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战十六国,周恩来在日内瓦的绝世风采

如果说抗美援朝是新中国在武战十八国联军。

那么日内瓦会议就是新中国文战十六国代表。

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经过长达4年的较量,美国已经发现没办法用武力让新中国屈服。

既然打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就只能坐下来好好谈。

于是,在1954年的春天,苏美英法邀请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商讨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的和平解决方案。

4月24日,中国派出以周恩来总理为代表的外交使团抵达瑞士日内瓦。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在国际社会亮相。

在此之前,虽然新中国已经成立,但由于消息的闭塞,大部分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贫穷落后的清政府或是腐败不堪的民国时期。

在他们的心里。

中国人的形象要么是这种高额头长辫子,身着奇装异服的样子。

舌战十六国,周恩来在日内瓦的绝世风采

要么就是这种骨瘦如柴,目光呆滞,看起来病怏怏无精打采的模样。

舌战十六国,周恩来在日内瓦的绝世风采

所以当周总理出现在他们面前时,那种自信和傲视一切的神采一下子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他们纷纷侧目,观察着这个来自东方的外交官。

舌战十六国,周恩来在日内瓦的绝世风采

这个惊艳的出场只是开始。

会议正式召开后,周总理用他儒雅的风采和温和有力的外交方式,给包括美国国务卿在内的所有人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

4月27日,朝鲜代表提出:6个月内所有外国军队撤出朝鲜。

4月28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表示:拒绝从朝鲜撤军,并要求中国撤军。

杜勒斯发言后,周总理淡定地走上讲台,他先是温和地陈述了中国在朝鲜半岛的立场,随后话锋一转,振声道:“朝鲜的要求是合理的,这是和平解决问题的前提,美国才是侵略朝鲜,干涉台湾的侵略者!”

虽然周总理原本也准备着讲稿,但针对美国蛮不讲理的态度,周总理临时改变了自己的发言,他抓住美国不愿撤军这一条,当着所有代表的面,历数了美国侵略亚洲干涉他国内政的暴行。

而且,周总理并没有一味的强势,在历数完美国的暴行后,他又表示:世界各国人民是公平的,中国尊重任何国家,也希望其他国家尊重我们!

舌战十六国,周恩来在日内瓦的绝世风采

这种不卑不亢的发言,赢得了现场各国代表的赞美和好评。

周总理无懈可击的外交姿态让杜勒斯十分恼火,他连忙给国内打电话求助,他在电话中说:“周恩来的发言深得人心,影响了各国代表的判断,我现在相信,一旦美国介入印度支那,必定会引来中国的强烈应对,这真的很让人头疼!”

杜勒斯的感觉一点都没错,各国代表在听完周总理的发言后,态度的确发生了转变。

加拿大代表就曾在会议休息期间说:我觉得中国的发言合情合理。但是等到正式发言时,他又说是中国挑起了朝鲜战争。会后他主动跑过来握手,道歉求原谅,说是美国逼着他那样说的,他没有选择。

通过这个细节,周总理敏锐的发现:西方阵营也并非铁桶一块。可以通过分化瓦解,让美国成为孤身作战的顽固派。

舌战十六国,周恩来在日内瓦的绝世风采

美国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深知再这样和周总理辩论下去,只会让自己侵略的本质被反复提及,从而失去人心。

所以他们决定让会议破裂,不了了之。

美国的异常引起了中国和苏联的警觉。

6月14日晚上,中国、苏联、朝鲜代表连夜磋商,决定不能按照原本的计划步步为营,必须一次性把方案全部提出来,让美国去承担破坏会议的恶名。

6月15日,中苏朝三国在会议上表达了自己愿意和平解决问题的意愿,并建议各国一起发表不威胁朝鲜的共同宣言。

舌战十六国,周恩来在日内瓦的绝世风采

这一下彻底打乱了美国的阵脚,因为如果在中苏朝三国都愿意和平的情况下,美国还坚持不撤军,那不就彻底暴露了自己侵略的意图吗?

