科A的收盘价26.8元/股来计算,大家保险这次对应的“套现”金额约为52.53亿元。

ETF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简称,是指为了跟踪某个指数,基金投向一篮子股票组合,股票种类和配比趋近于跟踪的特定指数的成分股票和权重。

无独有偶,9月19晚间,中国建筑发布公告称,股东大家人寿借道ETF基金对公司股票进行了“减持”,持股数从46.44亿股降至36.06亿股,持股比例从11.06%降至8.59%。按照换购价格5.81元/股计算,对应的“套现”金额约为60.3亿元。

也就是说,仅通过这两笔交易,大家保险集团借道ETF变相减持的金额就超过110亿。

一、“大家系”开启瘦身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万科A 9月20日的公告显示,大家人寿在9月份已经累计卖出万科A股票2.5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8%,卖出价格在25.63元—27.36元/股之间。


安邦更名后开启大手笔减持,“大家系”股票岌岌可危?

图片来源:9月20日万科A晚间公告



这就意味着,除了通过ETF减持1.96亿股以外,大家人寿还通过其他方式减持了万科A的股票,在9月的总减持金额在66亿—71亿元之间。

不过,这次减持并不是直接变现,而是换成了ETF基金。如果想要变现,大家人寿只需要减持ETF基金份额就可以了。

根据媒体报道,银保监会依法接管了安邦后,有三项重要任务:一是保稳定,综合施策全力确保现金流的安全;二是瘦身,坚决处置出清与保险主业协同性不强的海外资产以及非核心的金融牌照,目前已经有超过1万亿元的各类资产已经或者正在剥离;三是纠偏,采取措施,持续降低中短期理财产品占比,到2019年年底中短期理财产品的占比将不超过15%,推动保险公司全面回归保险主业。

而这次,密集大手笔减持中国建筑和万科A,则再度强化了市场对于大家保险集团将在资本市场“瘦身”的预期。

除了股票外,“安邦系”还减持过可转债。8月9日晚间,光大银行发布公告称,收到安邦资产的通知,自4月9日至8月7日,安邦资管受托管理账户及资管产品账户在二级市场合计减持光大银行可转债3000万张,占发行总量的10%。减持完成后,相关账户仍然合计持有光大银行可转债2109.82万张,占发行总量的7.03%。


安邦更名后开启大手笔减持,“大家系”股票岌岌可危?

图片来源:8月9日光大银行公告



二、“大家系”的A股版图

大家保险正式成立之后,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公告称,股东“安邦集团”变成“大家集团”、或者股东“安邦人寿”变成“大家人寿”。就这样,原来“安邦系”在A股二级市场重仓的多只股票,逐渐被“大家系”接管。

整体来看,“大家系”持股的股票,主要是银行股和地产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除了万科A和中国建筑,“大家系”重仓的股票还有同仁堂、欧亚集团、金地集团、大商股份、远洋集团、民生银行、金融街等。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还有十几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大家系”也就是原来的“安邦系”,持股市值也非常高,具体情况在下表中。在“瘦身”政策的驱动下,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宣布“大家系”的退出。


安邦更名后开启大手笔减持,“大家系”股票岌岌可危?



三、上市公司频繁借道ETF进行减持

其实,这次大家人寿通过ETF换购来减持万科A和中国建筑的减持方式,并非独创,而是近期A股市场股东减持的热门方式之一。2019年以来,上市公司股东借道ETF基金减持股票的案例频频发生。

例如,5月16日,中兴通讯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兴新”完成工银瑞信沪深300ETF份额的认购,认购对价是“中兴新”持有的4192.67万股中兴通讯的A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认购完成后,“中兴新”的持股数从11.90亿股降至11.49亿股,持股比例从28.40%降至27.40%。


安邦更名后开启大手笔减持,“大家系”股票岌岌可危?

图片来源:5月16日中兴通讯公告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20日,2019年以来,已经有48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东实施了换购ETF的间接减持计划,在相关股东顺利抛售这些ETF份额后,预计累计套现金额将超过200亿元。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上市公司的股东现在热衷于借道ETF基金进行减持呢?综合各种因素来看,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借道ETF基金可以避免对公司股价的直接冲击。通常情况下,如果股东直接对公司股份进行减持,将会对公司股价造成较大冲击,因被减持而跌停的情形时有发生。现在,上市公司股东将自己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换购成相应的ETF基金,而交易ETF基金并不会导致成分股在二级市场上买卖,这样就能够避免对成分股价格的冲击。股东换购ETF后,可以通过卖出ETF份额的方式,间接实现变现。

其次,借道ETF基金可以达到避税的效果。按照现行交易规则,直接卖出股票需要支付1‰的印花税,而ETF基金在二级市场交易是可以免征印花税的。同时,ETF的交易佣金通常也低于股票的交易佣金。

最后,减持新规也间接导致上市公司股东换购ETF基金。2017年5月份,证监会发布了减持新规,为了弱化大股东减持对股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的冲击,并对大股东的连续减持进行了限制,提出了“任意连续90日内通过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比例不得超过1%”的条款。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大股东换购ETF后或多或少会对成分股的股价产生冲击。在部分案例中,成分股的股价在换购后明显受挫,ETF的净值也会受到影响。


本文作者:张槟;执业编号:A074061810000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您投资的依据,您须独立作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请您确认自己具有相应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风险识别能力及风险承受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所涉及个股仅作案例分析和学习交流,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家系   光大银行   股票   岌岌可危   大手笔   晚间   人寿   股价   份额   股东   上市公司   金额   基金   股份   公告   集团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