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因一场小便引发的惨案,带给我们什么处世警示?

《韩非子》有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悲催的故事,堂堂一个齐国大夫夷射,被一个地位卑微的看门人,略施小计就害死了,做了什么让身份悬殊这么大的小人物,竟能至一国忠臣于死地,我们能从他的死中学到哪些处世警示呢?

春秋时期,因一场小便引发的惨案,带给我们什么处世警示?

春秋时期,因一场小便引发的惨案,带给我们什么处世警示?

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大夫,叫做夷射,一日,被国王请去喝酒,酒足饭饱之后,起身回家,走到门口,遇到国君宫殿看门的下人,下人就说:“给我一点儿酒喝吧。”夷射态度恶劣,好不客气的说:“一个下贱的守门人也想饮用国王的美酒吗?滚开。”夷射离开之后,看门的下人,端来一碗水,倒在了国君的门前,伪装成小便的样子,第二天早上国王出门后,看到门前一滩小便,顿时气不打一出来,就责问看门的下人:“昨天晚上,是谁在此处小便呀!”看门的下人只回答了义军:“昨天夷射在这地方站立过。”于是,齐王大怒,诛杀了夷射。

春秋时期,因一场小便引发的惨案,带给我们什么处世警示?

春秋时期,因一场小便引发的惨案,带给我们什么处世警示?

一个身份卑微的的守门人,因为大臣出言不逊,受到侮辱,竟然一个小小的计谋,就要了这个大臣的性命,这也不能全怪齐国国君昏庸无能,完全是夷射咎由自取,由此可见随便于人结怨的害处。古人正是看到结怨的害处,才警示后人不可轻易得罪人,更不要随便与人结怨,哪怕只是一个微不足道、毫不起眼的小人物。

中国有句古话“多个朋友多一条路,少一个朋友添一堵墙”,历史上自恃才高气傲的人常常会犯这类错误,最后都很难成大器。

春秋时期,因一场小便引发的惨案,带给我们什么处世警示?

春秋时期,因一场小便引发的惨案,带给我们什么处世警示?

在生活中,职场中,作为管理者,哪怕我们位高权重,地位显贵,也不要做出一副盛气凌人,高人一等的姿态,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小角色,小人物往往也能带来给你带来意向不到的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惨案   小计   韩非子   国君   春秋时期   齐国   害处   下人   小人物   大臣   卑微   大夫   国王   门前   故事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