美国选择紧急休会,并召集了16国代表召开了秘密会议。

复会后,美国避开了中苏朝的提议,强词夺理道:“朝鲜停战协议已经说清楚了,我觉得没必要再发表和平宣言。”随后澳大利亚、菲律宾、比利时的代表随声附和。

但从代表们的神情和言语里,已经看出了他们的言不由衷。

比如比利时代表面无表情地说:“我们不同意是因为美国反对,不然我们是同意的。”

紧接着,泰国代表宣读了《十六国宣言》,准备强行结束会议。

在这个会议即将破裂的关键时刻,周总理站了出来。

他看着在场的所有代表振声道:“中苏朝三国渴望和平解决争端,但就连这个合理的要求都被美国无理的拒绝了,虽然如此,我还是希望大家能一起为和平达成一个协议。”

舌战十六国,周恩来在日内瓦的绝世风采

他把声音放慢,扫视会场,严肃道:“我就讲两句重要的话。”全场鸦雀无声,等待着周总理的发声。

第一、我希望大家承诺继续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朝鲜问题。

第二、今天虽然没有达成协议,但我希望以后再选时间地点谈判。

说完之后,周总理看着美国代表的眼睛:“如果这一个建议都被拒绝,那么这种拒绝和解的态度,将给整个国际社会留下不良的影响。”

周总理话音刚落,苏联代表激动得站了起来:“妙极了,只有周恩来能挽狂澜于即倒!”

这种诚恳、精简、有力的发言,感染了各国代表,就连美国的仆从国们都纷纷点头,比利时代表更是支持道:“中国的提议和我们的初衷不矛盾,希望以后可以和平的解决朝鲜问题。”

周总理趁机再次发言:“参会的有19个国家,不应该成为某一个国家的单方面宣言,难道我们连这点和解的精神都没有吗?”

舌战十六国,周恩来在日内瓦的绝世风采

美国代表十分尴尬,因为如果直接拒绝,那相当于告诉全世界——我美国人从来都没想过要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自己就会成为引发战争的罪魁祸首。如果接受这个建议,又与美国国内的态度相违背,所以他私下里给比利时代表递了一张小纸条,并鼓动其他国家反对中国的建议。

就这样,周总理站在台上与十六国代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最后会议主持英国代表宣布:“周恩来的建议应该受到最认真的考虑,如果没有不同意见我将宣布周恩来总理的建议成为会议双方的一致意见。”

会场一片寂静,没有人敢再表示反对,所有人都把目光转向美国代表。

美国代表如坐针毡,来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最后强作镇定发言道:“没有得到我国政府的同意,我只能拒绝。”

舌战十六国,周恩来在日内瓦的绝世风采

周总理乘胜追击,缓慢又沉稳的发言:“我对大家愿意和解的精神感到很满意,但美国代表一味阻挠,使我们所有人都了解到了美国缺乏基本的诚意,连最基本的和平建议都不愿意接受。”

会场鸦雀无声。

周总理看向主持会议的英国代表:“把我的发言载入会议记录。”

就这样,美国不愿和解,执意在朝鲜驻军的恶劣态度被载入史册,中国人愿意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的态度也被世人铭记。

各国代表深深地被周总理的风采所折服。

会议结束后,美国代表亲自找到周总理,诚恳地说道:“会议即将结束,能够在这里与你相识,我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说完之后,他还抓住周总理的胳膊摇晃几下后,才笑眯眯地走开。

会议主席英国代表专门宴请周总理,当记者问及此事时,他开心地说:“和中国的周恩来打交道,我当然乐意!

舌战十六国,周恩来在日内瓦的绝世风采

他还在给英国政府的报告中写道:“联合国不能指望没有得到中国周恩来和两个朝鲜代表同意的情况下解决朝鲜问题。”

虽然,日内瓦会议因为美国的阻挠没能达成一致的协议,但周总理的外交风采,让国际社会领略了他的个人魅力,也感受到了新中国捍卫主权维护和平的决心。

周总理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在会议即将破裂,美国企图甩锅的时候,击碎了美国的阴谋,让美国独自承受了破坏和平的恶名,这个操作,成为了教科书般经典的外交案例。

1976年,当得知周总理去世的消息后,联合国秘书长在联合国大厦前发表了悼念演讲,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周恩来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这是联合国第一次为中国人降半旗。

舌战十六国,周恩来在日内瓦的绝世风采

观总理一生,在世时朝野无流言,去世后家中无余财;无私、无后,一生爱一人,骨灰撒大海;临危赴约不卑不亢,身居高位不骄不躁,军事首创中国军队,政治力保五谷丰登,外交横绝世界各国,德行两合一,内外同敬仰。

这份荣耀,他当然担得起!

舌战十六国,周恩来在日内瓦的绝世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日内瓦   周恩来   印度支那   杜勒斯   比利时   苏联   联合国   朝鲜   美国   中国   外交   和平   风采   代表   建议   会议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