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明明知道要买保险,却还是不会主动咨询了解?

多方面吧,原因并不全在客户身上,部分也是因为我们一线业务人员的关系。

第一,不急

不急很好理解,保险是一个预期的事情。跟吃饭不一样,一顿饭不吃就会有感觉,而保险即使晚半年年不买,从概率上讲也没有太多不同。

我们的经验上更是如此,如果客户对保险没有非常明确的需求,通常会一拖再拖……很多客户在买保险的时候,会卡着在生日之前买,能比生日后再买节省一笔费用。虽然他自己知道需要买,但是总存在着一定的侥幸心理,希望这个钱尽可能晚地交出去。

从我们自己的理赔数据上,投保后两年内理赔率在28%左右,加上三个月到半年不等的等待期,这个做法其实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还是建议客户,如果有购买期望,还是要尽早购买得好。

第二,怕被骗

造成这个现象,一方面是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险给人留下的不良印象,这其中多数都出在投保人对保险不了解,再加上业务员误导宣传上,属于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哎,一直到现在为止,保险都被人说成是骗人的,原因就在于这个。

另一方面是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媒体上不会说理赔了多少钱多少钱,却一个劲的报道拒赔的多少钱,然后拍个被保人病恹恹的照片,营造一个渴望正义的环境 ,这就把保险公司放到了道义的反面。虽然理赔率一般在98%以上,但是媒体要是报道这个估计没人看,还不如挑那些拒赔的能吸引人眼球,还能彰显自己媒体的力量。

第三,怕被烦

这个原因怨不了别人,多数都是业务员自己的行为引起了客户的反感。旧有观念里,如果自己想买保险,在还没有买的时候,业务员肯定会天天找他……

那么自己想买保险了,找人咨询,但并不急着买,他会不会也天天过来找我……

第四,自主性强

主要是年轻一代,他们更加相信自己的选择,往往会根据网上的一些指导意见,自己去选一些保险险种,然后完成购买。

属于新时代下的网购。


其实,身为保险经纪人,我们是非常欢迎客户来找我们咨询的,并不会存在文中提到的不良现象。只不过,人们的由于旧有习惯的影响,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现阶段还需要我们主动去寻找客户。

保险在后期肯定会向咨询方面转变,对我们业务人员的要求会更高。一些行业不良风气也会慢慢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保人   病恹恹   好事不出门   道义   多少钱   业务员   主动   不良   现象   半年   原因   生日   客户   人员   业务   媒体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