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经历过贫苦的人,越能感受到袁隆平的伟大

未来某一天,一定还会出现一次大规模纪念袁隆平爷爷的事件,但我不希望那一天真的到来。

这句看似矛盾的话,一定会让你感到奇怪,但我接下来写的文字,会告诉你这句话真正的含义。

越是经历过贫苦的人,越能感受到袁隆平的伟大

大家知道袁老是什么时候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的吗?

1961年的春天,袁老第一次把一株“天然杂交水稻”种到了实验田里,当时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作为那个特殊时代的亲历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当时的中国人最需要的是什么。

现在我们所追求的口感、功效、色泽、气味……那全都是吃太饱之后衍生出的额外要求,对于当时困难期的人们来说,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填饱肚子。

越是经历过贫苦的人,越能感受到袁隆平的伟大

所以袁老的研究也非常的纯粹,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水稻增产!让更多的中国人不再饿肚子!他研究的 “三系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两系杂交水稻”又比三系水稻增产5%—10%,“超级杂交水稻”又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突破!

这意味着什么?我给大家算一个简单的账。

1978年,我国种植的普通水稻的产量大概是233公斤/亩。

2000年,我国杂交水稻+普通水稻产量达到了422公斤/亩。

2010年,我国超级杂交水稻产量突破了900公斤/亩。

越是经历过贫苦的人,越能感受到袁隆平的伟大

短短30年时间,中国水稻极限产量暴涨了3.8倍!

这对中国人有多重要,我发现真的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

在和平时期,我们吃的米大多是东北大米和泰国香米,吃过袁老的杂交水稻的人真的是很少一部分,因为根据数据来看,袁老的杂交水稻只占了中国水稻种植面积的8.5%左右,所以网上才会出现一些反智言论:

我吃饱饭和袁隆平爷爷关系不大!

我吃了一辈子面粉,不需要感激他!

拒绝造神!请客观评价袁隆平!

为什么我说这些言论反智呢?因为他们思考问题永远只停留在最表面,没有认识到背后的深层次逻辑。

越是经历过贫苦的人,越能感受到袁隆平的伟大

针对这几个问题,今天我就挨个进行解释,防止这些不正确的言论广为流传。

第一个问题:你吃饱饭真的和袁隆平爷爷关系不大吗?

2020年,我国水稻种植有50%左右是杂交水稻,也就是全中国吃大米的人,可能有一半左右,吃的就是杂交水稻,这些杂交水稻,也许并不全是出自袁老之手,但其培育和种植的原理,都离不开袁老的《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这两篇论文。

所以,几乎可以这么绝对地说:当今中国所有的杂交水稻,都有着袁老研究成果的基因,没有任何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一辈子没吃过与袁老相关的大米。

越是经历过贫苦的人,越能感受到袁隆平的伟大

第二个问题:你吃面粉就不用感激袁老了吗?

不管你吃面粉还是大米或是玉米,中国的粮食总量就在那里,如果大米不够,那就要吃面粉,如果面粉不够,那就要多吃点玉米,玉米也不够就只能吃红薯和土豆,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如果没有袁老高产的杂交水稻,那就意味着中国大米的产量暴跌,需要大规模从国外进口大米,从而导致大米价格上涨。

大米涨价后,会有更多人出于成本考虑,选择多吃一些面粉,这样面粉的需求量就会变大,从而导致面粉也涨价。

面粉涨价后,又有一部分人选择多吃玉米、红薯和土豆,以降低自己的日常开销,进而引发主粮价格的全面上涨。

所以,袁老的杂交水稻,由于成熟快、产量高,对于国家控制粮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也许你一辈子真的没有吃过大米,只吃面粉,但你能用这么低廉的价格买到面粉,其中就有一部分袁老的功劳。

越是经历过贫苦的人,越能感受到袁隆平的伟大

第三个问题:对袁老的评价真的过高了吗?

在很多人心里面,粮食增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化肥,而且水稻种植面积也只占所有粮食的1/4,所以没必要无限拔高袁隆平爷爷的地位。

但在我看来,如今对袁隆平爷爷的评价可能还略有低估。

还记得我开头第一句话吗?未来某一天,一定还会出现一次大规模纪念袁隆平爷爷的事件!

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因为人只有切身体会到历史人物对他的现实帮助的时候,才会给与那个历史人物最高的评价。

就像对毛主席评价最高的那代人,一定是经历过民国和抗战的那代人,因为只有他们切身的体会到了被地主豪强无情压榨的痛苦,以及被反动派侵略者当成畜生的屈辱,所以,当有一个人站出来带领他们走进新时代,翻身把歌唱的时候,他们就情不自禁的热爱和崇敬这个人。

越是经历过贫苦的人,越能感受到袁隆平的伟大

今天的袁隆平爷爷也是同样的道理。

你别看网上万名群众十里送别,有老人有年轻人也有小孩子,但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人还没有意识到袁隆平爷爷的伟大贡献。

并非这些人麻木和愚昧,而是现在的社会,生活条件实在太好了!在粮食供应十分充足的情况下,我国每年还要从印度、越南、泰国进口好几百万吨的大米,为什么?因为老百姓的嘴巴太刁了,炒饭要颗粒分明,煮粥要香甜软糯,袁隆平爷爷研究的高产杂交水稻,粘性低,口感一般,他们还有点瞧不上,所以对于袁爷爷的评价,国内有一些人还在下意识的贬低。

反而是还徘徊在饥饿线的非洲人,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袁隆平爷爷的伟大。

当得知袁老去世的消息的时候,一位来自非洲贝宁的青年说:袁隆平在非洲很出名,他把中国的杂交水稻带到了非洲,马达加斯加的水稻产量以前只有167公斤/亩,用了杂交水稻之后,产量暴增到了535公斤/亩,是真真切切的多养活了非洲好几千万人!

越是经历过贫苦的人,越能感受到袁隆平的伟大

你眼中的5%、10%、20%,也许只是一个简单的增产数据,看完内心毫无波澜。

但对于贫穷落后的地区来说,这意味着有几百万人、几千万人,未来甚至是好几亿人,能够堂堂正正地活下去,也意味着他们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不用在科技无比发达的21世纪被活活饿死。

越是经历过贫苦的人,越能感受到袁隆平的伟大

▲海地人将泥土制作成食物

回过头来看,我前面说的:袁隆平爷爷用了30年时间,让中国水稻极限产量暴涨了3.8倍!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非常极端的情况下,中国有可能比30年前多养活3.8倍人!

也意味着,如果真的发生了世界性的粮食危机,袁隆平爷爷研发的超级杂交水稻,会成为我们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越是经历过贫苦的人,越能感受到袁隆平的伟大

你可以说你从没吃过袁老的杂交水稻,但你不能否认袁老的伟大。

就像你虽然从没见过原子弹,但不能否认原子弹存在的意义一样。

如今的中国,正站在两个100年的历史交汇点,新华社建议以降半旗这样的高规格的来纪念袁隆平爷爷,这不是造神,也不是评价过高,而是为了激励更多的追梦人像袁爷爷一样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为民族之复兴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泰国   非洲   贫苦   财经人物   年时   水稻   面粉   中国   高产   大米   玉米   粮食   爷爷   产量   评价   我国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