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超发环境下,“现金为王”并非良策

今天看到一个坏消息: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4小时内新增230370例,创单日新高。本以为夏天的到来,会让病毒消停些,没想到国外的疫情愈演愈烈了。

疫情形势不好转,疫苗消息不出炉,经济也就受伤更多,全面复苏的预期也会随之延后。与此同时,各国政府的宽松预期也越来越强,货币超发不可避免。


货币超发的目的与方式


因为要发展经济,增加经济的体量和动能,各种场景使用货币的数量也会大幅增加,这就使得货币发行速度要比经济发展速度更快一些,拉经济一把。尤其是经济下行时,多数国家都想到要超发货币,刺激消费,推动发展。

那么,国家一般是如何将超发的货币用出去呢?这就涉及到超发货币的工具和方式。

总体而言,货币的数量一般体现在M2上,是指社会上流通货币总量+活期存款+定期存款。而实现货币超发的方式和工具也很多,比如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信贷投放控制、窗口指导等。

货币超发环境下,“现金为王”并非良策

制表:金小鹊


全球货币超发长期难免


即便没有这次疫情,长期来看,全球的货币超发都是不可避免的。


自从进入工业时代,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幅提升,试图真正控制一切之时,法定的纸币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替代了自然规律下的金银货币。


过去,金银作为货币的时候,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控制发行量,几乎没有通胀和超发情况。因为在自然经济状态下,无论是农业社会的种植业还是畜牧业,多数靠天吃饭,人们的财富增值速度很慢,天然开采的金银数量也比较有限,很难根据人为的经济需要而出现超发情况。


而现在,纸币取代了金银等传统货币,这种开动印钞机就能实现超发的时代,给予了人类更多调控的空间和能力。如果把纸币比作“水”,那么各国央行就是掌控这“水闸”的总舵主,而我们经常看到的“央行放水”类新闻,就是在告诉你央行正在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直接印钱或者通过系列措施增加M2值,接下来市场上的钱会增多了。

货币超发环境下,“现金为王”并非良策

图片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其中金本位时期统计1870—1933年;纸币时期1934年至今

回望过去150年的美国货币经济史,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美国步入纸币时代之后,货币超发成了长期现象。从1870年到1933年,美国还在实施金本位,期间其经济与货币增速都在3-4%左右,两者基本匹配。但从1933年美国退出金本位之后,其货币发行从黄金背书转为国债背书,截止2019年其国债余额增长超过1000倍,年均增速高达8.4%,远超金本位时期的年增4%,而靠国债背书的货币增速也升至8%左右,但其经济增速依旧维持在3%左右,结果就是货币的长期超发。

货币超发环境下,“现金为王”并非良策

图片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

再看欧元区,也逃不过“货币超发”的宿命。欧元区成立于1999年,从其成立至今的22年当中,只有2010年这一年的广义货币增速低于当年GDP实际增速,其余21年都是货币超发。

即便是在泡沫经济破灭之后的日本,鉴于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需要,从2011年开始,日本的货币超发就持续至今。而今年6月,日本的广义货币增速也升至5.9%,创下了1991年以来的新高。

货币超发环境下,“现金为王”并非良策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

事实上,今年疫情发生之后,全球货币增速都创了新高。欧美各国普遍实施了巨额的财政和货币刺激,其结果就是货币增速的普遍上升,且有相当一部分超出了经济需要,因为今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预测大幅下滑。若按照市场规律自发选择,就是该倒闭倒闭、该破产破产、该失业失业、该萧条萧条,但各国的宏观调控试图阻止或减缓这一切发生……


超发的货币去哪儿了


从理论上来说,纸币的超发必然会带来商品价格上涨。道理很简单,如果央行突然宣布现存的市场上的每1元,立即变成2元来使用,那所有用纸币标价的商品的价格都要翻倍。

这个举例虽然比较极端,但事实上日本、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央行就是如此缓慢地超发货币的。当纸币的印刷速度远远超过了经济中商品、资产生产速度的时候,就会带来以纸币衡量的商品、资产价格的上涨。

货币超发环境下,“现金为王”并非良策

图片来源:摄图网

然而,超发的货币也可能没有流入商品领域,而是流入资产领域。本货币政策持续宽松,但是有很大一部分货币趴在银行的准备金账上,流出去的货币有一部分被企业存了回来,还有一部分货币则流向了股票市场。比如10年日本宽松加码后,虽然经济没有很明显的起色,但股票市场大幅上涨。

那么,超发的货币为何会流向资产领域呢?本来货币超发是为了刺激经济,发展生产经营,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原因在于人的贫富分化。因为现代社会,信用与财富实力是挂钩的,财富多的人群,会被银行判定为优质客户,在货币超发时,更容易获得低息信贷资源,比如低息贷款,而如此廉价的钱一旦到了富人手中,必然会寻求较高收益的资产进行“生息”增值,故而更容易推升资产价格,比如股市、楼市、或者金市等。

所以,在投资实践中,你会看到一些资产价格似乎脱离了经济低迷的基本面而疯狂上涨,比如疫情之下的美国股市、中国A股及楼市、黄金白银等大类资产价格的上扬。


货币超发环境下

配置现金或存款是最差的选择

货币超发环境下,“现金为王”并非良策

图片来源:网络合成

就中国而言,中国的“货币超发史”始于2000年,此后国内各类存款、贷款处在稳步上涨过程中。特别是2001年后,由于中国加入WTO,国际贸易活动迅速增加,以外汇占款为主的货币超发迅速增长,同时国内信贷投放也持续快速增长,货币创造速度加快。


可以说,在过去20年里,中国基本都处于货币超发状态,尤其是2009年,广义信贷、M2同比增速分别达45.6%、28%,创建国以来新高。好一点的是,这段时期的超发货币还是流进了实体经济,当然一部分流进了楼市,如果你深得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精髓,把他坚持对股票的价值投资用到一线城市的房产上,现在你肯定收获了满满的财富。


就今年而言,据海通证券测算,截至6月份,我国广义货币增速为11.1%,这一数据同样也是2017年2月以来的最高值,相比实际经济的增速,中国国币实际也超发了8%左右,仅次于2009年。


由于今年受疫情冲击,全球经济都不景气,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于是,很多人鼓吹“现金为王”,如果你真的信了,说明你有些人云亦云,在自我认知和独立思考方面,需要抓紧提升。

货币超发环境下,“现金为王”并非良策

图片来源:金雅福黄金研究院

如果你持续关注投资市场,应该很清楚,今年国内表现最好的两类资产是黄金和股市,公开数据显示二者的综合回报率分别约为18%和17%。此外,全国一二线城市房价数据显示,年初至今持有房产的综合回报率为2.8%,其中包括2%的房价涨幅(新房)以及0.8%的租金回报率。

而持有余额宝的绝对收益率约为1%,而持有1年期存款的收益率仅为0.8%。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在疫情冲击,全球货币超发的环境下,持有黄金、股票、房产、甚至商品的回报率都要好于现金和存款。

最后,真心希望朋友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多多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自己的财富管理要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尊重专业,敬畏市场。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所说:“逆袭的人生,从学会独立思考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货币   金本位   良策   纸币   日本   央行   美国   广义   疫情   宽松   中国   存款   现金   资产   来源   环境   商品   经济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