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包或许迎来突破


高层频繁喊话大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反包或许迎来突破

反包或许迎来突破


曾几何时,IPO成为A股长期低迷的替罪羊,历史上共有9次暂停重启:

  第一次:1994年7月~1994年12月,空窗期:5个月;

  第二次:1995年1月~1995年6月,空窗期:5个月;

  第三次:1995年7月~1996年1月,空窗期:6个月;

  第四次:2001年7月~2001年11月,空窗期:3个月;

  第五次:2004年8月~2005年1月,空窗期:5个月;

  第六次:2005年5月~2006年6月,空窗期:1年;

  第七次:2008年12月~2009年6月,空窗期:8个月;

  第八次:2012年10月~2014年1月,空窗期:15个月;

第9次:2015年7月-2015年11月,空窗期:4个月。

并且每一次IPO暂停市场都非常弱势,市场好转以后再度开启,这也客观上承认了这种逻辑,让大家觉得就是因为新股发行太多,所以市场才不涨。

这种将市场看成静态的零和游戏的观点至今被多数人所认同,按照供求决定价格的原理没有问题。

上面提到的大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绝大部分要落到股市头上,就是通过发行股票来募资,方式就是加快上市速度,大量的公司进行IPO。

按照IPO与股市强弱的关系,或者供求关系来讲这是很明显的利空,因为大量的公司上市就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市场就要下跌。

但是近期市场的表现却截然相反,昨天银行股冲高回落,今天就反包,市场强度超出预期,并且能够拉动银行的必然是大资金,长期资金。

从上述逻辑上讲是说不通的。

那么是市场错了,要么是逻辑错了。

我们知道,市场是不会错的,那只有逻辑有问题了。

供求决定价格本身也不错,但是在特定环境下也可以反过来讲,就是价格决定供求。

在经济领域这几年最著名的就是涨价去库存,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

我国在2015年提出供给侧改革,提出中国制造2025,开始经济转型,因为那时候已经意识到中国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过大,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存在巨大风险。

然而当时全国房地产存在大量的待售商品房,如何快速消化这些库存是个问题。如果按照供求关系,那么降价是最好的办法,然而我们却来了一个历史上最骚的操作:涨价去库存。

我们都知道2015年下半年全国房价开始跳跃式上涨,很多地方价格直接翻倍,之前积累的库存在短短一年内得到消化。

同样,在金融市场上也存在着买涨不买跌的现象。

一周之内两个重量级人物喊话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想要A股承受过更多的企业IPO,或许用的也是这个套路,通过涨价来做大盘子,以达到大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目的。若如此A股可能迎来一次快速的上涨过程。


行业和板块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通过股票也好,债券也好,券商将会是首先受益的行业,从近期的成交量来看也开始随之放大,若近期出现调整就是机会。


反包或许迎来突破


近期在券商板块我主要关注的是国金国联证券同时具备重组预期,剩下的头部券商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还有刚刚被调入上证50的中泰证券都是不错的标的。

我在课堂中说过,凡是重要的行情启动点,几个板块都会保持一致,同涨同跌。假设指数突破的话,接下来创业板、科创板、中小板将会出现补涨行情,以在短期内与市场同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中信   券商   比重   板块   库存   逻辑   股市   近期   资金   快速   关系   证券   价格   供求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